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2700000002

第2章 历史事件中的博弈(1)

虽然弈不是由历史创造出来的,但是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国家、集团,乃至个人之间却时刻都在运博弈的原理。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博弈的观点,因此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博弈的策略和思维。用博弈论来解读历史,是严究历史的一个重要视解。

弈论是从人类社会的生活另提炼出来的,也是从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历史和博弈的关系。

用博弈的观点来看历史的事件,可以看出历史事件中的一些博弈观点,可以看到历史的连续性。这也是博弈论对历史的一种“反哺”。用博弈的观点来解释历史,我们可以在历史的进程中的那些蕴涵了博弈原则和思想的内容中,从而发掘出历史中所包含的智慧。

人类历史走到今天,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件,每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都有一个发人深思的结局。从这些结局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人性的特点,也可以看出许多规律。其实所谓的规律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博弈结果。

(第一节)设局之策

借刀杀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简公拜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齐。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

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还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将转而攻晋,争霸中原。

劝晋国加强备战,以防吴国进犯。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10万精兵及3000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

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好请罪求和。而夫差在大获全胜之后,非常的骄狂自傲,于是他便立即移师攻打了晋国。而刚好晋国因为早就作好了准备,把吴军击败了。

从博弈的观点来看,子贡充分地利用了齐、吴、赵、晋四国之间的矛盾,巧妙地进行周旋,先借用吴国击败齐国;然后再借晋国灭了吴国。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鲁国的损失最小,从而它能够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蒋干中计

曹操率领号称的83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

曹操的队伍主力都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而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把这两个人当做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

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随后,周瑜便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见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张二人。

于是蒋干对蔡、张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

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冷静下来的时候,就会知道中了周瑜的计。从周瑜所施的这个计谋来看,不仅可以看出周瑜的聪明之处,还有周瑜的设局之策,如果他不采取这个策略,那么蒋干就会处于主动的地位,周瑜即使是不被蒋干说服,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然而,他采用了这个反问之计不仅没有给蒋干做说客的机会,而且还除掉了蔡瑁、张允两个心腹大患,可谓是一举两得。

隔岸观火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旋即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桓,袁氏兄弟逼迫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公孙康听说二袁来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惧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从曹操、袁氏兄弟和公孙康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就是一种博弈关系。通过对曹操、袁氏兄弟和公孙康之间利益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根据公孙康的利益冲突逻辑采取了转回许昌的策略,而公孙康在得知曹操转回许昌不进攻辽东的时候,他便采取了杀死二袁的策略,从而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博弈的主要精神就是能够作出一个达到自己最大利益的决策。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40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攻下韩国17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之急。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

“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

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6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10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

“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5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得这个下场。

在白起围邯郸的时候,秦国国内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正是因为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才制造了秦国的内乱,致使范雎一心想着除掉白起。而在这场博弈之中,除掉白起正是苏代的目的。所以,在这件事之中,苏代的做法是非常精妙的。

糊涂得将

公元前605年也就是在周定王二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平定了令尹斗越椒发动的叛乱之后,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来欢庆胜利,还命名为“太平宴”。

在酒宴开始时,庄王兴致勃勃地说:“我现在已经有6年时间没有击鼓欢乐了,今日平定奸臣作乱,破例大家欢乐一天,朝中文武官员,均来就宴共同畅饮。”这时,满朝文武就与庄王共同欢歌共舞,共享胜利。

直到了夜深后,庄王的兴致仍然不减。他还令人点起蜡烛,继续地欢乐。还要宠妾许姬来为他们祝酒。一会儿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灯烛都吹灭。在这时,有一人见许姬长得美貌,加之饮酒过度。难于自控,便乘黑灯瞎火之际,仗着酒意暗中偷拉了许姬的衣袖。他大概是想一亲芳泽吧。

受此举的许姬吓了一跳,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就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一个系缨。许姬取缨在手,连忙告诉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乘烛灭欲有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谁知庄王听后,却对许姬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才呢?”不但不追究,反而命令左右正准备掌灯的人说:“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众卿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兴,那我就要处罚他!”众人一听,齐声称好,等一百多人全都扯掉了系缨之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就这样,他不声不响地把那个胆大妄为的人隐瞒过去了。

