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600000011

第11章 胡适读书要四到:眼到 口到 心到 手到

胡适(1891~1962年)文史学家。安徽绩溪人。留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于中国台湾逝世。著有《胡适文存》。

胡适是20世纪中国的大学者,他的研究涉及社会科学很多领域。

胡适很注重读书的功能,曾经多次就读书和读书经验发表讲演,抒发自己的见解。

他特别注重读书方法。

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诗:“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取一回新,鸳鸯绣了纵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这是旧中国艺人手艺不外传的写照,胡适对此很反感,认为这后两句“是很错的态度,我们提倡学术的人,应该把这金针送给大家,然后教他们大家来绣一些更好更巧妙的鸳鸯”。他主张好的读书方法必须推广普及。读书不得忽略一个字

1925年,胡适著文谈读书。他指出读书到位,必须要做到两个要素:一日“精”,二日“博”。并将这两点编成两句口号: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提高。而要达到“精”和“博”,途径在于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所谓“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他说:“近人费许多功夫在校勘学上,都因古人忽略了一笔一划而已。”然而,现代人也常有因为眼不到而闹笑话的。例如,有人翻译英文作品时,“把port看作pork;把oats看作oaks。于是葡萄酒一变而为猪肉,小草变成了大树”。针对不少人轻视“眼到”的作用,他强调说:“眼到”既能避免读错、写错、记错,且能“养成好的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决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胡适自己读书,从不忽略每一个字,发现疑问,则与其他本子比勘,这就能防止以讹传讹。用这种读书方法,他写出了大量关于校勘、辨伪、考证的文章,如《陆贾〈新语〉考》、《陶弘景的〈真诰〉考》、《蒲松龄的生年考》、《〈四十二章经〉考》,等等。

所谓“口到”,“是一句句要念出来”,有几类书还要求熟读,“如心爱的诗,如精彩的文章,熟读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读此外的书,虽不须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来,中国书如此,外国书更要如此。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的”。

胡适所讲的“口到”,与中国传统的熟读背书的读书方法相一致。古语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熟读不但可以加深对文字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积累知识材料的好方法。脑海中有了大量的“知识半成品”,思考问题时就能东得一个启发,西得一个暗示,触类旁通,顿开茅塞。例如,胡适为了搞清“尔”“汝”两字之异同,有次在床上“背诵《论语》中用此二字之句,细细校之,始知二字果有大区别。明日,以《檀弓》证之,尤信”。并由此而引伸开来,写出《尔汝篇》一文。

所谓“心到”,就是用心考究“每章每旬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但是用心不是叫人冥坐苦想,是要靠外面的设备及思想的方法的帮助。要做到这一点,须要有几个条件:一字典、辞典、参考书等工具要完备。这几个工具虽不能办到,也当到图书馆去看。……买一本《韦氏大字典》,胜于请几个大先生……。二要做文法上的分析。用文法的知识,作文法上的分析,要懂得文法构造,才能懂得它的意义。三有时要比较参考,有时要融会贯通,方能了解,不可但看字面”。

读书中,对书中语言文句,做文法上的分析和比较,使胡适得益非浅。如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多次阅读《诗经》,碰到一百多个“言”字。而历代《毛诗》注疏及《尔雅》等书,均以“言”作“我”解。他并不盲从,开始对全部“言”字文句作分析,通过研究,提出三点新见解:一、言字是一种挈合词,又名连字,其用与“而”字相同;二、言字又作“乃”字解;三、言字有时亦作代名之“之”字解。

某日,胡适读章太炎的《检论》,读到《正名杂议》,见其引《庄子》中“今者吾丧我”一语。按章太炎的见解,属“同训互举”。胡适即心存怀疑,就将《论语》中一百一十多条用“吾”、“我”的句子辑录出来,旁及他书,加以类比,方知“吾”、“我”二字,在孔子弟子编《论语》时,用法“犹甚严。其后渐可通融。至孟子时,此诸例已失其严厉之效能。尚有一例犹未破坏,则吾字不用于宾次是也,故《庄子》仍有‘吾丧我’之言。虽至于秦汉之世,此例犹存”。如果不是胡适读书心到,便纠正不了章太炎的粗疏。

