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600000014

第14章 有的放矢,用人脉构筑一个坚不可摧的平台(5)

在得到朝廷“何惜筹备巨款”的绿灯放行以后,左宗棠找胡雪岩出面在上海滩向外国银行借款。事实上,当时的外国洋行流动资金并不充裕,左宗棠这一笔巨额借贷实在很难办到,但胡雪岩还是给左宗棠争取到了借贷。

他凭借早先在上海各洋行的人脉,经过无数次谈判,终于搞定了渣打银行驻中国地区总经理,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为担保,为左宗棠筹得了借款200万两。此后,胡雪岩如法炮制,依靠自己的商业信誉,先后四次向汇丰银行等英国财团借款千余万两,成功地为左宗棠解决了西征经费问题!

在左宗棠西征过程中,胡雪岩还多次帮左宗棠代办军火,仅在同治十三年(1875)就为左宗棠从上海运来来复枪“万数千支”,一旦遇到各国新式枪炮,他也都及时给左宗棠送来。当时左宗棠军中的一些先进仪器几乎都是由胡雪岩购置的。事实上,早在太平天国战事后期,胡雪岩就开始为左宗棠购买一些新式军火。左宗棠曾经谈到军械、军火的采运十分艰辛,“逾山水万里以达军前,始工(供)取用,一物之值,购价加于运费已相倍蓰,尚须先备采运实银,乃期应手”,这些事宜,左宗棠统统交给了胡雪岩负责。胡雪岩也十分尽心尽力,每次都精心选择,讨价还价。

对此,左宗棠曾说:“转运输将毫无贻误,其经手购买外洋火器必详察良莠利钝,伺其价值平减,广为收购……现在陆续运解来甘者大小尚存数十尊,后膛马步枪亦数千杆,各营军迅利无前。关陇新疆速定,虽曰兵精,亦由利器,则胡光墉之功,实有不可没者。”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胜利,几乎成了晚清对外战争的唯一一次胜利,战争结束后,左宗棠受封一等恪靖伯,晋为二等恪靖侯,并成为军机大臣,真正列入了“封疆拜侯”的行列,其声望和人生都达到了顶峰。

不得不说,左宗棠之所以能够在重重危难中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胡雪岩的支持。当然,作为左宗棠的后勤部长,胡雪岩也获得了极大的好处,戴红顶子,赏穿黄马褂,甚至数次获赏御书,成为一代传奇的“红顶商人”。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中国合伙人”演绎,更是一次“双赢”的实践,左宗棠用实际经验告诉我们选对合作人非常重要。

9.善于应对小人,才能让自己少中暗箭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话一点不假。

毕竟明枪可以看得到,而暗箭,则常常会在毫无防备之时射来,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像左宗棠这样锋芒毕露、刚烈直言的人,总是雄赳赳气昂昂地昂首阔步走自己的路,不肯曲意逢迎、低眉折节,自然就更易遭到小人的暗箭了。

同治十三年(1875),左宗棠出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然而,军饷不够,出征无以为继,任凭朝廷、各省勒紧腰带也凑不出足够的饷银,无奈之下,左宗棠灵光一闪,想到了在保卫台湾时,沈葆桢曾向洋行借款的办法,于是上奏朝廷,请准向洋行筹借款项。由于沈葆桢有向央行借款的经验,所以左宗棠就奏请朝廷命沈葆桢“依照台湾办法,代为筹借”。

然而,沈葆桢虽不是小人,却也因种种原因跟左宗棠唱反调。他原本就反对西征,再加上受到同样反对西征的李鸿章的挑拨,坚决反对向洋行借款的提议。

在此之前,清王朝内部曾爆发了一场关于“海防和塞防”的激烈争论。当时,朝廷命负责海防的李鸿章加强东南海防,另一方面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收复新疆的战争。李鸿章接到命令以后,却避开正题,节外生枝。他认为海防需要钱,而一旦开始西征,钱必然都会耗费在西北战争上,所以他提出撤销西北塞防事务,放弃新疆。

