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3000000002

第2章 文学(1)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不但名家辈出,作品丰富,而且流派纷呈,它们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文学历史画卷。文学是文化深刻且理性的反应,因此,从文学方面看中国文化的底蕴,你将看到其最精华的部分。

中国最古老的诗,最初并不是用来朗诵的,而是用来歌唱的。因此,诗又称为诗歌。出于歌唱的需要,诗在体裁上形成了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句尾押韵等特点。

诗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产生于原始社会(那时候的诗更侧重于“歌”,甚至可以称为歌谣)。先民的歌谣产生于劳动中,可一直上溯到原始人共同劳动时所呼喊的劳动号子。人是有感情的,喜怒哀乐之情都需要表达和发泄,而最自然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诗(歌)。《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诗是言志抒情的语言,用唱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就是“歌”。在现实生活中,诗歌是抒发感情、慰藉心灵、调剂精神、激昂斗志的最佳形式。

诗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更加广阔,情感更加丰富,诗也在不断的发展。

唐王朝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如被称为“唐初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边塞诗称著的王维、王之焕;以风景诗称著的孟浩然;特别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诗圣的杜甫以及民众诗人白居易等等,如同灿烂的群星,光辉千秋。

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顶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同万芳园中的百花,竞相斗艳。特别是又涌现出一种新的诗体——格律诗,更加光彩夺目。

律诗是一种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体。它对诗篇的字数、句数、用韵、声调的平仄、词语的对仗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诗体是以前所未有的。为了表示与古体诗的不同,唐代称之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律诗是唐诗的代表,它被以后历代诗人所承袭。唐以后之诗,虽然也有许多佳作名篇,但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新突破。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这些诗歌原本都是乐曲的歌词,按其所从属的不同音乐门类,分为风、雅、颂三部。风是反映各诸侯国风土民情的民歌曲调;雅是宫廷音乐及其配歌,相对于“风”诗的“俗”,而称之为“雅”,被统治者视为正音;颂是周天子和各国诸侯祭祀列祖列宗的诗歌。其中以“风”诗最为反映现实生活,坦率诚挚,感情充沛。

《诗经》中的诸诗,基本上是四言,句尾用韵,有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歌唱起来,辞顺曲婉,回环往复,韵味无穷。

赋、比、兴是《诗经》诸诗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即直陈其事;比是比喻和比拟;兴即先言其他之事,以引起所咏之辞。因为“兴”常用于持的开头,所以又称为起兴。

《诗经》无论是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为后世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开了先河。

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诗歌体裁——楚辞。它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楚国诗人屈原在《诗经》的基础上,把楚国的民歌加以改造、提炼而创造出的一种新诗体,被后世称为“楚辞”。因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所以楚辞又称为“骚体诗”。

楚辞在诗的句式形式上,采用三字一节的结构。中间以“兮”字为分节。三字节奏,使诗歌语言在结构上更富于变化,是诗歌由四言向五言、七言转变的先声。

在诗的语言上,楚辞讲求用辞华丽,对偶工巧。诗的语言美,更能激发人们的情感、陶冶性情,使人饱尝美的享受。后世的诗人基于此,都非常重视对诗之语言的锤炼,追求诗情的内在美与语言的外在美的统一。

楚辞以丰富多彩的想象、神话传说的采撷、多层次的构思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道路,为后世诗人所效法。从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诗、曲、赋都是在《诗经》、楚辞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古体诗

古代把汉、魏以后无严格格律要求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在诗句的形式上,既有五言也有七言,还有杂言。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古诗”,就是这种古体诗,它是一种新兴的诗体。

乐府本是西汉时期所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培训乐工,并为从民间搜集来的歌辞配以乐曲进行演唱。乐府诗主要是五言,它开创了五言体诗歌的新形式。五言体诗更富有诗歌内容上的表现力和音乐上的感染力。乐府诗中有较多的叙事诗,促进了叙事体诗歌的新发展。

东汉时,五言体诗歌的创作日益兴盛,保留下来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当时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抒情方法上,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写景与抒情的和谐统一;抒情语言,既自然朴素又精炼工切,可谓字短情长。它高度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以“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的风貌,树立了文人诗歌的艺术典范,所以《古诗镜》评它“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在五言诗开始盛行的汉代,又出现了七言体的古诗。传说汉武帝筑柏梁台,召集群臣登台唱和,能为七言者上座,每人一句,皆用韵。后人把这种七言一句、一句一韵、通篇不转韵、句不拘多少的体式,称为“柏梁体”。这种诗体虽然后世较少有人去写,但它为后来的七言诗奠定了基础。

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时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或结句)。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

绝句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四句一首,短小精美,也叫截句、绝诗。尽管绝句体裁短小,但它能容纳各种各样的诗歌题材,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创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妙境。

绝句有五绝,即每句五个字,全首二十个字。也有七绝,即每句七个字,全首二十八个字。七绝晚于五绝,大约形成于南朝的齐梁时代。此外还有少量的每句六个字的六绝。

唐代绝句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艺术上表现形式短小精萃,易于记诵,所以备受推崇。它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启发并开拓着后代诗人的艺术才思。

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陆游等也都是绝句创作的能手,他们学习前人,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创作出不少能与唐代绝句相媲美的艺术珍品。如《泊船瓜州》、《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等,都极具艺术特色。

金、元、明、清时期的绝句创作,虽然大致沿续唐宋,但也有其时代特色,产生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好作品。

