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1000000002

第2章 听大师讲佛(1)

佛家的精神是:以出世的姿态入世。佛家不从事世俗的工作,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不享受世俗的生活,但他们却积极介入社会,并承担着一项特殊工作:抚慰人的心灵,引导人的善行,为人类寻找一个安顷身心的乐园。

一切都是佛法

大师语录

譬如我们日常行住坐卧,都是一件一件的事,每件事都有它在哲学上和科学上的道理。但是我们每个凡夫都自自然然晓得上厕所、穿衣服、吃饭,事事无碍,样样平常,根本不管那个理不理。因此,理的极致就是事,理事双亡,能所不立,才得证成佛。

经典回放

选自《金刚经》

【原文】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译文】

(佛说)“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佛法。须菩提啊,我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一切法’,所以才说是‘一切法’。须菩提啊,这个道理,好比说人身材高大一样。”

须菩提说:“至尊啊,我明白了,你说人身材高大,就是说身材不高大。佛法就像法身一样,无大亦无小。”

大师释义

须菩提: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是梵文音译,意为“善现”,也就是说须菩提的道德已臻至善的境界。据说这位须菩提不仅是老寿星,而且年高德劭,其道德修持、智慧、威仪气度都足以领导当时佛的弟子们。

世事难分明,何妨开口一笑

《金刚经》说“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法华经》说得更明白:“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这也就是说,世上任何理论、观点、方法、行为,无论你是老庄那样高深的“道”,还是平时做事的一个小技巧,甚至只是下意识的一个举动,都是佛法。正如《法华经》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对此,南怀瑾大师进一步解释说:“并不一定说脱离人世间,脱离家庭,跑到深山冷庙里专修,才是佛法。治生产业就是大家谋生!或做生意等,各种生活的方式,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同那个基本的形而上道,并没有违背,并没有两样。”

认为“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正是佛教精神的博大之处。它正视一切、包容一切、以平等心态对待一切。而世界上的其他宗教则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宗教的排他性,体现了人的排他性。执于门户之见,认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自己这门学问才是最高明的,其他人的意见、其他人的学问都不在话下。这正是人类固有的一种通病,用佛家的话来说,叫做“贡高我慢”。但佛家显然医好了这种毛病,对世间一切法都不存偏见。

当然,佛家具有包容一切的风度,不等于学佛的人都具有这种风度。佛教分成那么多门,那么多派,说明大家越学离佛越远了。这里有一个故事,足以说明后世学者们的可笑之处:

在一座庙里,安了三尊圣像,一个是释迦牟尼,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孔子。一天,庙里来了一个秀才,看见塑像,就说:“咱们儒家的学问是最高的,应该将孔圣先师放在中间。”他就将孔子的塑像摆到了正中。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道士,他把老子的塑像搬到中间。道士刚走,来了一个和尚,他则将释迦牟尼的塑像摆到了中间。等这些人好不容易都走了,三圣相顾苦笑:“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要被这些人搬来弄去?”

无论哪派学者,都可能犯这种毛病:注重形式而远离精神。真正善于学习的人,必有包容之心,而不会囿于门户之见。南怀瑾大师就曾批评某些人“学了佛以后,非常小气,皈依佛,不拜邪魔外道”。真正学佛不是这样的,是不排他的。对此,南怀瑾大师举自己为例:“我有时候到乡下去,看到土地庙,那个土地公是用泥巴捏的,我也很恭敬地行个礼。人家说你学佛的人,何必呢!我说我不管那一套,活着做好人,死后还做个土地公,我还不一定是好人,死后土地公还可能管到我呢!我先结个善缘不是蛮好吗!”他又说:“我到了基督教堂一样的很恭敬,基督总是个好人嘛!总叫人家去做好事,也叫欧洲人、美国人、白种人,都要做好事。好人嘛,排排座,请上坐,吃果果,给他磕个头。基督年纪总比我们大多了,大了一千多年了!学佛的人第一个胸襟要大。所以学佛,第一要学这个人,学常开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萨,就是肚子要大一点,包容万象,什么都是好的,都对;一切法皆是佛法,先学他胸襟大,面孔对任何人都是慈悲笑容,这个就是佛法。”