他甚至认定新疆是一块无用之地,中国拥有这块土地简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太平的时候每年也要耗费几百万兵费,战争的时候就更多了,简直是得不偿失,所以,他强烈建议放弃新疆。他的奏折一上,迅速得到了一些追随者的支持。

然而,当时的形势,塞防比海防更紧迫。西方列强虽然在东南沿海虎视眈眈,但他们无非想要通商取利,当时清王朝已经开放通商口岸,所以不到迫不得已,西方各国肯定不会挑起大战。

至于西北塞防,新疆已经沦陷多年,而俄罗斯又占据着伊犁,如果不及时收复新疆,西北很可能从此永无宁日。最后,在塞防支持派的努力下,清王朝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收复新疆,任命左宗棠全权处理新疆事务。

却没想到,在筹集军饷时,再次遇到了这些“小人”的阻挠。李鸿章写信给沈葆桢,说:“左帅拟借洋款千万,以图西域,可谓豪举。但冀利息稍轻,至多不得过七厘,各省由额协项下分还,亦未免吃力,何可独诿诸执事耶?”沈葆桢在李鸿章的挑唆下,上奏反对左宗棠,甚至振振有词地表示西征借洋款无异于自掘坟墓,到时候会滚雪球一般恶性循环,使朝廷困于绝域,总之一句话,这洋款坚决不能借。

这让左宗棠十分郁闷,但他当然不会屈服于反对派的压迫,而是算了笔细账上奏朝廷。他认为,只要各省协调解决军饷的八成以上,海关就绝对能够保住。最终,在左宗棠的努力下,清王朝接受了借款的请求。左宗棠委任胡雪岩全权处理借款事项,顺利地凑足了饷银,给了那些放暗箭的“小人”们有力一击!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事实上,有些事情并不会因为你的沉默而变得是非分明,相反,你的退让可能只会让小人们得寸进尺,步步紧逼。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小人争辩,用最直截了当、最强有力的事实和雄辩击垮小人,给自己压不垮的理论和事实支撑!

但不得不说,小人之所以被称为小人,就是因为他们敢于暗中放箭。左宗棠刚烈直言,行事光明磊落,无所畏惧。但他善良,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善良;他光明磊落,并不意味着小人也愿意跟他正大光明地较量。在西征结束,左宗棠返回京都以后,他再次遭遇了这种卑劣的小人,而且这一次所带来的压迫比之借款那次更加严峻。

光绪七年(1881),左宗棠进入京师,拜见光绪和两宫太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并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兼管理兵部事务。左宗棠正式参与到了清政府的中央决策机构,在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发言权。

此时的左宗棠,拜相封侯,立功回朝,位极人臣,名位和权势都令人眼红,惹得很多朝臣羡慕嫉妒恨。再加上他身为汉人,却手握重兵,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于是各种敌对势力纷纷造谣攻击,朝中嫉妒挑拨、暗放冷箭的人数不胜数。左宗棠对此也有所了解,但他没想到,在回到京师的第二天,进攻拜见光绪帝时,他就遇到了一群小人。

大臣进宫时,往往要通过太监们通传。特别是李莲英、安德海等太监头子,仗着慈禧太后宠信,贪婪需索,无所不至。每次有外地官员入京觐见,都照例索取宫门费,如果不给就会暗中放冷箭,给官员惹出很多麻烦。慈禧也知道这些,但一则她十分宠信李莲英等人,二则她觉得太监们当差辛苦,工资也不高,搞点钱也是理所当然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以至于就连曾国藩、彭玉麟等清官,每次到了宫门前,也不得不低头折眉,照付宫门费。

左宗棠对此十分气愤,他在外任职多年,生活清廉,工资大部分都捐助他人了,而且还多次亲手惩办贪官污吏,没想到头一天入宫,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发生这种事。所以,他不但不给宫门费,还义正词严地说:“我一生出入百万军中,从来没有人敢阻拦我。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拦我?我每年的俸禄,自己留下的少之又少,自己花还不够,哪里来的钱给你们这些鼠辈!既然你们不让我入宫,那我还是回西北去吧!”说罢转身就走。太监们一时无可奈何,只好请他入宫。然而,就是因为这一次,左宗棠把皇宫的太监给得罪了。

