登陆注册
2585800000015

第15章 张勋复辟,上了谁的当?

冯学荣

一段祺瑞的假意支持

一般的史书会说:1917年,张勋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了复辟清朝的军事政变。可事实上本案大有内幕。张勋复辟,是有一定的人脉支持的。

据当年曾经当过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回忆:

1917年5月下旬,黎元洪下令免了段祺瑞国务总理的职务,安徽省长通电独立,继而冀、鲁、豫、陕、奉、浙、闽七省相继响应独立。相当多的政客聚集到徐州,当时有相当多的军政人物对张勋主张:复辟清朝。张勋以为功业有成的机会到了,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上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八个字,道出了张勋复辟一案深层次的内幕:张勋其实是被捧杀的。

事件爆发之前,中华民国的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闹翻,此事史称“府院之争”。闹翻之后,黎元洪、段祺瑞两个人,都想争取重量级军头张勋的支持。张勋的部下苏锡麟,对张勋复辟一案的简要来龙去脉,有这样的证言和回顾:

段祺瑞通过冯国璋,劝说张勋派兵入京,驱赶黎元洪。各省督军来了许多人,包括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冯国璋的代表胡嗣瑗、段祺瑞的代表曾毓隽、曹锟的代表、张作霖的代表等,会上一致推举张勋出兵推翻黎元洪、拥戴冯国璋当大总统,并恢复段祺瑞总理之职。

会上,张勋的秘书长万绳栻提出条件:保皇上(溥仪)复位。大家没有答应。后来,徐树铮、胡嗣瑗等人密谋:先佯装答应张勋提出的拥戴溥仪复位的条件、利用张勋入京、推翻了黎元洪之后,再想别的办法善后(被张文生偷听到)。结果大家在一张黄缎子上签名同意了,张勋上当了。到了天津的时候,张勋和段祺瑞见面,段祺瑞对张勋说:“要推翻黎元洪,但是清帝复辟一事,就算北方同意,南方也不会同意,因此我建议缓办。”张勋只是默默点头,没有明说答应。到了北京,我建议张勋:他们签名同意,是骗局,复辟一事,不能干。张勋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他们是骗我,我也坚决要干的,这事儿干成,我死了也甘心。”不久,惊闻段祺瑞马厂誓师(讨伐张勋),张勋说:“他们推我出来复辟,原来真的是在耍我,我们不能孬了,拼了命也要跟他们干到底,怕什么?到时候我们就把内情抖露出来:难道是我张勋一个人要搞复辟的吗?”

情势越来越紧张,张勋叫万绳栻马上把当时大家签了名的那张黄缎子拿出来、公诸于世。万绳栻说:“缎子留在天津,我现在就去取。”不料,万绳栻一去不回。原来,签名的黄缎子早就被冯国璋的心腹胡嗣瑗用二十万元的价格买走了。

在紧急关头,王士珍派人找了我,要求停火,希望牺牲张勋、避免内战。我说:“搞复辟,是各省督军一致签名同意的,现在他们反悔、玩弄张勋,是他们不讲信用,现在张勋很危险,张勋是我的长官,我不能见死不救!你回去告诉王士珍,只要(段祺瑞)讨逆军不开枪,我也决不开枪。而如果张勋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我就更不会开枪!”

不料,最终还是开打了。很快,荷兰使馆派了轿车来接张勋,张勋不肯走,荷兰人强架着他上车走,张勋还咬了那荷兰人一口。后来,(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陪同我去荷兰大使馆看望张勋,张勋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问:“皇上怎么样了?”吴炳湘说:“这跟皇上有什么关系?”我则问张勋:“部队怎么办?”张勋说:“你看着办吧”。于是,我安排部队的官兵们剪辫子、换服装,发放遣散费、遣返回乡罢了……这段回忆透露了以下三点重要的、鲜为人知的信息:一、有相当多的各省军政要人在一张“黄缎子”上面,签名拥护张勋搞复辟。二、张勋见大家都签名拥护,有恃无恐,果断发动复辟。与此同时,那张签了名的“黄缎子”,被段祺瑞、冯国璋势力收买并销毁。三、张勋复辟之后,段祺瑞发兵讨伐,张勋兵败逃亡,并留下千古骂名。换而言之,张勋是被耍了。

那么,事前各省军政要人在一张黄缎子上签名、佯装拥护张勋复辟,这事儿,有没有更多的证人证言呢?

