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900000004

第4章 黄宗羲:投笔从戎,只是为了恢复祖国(1)

文人从军,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后世的旷世大儒的黄宗羲,他从军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恢复祖国。他对自己一生的概括是:“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其为人也,盖三变而至今”。

在明末清初的遗民大儒中,黄宗羲可以说是唯一的有真正率军打仗经历的一个。就在各地抗清活动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他毅然毁家纾难,迅速组织了一支抗清武装,名曰“世忠营”,并且听命于鲁王政权的调遣。他的军队纪容严整,士气高涨,所到之处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支持。可惜他所效忠的朝廷并没有给他太多机会,他的军事思想、策略都没能被采纳,很快他的部队便被剿灭了。

投奔福王,遭阮大铖清算

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崇祯帝自缢,明王朝终于在明末农民起义的风雨中崩溃。不久,清军又攻破北京,建立清朝。这年五月,马士英等明朝旧臣们又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权,企图与清廷对抗。这个时候黄宗羲正在杭州与其老师刘宗周商讨救国之策。

很快,福王“监国”的诏书就到了杭州,黄宗羲闻讯后立即急匆匆地赶赴南京,他想上书朝廷,提出心里酝酿已久的关于重整朝纲、挽救大明的政见。殊不知,南京等着他的却是一个由阮大铖蓄意策划的一网打尽复社志士的阴谋,而黄宗羲自然也在这些复社志士之列。

阮大铖为什么不顾南明小朝廷的存亡而要一意迫害这些反清复明的志士呢?这还得从复社及其发表的《南都防乱公揭》说起。

黄宗羲早年所参加的复社是明末南方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文人社团,这些文人集会除了讨论文章之外,更是集成了之前东林党的传统,敢于议论朝政,抨击时弊,因此,这个复社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学团体,而是一个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的团体。而复社最大的一次政治斗争正是声讨阉党余孽阮大铖,黄宗羲便是此次活动的牵头者之一。

崇祯十一年(1638)七月,黄宗羲、陈贞慧、吴应箕等人,组织了复社中一百四十八位文人共同签名,发表了声讨阮大铖的《南都防乱公揭》。

阮大铖本来是魏忠贤跟前的一名走卒,曾经参与阉党迫害东林党人的活动,因此遭到复社文人的痛恨。崇祯初年,阉党失势,朝廷在处理阉党逆案的时候,由于证据不足,阮大铖仅仅是被削职为民,对此东林、复社人士当然是耿耿于怀。黄宗羲就曾咬牙切齿地说过“阮大铖实杀其父”。

其实阮大铖和复社文人之间的恩怨也并不是这么简单。阮大铖在早年的时候政治态度也是倾向于东林党人的,他与东林大臣左光斗室安徽老乡,都是桐城人,关系很好。他在进士及第后也想借助东林党的名声为自己的仕途开路。不可否认,阮大铖是一个善于在官场钻营的人物,为了争得朝中的一个职位,他终于决定背叛东林,转而依附此时权势正如日中天的阉党集团。起初阮大铖对东林党还是很忌惮的,他在阉党集团里处事相当谨慎,每次去拜访魏忠贤所送的名帖,他都背地里又花重金取回,也正因如此,众人虽然都知道阮大铖和魏忠贤过从甚密,却无“片字可据”,不能将其严惩。

但是复社是不是对阮大铖也“量刑过重”了呢?

从当时实际情景来看,在阉党迫害东林文人最为肆虐的四年(天启四年至天启七年)之间,阮大铖在京任职也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不可能对此事涉足很深,最多也就是口头上表态同意迫害东林党人罢了。钱秉镫就说过,天启党祸并不是阮大铖所能为之的,他最多也就扮演了替阉党兴风作浪的一个小卒的角色。但在逆案判决的时候阮大铖的罪名是“阴行赞导”之罪,阮的心里自然不肯服气。其实也有不少复社的人如王思任、夏完淳等也认为对阮大铖的过错定得太重了,所谓“阮之阿珰,原为枉案”。

后来,阮大铖为了讨得东林、复社清流的谅解,还特意创作了戏曲《春灯谜》等,虽然此时有点见风使舵之嫌,但认错态度还是很好的。他在戏曲中用心良苦地说明自己当初依附阉党纯粹是一时的糊涂之举,现在已经决定痛改前非,改邪归正了,如此云云。

