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0500000006

第6章 快走踏清风(1)

家族轶事(二题)

爷爷

那个年代,爷爷是一家轻工机械厂的头头,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任职期间,爷爷勤俭朴实,为人厚道,属于那种“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官儿。因此,他的做官并没有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富裕,两间破旧的屋子内墙面大面积落土,如果不是里一层、外一层的旧报纸粘着,墙皮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室内几乎没有一件发亮的家具,最奢侈的算是几本“领袖著作”整齐地摆放在木柜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位曾与爷爷打过交道的粮食加工厂厂长怜惜爷爷家境贫寒,便主动请爷爷去给看门房,说好能给上几块钱补贴家里的生活。本来爷爷去看看门,送送报纸就可以了,可爷爷勤快得很,一有空就到车间里帮助扫地、擦机器。一天,厂子里的三名保安人员将爷爷堵在了门口,把他带到保卫室,从他的衣服口袋里搜出了足有2两磨面后剩下的麸皮,一阵拳打脚踢后,保安押解爷爷回家取赃物,待到家里后,保安掀开锅盖一看,一个热腾腾的麸皮馍放在锅里——这是奶奶精心为爷爷准备好的一天的口粮。保安将此事报告厂长,请示说,是批斗还是送牢里?厂长紧紧握住爷爷颤抖的手流着泪说:“老哥哥,你回家吧!”

从那天起,爷爷再没吃过一口饭。六天后,爷爷在自责羞愧中离开了人世。

父亲

1965年快过年时,是当生产队长的父亲最愁的时候。

那一个冬天不知怎么了,一点雪都没下,眼看过完年就要春耕,到时地不返潮,种子是下不了地的。

父亲正当在队部里愁得转来转去时,有人说外面来了个道士,要化缘。父亲说,我愁着我们今后吃什么呢,哪里有余头让他化去呢。来人说,道士非要见父亲。父亲便让其进来。

道士对父亲说,能化多少就化多少,凭心。父亲一看道士不太贪心,便说,家里还有些粗粮,是生产队分给让过年的,不多,三十来斤,你都拿去,我从队上再借些凑合着过个年。于是,便把家里的粮食全部给了那道士。道士临走时对父亲说出了真相,他是一个山里人,并非是化缘的,家里老小都快要饿死了,讨了一天都没有人肯给他点粮食。说完又送给父亲一副对联,说让父亲现在不要看,到年三十贴于队部。

大年三十,看到大家都忙着贴春联,父亲想起了山里人的对联,便打了些糨糊,贴于队部门上:

上联:一冬无雪天藏玉

下联:三春有雨地生金

横批:风调雨顺

年过后,从三月初一下雨一直下到十五,等耕种时,地里的潮水返得像刚淌过水似的。

这一年,父亲所在生产队的收成比往年都好。

二十多年后,那位山里人突然来看望父亲。寒暄中,父亲知道这位山里人是一位教书先生。

我的老父亲

回到家常听母亲说:“你爸现在是越老‘坏’毛病越多,吃喝挑三拣四,对饭菜挑剔得特别厉害!”听了母亲的“诉说”,我们只有安慰母亲,说,“妈你辛苦一些,就你们俩人的饭菜,费心给做精细点,爸想吃啥,就给做点啥。”事过不久,父亲因病住院了。我正巧公休,陪住了一段日子,深切地领教了父亲的“坏”毛病。一日三餐我都是变着样地从食堂端饭,而每一餐父亲都咂吧着嘴不是嫌淡就是嫌咸,对饭菜的软硬薄厚、酸甜腥辣更是敏感。看着父亲每次吃饭的表情,我那个愁啊!但一想父亲年事已高,况且还是个病人,就耐着性子,想法子满足父亲的口味。食堂的饭不端了,我每天往返乘公交车,将妻子精心为父亲做的饭菜用保温桶提来,还没吃上两天,父亲的表情又使我开始犯愁,说姜味太浓了,就不肯再吃……

父亲出院后的一个周末,我们弟兄们都回了老家去看望父母。母亲这回完全是委屈地“哭诉”对父亲的不满——过分的挑剔使母亲再也无法服侍父亲了。大哥和小弟因不明真相,责怪起母亲的不是,“都过一辈子了,到老了又嫌爸呢!”说得母亲更伤心。我跟父亲做了一次深谈,先是要求父亲到我们弟兄三家轮流去住,让儿媳妇们伺候,怎么样?父亲连连摇头说,你们都忙着上班,我不去!我说,是啊,还是我妈服侍你好,对吧?接着我拿出特意给父亲买的一套运动服和回力鞋递在他手里,说,郊区的空气这么好,我看农村的老人都在晨练,爸你也应该跟他们一块散散步,聊聊天,锻炼锻炼,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从此以后,回家再没听母亲说父亲的“坏”毛病。倒常说父亲早睡早起,每天坚持锻炼,饭吃得挺香,精神也好多啦!