关于“黄缎子签名”一事,当时的北洋军阀王占元的幕僚杨文恺,作为同时代的人,有这样的耳闻:

(徐州)开会时,张勋对大家说:中国的国情不适合搞共和,我们想请宣统皇帝复位,北京内外的各同仁都已经同意了,各国也都乐于支持,现在我与各位商量,同意的请签名……事后听说,王占元他们是在一张黄缎子上签的名……同样关于军政要人签名同意张勋复辟一事,曹汝霖也有这样的说法:

张勋在徐州开会,各省督军应邀列席,段祺瑞派了徐树铮参加,不料,张勋讨论的却是复辟问题,到会督军首领和代表竟然也签字画押、宣誓赞成,徐树铮则没有签字……在同一点上,当年的前清遗少派、北洋旁观者张达骧,也是这样回顾的:

徐树铮急于驱黎(元洪),恐夜长梦多,就不择手段策划行动起来,他知道张勋对复辟蓄意已久,而张的秘书万绳栻素为张所推重,遂极力唆使万在张左右鼓动复辟,这是徐树铮怂恿人上梯子之后再抽梯之计,张并未悟及……在段祺瑞、徐树铮利用张勋复辟这一点上,段祺瑞的心腹曾毓隽,也有这样的证言:

段祺瑞曾经说过:“张勋带兵入京打倒黎元洪,是上了我们的当。”徐树铮也说:“张勋是个复辟脑袋,先让他复辟,我们才有机会(倒黎执政)”……以上多种的证人证言,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大家签名假装拥护张勋复辟--张勋被玩弄了。

二张勋被玩弄

于是,在各方的、表面上的“大力”支持之下,张勋果断带领数千名辫子兵,浩浩荡荡地开进北京。7月1日,北京城全城商民的户门口,挂上了龙旗。

满清王朝复辟了。就在此时,段祺瑞在天津起兵讨伐张勋。7月8日,段祺瑞向张勋开出了以下的和平条件:

一、取消帝制;

二、解除辫子军武装;

三、保全张勋性命;

四、维持《清室优待条件》。

对于段祺瑞开出的这个和谈条件,张勋是如何反应的呢?对此,段祺瑞的心腹曾毓隽,是这样回顾的:

张勋则提出:必须允许其辫子军安全退出北京,回徐州老巢。于是,谈判破裂,双方继续开打。7月12日拂晓,讨逆军兵分三路会攻,天坛辫子军率先投降,其余的也陆续缴械了。

当时,一些军阀采取了骑墙观望的态度。例如,山东张怀芝,迟迟不发讨张电,等到得知辫子军在北京节节败退、各省纷纷发出讨张电的时候,张怀芝才决定仓促发布讨张电。

7月14日,段祺瑞返京再任总理,并亲自去日本领事馆,请黎元洪复职总统。黎元洪觉得自己引张勋入京,造成此变,愧对国人,遂自己决定下野。于是,段祺瑞电促冯国璋入京,就职总统……“为什么张勋仅仅带了几千名辫子兵,就胆敢入京搞复辟呢?事件亲历者曹汝霖对此是这样认为的:

张勋以为:在徐州军事会议上,各省军事巨头都赞成复辟了,所以只带了三千(笔者按:原文如此,准确数字待考)辫子兵入京搞复辟,因为张勋深深相信各方会响应,所以不需要带太多的兵,不料,各省军事巨头临时变卦、背信弃义,食言毁约。他也没有料到:段祺瑞出师竟然可以如此迅速……冯玉祥摘录了张勋在失败之后,写给段祺瑞的一封信,张勋在信中是这样对段祺瑞说的:

勋(张勋)知国情,只宜君主,即公等卓见,亦早诋共和,兹方拥戴冲入,辄即反对复辟……逐鹿中原,不为大局绸缪,纯为权利起见,徒说伸张大义,岂为好汉英雄……恨当世无直道……冯玉祥评论道:”隐约之间,可以看出:张勋上了段祺瑞的当之后,是非常的愤慨。“平定张勋复辟事件之后,冯国璋以副总统身份,继任大总统。

冯国璋上任大总统之后,派了心腹恽宝惠到荷兰公使馆去慰问在使馆内避难的张勋。张勋对恽宝惠狠狠地抱怨,并说了这样的话:

我这次搞复辟,之所以失败,完全是由于北洋各个实力派背信弃义。就算是你们总统(冯国璋)也有信给我(主张复辟)!

