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4900000003

第3章 剖析问题本身(1)

一、亘古未解的难题

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或人的生存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方向的理解:

其一,一如其他一切存在,人为什么存在?宇宙、地球、月球和各种其他动物、植物等事物为什么存在?如果有上帝,那么上帝为什么存在,或他老人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真正的终极问题,一定不会有人能够拿得出来让众人信服的答案。

其二,把这个问题等同于人为什么不愿意死,而愿意活着?或人类生存最高或终极的追求是什么,即生存追求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自古以来,人类能够探索、并且留下了探索踪迹的,是关于第二个方向上的理解,就是人类生存追求的核心本质究竟是什么,亦即本文的主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是人类社会中的头等重要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本文序言中已阐明,现在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都认定,人性问题是人学理论的核心,是解决一系列人学问题的基础。有证据表明,人的生存追求决定人性,解决了人的生存追求或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就能顺理成章地解决人性的问题。

下面我们看一个事实报道:2011年4月27日阿根廷《21世纪趋势》周刊网站报道:

“麻省理工学院从纳米比亚蜣螂的习性中吸取灵感,研制出收集雾水和露水的技术。纳米比亚蜣螂生活在非洲西海岸的纳米布沙漠。为了在这种环境中生存,蜣螂用坑坑洼洼的脊背收集雾水和晨露中的水分,然后让水沿着脊背滑到嘴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水分。”

长期生活在非常缺水的环境里的纳米比亚蜣螂,为了满足生存和生活得更好的需求,它们依靠对环境的感知功能和生命体普遍具有的适应环境的本能,逐渐改变机体结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习性,天长日久,才形成这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这也是所有生命体为了求生存和生存得更好,不得不普遍遵循的规律。

德国人蓝德曼在他的著作《哲学人类学》中写到:“动物为适应环境,只能改变自身结构或进化出新的物种。”

也就是说,一切生命体的机体结构和行为特征以及生活习性,都是由其生存需求与客观环境共同决定的。人也是如此。人由四肢着地进化成两腿直立行走,以及手指进化得益发伶俐和适宜抓握物体,归根到底都是源于更好地满足本身需求。人类的神经系统越进化越复杂完善,智力逐步提高;人的自私性、利他性、善性、恶性以及阶级归属性等的形成,无不是源于满足本身的需求或追求。

如此说来,既然人的生存追求决定了人的机体结构和人性,那么,参透人的需求问题的真谛,就能彻底解决人性问题。相反,不能彻底搞清人的需求的真谛,就无从解决人性问题,则研究其他人学问题就犹如在黑暗中进行远征。西方学术界的现有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

西方人把研究人性的学问称为“人格心理学”。为了研究“人格心理学”,多年来,西方心理学、伦理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学者们呕心沥血,形成了包括“特质取向”、“生物学取向”、“现象学取向”等在内的多种“基本取向”,分别从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模式对人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追踪和研究。可是直到现在,仍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追究其深层原因,就是他们的各种“基本取向”或各种研究模式,几乎都没有刻意地首先注重研究人的需求。极少数学者注重研究了人的需求,但终没有能够参透人的需求真谛,即没有能够找到人的需求的核心本质。结果是,如当代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C·范德先生在他所著《人格谜题》一书中所说的:“就探索人性的整体工程,还属于‘不可完成的任务’。”(《人格谜题》一书是中国国家认可的目前大学里人文学科的研究用书。见注(2))。从这一句话里就可以大概了解西方人格心理学界学术研究进展的现状——还看不到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曙光。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学问,人们又都以为人性是人学问题的核心。之所以他们的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进展还处于没有希望的状态,根据前文所述的道理,就是他们没有认识到,研究人性必须以刻意研究人的需求为前提,并且必须找到人的真正最高或终极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也就是人究竟为什么活着。对于这一观点,本文后面再做较为详细的论述。

第二,在社会实践方面,国家和政党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及大政方针;具体制定法律、法规和一切规章制度,都必须首先了解人的需求,就是了解人们都在为什么活着。

不管是资本主义路线还是社会主义路线,不符合国民的需求,最终都是行不通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已经表明,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甚至于道德、民俗,如果不符合人性或人的需求,那是脱离实际和不可思议的,也必然不容易得到很好的贯彻实行或生命力不会太长久的。性爱幸福,是人的生存追求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假如有一条法律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男女接触,那能行得通吗?例如,中国封建时代曾经推崇这样一种道德规范——“男女授受不亲”(即男女之间传递物品时,授与方与接受方之间不能直接以手递手的方式进行,而是授与方把需要传递的物品放在其他物体之上,然后对方再去取得)。这种道德规范,最终也只落得有其名、无其实的境地。原因是它不符合人的真正需求或追求。

所以,不论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是日常琐碎的民事管理,不谙人的需求或不明了人是为了什么而活着,那一准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换一句话来说,就是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是事关人类社会规划与发展的头等大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对人民生活的细微观照与管理。

