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600000023

第23章 谋智双修,靠精锐之师锻造压不垮的脊梁(2)

一天,左宗棠微服出巡,终于发现了“谋杀”树木的“罪魁祸首”。原来当地乡民骑驴进城办事的时候,往往将毛驴拴在树上,任由毛驴兴致勃勃地大啃特啃树皮,来来往往的人不计其数,却没有一人肯出面过问。

左宗棠对此十分愤怒,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树皮对一棵树来说至关重要,既是树木自我保护的“盔甲”,又是树木输送养料的通道。特别是后者,就像是人的血脉气路,关系着树木的生死存亡,一旦被剥被啃,树将必死无疑。左宗棠沉思良久,决定就拿眼前这头正啃树皮啃得津津有味的毛驴开刀,杀鸡儆猴!

左宗棠解开缰绳,把毛驴拉到鼓楼前拴起来。鼓楼,顾名思义,其上放置一只大鼓,平时城中要发号施令、宣判罪犯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集中聚会时,官员就会敲响这只大鼓。

左宗棠健步登楼,运足气力,挥臂击鼓。咚咚咚的鼓声顿时传遍四周,军民震撼不已,纷纷赶到鼓楼前翘首观看。与此同时,左宗棠又派人去请来肃州分巡道和审判官员,说要公审这头啃树的毛驴。

等到衙门大员、仪仗士兵、施刑武士等都到来以后,左宗棠先向大家讲明了为何要“公审”这头毛驴,然后说原本驴主人也该一并处斩,但看在他不知规矩和后果的分上,姑且原谅他这一次,不过下不为例!接着,左宗棠让士兵和武士们摆开阵势,郑重其事地砍了毛驴的脑袋。

左宗棠斩驴护树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而其公平处理杀死树木的“凶手”的做法,更让当地人称赞有加。公平,向来都是处理冲突、办理案件的最佳境界。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管理者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结果就容易导致部下心生不满,其管理工作难以进行,更别提打造什么精锐之师了。左宗棠深谙其中利弊,所以时刻将一碗水端平,靠着这一点,赢得了部下和百姓们的敬佩。

据说,左宗棠有一个侄儿也在军中。这个侄儿从军以后,异常骁勇善战,因而不断升迁,于是他开始飘飘然起来,平时居功自傲,完全不把左宗棠植树护林的号令和定下的法规当回事,甚至当众拔刀砍倒一片树林。虽然随从和其他将领有意相劝,但他始终有恃无恐,这些人碍于他的特殊身份,生怕好事没做成反而惹了一身麻烦,只好放任不管。

当然,更多人是想看热闹,毕竟他是左宗棠的侄儿,左宗棠会不会一如既往地秉公处理呢?众人在脑海里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左宗棠得知以后,怒不可遏,没想到带头犯法的竟然是自己的侄儿,既心痛,又恨铁不成钢。他知道,这时候,所有人都在盯着他,等着看他如何处置自己的侄儿,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他的信誉,让部下和百姓从此对他失去信任,那么他辛辛苦苦打造的公平公正之形象必然轰然倒塌,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于是,左宗棠毅然决然地按照法规,以“故意毁林”之罪将侄儿斩首示众。

在这个事件里,被斩之人是左宗棠的亲戚,又是卓着功劳的将领,可是左宗棠仍然坚持公平断案,这是很不容易的。然而,正因公平合理,左宗棠才得到了部下和百姓的肯定和称赞。其实,不管在什么时代,人们都十分渴望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他们希望上司不厚此薄彼,不存私心,可以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成绩,公平地处理每个人的错误。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奋力追求上进并尽力维护上司的权利,成为上司压不垮的脊梁。

有人说:“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一碗水要端平。”简单的一句话,却完美地诠释了一种管理的智慧。左宗棠正是将一碗水端平,树木毁坏,就只对“罪魁祸首”毛驴问罪,宽恕其不知规矩和后果的主人;侄儿犯法,则秉承“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依法处置。左宗棠始终怀有一颗平等之心,自然而然会得到部下和百姓的信任和尊重,管理自然毫无压力可言。相反,若是左宗棠做不到这一点,总是将重心倒向某一端,那么他碗里的水迟早会完全流失,最后空空如也,左宗棠也会因此而遭到部下和百姓的离弃,众叛亲离,失道寡助,这样的左宗棠恐怕早在初出茅庐之际就被压垮了。

“将一碗水端平”有时的确很难做到,但想要提高群体的凝聚力,获得部下的尊重和信赖,你就不得不像左宗棠一样公平公正。

古往今来,大凡成功者往往都是左宗棠一样的高明的管理者,诸葛亮要以公平服众,不得不挥泪斩马谡;曹操曾规定无论何人之马只要破坏老百姓的庄稼就格杀勿论,为了以公平服众,在自己的马进入田地以后,他也要“割发代首”。

历览古今多少事,将一碗水端平的原则最不可缺,这不仅是一个人做人处世的必需,更是一个想要依靠团队顶住压力的管理者成功的前提条件!只要你手中的天平不倾斜,当你的队员们发现你公平地对待每个人时,他们自然会斗志昂扬地投入到“战斗”中,成为你最坚实的脊梁!