张勋的言下之意是:冯国璋也背信弃义了。

梳理以上正反两方人员基本上互相吻合的证人证言,我们似乎可以基本上理清了张勋复辟一案的关键事实和发展经过:

一、总统黎元洪开除总理段祺瑞,段祺瑞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二、段祺瑞联合冯国璋、曹锟、张作霖等主要军事力量,劝说张勋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三、张勋开出条件:推翻黎元洪可以,但是希望扶持清帝复辟;四、上述各主要军事力量假装同意,签名赞成了张勋的复辟建议,引诱张勋出兵;五、张勋见此,有恃无恐,出兵推翻黎元洪,搞了复辟;六、与此同时,大家同意复辟的签名表(黄缎子)被收买、销毁;七、利用完张勋之后,段祺瑞突然发兵讨逆,打败了张勋。兔死狗烹。张勋有苦难言,身败名裂。

综上所述,事情似乎是这样的:在段祺瑞和黎元洪的政治斗争当中,由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牵头,利用了忠勇有余、权谋不足的张勋,假装同意张勋搞复辟,引诱张勋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事后,又销毁了各省同意复辟的签名录,翻脸发兵,打倒了张勋,并让张勋这个憨汉子,背了将近一百年的骂名。

总统黎元洪开除总理段祺瑞,段祺瑞为何不直接发兵,打倒黎元洪,而非要让张勋去打黎元洪,自己再来打张勋,绕这么一个大弯呢?

中华民国号称”共和“,段祺瑞作为一国总理,如果自己直接起兵推翻总统,于共和精神不合,容易遭到舆论抨击,也会失掉民心。所以,段祺瑞利用张勋入京,推翻黎元洪,自己再来推翻张勋,这样绕一个弯,自己做的事情就可以名正言顺了。

作者简介:冯学荣,学者,居香港。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

同类推荐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11月26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开播。
热门推荐
  • 柔情秘书,休想逃!

    柔情秘书,休想逃!

    (新文《替身新娘:总裁,离婚吧》已开更)他是御氏集团的总裁,霸道冷酷,说一不二;她是御家收养的孤女,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从走进他的那一刻起,她就被迫发誓,永远不对他动情。四年了,在一次次无情的凌辱之下,她寸寸芳心被烧灼成为寸寸灰烬,终于决定放弃了,离开了。他,却在这时,紧扼她的下巴,厉声道,“御雯,今生今世,除了我,你休想爱上任何人!”面对这样的他,她又该如何抉择……
  • 妃藏宠爱

    妃藏宠爱

    从死亡边缘爬起来才知道生命可贵,要么一生低调,听之任之;要么摆脱困境,由自己掌握命运之轮。如兮深知,只有强者才能握住自己的命运,在弱肉强食的后宫,她,不能输。帝王的爱能有多少分量,在这个非常时期,她似一颗棋子周旋在两个男人身边,然则回首再望,那份情,是否依然停在原地等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独宠:逃嫁太子妃

    盛世独宠:逃嫁太子妃

    成亲前夜,相府嫡女遭人暗算,毒药穿肠毙了她的命,却让另外一个灵魂侥幸重生。带着前世今生的记忆,顾念兮抽丝剥茧,要为身体前主复仇、要在异世护卫生命。为保命,她表面上装疯卖傻,暗地里抽丝剥茧,抛却太子夫婿,想要独自担承。谁知素未谋面的太子殿下却不肯轻易放手,对她穷追不舍,纠缠不休……明明素未谋面,却为何如此熟悉?明明没有交集,却为何屡屡相护?她好奇探索,努力追寻,却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越陷越深,渐行渐远……款款深情的背后,是天堂还是深渊?缱绻情深之中,是真心还是隐情?凶险的争斗之后,她将迎来锦绣的前程还是彻底的毁灭?且看相府嫡女如何在阴谋之中挣扎踯躅,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如海深情!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丞相,快到碗里来