第三,人是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必须与别人打交道。一个人不了解别人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在社会交往中他将举步维艰。

我们虽然不能提倡无原则地使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和“爱吃什么端什么”那种八面玲珑的待人接物的方式,但是,不管做什么事和对待什么人,尽量了解与自己打交道的对方的真正需求,才是把事情做好或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正道。比如,敌对之间较量常常使用的“古者三十六计”,无不以洞察对方的需求为施用计策的前提,古来就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说。

第四,人的终极需求问题或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同时也是无微不至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本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回避不掉的问题。

比如一般地说,一个人寻找配偶,最终极的是追求与对方相处所得到的幸福感觉。择偶时,就一定要把重点放在考察与了解对象的外表形象与内在素质上面。如果把重点放在追求金钱、地位或其他的眼前利益方面,偏离了最终追求的方向,很可能造成后患、后悔或其他不好的结局。

再如家庭生活,最终需要的是全家人的幸福感觉。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没完没了地计较一些小事,忽视了全家人追求幸福的这一大目标,长此以往,不但葬送了全家人的幸福感觉,还可能破坏家庭的稳定。

总之,真正洞察了人的需求,尤其是真正了解了人的最高或终极的需求是什么,就是彻底了解了人究竟为什么活着,就能彻底了解人性、了解社会,就是看破了“红尘”。那将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与他实际的生存质量。

那么,人的最高或终极需求,或人的需求核心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人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着呢?

在科学、文化已经相当发达的近一、二百年以来,专家、学者、大师们几经探索,对这个问题有如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首先是对当前人类社会意识影响重大的生存主义或生命主义的主张:人的最高或终极需求就是生存。“现代西方哲学之父”——尼采的老师——叔本华曾说:“人物活动的动机是为生存而努力,但生存确保之后,下一步又该做什么呢?人们并不了解。”

精神较为正常与性格相对温和的存在主义者萨特说:“我记得我外祖父的老年,那是很可悲的。到了85岁他已经不行了,他继续活着,但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不清楚的。”

这样看来,生存主义者们对“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并不了解”或“不清楚”。他们只知道强调生存,只知道强调为了当前的生存和享受,可以蔑视一切、打倒一切。可是,我们这里探求的问题是确定了生存之后的目标是什么。

其实,应该说人的最低或最基础的需求是生存。可是,后来的生存主义者们最终没有能够找到“生存之后”,“又该做什么”,却把人的最基础的需求——生存需求扩展成人的最高或终极需求。并且借助“大师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和高超的学术技巧,使得这一主张基本统治了现代世界的主流思想阵地。期间还引伸出了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和与历来的享乐主义相结合的颓废意识。当代社会浮躁风气的形成,除了有急剧提高的社会物质条件之外,生存主义思想意识的流行就是最主要原因。

其次是研究人的需求颇具成就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的,关于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的理论,也是得到了心理学界的普遍认同。

马斯洛先生经过精心研究,把人的千百种需求,提炼、概括成区区五种,并且排列出需求轻重缓急的次序。虽然在研究人的需求的领域里具有一定价值,但是,距离揭示人的需求真谛仍有距离(为什么说马斯洛先生的结论对揭示人的需求真谛仍有距离?本文第三章中将有详细论述)。同时他也违背了西方先哲们的判断:人的终极愿望或生存的最终唯一目的就是幸福,也就是说,人就是为了追求幸福感而活着。

同是美国人,在思想界影响巨大的安·蓝德女士则说:“客观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准则是:正如生命自身就是目的,同样,每一个活着的人自身也是目的……意味着实现自己的幸福是人最高的目标。”细琢磨一下,睿智的、威望极高的蓝德女士在道出自己有所感悟的主张——“实现自己的幸福是人最高的目标”的同时,还不得不指出:“正如生命自身就是目的”,以期不要忤逆当前思想界的主流——生存就是目的的主张。尽管他老人家的主张实际上是与生存主义相左的。

伟大的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用黑体字着重地强调:“我们很容易满足肉体需求,但我们对名誉地位的需求则难以实现,这些愿望促使我们本能地无休止地追求财富。”这一观点与中国伟大的史圣司马迁所见略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斯密先生才写出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因为写出了这样一本惊世骇俗的著作,斯密先生才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我们再看获得过“国际领导力奖”、国际组织心理分析研究学会的创始人、写过30多本书和300多篇科学论文的荷兰人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先生的精彩说法:“多年来,我作为研究者、老师以及顾问,我做过很多研究,也做过很多演讲,主题涉及人类生命周期、职业生涯发展、领导力、组织变革与个人转变,以及个体与组织压力。我听过很多执行官讲述他们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挣扎。而且,作为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师、领导力教练以及顾问,我帮助过别人理解他们的生命之旅,尝试充当他们内在和外在旅程的向导。多年以来,我看到幸福话题一次又一次地作为关键话题冒出来。世上所有的人,从高级写字楼的白领,到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都会问:‘我要怎样做才能变得更加幸福?”