既然如此,此人也并非不可争取,至少可以让他乖巧上一段日子。但黄宗羲等东林复社人士对阮采取的是完全摒弃、仇视的态度,不仅不给原谅他的机会,而且又将其往前逼了一步。当时阮大铖在南京躲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边事四起,又开始积极活动起来,常常与当地的一些社会名流来往,并且时常流露出自己的济世报国之志,想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意图十分明显,这时,以黄宗羲、顾杲为首的东林后裔、复社人士给予其沉痛的一击,基本上就是不再给其政治上的出路,果不其然,《南都防乱公揭》一出台,阮大铖是声名狼藉,他只好偷偷跑到南京城外的牛首山躲了起来,此后五六年一直不敢公开露面。这样一来,阮大铖的心里必然就播下了仇恨的种子,最终在弘光时对复社人士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其实现在回头来看,阮大铖虽然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投靠过阉党势力,但其个人的能量毕竟有限,并且还不一定是一个不思悔改的人物。但东林、复社文人对其采取了一种比较偏激、也很决绝的态度,这也就将其完全推到了自己的反面,应该说这样做对整个朝廷大局也是不太好的,虽然他们的这种愤恨之情可以理解。近人陈寅恪也认为黄宗羲等东林少年将斗争的矛头集中于阮大铖一身,杜绝了他改过自新之路,实在是“持之过急”,似乎也有点过头了。

不管怎样,阮大铖的密友马士英最终因拥立福王有功,成了福王跟前的红人,把持着弘光政权朝政大权的马士英很快就让阮大铖当上了兵部侍郎,不久又升为兵部尚书。郁闷已久的阮大铖认为自己等待已久的时机已经来了,所以重新得势后的阮大铖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抗击清兵,而是要打击报复那些把他害得犹如丧家之犬的复社文人们。很快,他拟出了一份黑名单,名曰《蝗蝻录》,名单上足有上千余人,而黄宗羲自然也在其中。

在黄宗羲从杭州来南京之前,当时的礼部官员周镖、原东林官员徐石麒、吕大器等都已经遭到阮大铖的清算,黄宗羲的老师刘宗周也被罢官回乡。黄宗羲到南京之后,和顾杲、陈贞慧等人也很快就被逮捕,幸而顾杲有一个在福王朝廷中任职的亲戚从中帮助,设法拖延了案件的审理。直到第二年,清军攻破南京,福王政权覆灭,黄宗羲等人才得以死里逃生,回到了浙江家中。

就这样,黄宗羲本来想去投奔福王为国效力,却遭到了阮大铖的清算,在大牢里关了几个月,无功而返。

弃文从兵,投身恢复大业

早在北京陷落的时候,黄宗羲随老师刘宗周去杭州,在杭州的海会寺与章正宸、朱大典、熊汝霖等人就已经筹划过“招募义旅”,准备武装抗清。后来由于听说福王政权在南京成立,师徒二人赶着去南京,这招兵买马的事情才中断了下来。

在南京福王政权灭亡,黄宗羲回到浙江后,抗清的局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南京弘光小朝廷的覆灭,南明政权出现了权力真空,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一些明朝的旧臣们又纷纷拥立新主,浙东有原明朝兵部尚书张国维等拥立的鲁王政权,福州有原镇江总兵官郑鸿逵、泉州总兵官郑芝龙等拥立的唐王政权。

浙东的抗清形势则更让黄宗羲感到振奋。在宁波的原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联合驻兵定海的原明总兵王之仁共同响应、奉迎鲁王监国;在余姚的原明兵部郎中孙嘉绩、户部给事中熊汝霖率众起义,将受清命署知县事的王元如一举擒杀,投怀于鲁王政权。这些浙东旧明官兵和广大民众同仇敌忾,大有与南下的清兵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势,此时黄宗羲也深为局势鼓舞,并且再也按捺不知内心的冲动,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清斗争中去了。

于是,黄宗羲和弟弟黄宗炎、黄宗会一起,变卖掉家产作为组建抗清队伍的经费,迅速招募了当地的弟子三百余人,建立了一支抗清武装,这就是“世忠营”。在队伍组建完不久,黄宗羲就率领着他的“世忠营”投奔了鲁王政权,并听命于鲁王政权的调遣。

此时鲁王政权的实权已经落到了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等军阀的手中,而这些人手中一旦有了权力便不思进取,并没有把抗清军事斗争放在首位。作为一名军事首领,黄宗羲也不时向朝廷陈述当前应该采取的军事策略,甚至直接给总兵王之仁写信提出自己的想法,但都得不到掌权者的认同和采纳。

我们不妨看看黄宗羲的军事战略思想。

首先,黄宗羲认为面对强大的清军,抗清部队要有破釜沉舟的坚定信念。破釜沉舟可以追溯到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战,可以激发起士兵身上无限的潜能。试想一支没有做好必死准备的部队,又怎能同眼前的清军抗衡呢?