(原载2000年1月《宁夏日报》)

与母亲共分享

20多年前,母亲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我们家仅有的一间大屋子,被一块丈幅从中间隔开,算是有厅有室。辟出的空间,放一张三屉桌和几把旧椅子,各有其主,我们弟兄三人,把书本、笔墨摆放得整齐再整齐。母亲顾不得光阴的不厚,为我们创造出这样好的学习环境,简直就是一种奢侈了。

回想当初,在那种捉襟见肘、朝寒夕凉的生活环境中,母亲竟乐呵呵地说,再苦我也不能亏了你们……自此,我们与母亲共梦想。

有了好的学习环境,有了母亲事无巨细地关怀、教诲和鼓励,我们弟兄间互助互学、和睦融融。普天下的父母皆望子成龙,我们的母亲也不例外,她饱尝艰辛的感叹,就是希望儿子们长大后成才,报效社会。十多年后,我们相继走进大学校门。后来,大哥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之一,曾两度被教委推荐到北京,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创办的“课堂上的特殊儿童”师资培训、交流班,为本地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尽到了应有责任;小弟被分配到煤炭系统救护消防大队,十年如一日,专注地从事矿井安全科技工作,无怨无悔;我则以一名记者——“写作者”的身份,肩负使命走进市井乡村游人如织的生活当中,笔耕不止。一份份收获及油墨的芬芳,使我与梦想成真的母亲亲热得更贴近了。

路还很长,在慈母那深情眸子的注视下,儿子们在人生征途中走得豪迈、唱得壮丽。

往昔的梦想而今已成现实,母亲,我们与您共同分享喜悦。

(原载1999年2月《宁夏日报》副刊)

母亲往事

母亲无女,只生了我们哥仨。由于家里无姐妹,母亲在我们少时太辛苦,加上我们哥仨靠不上,所以家里一直没有整洁过,包括现在。

一次,我一人回去看母亲,在收拾完屋子后,跟母亲开玩笑说,老妈您也太那个了!屋子咋这么脏呢,真不知每天咋过的!母亲就笑骂说,才住了几天干净地方就嫌弃老娘了,这脏地方不是把你们哥仨养活大,都出息地出去了?现在好多了,起码隔三差五还抹一次灰,做饭前还洗个手呢,搁在农业社时,老娘干完农活顾不上洗手就做饭,你们不是也吃得狼吞虎咽的!我就溜奉说,谁让您把饭做得那么香呢?

回家后,除帮母亲拾掇屋子外,多是陪母亲拉家常。

母亲一直说我和大哥打挨得少,有没有的打全叫二哥挨了。我就想不通了,我们哥仨中,二哥最优秀,最会来事,怎么挨打最多呢?母亲道出理由,说农业社时,父亲是吃皇粮的,我们都小,除大哥上三年级后每年农忙放假时能两天挣一个工分外,我家就靠母亲一人挣口粮。当时人都穷,特别嫉妒那些家里有挣活钱的,母亲很受排斥,常受人家欺负,母亲心情一直特坏,对我们的管教基本靠打,在我们犯错后就要打一顿了事。那时我还小,很少犯错,即使有挨打的机会也都由俩哥哥顶着。母亲说,打大哥时很解气,因为大哥打死不跑,母亲打几下就消气走了。打二哥时就不同了,母亲特胀气,每次二哥总是跑出十来米开外,母亲追时就跑,不追就停,就这样反反复复。其实二哥要跑得没影也就罢了,但他总保持那点距离,直到母亲气得打死他的心都有时二哥才束手就擒,母亲便一顿酣畅淋漓;或者是母亲放弃了追逐,恨得把碎牙暂放在肚里,等有闲时间把二哥箍住,再消消停停地对他长时间暴打。

二哥没记性,下次犯错时还跑。

我小时几乎是在二哥背上长大的,三岁时都不愿走路,整天在二哥肩膀上。小时的冬天很冷,我们都是穿棉袄、棉裤的,臃肿、行动不便,二哥毕竟也小,背我很吃力,我在他背上还要看前方,他只能歪着头给我腾出视野,他一堵住我就哭,他怕母亲打,也不敢骂我。就这样几年下来,他的脖子始终没有直立过,现在虽过了三十多年了,平时看不出,但一照相便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的“二歪脖子”。