    丞相,快到碗里来

    女扮男装文,爆笑,非NP!!但口味略重,男女主干净,结局一对一,入坑者慎之…*她常常在想,名气这玩意绝对是炒出来的!否则为何一本“合房指要”背的融会贯通的她,愣是被传成了三岁识五经,四岁论国策,这般坑爹?她也偶尔会想,若不是当初头脑一热,放着好好的公主不做,非要女扮男装入朝为官。如今便也不会落得遂安城断袖之首的名声,任人鄙视了…她曾无数次的想,如果不是当初色迷心窍,调戏了当朝丞相,结果弄得被他三天一次大弹劾,两天一次小弹劾,也就不会被皇上那鸟人,俸禄扣到差点倒贴了…面对着这样一个正直,凛然,从来不拿正眼瞧一下自己的丞相,她到底是该挠墙呢?还是挠墙呢?*片段一边关战事告急,众臣举手表决。看着尚在犹豫中的丞相大人,莫纤语猛的一拍桌子:“丞相,你到底举是不举?给个话!”众臣无不低头窃笑,某丞相脸上一道绿光闪过,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话说此时谁敢说“不举”?片段二清早时分,正是欲望最胜之际,某男某女折腾了半个晚上,终于气喘吁吁…被骑在身下的男人,喘息道:“我说你到底行不行?要不还是我来吧…”说完正准备翻身将某女压在身下。某女:“他婶婶哎~明明书上就是这么教的么,怎么换到我身上就不灵了呢?再来…”某女再一次将男人按在身下,口中说道:“我在上面!”片段三某丞相温柔执笔,一副爱妻的丹青摆在眼前,低头对着自己四岁的儿子,说道:“宝贝,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的东西便是你要画的东西…”萌宝看着娘亲的丹青,奶声奶气道:“爹爹闭上眼睛就看见娘亲了?”某丞相微笑着点头,示意萌宝闭上眼。片刻之后,丞相问道:“看见什么了?”萌宝:“一片漆黑…”==!P:本文开头要多搞笑有多搞笑,过程要多激情有多激情,结局要多美好有多美好~狐狸再次声明,简介无力,内容不小白,至于乃喜不喜欢,看上几章自然会有答案!倘若乃不喜欢,完全可以甩甩衣袖,呸上一句:“什么鸟文…”转身即走~如果乃喜欢,也请成全作者,动动手指“加入书架”,狐狸将会万分感激~若是恶意留言的,狐狸据对可以保证,先删了乃的留言,然后…P: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无赖王爷彪悍妃》推荐好友古文:霏妍《霸宠懒妃》原妖《阁主,夫人来了》推荐好友现代文:风若羽《重口味腹黑小萝莉》
  • 炮灰女配的极致重生

    炮灰女配的极致重生

    炮灰逆袭之旅艰难重重,且看卢宛青如何搏得一线生机,在既定的“剧情”中辉煌逆袭!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术师谋杀

    魔术师谋杀

    从广州调回古城刑警大队的夏子成,收到网名为“杀人狂魔”的留言,即将开始一场诡谲的杀戮之旅。第二天,他们却遇到离奇的死亡案件。死者真的是残酷成性的“杀人狂魔”所杀吗?还是和饕餮——神话传说的龙之九子之一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死者身份的揭开,一段职场四角恋逐渐拉开帷幕,随之而来的是神秘的魔术师出现。他成了本案的最大嫌疑人,但是他却有不在场的完美证明。他到底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杀害死者的呢?死?的身份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一段白领生活的真实挽歌,结局却是出人意料,催人泪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证仙录

    证仙录

    仙路漫漫,谁人登顶。王信然,一名普通山村少年,机缘巧合下得一方仙土。孕育万年灵药,放养极品灵兽,仙丹法宝,唾手可得!更得逆天灵眼,勘破万法!从此以后,斗仙道宗师,诛邪道大魔,与仙子赏花,陪妖女喝茶,威震天下,屹立顶端。天地浩浩我为尊,仙者亦本出凡尘。谈笑春秋一语尽,不若佳人舞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