不仅如此,回到京师,远不比在外为官轻松。尤其是左宗棠脾气憨直,性格刚烈,心直口快,为人又狂傲,很快就把一些带有小人倾向的同僚们得罪了个遍,招来许多怨诽,备受排挤。

左宗棠在京师几个月里,可以说简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时刻刻处于小人的冷箭之下,压力巨大,以至于后来干脆以生病为由请假在家休养。同年秋天,左宗棠终于因为小人当道,被排挤出了朝廷,出任两江总督兼充办理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离开了京师。

左宗棠的后半生,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跟小人较量。他知道,人生之舟行至风口浪尖之上,表面的波涛汹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脚下的旋涡和暗礁。若是左宗棠多活几十年,看到泰坦尼克号的悲剧,恐怕也会心有戚戚,庞然大船可以躲过海上的狂风巨浪,却躲不过隐藏在海底的冰山,而恰恰是这些看不见的冰山,使得这艘巨轮在首航时沉没海底。

明枪,可以用铠甲防御,还能伺机还击;而暗箭,因为自己处于明处,身份被动,根本没法辨明小人的暗箭从何处袭来,往往很难躲过。左宗棠很清楚这一点。他知道,虽然自己正直、坦荡,不愿跟小人们斤斤计较,但难保他们会跟自己有一样的想法,而一旦被小人的暗箭伤中,自己就难免流血疼痛,甚至大伤元气、有性命之忧。

那如何对待小人呢?左宗棠很善于应变。他从小人的角度分析,各个击破。对付像沈葆桢那样以“大义为本”的人,左宗棠毫不退让地与之争辩,用事实粉碎对方的高压威胁。对付像李莲英这样狐假虎威的小人,左宗棠以强硬态度相对,以气场威慑之。而对于那些纯粹为了满足私欲、心怀嫉恨而嫁祸自己的小人,他以远离为上上策。

不得不说,左宗棠这种决不容忍的态度,是对付小人的绝佳方法。有些小人善于嫁祸、乐于暗中放箭,但事实上这完全是因为他们心虚,所以只好借助下流手段。对于这样的人,容忍只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应该采取强硬手段,抓住把柄,迎头给予痛击。

当然,对于那些无事生非的小人,还是学学左宗棠,能避就避吧,因为这种人实在是“你不杀伯仁,也要强迫伯仁为你而死”型的,完全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考虑。

混迹于乌烟瘴气的晚清时代,基本等于生活在高气压旋涡中,左宗棠却坚决洁身自好,遗世独立,用刚强之心、狂妄之色、惊世之才打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左宗棠的秘诀就是刚烈,就是狂傲,就是不流于俗。这是左宗棠的特色,更是左宗棠不被压垮的秘诀!

特色是一味永不失效的药!左宗棠相信,万千红尘中,独树一帜,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才能将自己经营成“抗压神话”!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左宗棠都不忘体现自己的特色品牌!左宗棠堪称经营自我界之“大神”,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修炼品牌特色,更知道怎样用自我经营赢得上下级乃至老板的青睐,任凭压力再大,怎奈他何!

同类推荐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互联网行业、通讯行业、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的必读书!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却是一位从大学辍学的80后。一个沉默寡言、言行举止都令人琢磨不透的“社交障碍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网络帝国的王者》是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看他怎样实现从0到百亿元的疯狂。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创世礼赞

    创世礼赞

    看一个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奸馋懒滑坏、阴险毒辣狠的小人物,如何成长为这个世间的创世之神!
  • 蜜宠哑媽咪

    蜜宠哑媽咪

    一排排大雁整齐的排列队形向南边飞去。日落而下,橙色的余晖洒进每一个它所能至的地方,透过层层绿荫的树木,落进白色的窗户里,落在白色的地板上。一双好看、小巧、白皙又赤着的双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白色的长裙穿在过分有些小得身子上,于是拖了地。小女孩大约才五岁的样子,但是头发却被剪的有些乱七八糟,那张漂亮的小脸蛋儿更是苍白的就像大病了一般。安静的房间里只有小女孩一个人,房……
  • 甜妻来袭,宠不够!

    甜妻来袭,宠不够!