4.惩贪奖廉,别被“贪婪者”压垮

左宗棠在官场纵横捭阖的岁月,正是清朝官场最腐败不堪、贪污受贿最严重的时期。

左宗棠深知腐败贪污对于强军、强国的危害,他不希望自己的队伍受到这种腐败风气的感染,所以他始终在思考如何反腐倡廉。经过长期思考以后,左宗棠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先将义利之辨剖析清楚,而后正纲纪、清仕风;二是严惩贪污腐败行为,不让贪污者存有侥幸心理。

左宗棠认为,见事贵在明理,不明道理就很难辨别是非,自然容易败坏风纪。

就拿当官的人来说,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总是今天将就、明天将就、后天继续将就,事事苟且,必然养成贪污腐败的习气。

他曾在《〈林文忠公政书〉叙》中说:“嘉、道以来,天下切要之政莫如讲求吏治、整顿钱漕、加意海防诸端。”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思乱之生由于民情之不靖,实由于吏治之不修。”

在左宗棠看来,“吏治不修”是造成人民群众反抗清王朝统治的一大原因,只有大力整饬吏事,根治腐败,彻底拔除管理中的“蛀牙”,才能避免整个管理系统瘫痪乃至被压垮!

为了根治腐败,左宗棠提议严格按法律办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治标治本,避免贪婪者暂时收手,等风声过后再次继续贪污腐败,而且能够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左宗棠初入仕途之时,率军进入浙江,收复杭州以后,他发现浙江政府统治腐败,苛捐杂税重重,当地人民生活得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为了惩处贪婪者,肃清吏治,左宗棠减漕粮浮收、停关税、行盐票,接着又大肆惩贪奖廉。

当时,全国各地十分盛行买卖官职,浙江也不例外。当地很多官吏都是花钱捐来的,这些人把做官当成做生意,下了本钱,就大肆狂征暴敛,拼命地捞本取利。左宗棠看到浙江乌烟瘴气的官场,深恶痛绝,下定决心要严惩这些贪婪者。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左宗棠还要凭借手下的这个团队顶住强压重击,当然不能让这些“蛀虫”再增加他肩头的压力。

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劾奏道府以下及失守将吏十七人”,例如:温处道支方廉,年老才庸,左宗棠奏请勒令休致;署玉环厅同知白让卿昏鄙不职,署常山县知县王兰心殊狡诈,开化县知县曹建春庸懦糊涂,试用知县江允中轻佻放纵,先用知县刘心濂工于作伪,升用知县王恩溥嗜好甚多,左宗棠统统上奏请旨将其革职,永不录用。而对于廉洁有才能的人,左宗棠理所当然地大力提拔,先后奏调二三十人。

同治三年(1864),左宗棠调任福建。一安顿下来,他马上就开始研究当地的吏治,毫无疑问地发现当地吏治跟浙江一样腐败不堪,于是,左宗棠马上上奏清政府,历陈福建的困敝情形,指出:“问守令,则朴干者难得数人;察局员,则练达者未能指数”,“其作官也,俨若经商;其视官也,一如传舍”。

这样的现状让左宗棠纠结不已,他想要一支强大的队伍,一支能够帮他顶住压力、为他平步青云劈山开路的精锐之师,眼前的“贪婪者”们明显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他得想办法改变这个现状。于是,左宗棠再次使用手中的权力,奏请将周开锡、吴大庭等人调至福建,以供差委,同时对福建的贪官污吏严惩不贷!

同治四年(1865),左宗棠在给福建巡抚徐树人的信里写道:“贪吏如某某,请挈弟衔劾办。此外尚有应参者,容再闻奏。”又特别强调:“一路哭何如一家哭!”这是宋代贤臣范仲淹的名句,左宗棠在此引用,意在告诫徐树人:揪出一个大贪官,他的老婆孩子哭得伤心,天下百姓拍手称快,总比任由他们作威作福、贪赃枉法,使得天下百姓哭得伤心要好!