其次,黄宗羲认为必须要改变“放船鸣鼓,攻其有备”的军事姿态,积极寻找战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说白了就是后来的游击战、运动战。至于游击战在以弱对强的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是证明了的。

就从以上两点,就可以看出黄宗羲卓越的军事才能。若不是明朝大势已去,黄宗羲最终成为一名将领而非儒生也未可知。当然,历史是经不起假设的。

黄宗羲的策略也并非没有一个人赞同,孙嘉绩就深感黄的分析有理,甘拜黄的下风,把自己所率的“火攻营”交给了黄宗羲指挥。不久,黄宗羲又联合了王正中的兵力,加上自己本来的“世忠营”,黄宗羲手下也结集了三千余兵,于是他果断渡海西进,一举攻下了钱江西岸的潭山。

黄宗羲这支抗清队伍取得的暂时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该地区的反清力量,许多活跃在该地区的部队与黄的部队实现了会师,而且准备积极向西发展,与太湖地区的抗清力量会合,以形成大的气候。

黄宗羲的这支“世忠营”军纪严明,士气高涨,因而所到之处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支持,用箪食壶浆来形容也并不为过,可以说这就是黄宗羲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候了。可惜好景不长,他的部队就要走下坡路了。

就在黄宗羲率领着部队向太湖地区进发时,遭遇了清军的主力,只有几千人的部队严重受挫。而稍后清军就渡过钱江,直取鲁王政权了。负责守城的方国安等人在面对清军攻击时不堪一击,虽号称有十万之众,却都不战而降,更为讽刺的是这个方国安还挟持了鲁王逃走,想把鲁王当作他投降清朝的见面礼。用人用成这样的政权就是亡十次也不为过。

幸而鲁王还是从方国安手中逃脱,转到了闽浙沿海地区继续活动。只是这钱江正面战场的全面溃败对黄宗羲的部队来说有着很消极的影响,黄宗羲再也无心恋战,当即撤兵,在四明山建立了根据地,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不过这个时候黄的士兵已经由最盛时期的三千人锐减为五百多人。退守四明山后,黄宗羲将部队交给茅瀚、汪涵两位将领,自己则微服出巡,去寻访已经撤至海上的鲁王政权取得联系。

只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黄宗羲离开部队没多久,他的这支“世忠营”就出事了,而且是灭顶之灾。

其实黄宗羲在下山之前就已经交代了两位将领,要他们静静等待,不可扰乱山民。但是黄离开后不久部队的粮饷就已经告尽,无奈之下茅、汪两人便纵容不下就近取粮,实际上也就是跟附近的山民抢粮,结果与当地山民发生了不小的冲突。一天夜里,当地山民聚众数千,一把火烧了军队的大寨,士卒们也多为愤怒的村民们所杀,包括那两个将领。

就这样,倾注了黄宗羲大量心血培植的一支抗清武装,最终不是被清军,而是被民众了解了,结局颇为悲惨。

当黄宗羲返回四明山时,才发现自己的部队已经荡然无存,而自己也成为清廷通缉的反清武装的头目,为躲避追捕他只能到处躲藏,过上了风餐露宿的流亡生活。

此后,黄宗羲就再也没有亲自率兵抗清了。

黄宗羲本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文人带兵打仗,这已经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悲哀了,更何况这个肯为国卖命的文人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迟到的“仕途”

早在故明时期,黄宗羲就想通过科举出仕来为国效力。只是和许多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子们一样,黄宗羲虽然胸有大志且学殖深厚,但他在科举场上却是屡屡败北,一直没能取得功名。也正是这样,黄宗羲看科举制度的腐朽本质才更为透彻,更为入骨。从此以后,他便抛弃了急功近利求仕的浮躁心态,开始研究一些实用的学问,即所谓的“为学须为世用”。此间也有朋友推荐他做“中书舍人”,但被他回绝了,可见他对仕途已经失去了兴趣。