    她被爱迷住了双眼,死在未婚夫和继母的阴谋下。带着怨恨重生到订婚前一周,这一次,她要让这对渣男毒女,一无所有。不敢再相信任何人,一直到他坚定站在她身后,不求回报的付出。更不曾觊觎艾家的一切,他拥有的财富和权利是艾家遥不可及的。他一直守护着,清理着她身边的那些苍蝇,因为她小,压抑的情感未曾释放。本以为她找到真爱,要退出,却发现她被人欺负。那就必须要为她铲除一切困难。艾月,我们结婚,我为你报仇,为你解决一切的难题。艾月,这个男人就交给你处理你了!玩死玩残,都有我在!月儿,你是我的,永远都是我一个人的。别离开我!婚后,才发现她亲爱的寒哥哥,居然有她的影集上千本。艾月一阵恶寒,这家伙究竟有多么闷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野狼沟

    野狼沟

    尤创新住在野狼沟,从家到镇里上中学要翻越一座大山,凭她这条长腿也得走上十来个小时,一般人在冬天是不敢翻山的,因为两头不见阳光,都怕遇见狼,夏天白天总会比冬天长出三四个钟头,危险不太大。
  • 重生名媛望族

    重生名媛望族

    “当初我已放弃和他的婚约,你大可嫁他为妻,为何还要毁我清白?!”“怨只怨妹妹这绝世的才貌,夫君满心都是你,若你嫁于旁人,夫君还不得记挂妹妹一生一世?毁你清白,令你不得不委身做妾,从此你再非夫君心心念念的那清傲首辅嫡女,只能是呼之则来挥之即去的贱妾!呵呵,只有这样姐姐才能将你从夫君心里连根拔除,你腾出位置,姐姐才能占据他的心啊…”“武安侯,呵,这男人已是我用废用厌了的,姐姐稀罕扔给你便是!”她读万卷书却忘了温和是为掩盖深埋的算计和阴谋;慈爱也可以是放纵、放任,娇宠无度更可以是教唆谋害;良善的外表下居然可以隐藏着怨毒、嫉恨的心!本是首辅嫡亲孙女,是皇帝御口盛赞的清贵名媛,然命途多舛,父母早亡,一朝祖父过世,十岁贵女携幼弟寄养族中,自此明珠投暗…幼弟被害,家产归族,成为绝户孤女他们却还不放过!谋夺了她指腹为婚的夫婿,却依旧要毁她清白,清贵名媛竟成侯门妾室,恨恨恨!此仇不报意难平,贱妾之身翻手间竟令鼎盛侯门一夜灭门却也葬送了卿卿性命。闭眼睁眼间竟得重生,回到六年前。都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她既得之,不求凤鸣九天,只愿今生再无悔!重生复仇种田文,素素出品,质量保证,收藏个呗。推荐素素另外三个完结文《侯门嫡女》同是复仇重生田文。她,性情如火,冲动易怒,不善言辞,不懂宅斗,痴恋与他,却终落得休弃出府。慈爱的父亲,良善的继母,友善的妹妹,却原来都是假象,识人不清使得她终含恨而亡。软榻上,一对半裸男女正动作激烈地纠缠着,难舍难分。她,只身噩梦,眼看着痴慕的夫君和自己钟爱的妹妹纠缠在一起,呆若雷击。质问与他,却只得一份休书!被害身亡,幸得重生,这一生,她不要再做受人摆布的木偶,不要再为任何男人放弃自我!所有害她的人,欠她的人,她势要亲手讨回!“慧安,和我在一起吧,做我的妻…”求你了!当他抱着她说出这样的话,她却只冷冷一笑,慢慢扯开他环抱着的双臂。“秦王殿下,您听清楚,对你,我无法生爱,不论如何,我不会和你在一起!”“大姐姐,不,凤阳侯,求求你帮帮我们吧,以后做牛做马我定会还您的恩情,求求你了…”当那个曾经折辱她的女人跪在面前哀求祈怜时,她只淡漠一瞥,“抱歉,我对养虎为猖,助纣为虐一点兴趣都没有,你找错人了!”《江山如画,红颜堪夸》《云倾天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