左宗棠惩治贪官向来遵循这一原则,后来在甘肃查处徽县知县杨国光营私一案时,他说:“杨令国光前在署徽县任内一意营私,声名狼藉,业经本爵大臣阁部堂札饬撤任查办。”然而,实际查办起来,事情却比想象中要混乱且困难得多,不仅杨国光的下属们纷纷为他弥补漏洞,提供虚假供词帮其开脱,就连杨国光的上司也对左宗棠的命令阳奉阴违,表面上信誓旦旦地宣称一定“实事求是”,实际上却“随俗波靡”,该做的绝对不做,不该做的统统放任自主,对查办杨国光劣迹一事“漫不加察”。

左宗棠对此十分无奈,最后感慨地说:“甘肃官场恶习,惟以绚庇弥缝见好属吏为事,不复以国事民事为念,驯致上下相蒙,吏事废弛。若再事因循,不知伊于胡底。兴念及此,实深叹恨。”于是,左宗棠果断地将包庇杨国光的县丞、道台等官员统统给予记大过处分!

左宗棠要求自己的部下要记牢七个要诀,即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处世。他本人也按照这一要求对部下进行惩贪奖廉。惩贪是主要的手段,而奖廉则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方法。因为世上最普遍的现象,就是人们总会千方百计地追逐名利,正如班固所言:“众人之逐世利,如青蝇之赴肉汁也。”一味地严惩,往往容易适得其反,相反,适当地奖廉,则会取得意外的效果。

左宗棠相信,一个人想要升官自然是为了发财,名与利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严惩不贷,一方面适当奖励,让部下们在严格统治之下尝到甜头,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王朝发放养廉金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惩贪奖廉,对于现代管理来说,同样适用。一个管理者,往往需要依靠他的团队才能顶住巨大的竞争压力,取得进一步成功。所以,很多管理者都对员工实行严格管理,不过,聪明的管理者肯定会学习左宗棠,在适当时机给予部下奖励,像如今一些单位丰厚的月奖金、季度奖、年终奖,就跟左宗棠的奖廉、清王朝的养廉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5.打造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才是胜利的根本

韩信有句名言:“(兵)多多益善。”人们又常说:“兵不在多而在精。”到底哪一句更正确呢?相信左宗棠绝对会无条件选择后者。他向来相信,一支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精锐之师,能胜过数倍于己的泛泛之辈。

咸丰三年(1853),长沙城被太平军包围,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心急如焚,最后在胡林翼的建议下,便多次派人礼聘左宗棠,终于请得四十一岁的左宗棠出山入幕,为张亮基出谋划策,成功地保住了长沙城。

在这种情况下,左宗棠给女婿陶少云的信中写道:“用兵无他,只要训练得法,谋略总须先贼一招,自然得手。”事实也的确如此,凭借左宗棠出奇制胜的策略,长沙得以保住,然而,由于一些军队将领自身素质不行,其手下兵马也毫无斗志,使得左宗棠剿杀太平军的计谋未能实现,左宗棠对此甚感遗憾。他充分认识到训练对于用兵打仗的重要性。

咸丰十年(1860),清王朝任命左宗棠为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左宗棠开始在长沙组建自己的军队。

左宗棠吸取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将“兵贵精”应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选用了崔大光、李世颜、罗近秋、黄有功、戴国泰等人为将,让他们招募精装朴实的营勇,组成楚军。为了更好地训练和作战,在编制时,左宗棠不照搬楚军三百六十人一营的制度,而是前、右、左、后营每营五百人,而中营前、左、右、后哨每哨三百二十人。军队组建好以后,左宗棠带军从校场移驻金盆岭,晨夕训练,“渐有头绪”。

楚军在长沙集中训练两个月以后,开始正式参与战斗。左宗棠率军从长沙向东雄赳赳气昂昂地杀入江西,直奔曾国藩在皖南祁门的湘军大营。这是左宗棠自己训练军队后的首次出征,左宗棠踌躇满志,雄心勃勃。

他相信这两个月的训练绝对拥有奇效,也相信凭借这支军队,自己一定能够顶住即将到来的各种压力,一路顺风顺水。他在家书中写道:“我此去要尽平生之心,轰烈做一场,未知能遂其志否。”

当时,太平军的新任军事统帅李秀成、陈玉成等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重挫清军,解除了清军对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直接威胁,继而率军反攻,开始分兵向长江南北并进。这时,曾国藩的湘军正围困天京上游屏障安庆,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的战争已经愈演愈烈,左宗棠率军到来,正好可以援助曾国藩抵抗太平军。