但是,人们是否有包容心,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主要还是一个智慧问题,一个悟性问题。比如,你看见一个强盗,你能不能从他身上看见佛法?看不见你就会痛恨他,巴不得他早死早了。但如果你能看见佛法,你就会生出悲悯之心。

有人会问:“难道对强盗应该心慈手软,纵容他坏事干尽吗?”当然不是。这里讲的不是一个做法问题,而是一个佛法问题。这个人为什么当了强盗?为什么把刀子架在你脖子上?这里面难道没有一个因果吗?比如,你平时看见自己的小孩打人、抢小朋友的东西,是否非但不制止,还觉得好玩?你看见一个人发财了,且不管他如何发财,你是否就佩服他、亲近他?你对那些品行高尚而贫穷的人,是否不放在心上?你是否轻视弱势者?你买卖商品时,是否认为价格对自己越有利越好,而不管对方有没有吃亏?你是否为了一时之利,把规则抛诸脑后?生活中,此种现象比比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肯定会出强盗嘛!

有人又会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个强盗,他成为强盗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真的没有吗?佛会悲悯地告诉你:这叫“共业”。据济群法师说:“共业取决于共同的行为,或者叫相似的行为,或是利益相关的行为。譬如同在杀猪场工作,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杀猪,有的人杀猪,有的人是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为,认为杀猪的罪孳,肯定与他没有关系。其实,他也有一份。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动,但每月开工资的时候,他也照样拿一份。”说白了,就是你害我,我害他,大家害大家。以此看来,虽然你跟这个强盗“往日无怨,今日无仇”,当他将刀架在你脖子上时,你领受的仍然是自己应得的一份。

总而言之,一切都是佛法。很多得道高僧就是从很寻常的事情中顿悟的。

古时有一位宝积禅师,在市场上行走,看见一位客人买猪肉,对屠夫说:“精的割一片来。”屠夫放下刀,叉着手问:“先生,请问哪片肉不是精的?”

宝积禅师心里一动,有所感悟。

又有一次,宝积禅师出门,看见一队送丧的人。歌郎摇着铃唱道:“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审魂灵往哪方?”他唱一句,孝子就哭着接一声:“哀啊!哀啊!”

宝积禅师心里一震,顿时大彻大悟。后来,他成了一代高僧。

还有一位智通禅师,他悟道的经历更是离奇。他起初随归宗学佛,有一天晚上,众僧正在入梦,忽然听见他大叫:“我大悟了!我大悟了!”大家都被吵醒,十分惊异。第二天,归宗问他:“你悟到了什么道理,就敢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大悟了’?你说说看!”智通禅师说:“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后来,智通成了高僧,执掌五台山法华寺。

孝子说“哀啊”,不是很平常吗?尼姑当然是女人做的,要不就叫和尚了。这两位高僧却从中悟道,他们悟出了什么?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说得清,说得清就很肤浅了。

对我们这些不想出家的人来说,只要了解“一切皆是佛法”这个道理就行了。平时看见一个不喜欢的人,看见一件不喜欢的事,不妨提醒自己一句:这也是佛法呢!如此,心境必然为之一开;久之,自然而然心境阔大,笑口常开。

生活智慧一点通

1.不要想“他(她)没理由这样对我”。

某些人会莫名其妙地伤你的心、损害你的利益,其中必有一个理由,只是你不知道罢了。不知道就算了,愤愤不平地探寻原因,徒然影响心情,在蒙受损失的基础上再受损失。

2.把不开心的事归结于“一切都是佛法”。

失利、失意、失败,通常不会大到难以承受,你耿耿于怀的原因也许是认为它本不该属于你。那就把它归结于“一切都是佛法”好了。当你打算接受它时,心结便解开了。

佛法只是一颗真心

大师语录

有些人皈依了佛法,其他神就不拜了,不过,我照拜不误,这是对有德者一种纯乎自然的尊敬,为什么呢?聪明正直死而为神,这可不容易,我还不一定做得到。并且对一般凡夫,我们做人都还要尊重他,合乎礼,如果我们一皈依了三宝之后,突然间自己就伟大了起来,那小神拜他做什么?这都是贡高我慢的心理,皈依佛,我们要懂得自尊自重,而不是反过来贬低别人。