随着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开拓,绝句的形式也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绝句组诗的产生和发展上。每组由几首、几十首以至发展到几百首。有些组诗中的诗篇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相互补充,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大大增加了绝句的表现容量。

打油诗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它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唐诗选集,也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清代由孙洙(公元1711年—1778年)、徐兰英选编,乾隆二十八年成书。孙洙,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徐兰英是他的继室。道光、光绪年间有陈婉俊、章燮补注本6卷(或作8卷)。

该书选诗310首,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编排。该书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作,这些诗人包括帝王、士大夫、僧、歌女、无名氏等,其中大多数是唐代重要诗人,并重点突出了杜甫、王维、李白等人。其内容大致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按体裁分卷,各卷中所录诗篇均按作者所在年代编次。

此书原是为童蒙学习诗歌而编的家塾课本,编选者自称:“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实际上也是如此,编者汲取了《千家诗》易于成诵的优点,编成了这本雅俗共赏、流行久远的读物。

《唐诗三百首》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因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以说,这是人们对这本书的最高评价。

陶渊明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仕宦十三年,其间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房前屋后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九月中旬,陶渊明臣自己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的淡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古人称之为“田园诗人”。

王维

王维(公元701年-761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王维的诗现存不满足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

王维的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他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使他对自然和生活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诗仙李白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他的诗今存900多首,如《梁甫吟》、《侠客行》、《行路难》、《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他还擅长运用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诗句。

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诗文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

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白居易为文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之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早期所作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不少篇章,尖锐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喻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都很有名。与元稹友谊甚笃,诗亦齐名,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所著有《白氏长庆集》。

“郊寒岛瘦”

唐诗及诗人很多都被后人并称,标准各异,或身世职业,或交往友情,或其诗的题材、风格等等,不一而足,如:李杜、小李杜、王孟、高岑、元白、韩孟等。晚唐苦吟诗人孟郊与贾岛则是因其身世与诗风均极其相似而被后人并称入典的。“郊寒岛瘦”,语出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嘹然一吟,众作卑陋。”后人遂以指凄苦的诗文意境风格。

孟郊(公元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时隐居嵩山,称处士。近50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抑郁不得志,遂辞官事孝,其《游子吟》为唐诗中之极品。终生贫困潦倒,死后竟无钱下葬,韩愈为之作墓志铭。孟郊前期由隐而仕,诗皆言志,有为而作;后期仕途坎坷,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寒”既指其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

贾岛(公元779年—843年),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初落魄为僧,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在洛阳以诗文投谒韩愈,因有吟诗冲犯韩愈马头之“推敲”佳话流传。贾岛以苦吟著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诗风清奇僻苦,峭直深刻,以寄情偏僻,铸字炼句取胜。

陆游

陆游(公元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12岁即能诗文,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同类推荐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历史是一个片段,又是一个整体。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凝聚着无尽的力量。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感受。无能者看到的是安慰,聪明人看到的是智慧。本书挑选历史上的关键瞬间,带你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感知历史的走向。
  • 九界神帝

    九界神帝

    苍茫大地,万国林立,强者如云!少年方言,重回十年前,手握逆天技能,霸道轰杀一切仇敌!蜕变后的他杀伐果断、腹黑狠辣!只待时机一到,便要这庞大帝国天翻地覆!——我若为帝,必将横扫八荒!——刀锋所向,定要伏尸百万!
  • 世界精英都在玩的300个思维游戏

    世界精英都在玩的300个思维游戏

    《世界精英都在玩的300个思维游戏》书中的300个思维游戏是世界各界精英为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每个游戏都极具代表性和独创性。这些浓缩世界最聪明人的思维训练游戏,将让你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推理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变通力、行动力、记忆力、反应力、转换力、整合力、思考力,引发你的头脑风暴。本书献给千千万万热爱思维游戏的读者朋友们:这是一本思维游戏玩家必备的工具书,是渴望跨入世界名校学子的智慧书,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的魔法书,是渴望提升教学水平的老师们的枕边书。让你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彻底带动思维高速运转,帮你实现心中的梦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八戒自传

    八戒自传

    自从高老庄一役,俺被那死猴子用计收降,这色戒以后是不能再犯了。虽整天面对唐僧那头呆鹅和不开壳的沙师弟就让人烦闷,但是西行路上偶尔遇见了一些女菩萨,俺倒也可揩些油水,可毕竟不如当妖精时自在,真是气煞俺老猪也……。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学大师林语堂推荐给青年们的一本励志经典。作者马登在该书中列举了很多经典案例,由细节入手,探讨了如何依靠自己取得成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孩子就吃你这套

    孩子就吃你这套

    你是孩子的好朋友吗? 你的孩子喜欢跟你玩耍吗? 你是否知道,你,比任何玩具都让孩子喜欢?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智力玩具或者电动游戏,他们需要的是你!他 们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你了解、被你重视,需要和你建 立一生的亲密关系。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就吃你这套》结合现 代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会父母 怎样和孩子成为朋友,怎样陪孩子玩耍,如何赞美孩子,如何改正孩子的缺 点等,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喜欢吃哪一套,你就用哪一套来教育孩子! 《孩子就吃你这套》的作者是温旻盈。
  • 与校草的吻:若爱只是游戏

    与校草的吻:若爱只是游戏

    曾经灰姑娘式的珊歌,如今华丽归来,在校园中立刻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她究竟能不能俘虏那个又拽又冷酷的校草王子呢?《富二代校草的灰姑娘》姊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