在散席之后。许姬还是愤愤不平地问庄王:“男女之间是有严格的界限,况且我是大王您的人。您让我给诸臣敬酒,是对他们的恩典,有人竟敢当着您的面调戏我,就是对大王您的侮辱,您不但不查不问,反而替那小子打掩护,这怎么能肃上下之礼,正男女之别呢?”庄王笑着说:“这你妇道人家就不懂了。你想想看,今天是我请百官宋饮酒,大家从白天喝到晚上,大多带有几分醉意。酒醉出现狂态,不足为怪。我如果按照你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首先他会损害你的名节,其次又会破坏酒宴上的欢乐气氛,再次也会损我的一员大将。现在我对他宽大为怀,他必知恩图报,于国于家于我于他都是有利的事情啊。”许姬听了庄王的一番话,十分佩服。一个将领对自己爱妾的调戏,对于至尊无上的君主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羞辱,这在当时的社会里,绝对属于大逆不道的犯上之举,如果是谁要是犯了这方面的罪过的话,不掉脑袋那才怪呢!可是楚庄王却很能假装糊涂,他就原谅了属下的过错,并且还想方设法为他打马虎眼,这样的领导的确高明。

然而在七年之后,周定王十年(前597),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作开路先锋。

唐狡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死相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使后续部队兵不血刃杀到郑都。这使得庄王非常高兴,称赞说:“老将军老当益壮,进军如此迅猛,真是大长我军威风,为楚国立下大功啊!”

襄老答道:“这哪里是老臣的功劳?都是老臣副将唐狡的战功啊。”于是,庄王下令召来唐狡,准备给他重赏,谁知唐狡却答道:“为臣曾经受大王恩赏已经太多了,即使是战死是不足为报的。哪里还敢再求赏呢?”

庄王这时感觉很奇怪,他疑惑的是以前并没赏赐他呀,何以如此说呢?唐狡接着说道:“我就是‘绝缨会’上捉了许姬袖子的人,大王不处置小臣,小臣不敢不以死相报。”这时候楚庄王不由感叹地说道:“如果当初明烛治他的罪,怎么会有今天效力杀敌的猛士啊!”

从庄王的糊涂处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博弈理论,有人调戏他的爱姬他当然是心里不高兴,但是能够衡量出彼此的分量。试想,如果当时他把那位调戏他爱姬的人找出来治罪,虽然是解了一时之气,但是那最后的结果又会怎样呢?正是因为他不去计较这一方面的问题,才使他有获得一员大将,更获得了一世的英名。

杯酒释兵权

在通过“陈桥兵变”以后,赵匡胤创建了大宋王朝,登基帝位。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臣服他的。在这个新的朝廷里,过去的那些老臣,由于事情来得突然,没来得及选择就成了新天子的臣民,难免心中愤愤不平,甚至有反抗心理,保准他们就会发难。

而且再想想那个时代。军阀混战,百年的时间竟然换了数十朝,怀有帝王野心的本来就大有人在,而周世宗去世后所出现的那种“主少国疑”的局面,无疑又刺激了这种野心。在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前,他们中的每个人的想法都和赵匡胤差不了多少,只不过,他们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也没有这么大的威望罢了。赵匡胤的捷足先登,使他们失去了一次实现野心的机会,但他们却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在观望着。

因为这些,赵匡胤把后周的元老重臣们全部都保留了下来,官位还是一样。并且在重大决策上征询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基本上消除了戒备、不安的心理,很快就成为新王朝的积极拥护者。

但是随着与后周旧臣矛盾的解决,宋太祖与拥立他当皇帝的新贵之间的矛盾,又显得比较的突出了。作为一名军人,宋太祖亲自参加过拥立后周太祖郭威的行动,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又被废除而被别人拥立。现在,他的这些结义兄弟们个个都身强体壮,手握重兵,且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已经对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他们一旦举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赵普对宋太祖说:“并不是忧虑他们本人会背叛您。在我看来,他们都不具备您这样的统御天下的才能。但万一他们手下的人要拥立他。也就由不得他自己了。”赵普把这个特殊的环境看得很是透彻。

961年夏天,宋太祖召来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设便宴招待他们。酒过三巡,太祖以亲切而忧虑的口气说:“没有你们的拥戴,我不能有今天,你们的功德,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但是,做皇帝也太难了,真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夜都睡不安稳啊。”

石守信等忙问:“有什么难事,让您睡不安稳呢?”

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

宋太祖话音刚落,石守信等就惊慌不已,赶紧站起来说:

“陛下怎么说这样的话呢?现在天命已定,我们哪个还敢再有半点异心?”

宋太祖说:“那也未必。即使你们无异心,你们手下的人呢?

