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4900000004

第4章 剖析问题本身(2)

另外,日本当代四大圣者之一,一人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人为什么活着》一书中则说:“人生真正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存在’两个字本身就有无限重大的(文下横线是笔者所加)意义”,还说过“人类是具有特殊价值的存在,对人类而言,倾尽全力为世界的进化而努力,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使命。”

许多革命志士思想的最高追求却是: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

还有人认为,把实现艺术或体育,抑或实现其他某种爱好上的梦想,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总之,主张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但最终归于莫衷一是。

除了以上那些对人的最高或终极需求说出了肯定的答案之外,对于人的需求或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认识,一般都是茫然的。即使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如此,他曾经说:

“我们在地球上的情况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之中的每个人都并非自愿,而且也没有受到邀请就来到这里作短暂的停留,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和为何到这里来?”

著名的多才多艺的奥地利学者阿德勒曾说:“如果我们问某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很可能他会哑口无言。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思考这个问题或试图寻求答案。这个问题确实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了,而且在我们的年代,有时候年轻人——老人亦如此——会这样发问:‘活着为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但是也可以说他们只有在遭遇挫折后才会想起这样的问题来。假如我们对一切言词都充耳不闻,而只专注地观察行为,我们会发现: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的意义’,而且他的所有观点、态度、行为、表情、礼貌、抱负、习惯及个性等都与这一意义吻合无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命的意义不可胜数……”

说来道去,他老先生也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存目的,“不可胜数”。其实还是没有找到人类共同的、终极的生存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的唯一的正确答案。

中国江苏省电视台播出的《非诚勿扰》和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百里挑一》等主题是相亲的节目,场面都很火爆,是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节目中的男、女嘉宾都是要经过面试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也有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已经事业有成的。

就在2012年春天里播出的这两档节目中,嘉宾们都提出过“人为什么活着”、“人的生存意义是什么”的问题。届时竞相发言,激烈辩论,高见迭出。有时几位知识和阅历又可能高出一头,且思维很是敏锐的现场主持人,也认真地参与探讨,可始终没有辩出个究竟。

总而言之,人的最高或终极追求是什么,即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在人类社会里不断被提出、不断有人进行艰难的探索,但是迄今仍然没有得出一个令人彻底信服的、能够达到普遍共识的结论的难题。所以说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的的确确是一个亘古难题。甚至有的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要想难倒一位学问家,你就问他人为什么活着?一准见效。

二、明确、中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以上所述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几千年以来,对于人为什么活着这类问题,人类已经足够重视并进行了艰难不挫的探索。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得不到应有的共识呢?

在西方,两千多年前的人类精英们,尤其是古希腊学者们的学术成果,往往就是后世人的典范。公认古希腊最有威望的学者中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系列人物。这三位对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当时已经有所研究和感悟,并且他们都先后肯定地说出了——人就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活着,即人的最高或终极需求就是幸福。但是,这一观点历经弥久,如上文所述,竟然没有能够达成共识,后人还在不断地求索这一问题的答案。其原因有二:

1.所有提出这一观点的人都没有进行全面、系统、令人信服的论证。尽管很多重要问题都有人论证,并且人们也都知道,有理有据、翔实可信的论证是得到共识或共鸣的必要手段。

对这一问题为什么都不去论证?苏格拉底曾经这样搪塞地说:“我们不必去问人为什么追求幸福,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就确定了。”

“人们早就这么说了”,这就是苏格拉底“不必去问”或不去论证人为什么活着的理由。

2.之所以都不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证,仔细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问题看似简单,关键是没有办法开始着手进行论证。棘手的是什么?棘手的就是从古人那里开始,“什么是幸福”这一基本前提从来就没有能够达成共识。而且,至今仍然没有能够找到中肯的、大家都能认可的幸福定义。

设想一下,论证的前提不能确定,如何进行论证呢?追求的目标是幸福,这幸福具体是什么样?也就是什么是幸福,即对于确定的、能够达到共识的幸福定义,始终不甚了了。不经论证,只是空说“人就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活着”,这样的观点又怎么能使人彻底信服并达成共识呢?