母亲说二哥哭时没完没了,而且声音很大。母亲说在低标准时,我还没有出生。母亲在生产队大食堂做饭,大哥和二哥在旁边站着,母亲搅饭时不小心把一颗米粒溅到了锅台上,就把米粒喂到了大哥嘴里,二哥看见后就没命地哭,问母亲怎么不给他,母亲说大哥离得近就顺手给了,但二哥就是不听,非要吃。当时做饭的人是不能随便把大食堂里的饭给家人吃的,队长知道后要加倍扣工分。母亲只能哄着二哥,让他别哭,可二哥就是不停止号哭,母亲没法子,就吓唬二哥说队长大爹要打的,二哥还是哭声依旧。母亲很害怕二哥的哭声真把队长给招来,又心疼二哥,知道他很饿的,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气得使劲搅饭。突然,几颗米粒溅到了锅台上,母亲才意识到由于生气劲使大了。母亲看旁边没有人,赶紧把撒出的米粒塞到二哥嘴里,二哥终于安生了。

打那以后,母亲就有了撒饭的经验,打那以后,大哥和二哥每天跟母亲做饭更勤快了。

我给母亲讲了件事,但母亲怎么也没有记忆。那是我五六岁,二哥十一二岁,大哥十三四岁时。

我小时候的家距离秦渠很近。那是个放暑假的一天,母亲出工后,二哥伙同队里的男娃都到秦渠洗澡。当时水特大,但我知道二哥的凫水更大,我是不敢玩的,我就负责看管衣服。天太热了,我便把衣服放到地上到一条小排水沟里耍水……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我赶紧穿上衣服到大渠里找二哥,但除了几个比我大些的娃娃外,大的都不在了。我问后才知道二哥率领着他们到几里外上游的大闸去跳闸了。等着等着,天慢慢地黑了,我吓哭了。我哭着哭着,母亲出现在了我面前,我就把二哥去跳闸的事对母亲讲了,母亲在旁边柳树上折了节柳条就向上游走了,让我先跟那几个小孩回去……晚上,我被一阵呜咽的哭泣声吵醒了。我转过身,看见母亲正在缝补着二哥的衣服,二哥趴在炕上睡着了,光着身子,屁股上麻麻的青紫条痕,屁股明显地肿了,每次母亲换盖毛巾时二哥都不禁抽动一下,而母亲也随之抽噎一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哭泣,在我印象里,以前的母亲一直是一副很凶的样子。我看着看着睡着了,我梦见二哥不理我了,说我给母亲告了他。

包干到户时我家分了匹小儿马,每到暑假我都要放马。

同类推荐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月光下的银匠

    月光下的银匠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月光下的银匠》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13篇,包括《野人》、《槐花》、《群蜂飞舞》、《阿古顿巴》、《月光下的银匠》、《格拉长大》等。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萌主殿下恋爱吧

    萌主殿下恋爱吧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喜欢她,居然还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眼里,她就像星光,那样耀眼。她是指引他获得新生的天使,他会不顾所有的守护她。友情和爱情碰撞时,他还能理智的选择吗?冷漠如冰块的恶魔骑士,温暖如春风的完美王子,又会给原本不属于那个世界的灰姑娘带去怎么样的奇妙旅程。最后谁又会成功的为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切尽在——萌主殿下,恋爱吧!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御兽武神

    御兽武神

    小小年纪就晋升为中级武师,斩杀黑狼王白狼皇,天赋惊人的他传承功法得到了凤翎诀,对战洪冥妖邪灵虎王,手刃仇人,尚未出世就失去双亲,威震九重,终成巅峰武帝!
  • 六王之后:美人如鸩

    六王之后:美人如鸩

    (完结文)第一次见面她是王后,他是小贼;第二次见面她是国君,他是奴隶;第三次见面她被人劫持囚禁,他生死作陪;第四次见面他成了她的宿敌!一切情爱化作骗局!一个是为爱人出卖自己的天之娇女,一个是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奴隶将军,他们相爱,他们伤害,只因站在权利的两岸,最后是野心战背叛了情感还是情感压制了野心?(过程有虐,结局HE,1vs1)群号:340689405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玉儿传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玉儿传

    【本文纯属虚构】她坐车怕撞、过桥怕倒、走草地怕蛇咬、怕楼塌、怕天压…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到自然死!可她只顾向老天祷告,忘记跟鬼差交好。当某鬼差很不负责的将她勾进地府,她只能哀怨的看着他…“我还你一命,再给你一个补偿!”判官无奈…而她,带着补偿的特异功能,穿越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