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了,有着极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社会知识的弗里斯先生,主张人的最高或终极追求就是幸福。但同时,弗里斯先生也与其他西方后来的所有学者一样,不敢与强大的生存主义唱反调。可以说明这一点的是,他又在稍后的行文中补充说:“为什么人们更愿意选择幸福而非不幸福,即使他们生活艰难?从根本上说,这也许是(文下横线是笔者所加)种生存机制。如果我们这个物种要生存下去,就要避免消极情绪引起的退缩和冷漠。”

这分明是,说出了自己的由衷看法,还不得不去安慰一下生存主义者们——追求幸福也许就是为了生存下去。这样就回归到了生存才是人的第一需求。之所以弗里斯先生如此做,一方面是因为生存主义思想意识毕竟还是当前人类的思想界的主宰;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他对自己的主张没有十足的信心来坚持。

美国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则说:“大多数人的所作所为,以及对逆境的忍受,背后秘而不宣的动机其实都是为了获取幸福、保有幸福、找回幸福。”

在哈佛大学讲了25年以上心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阿曼德·尼科利先生,在他的《终极之问》一书中说:“生命中最令人渴望,却又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莫过于快乐了。”

“最令人渴望”,标示着“快乐”就是人的最高需求;“最复杂、最难以捉摸”,标示着对“快乐”这种幸福感的真谛是什么,还是一头雾水。也就是在哈佛大学讲了25年以上的心理学和人生哲学的尼科利先生,对于幸福的真意还属于“黑箱问题”或至少是“灰箱问题”。可是我们再一细想,“快乐”究竟是何等面目没有认识清楚,对“快乐”的追求不带有盲目性吗?尼科利先生的观点还可以自认为是坚定可信的吗?

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不止一次地表白:“人生就是追求幸福。”

我国知名学者朱光潜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哲学家都承认:人生最高目的是幸福。”

日本著名教育家、佛教思想家池田大作也说:“什么是人生的完成呢?归根结底是在于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完成,在于建立今世乃至永恒人的幸福。”

池田大作还在他的一本《我的人生》中说:

“在佛法中,信仰的目的是‘一生成佛’,这和意味着永不毁灭的‘幸福’是一脉相通的……”

“人生的目的就是确立绝对的幸福”。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最优秀的学生,是精通逻辑学、政治学、诗学等各种学问的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讲义,由其子尼古玛古斯编纂起来的《尼古玛斯古斯伦理学》,被认为是世界上伦理学学科中第一部系统的著作。其中关于“幸福的实象”一节,含有许多发人深省的丰富内容。

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指出:“学问或行为的目的是最高善,即‘人的善’(包括其他各种目的在内的终极的善)而这不外是幸福的实现……”2300多年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确实有这种观点:人的最高追求目标就是幸福。他还曾经这样说过:

“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健康、美貌、金钱、权力,无非也是因人们以为有这些就能得幸福。”

中国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句道出了对人活着的终极追求有所感悟的话:“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与死无择。”就是说,如果得不到好听、好看、好滋味等好感觉来享受,那就是与死去没有区别了。道出了人活着的意义或实质目标唯有追求好的感觉。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热门推荐
  • 无处可逃

    无处可逃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命运之手却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布下一个又一个陷阱,非让他入瓮不可。于是惊险、离奇、逃亡、追杀,步步紧跟。她,丢掉手中高智慧一族为她亲手打造的斩妖除魔的短剑,人类的命运与她何干?她只想做个女人,做一个他怀里的女人,一生锁定目标,天涯海角别想逃掉。他,言语不多,外表冷漠,却是一座活火山,内心激热无比,生着爱她无怨无悔,死后心也随她埋葬,哪怕她抛弃了他。愚爱?错爱?别人哪里体会得到:心田一寸埋连理,枝枝叶叶血育成。他,开朗活跃,玩世不恭,恨巧取豪夺贪婪不义,他日凡夫俗子空怀肝胆,今日长剑在手,天地之间我怕谁?她,懵懵懂懂不知爱是何物,却不知那爱来得悄悄,渐深渐浓,当懂得时被爱之人却已为人夫,是天天面对,还是从此远离?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高智慧种族在地心中留下了两块奇异的物质,百慕大三角的诡异现象都因此而来。一个神秘组织妄想夺到此物统治世界,腥风血雨正在袭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职工饮食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职工饮食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小子,你是我的

    小子,你是我的

    QQ群:107583527本群有爱,欢迎来驻【敲门砖】璇文任意小说人物名字!“不准你看除了我以为的女生三秒,不准说别的女生漂亮,出门的时候你要时时刻刻拉着我的手,要宠我,爱我,包容我,保护我,一辈子都不准作出伤害我的事……”霸道的小公主拎着某人的衣领,大声的宣誓着……某人无奈,只能狠狠的将她抱在怀里……当豪门小公主撞上草根校草……他们的撞见一定会是火星撞地球般精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终身监禁

    终身监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