我们看看著名的哲学大师康德在二百多年前对这一困境的体验和描述:“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如此地不确定,以至于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它,却从不能确定地且前后一致地表明,他真正的希望和意愿是什么。”(康德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

康德不愧是哲学大师,简练而明确地阐明了,“幸福”这一关键概念“如此地不确定”,是人们追求目标不能明确肯定的根本原因,即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答案始终没有达成共识的根本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现代美国著名的幸福学专家达林·麦马翁先生,在他所写的《幸福的历史》一书中又是怎样来描述这种困境的,(《幸福的历史》一书,系统介绍了从古至今西方人对幸福的问题的探索历程):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巨大影响力,他们的著作继续界定着此后数世纪西方伦理学论辩用语。幸福是终极欲望,幸福是最终目的——这是他们留下的遗产,也是整个古典希腊哲学的遗产。不过,如此众多学派争相提供通达此目的的手段,也就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三巨人的遗产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就已经饱受争议,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留下的这些遗产在后人看来并不完备。他们所提起的期望,各自的理论却都不能完全实现。对于许多人而言,三巨人提出的尘世幸福目标的确非常诱人,但他们认为只有像神一样的极少数人才能企及这样的幸福(文下的横线是笔者所加),这一主张却令人望而生畏。人类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满足这一挥之不去的想往?”

之所以笔者在引文“这样的幸福”之下加上横线,是提醒:“三巨人的遗产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就已经饱受争议”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定义的幸福是“这样的幸福”。

这两段话充分表明,后来的西方学者中,早就有人发现他们的先人对幸福定义和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上,似乎存在着什么问题。由于强大的传统理念的束缚,始终没有人能够破茧而出,即能够把幸福的真意搞得中肯和清晰,并能使世人达到共识。

自古而今,断定追求幸福是人的最高或终极追求的人是有的。这一说法之所以至今不能达成共识,要害只在于追求的最终目标——幸福究竟是什么模样,始终没有能够达到共识。也就是始终没有中肯的、能令人一致信服的幸福定义。更关键的是,为了贯彻他们扬善的理念或保有他们的声誉,古希腊的圣哲们斩钉截铁地把道德这种社会价值,一定要不符合逻辑地附加在幸福感这种,纯属人的主观感觉的定义之中。因为这一问题还牵连到对主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的认知,所以,他们的后人又无人敢于轻易地否定他们的观点。

请看如下事实:

从古希腊先哲们开始,到现代西方专门研究幸福的问题的专家,苦心孤诣地用普通词汇描述幸福的有之;用类似代数式的方式表达幸福定义的也不只一位;各国普通民众对幸福的定义就更是花样迭出了。现在学术界最常见的就是用英文字母列成数学等式,翻译成汉语就是:幸福=快乐+意义。

我们看看现代西方专门研究幸福的问题的学者们,如何具体地思考和看待幸福的内涵:

号称讲“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以独特的理解为当代人(对幸福)做了新的诠释”的美国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

“‘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沙哈尔先生的幸福定义合于主流,同时也没有跃出古希腊先哲们所圈定的框架。强调的是,对于舍不得带上“意义”这一附件的“裸快乐”,是绝不能颁发给幸福资格证的。

相反,《幸福之源》一书的作者、牛津大学哲学博士,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如是说: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热门推荐
  • 落日传说

    落日传说

    神秘的宿命之镜,晶莹的镜子城堡。到游乐园游玩的女孩易沐悠,开启了她命运中的第一个转折。被妖魔缠身的她为了得到他们的保护,不得已定下契约,穿梭于各个时空,收集镜子碎片。安静悲伤的赛修,腹黑的迪洛斯,神秘的痕,头脑简单的凯弥尔。一个个原本离她生命很遥远的少年就这样悄悄走入了她本该平凡的生活。历史、神话、传说。她在这些或存在、或消亡的历史中穿梭,邂逅着一个个未曾被史书记下的故事。
  • 豪门挚爱:宠妻无度