胡适说:欲使“心到”能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贯彻始终,应“时时寻一二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决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兴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是在最贫乏的知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所谓“手到”,按胡适的讲法,“就是劳动劳动你的贵手”。他指出:读书需要动手的地方很多,例如:一标点分段,是要动手的。二翻查字典及参考书,是要动手的。三做读书札记,是要动手的。他的札记可分为四类:一抄备忘录;二做提要、节要;三自己记录心得;四参考诸书,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著作。

为什么要“手到”呢?胡适解释说:“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评议记述过,——那种知识思考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至于动手标点,动手翻字典,动手查书,都是极要紧的读书秘诀……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为学者的。”

在众多文化名人中,胡适读书是以“手到”见长。毛子水曾对胡颂平说:胡适留在北京一百二十箱书上的批注,真是了不得,将来摘录下来,可以编一部《胡适读书记》。

胡适除在书上作批注外,还勤做札记,将一得之见随时记录下来,有些整理成短文。1913年10月至1917年7月,其间写了四册《藏晖室札记》,约六十万字,相当部分是读书心得。他说:“无论怎么忙,我每天总要腾出一点功夫来写札记,有时候一天可以写几千字,……这种工作是求知识学问的一种帮助,也是思想的一种帮助。”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札记材料也能演化成大块文章,他的《尔汝篇》、《吾我篇》、《诗经“言”字解》等就是典型。

写书评,既是读书的进一步深化,又是“手到”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书评,可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又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的水平。

书目是读书入门的向导

胡适说:“那些国学有成绩的人,大都是用死功夫笨干出来的”。问题是死功夫固然重要,但究竟不是初学者最佳的门径,利用书目,方是个法门。

这无疑是正确的。书目不仅能从各个方面揭示与报道图书,而且能反映各门学科的历史变迁,是泛舟书海的向导,检索资料的指南。具体地说,通过书目可以了解书籍的分类体系、发展流变、内容价值、存亡残整、版本优劣、收藏处所,达到“即类求书,以书究学”之目的。诚如清代学者王鸣盛所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胡适十分推崇得此方法的孙楷第,赞扬孙是今日研究中国小说史最用功又最有成绩的学者。认为他的成绩之大,都是由于方法之细密。他的方法,无他巧妙,只是用目录之学做基础而已。

早在“五四”以前,胡适就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由于缺乏目录学知识,掌握材料不足,得出的结论缺乏缜密性、科学性。他于1921年撰写的《(水浒传)后考》,补正了《(水浒传)考证》的不少错漏。其所以能这样,在于《后考》比《考证》多了六种《水浒传》版本作根据。1932年,当他见到了孙楷第编的《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提要》后,视野更为宽广。他深有感触地说:“孙先生此书中记载的《水浒传》明刻本竟有六种之多。有了这许多本子的详细记载,我们方才可以作《水浒传》演变中的精密研究了。”

书目的目录学理论也是胡适读书的一把钥匙,如他在美国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工作期间,发现半部宋刻《藏经》后,为了考定其是否属碛砂延圣院的《大藏经》原本,便从哈佛大学借了碛砂《藏经》影印本的目录来和这部残本对勘;又用《昭和法宝总目录》里各种宋、元、明刻本《大藏经》目录来比勘,方证实这部《藏经》残本为原刻本。

胡适依靠书目治学,最有代表性的,要算《水经注》研究了。从20世纪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期,他写的几十万字《水经注》研究文稿(线装六函十八册,1966年2月至1969年8月台北胡适纪念馆影印),其中探讨该书目录版本的专文就有三十多篇,通过对各种版本比较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在研究过程中,他的卡片目录共做了三橱,还编了《水经注》版本目录。

胡适重视书目功能,曾把编制书目纳入“整理国故”的轨道。1923年,他应清华学校胡敦元等人的请求,编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介绍图书一百六十四种。在《引言》中说:这部书目是为“很想在短时期中得到国故学常识”的青年学生做的。