一旦他们贪图富贵,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不想当皇帝怕也不行了。”

同类推荐
  • 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魅力对于女人不仅仅是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而且还是一种永恒的诱惑。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女人为了增强自身魅力,不惜余力地去模仿别人追求时尚,认为这样的女人才会拥有气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虽然有助于魅力的增加。但是魅力主要来自于内在气质的闪烁,来源于人格的造就。
  • 做事要懂心计

    做事要懂心计

    做事懂“心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做事懂“心计”,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挥洒,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做事懂心计,才能做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成为驰骋商海的成功人士。“心计”成就事业,“心计”成就人生,“心计”也会成就你的理想。做事要学会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事要懂心计》所讲的做事“心计”,将会为你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为你迈人这个社会舞台的中心助上一臂之力。
  •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有很多很多钱,就是幸福了吗?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要追寻什么? 不幸福的怪圈跳得出去吗?……幸福不是被上帝藏起来了,是因为它一直像尾巴一样跟随着你才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肯定自己的能力,承认不完美,走出无法幸福的瓶颈,享受美丽人生。
  • 心有灵犀一点通:幽默沟通术

    心有灵犀一点通:幽默沟通术

    泰尔宣称:幽默只是外表,里面藏着温情,这是因为幽默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标志,是人性、人情的表现,是高尚品德的外化,其深层形态是崇高的和滑稽的奇异结合。语言是“伴随着温度”的东西,而幽默沟通术则是使语言“升温”,赢得人心的绝佳方式。
热门推荐
  •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既有普通妻子的温柔与体贴,也有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卡耐基从她身上总结出不少他所欣赏的女性的特质,正如他分析成功人士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质一样。他总结爱情婚姻得失、指导别人走向成功时,总是不忘告诫女性:永远保持女性魅力!
  •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前生她是二十一世纪雇佣兵之首魅,铁血手腕,杀伐决断。异世重生,却成了众人欺凌的废物。为了手刃毒害兄长之人,脱胎换骨。戏皇子,平天下。一啸妖兽齐出,一怒九洲动荡。且看废物逆袭,狂霸天下。
  • 五谷膳食养生经

    五谷膳食养生经

    本书分为五谷为养,为身体提供基础能量;滋补保健五谷膳食方;对症调理五谷膳食方;四季养生五谷膳食方四个章节,讲述五谷杂粮的养生功效、不同功效的五谷膳食方。每种五谷杂粮的基本信息全面,全面解读其养生功效,还从滋补保健、对症调理、四季养生的角度介绍相应的五谷膳食方,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五谷膳食的养生功效。
  • 狂刀之异世纵横

    狂刀之异世纵横

    万年前的一场大战,席卷整个大陆,使得无数传承失落。少年夜风成长于此,不断的挑战,一步步征途,只为成为巅峰王者!鬼魔三族大战,在大陆掀起了腥风血雨……
  • 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不同的金钱观。穷爸爸和富爸爸到底差在哪里呢?即使你做不了多金的富爸爸,但还可以做一个精神富有的富爸爸。
  • 一学就会做粗粮

    一学就会做粗粮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天才科学家

    天才科学家

    二十三世纪天才科学家重生了,他用一项项科技改变世界,他拥有无数的荣誉,他俯视爱因斯坦,他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他每天被无数美女诱惑包围。新书:《天生科技狂》请大家去看看。
  •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

    《化身博士》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同时也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一个白天是绅士的人,晚上变成一个恶魔,释放身上的邪恶。这部作品被称为心理小说的先驱,书中“Jekyll and Hyde”一词甚至成为心理学中“双重人格”的代称,影响力可见一斑。本书选取的另一篇小说《自杀俱乐部》描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也充满奇特的想象,十分精彩。斯蒂文森的作品虽然写于一百多年前,但是仍然符合当前读者的阅读口味。故事通俗却不流于俗套,行文严肃却不失幽默,在通俗类小说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
  • 邪魅老公追逃妻

    邪魅老公追逃妻

    美国拉斯维加斯,一个充满爱恨国度的天堂之地。深夜是很多人向往的疯狂时间段,这些人中不排除亚洲超模展皓宸。刚刚拍完一段广告的他在一家不算太大的夜店里,陪同新一轮绯闻女友在这里喝酒解闷。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他消遣的方式。“宸,来,干了这杯。”身为展皓宸新欢的女人眉开眼笑地劝展皓宸多喝几杯。展皓宸微眯双眼,接过酒杯,摇晃了两下,讪笑道:“亲爱的,你都劝我喝了很多了,你该不会动了什么手……
  • 箭霸乾坤

    箭霸乾坤

    村庄剧变,父母失踪,亲人离散,无助少年卷入异世大陆,是巧合还是阴谋,重重谜团,层层陷阱。懵懂少年自强不息、愤然崛起。看他如何催元神,学箭术,揭谜团,寻至亲,一人一箭舞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