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5700000006

第6章 受命“管天”的一代宗师竺可桢(4)

首先,这些科学研究一定要结合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强调为生产服务。例如:向沙漠进军,他明确指出:沙漠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以治理为主,主要在“治”字上大做文章。沙坡头搞铁路防沙研究,在民勤搞农田防沙的研究,都是从任务出发的,必须投入大部分力量在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但也要搞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如关于风沙地貌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沙漠中沙的形成和来源。他在评价冰川学的发展时指出:冰川学是两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学科,较全面地调查了祁连山、天山冰雪资源的分布、类型、特征、结构构造、运动和储水量,并作出初步估计,提出了开发利用冰雪资源的初步意见,进行了小规模融冰化雪试验。1959年,在河西走廊融冰化水二千万立方米,对农业灌溉有一定帮助。总之,他认为对干旱区的改造,冰川和沙漠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他一贯主张要利用自然,必须首先认识自然。为了认识自然,必须到大自然中去,到野外去。作为第一步,研究所应该建在靠近前线的地方。他说:“冰川、冻土、沙漠都是以大自然为研究对象,要认识这些自然现象和掌握自然规律,工作重点就得放到野外去,主要的工作应该放到现场去做。”在他倡导下,原属地理研究所的沙漠研究室迁往兰州,和原在那里的冰川冻土研究室合建成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为研究高原气象,从地球物理所分出一部分研究人员到兰州,成立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工作站;又将地理研究所地貌、地图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派往成都,创建地理研究所成都分所,以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利用和山地灾害的实际,将山地开发和山地灾害防治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些组织措施,针对我国自然条件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中国科学院比较完整的地学研究体系。竺可桢又强调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自然条件有代表性的点,实行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我国幅员辽阔,面的考察难以完全深入,可以在点上进行观测实验,然后推向全面,这样也可以推动研究工作由定性往定量方向发展。他在《十年来的综合考察》一文中指出:“在考察方法上应强调点面有机地相结合,通过面的广泛活动来了解情况,发掘问题,通过点的深入研究来解决问题,取得经验。”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宁夏沙坡头固沙试验站、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等,都是中国科学院最早建立起来的野外定位观测试验站,今天已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对沙漠学、冰川学的研究,对当地国民经济建设,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明确地认识自然,竺可桢还要求在地学研究中引进数理化方法,及时采用有关新技术,例如可利用航空物理探矿,以飞机进行大面积考察等。他曾经以治沙工作为例,指出采用新理论、新方法在地学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说:“治沙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应该充分地应用尖端科学的理论和新技术的方法,如空气动力学可以应用在航空和导弹上,也可以用在研究沙丘的形成和移动的规律上。原子反应堆产生的同位素可以应用在工业农业和医学上,亦可应用在测量沙面的湿度和促进沙生植物的生长。”

第三,要大力进行科学普及工作。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竺可桢既注意总结群众改造自然的经验,吸取其中科学的合理的部分,更要求不断将科学研究成果向群众宣传推广,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共同参加改造自然的斗争。从1957年开始到60年代初,他根据自己在野外考察所得,先后公开发表了《雷琼地区考察报告》、《要开发自然必须了解自然》、《地理工作者应该是向地球进军的先锋》、《新疆纪行》、《让海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造自然是我们的历史任务》等文章,深入浅出,既是科学论文,也是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科普文章。1960年他还为青少年撰写了《向沙漠进军》一文,得到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由于文章深入浅出,科学内容丰富,说理透彻,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中学语文课程的范文,被公认是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优秀教材之一。

竺可桢作为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气象学会的理事长,十分注意发挥学会的作用,以促进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注意为生产建设服务,推动学科的进展。当时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每年都有一次综合性的学术年会。对于这种学术活动,竺可桢都亲自参加筹备,从确定会议的主题到论文的选择,他都要提出意见。特别是对于中国地理学会当时的工作方向,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面向各个自然要素和整个地理环境,综合性和地区性很强的科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利用这一特点来开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研究工作。在每次学会召开的会议上,他或者专门报告,号召气象工作者和地理工作者向大自然进军,努力解决生产实际提出的各种科学问题;或者是根据他自身研究所得,提出学术论文,引导学术界进一步讨论。竺可桢《中国的亚热带》一文,就是在1958年8月进行的中国气象学会扩大理事会上提出的。他针对当时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亚热带划分的概念不一,提出中国亚热带的北界应是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是在1963年11月中国地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综合性学术年会上提出的,为地理学研究农业问题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一个范例。竺可桢为学会工作倾注了很大心血,在“文化大革命”以前,长期以来,他每周二上午必到地理研究所定时办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和当时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黄秉维和副秘书长瞿宁淑讨论学会工作。

建国以来,他看到新中国建设欣欣向荣,科学事业蒸蒸日上,从亲历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科学事业才有灿烂辉煌的明天,也只有把科学事业与党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从青年时代起树立的发展科学、振兴中华的理想。1962年6月4日,他被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郭沫若在会上送了一首词给竺可桢,作为入党留念。词曰:“雪里送来炭火,炭火浑似熔钢。老当益壮高山仰,独立更生榜样。”入党后,他在工作中更自觉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央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总方针以后,他除了在工作中积极贯彻外,还率先研究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物候学的理论。

76岁高龄的竺可桢仍然每天工作12小时左右,他在繁重的行政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余,仍然坚持学术研究。自1957年以后,他进入了一个新的旺盛研究时期。他利用到野外去直接考察和全面掌握综合考察最新成果的有利条件,加上博览群书,贯通古今中外,所以著述一直不断。据不完全统计,1957年以来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竺可桢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工作报告以及反映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各种文章达60篇以上。

十年动乱带来巨大灾难,中国科学院也不例外。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科研业务工作被迫辍止。与常人相比,他在文革中被最高层列为保护对象,没有受到什么冲击,但也仅此而已,在他人生最后的8年中,基本上处在赋闲状态。令人敬佩的是,竺可桢在全社会处在动乱而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却默默做出了同时代人无法与之相比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 上册(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 上册(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突然而来的赐婚,伴着清晰的梦境,入了轮回。洞房花烛,竟见了那一身久藏于心的皮相。费力的讨好,只求一分安守,却不想步步走错,没了退路。在这深宅府院,吞噬了七情,了却一颗玲珑心,却独独留下了蛇蝎。心狠上位的烟尘女子,纯真无邪的林家姊妹,一个当家夫婿,纷纷收了身旁。众人各房心思,身边还偏得个机灵小姑子,分分推着上前搅。一个又一个阴谋,一环又一环心计,等心明之时,早已由不得自己。和尚说,了了这众生之缘,方得回返之道。可眼见了这些,心痛,心狠,心惜,心绝,心念,又何能得来了却?“这一步,走出去万劫不复,退回来,则后患无穷。”鸟为食亡,人自相争,后院深宅,自来便不是安心得理之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王占义先生编著的《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收录中外词目、语目约4300余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本书条目释义简要,注重溯源分析,大多有与释义、溯源相关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无论是对家长和学生读者,还是对于喜欢故事的一般读者,都具有明显的阅读和娱乐功能,既是一部理据分析溯源、始见书证探源、故事解说并重的俗语源辞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阅读型辞典。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医学博士奚小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除男人烦恼的经典老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