由博大而求精深

做学问怎样才能做到既博大而又精深呢?他深有体会地说:“读一书而已不足以知一书,多读书然后可以专精一书。譬如读《诗经》。你若先读了北大出版的《歌谣周刊》。便觉得《诗经》好懂多了;你若先读过文字学、古音韵学,你懂得更多了;你若读过考古学、比较宗教学等,你懂得更多了。”又指出:之“所以要博学者,只是要加添参考的材料,要使我们读书时容易得‘暗示’,遇着疑问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这就叫做‘致其知其后读’。”

书读得多,可以左右逢源,举一反三。但不能为博大而博大,需要与专精结合起来,否则分散精力,或盲目乱读,最后一事无成。胡适处理博大与专精的原则是:“用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这好比埃及的金字塔,“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以及递减,代表那旁收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他的学术著作明显地体现出这样的关系:专精的是哲学,爱好的是文学,旁及的是政治、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图书学与图书馆学等。

季维龙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同类推荐
  • 财富是一种心态

    财富是一种心态

    (揭示财富的秘密,让金钱为你工作),财富是一种心态(精装版),(世界三大顶级财富书之一,全球六十多个国家长销不衰,销量超过千万册),股神巴菲特的财富启蒙书,成就美国无数亿万富翁的神奇之书,翻开这本书,思考、计划、铸就财富人生,《财富是一种心态》汇集了从古至今积累金钱、创造财富的思考、实践和经验,通过浅显的语言、真实的故事、古老的箴言,传授关于财富的真谛。作者告诉我们:拥有金钱并不等于富有。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亿万富翁,但充裕、悠闲、舒适乃至满足的生活,却是每个人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境地。财富是由心态创造的,怀抱正确的心态,加上勤勉、节俭和奋斗,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就会展现在你和我的面前。
  • 每天一堂感恩课

    每天一堂感恩课

    感恩之心的形成是心灵修炼的结果。心理学认为:心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美好。一天一个感恩故事、一天一段感恩阐述。从一月到十二月,让读者在这一年的感恩之旅中完成心灵的蜕变。
  •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六度分隔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而可以说,其实我们与美国总统以及与任何一个我们想……
  •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富人有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给富人带来光环,让他们在常人的眼中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幸运。富人为什么会富?富人凭什么富?富人有什么?富人拥有的东西你一样可以拥有,你同样也可以成为富人。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我们精心打造了关系到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书籍——《三分做事 七分做人》(精华版)。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事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的做人做事之道,并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阅读此书的读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好地找到自我,给人生定位。它告诉你: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让自己灵活自如地去做人做事,以便解决棘手和麻烦的问题。让你在现实的世界里成为强者,成为一位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这是一本解惑之书,帮助你实现人生梦想,会做人、善于做事是巩固人格魅力的两大法宝。打开人生之书,你能找到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逆天七界行

    逆天七界行

    有一种执着叫做信念,有一种信念叫做逆天。平凡的地球少年任千寻,一次意外觉醒天赋神通,从此走上修者的道路,被灭满门后,领悟逆天的真意,带着复活亲人的信念,逆天而行,喋血七界,人界,灵界,仙界,神界,圣界,虚无界,至高界。站在巅峰,终成万物之主,掌控万物,无所不能,最后复活亲人。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藏地密码8

    藏地密码8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喜马拉雅雪人出没,请注意!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6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暖暖

    暖暖

    台湾男孩凉凉和东北女孩暖暖相识于北京,他们相约不管现实如何,都要努力生活。重逢时,他们已经分别在台湾和北京工作,默契还在、感觉依旧,却不敢用力去给对方感情,因为彼此知道,此时感情越多越弥补不了再次分别带来的伤感。相隔台湾海峡,是被现实距离冲散到看不见彼此,还是鼓足勇气不顾一切相依相守?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男女情感,有些东西,与是否爱无关,与爱多少无关。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