黄宗羲在率领他的世忠营拥戴鲁王之初,就提出要以布衣的身份参与军事,他对鲁王说:“陛下待以宾友,则贵于宰相矣,何必自屈其志?”只不过鲁王没有答应他的请求,最初给了他一个职方司主事的官儿,领正六品的衔。职方司是兵部四清吏司之一,一般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主要就是负责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等各方面的日常事务管理。后来,经过朝中其他人的推荐,鲁王又改任黄宗羲为监察御史,仍兼职方。所谓监察御史则主管纠察百官的不端言行,可以参奏弹劾大臣。

在担任监察御史一职后,黄宗羲更是死心塌地、殚精竭虑地投入到鲁王朝廷的“恢复”大业中了。首先他要着手的就是整顿朝纲,整顿朝纲的过程中他努力做到坚持原则,据理处断,当然,这也是由他耿直的性格决定的。

顺治三年(1646)二月,鲁王政权邀原来弘光政权的总兵刘泽清的手下悍将张国柱来浙东助战,共同抗清。这个张国柱是草莽出身,在还没有与清军交手之前,就先在防区内大肆抢劫,而这时软弱的鲁王朝廷却试图对其采取绥靖政策,甚至想要给他封爵。就在这时,黄宗羲明确提出反对,他认为朝廷的这种绥靖政策无异于纵虎为患,而且这样也会让那些有功之人无以立足。后来经过协商,最终只让张国柱做了个胜虏将军,没有给他张牙跋扈的机会。

同类推荐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 天变

    天变

    光和六年,天下大旱,各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所不同的只是谁吃谁。各地也总是黄沙满天,行路的旅人都戏称都快忘了天以前什么颜色了。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此书淋漓展现了历史的治乱兴衰、人物的成败得失: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刻毒的法家智慧,以法、势、术为核心,用阴谋和强权控制民众;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幻象之城

    网游之幻象之城

    作为游戏《幻象之城》中“十大不可思议传说”之一的主人公、职业PK场NO.3的刺客、“幻象八一八”中的不可说娘娘,自带高绝技能的白宁有两大愿望:一、今天也不要让她碰到烈焰绝域那个家伙哟;二、如果碰到那家伙就让她果断地捅他肾吧!
  • 怀得上,生得下

    怀得上,生得下

    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多高学历、高职位、高薪酬的女性不会生孩子了。怀不上、保不住、生不下……一场生育危机似乎已经到来!作者通过十余位女性的好孕故事,系统地解读了“怀孕”这一复杂而又神秘的系统工程。针对排卵监测、同房体位等坊间流传的生育传言,作者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了解答。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身患妇科疾病的女性正经历着过度治疗,身心俱疲,作者通过五位患者的求医经过讲述了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原理及治疗原则,旨在帮助人们避开医疗陷阱,迅速有效地治愈疾病。此外,作者还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导致严重生殖障碍的几种疾病,通过几位女性历尽波折终于怀孕生子的经历告诉人们,只要医患互相信任齐心合力对症治疗,好孕终将降临。
  • 四九城

    四九城

    平安里的小胡同,四合院的石榴树,后海、新街口,阳光灿烂的日子。哭哭啼啼的小赫儿什么时候长成了打不倒的超人?沉默寡言的王旭什么时候开始拿起鼓槌组上了乐队?小昭、萧阳,生活里什么时候蹦出来这些了不起的姑娘?他们身上到处是耀眼的光芒。
  • 重生之掌家弃妇

    重生之掌家弃妇

    前世因为第三者成为弃妇并身死,重生后却是因神主牌倒了被扫地出门,不管前世今生,弃妇的命运,她誓要改写,动动脑子,发家致福,啥?日子稍有起色,渣男前夫一家又来缠?滚!华丽转身拐个秀才爷,创下良田千亩,奴仆成群,旺铺数个!
  • 女秘书廖玫儿

    女秘书廖玫儿

    本书讲述廖玫儿与四个男人之间的情感及利欲周旋。几年的时间,让她从清纯到复杂,令人捉摸不透。她做过工厂工人,小保姆,普通文员,助理,她爱过别人,也被人爱过,好与坏,爱与恨,如何说得清?到最后,她会选择谁,还是寂寂芳华,一无所获?
  • 田园谷香

    田园谷香

    重生农家小萝莉,家长里短是非多。家穷势薄遭人欺?不怕!有爹有娘有大哥哩!一家齐心好温暖,看咱带着家人奔小康。夫君?咳咳,伦家还木有想好挑哪个呢……**********************************感谢《锦医夜行》作者未眠君做的封面!
  • 烧味食谱

    烧味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