    豪门挚爱:宠妻无度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哥哥,抱抱”三岁那年,她张开小小的手臂抬头望着眼前灼灼其华的男子,笑的一脸可爱.然而就是这一笑,让如妖孽,如神一般的顾少卿的心为之一动.也让她这一笑,给丢失了一颗心.他爱她,宠她如珍宝,但是这些却只能以一个哥哥的身份去做.看着她一天天的长大,一天一天的变美丽.他的心开始彷徨无助,开始害怕,于是他便展开一切为她颠覆整个世界也要她成为她的妻.这是一个腹黑超强强大的男银如何得到心爱的人故事.
  • 千香百媚

    千香百媚

    "仙音飘渺,人心难测,天道难寻。作为一个清音柔腰姿容好的软妹纸,修真不光是修仙,还要修身。其次长的好看不是我的错!!!论最美修真女仙的慢慢修真路!"
  • 闯海南

    闯海南

    疯狂的淘金热潮!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一批转业军人、大学生、小商贩,闯荡海南,经历了贫穷、卑贱、屈辱、困惑、迷茫、陷阱、欺骗,几乎倒毙在椰子树下;他们同时又享受了爱情、友谊、真诚、援助、机遇、成功。他们在荒芜的旷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栖息地,顽强地对抗着坚硬的现实,招扬着真善美的旗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机3

    天机3

    “他们正在接近真相,然而悬疑却并未减少一分——有人侥幸窥见天机,正待道破却意外身亡:有人秉性软弱,难挡诱惑深入“蝴蝶公墓”;有人十八年前欠下孽债,注定要在这遥远的空城以命偿还……最初的十九人,只剩十人。猜忌仍在蔓延。谁会是下一个祭品?看不见的敌人,是真正的恶魔,还是潜伏在他们之中的特洛伊木马?真相何时显形,命运何时逆转?最终审判,又何时降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三生莲之美人何以霸天下

    三生莲之美人何以霸天下

    ◆她是被称之为废物的莲雾帝国小王爷,自小受尽折辱,遭人冷眼。◆她是惊才绝艳的水行世家少主,为完成父愿女扮男装,创造了无数的神话。当她的灵魂,融入她的身体,重生的她,于皇族斗争中开辟盛世神话,在废材压力下脱变惊世天才!步步为营,处处精心。隐忍多年的她,有朝一日如凤凰般涅磐重生!当邪魅腹黑的始祖,遭遇惊艳绝世的魔法全才,世界也为之振颤!驰骋战场,战无不胜的战神是她;一曲琴音,山河沉醉的琴圣是她;挥斥方遒,商业帝国的主子是她;御兽之术,万兽臣服的圣女是她。纵横六界,仰观苍天。笑傲穹宇,御战风云。艳纵天绝,何人能及?——◆◇————◇◆————◆◇————◇◆————◆◇————◇◆————◆◇————◇◆——【关于结局】本文结局一对一!O(∩_∩)o喜欢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亲们,欢迎跳坑!【关于身心问题】本文男主和女主身心干净!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哦!
  • 太古虚实案

    太古虚实案

    我本来只是想买两颗蒜头和一块姜回家炒菜。菜摊大妈找钱后我理所当然地转身离开。可就在转身这一念的时间里,我来到了一片荒芜的大地。眼前只有一个巨人,像翻身的乌龟用四肢支撑着天地。他吃力的不让天地相合,看见意外闯入的我兴高采烈地打招呼:“哎呀终于见到其他东西了,我叫盘古,怎么称呼?”待我真正想通后,手里蒜头和姜不受控制的掉落在地。这穿得……也太早了吧……
  • 荷色生仙

    荷色生仙

    上仙洛玉爱上了不会说话的师兄,不想在两人大喜前夜师兄跳楼自尽。洛玉醉酒一觉醒来,发现与徒儿光溜溜地躺在了一起,从此被其扮老虎吃兔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