同年十月上旬,太平军南路西征军侍王李世贤的军队攻克了安徽徽州,直逼祁门。祁门是曾国藩湘军大营所在地,形势万分危急!左宗棠就在这时驾着彩云到来了!他带领楚军迎击北上的广东会党军,旗开得胜,左宗棠十分开心!接着,左宗棠带军赶往前线,成功地解了祁门之围。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左宗棠耗费数月精选勇士、晨夕训练,其效果果然可见一斑。只以区区数千人,就解了曾国藩坐以待毙的局势,其关键是什么?恐怕不仅仅是左宗棠的奇谋百出,还有楚军的训练精良。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办事效率也难敌众志成城,面对危机局势,左宗棠身上的压力前所未有的沉重。想要消除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就不得不依靠他手下的五千楚军。

左宗棠很聪明,为了强化楚军的能力,事先在训练上下足了功夫,所以面对太平军的千军万马时,仍然游刃有余!

后来,左宗棠奉命西征。进军新疆之前,左宗棠再次把精力放在了整饬军队上。他严查吃空饷、体弱多病的情况,本着“择其壮者为兵,散其弱者为农,兵责以战,农责以耕”的原则整编队伍,使原本的西征大军一下子缩减了一半。

例如,满人金顺部原本四十七营,缩编后只剩十九营;景廉部原本三十四营,缩编后成十九营;徐万福招募的四营湘勇缩编为三营。与此同时,左宗棠还购买了大量军火,对西征军队进行武装先进化,并专门训练士兵的射击、开炮等,做足了利用军火作战的准备。

此外,左宗棠也加强了练兵的力度。左宗棠认为,练兵最重要的是练心,然后是练胆,最后才是练体力和格杀技巧。所谓“练心”,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思想教育工作,左宗棠先从思想上激发士兵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自己、为朝廷去战斗,楚军和西征大军就是因为有了这一秘密武器,因而特别强悍。

同类推荐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相府嫡女:五毒大小姐

    相府嫡女:五毒大小姐

    【新文——盛宠弃妃:神医六小姐已经发布,很纯很纯的爱,很美很美的情,很深很深的恋。看弃女重生,素手弄风云,剥开重重阴谋,收获完美爱情】她端午节出生,是防爹克娘五毒俱全的毒女,虽是尊贵嫡女,却被弃如敝履。前世,她毕生谋略为萧澈夺天下,最后他却勾结妹妹害她性命。这一世,她必定刀枪不入、恣意张狂,打得他们摇尾乞怜。渣男哀求她垂怜,渣爹乞求她亲近,继母、妹妹跪地求饶……她冷冷一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在她的字典里,没有饶恕只有罪有应得!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难逃深宫

    难逃深宫

    神算子说她的命运贵不可言,将来会母仪天下,她笑:也许人定胜天呢?自己只想和爱人一起畅游江湖,自由自在。可是,她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命运:成为皇后,生下太子,君王的宠爱就要将她淹没。可她忽然发现原来她的丈夫竟是这样一个不择手段的人,带着孩子,毅然离开。等待她的,是邻国那个不顾世俗,对她一往情深的国君。难道,逃离了此地痛苦,却又到了别处深宫吗?
  • 刺爱

    刺爱

    股份公司的大老总慕容熙,靠自己聪明,以堂堂相貌和优越物质条件,还有手中权势,活生生拆散原本幸福的颜紫烟跟凌春风的爱情,将颜紫烟阴差阳错地据为已有。期间演绎诸多爱恨情仇,以针刺般的戏剧性爱恋,终于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目的,但这里,主人公颜紫烟和慕容熙都为这份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又见前妻

    又见前妻

    “你敢嫁他,我就敢娶你的好姐妹!”婚礼现场,一个邪魅狂狷的男人抓着新娘身边伴娘的手,无比阴狠地开口。“随便!”娇媚的新娘紧搂住新郎的手臂,一脸厌恶地道。“好!”男人鹰眸如血,瞬间把一脸茫然的伴娘扯入怀中,当众宣布,“今天不止是方卓安和李媛儿的婚礼,也是我柯以俊和明媚的婚礼!”一场错误的婚姻,明媚稀里糊涂地嫁给了柯以俊,婚后,两人淡漠如水,他不爱她,她也不爱他。明媚觉得这样,真的很好。P:小梦开新文了,喜欢的收藏个!O(∩_∩)O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