经典回放

选自《圆觉经》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译文】

当时,我听到的就是这样:婆伽婆!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是一切诸佛光明庄严永恒不变的境界。假如众生一念清净,也可进入此境界。如此身心俱空,一切众生平等,十方圆满无缺,自然随顺佛性。在此不二境界中,所在皆是净土,种种烦恼俱灭。

《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该经说理透彻,文字优美,譬喻精当,为佛门瑰宝。

婆伽婆:梵文音译。此语含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

神通大光明藏:“神通”含有变化莫测、自由自在,没有障碍的意思;“大光明藏”就是圆满的心智。此语指真正证道后自然进入的“自性境界、大光明定境界”。

三昧正受:即真正得大定,正定的境界。

光严住持:光严即光明庄严,住持即永恒不变地保持正法。故后世多称寺庙方丈为“住持”。

身心寂灭:身心都证成空境,即了脱一切身心之累,灭尽一切烦恼妄想。

不二随顺:不二即唯一,随顺即随顺佛性。指圣者的圆满心智能随着外在条件而显现不同的作用。

佛法一讲就错。佛法不讲更错

俗谓:佛法无边。大可填满宇宙,小可纳于一尘,以至于元。但佛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说就错。

既然佛法一说就错,为什么要说呢?因为不说更错。好比看见一个人陷身于黑暗迷宫,四面碰壁,心已绝望,准备放弃了。这时候,无论告诉他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不是出路所在,但还是要劝说他向左走或向右走。只要他不停地行进,碰坏几面墙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渐渐接近出口。看见一线亮光,便豁然眼明心亮,于是成功脱离迷宫,走进一片新天地。

因此,当一个人沉沦于迷宫,深感绝望时,你知道说什么都是错,于是什么也不说,眼看着他自暴自弃,那岂不是更错吗?如果告诉他:“放弃吧!你完蛋了!”那就错得更厉害了!

真正的佛法也许像走出迷宫的方法一样简单——向前走,别趴下!而佛法的精神就是善心引导。佛法不一定是真的,一颗善心却如假包换。那么,佛法到底是不是佛法呢?大概就像佛祖所说:非法非非法。

其实,不仅佛法是如此,天下学问,都是一讲就错而又不得不讲。好比望子成龙的父母给孩子传授成功之道,可能没有一句话指出了成功之道,但只要能让孩子不自甘堕落、积极行动,目的就达到了。如果什么也不讲,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如果对孩子说:“傻瓜,你认命吧!安心过你的穷苦日子吧!”这就更不像话了。

所以说,佛祖讲的不一定是佛法,又不得不讲;南怀瑾大师讲的不一定是佛法,也不得不讲。

要把“非法非非法”讲得让人深信不疑,却是真功夫,其中包含了对人性人情的透彻了解以及俗世的一切谋略和技巧,所以学佛法的人即使学不到佛法,学到这门功夫,就已是非同小可。

《圆觉经》也是“非法非非法”,千古以来,却让无数人为之着迷。一是文字美,读来朗朗上口,当歌词唱出来,更是动人心扉的梵音。二是意境美,其所宣示的清净真如的圆觉境界让人神往。三是内容含蓄广大,让人在似懂非懂、有得无得之间,越是细细参悟,越是意味深长。

《圆觉经》起首这段文字,不足百字,却包含了佛家精神的全部。只要悟透它,就足以成佛。当然这并非易事。学习这段文字的第一步是把文字的字面意思搞懂,至于悟到何种程度,尚需假以时日。

“如是我闻,一时”这几个字,每部佛经的篇首都会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佛祖释迦牟尼宣讲佛法,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他圆寂后,弟子们担心后学者无所依凭,决定将佛祖所讲佛法集成经文。当时证成阿罗汉境界的弟子共有500余人,其中阿难“多闻第一”,记忆力极佳,所以由他如实记录佛祖所讲内容及说法时的场景,由其他师兄弟共同参证认可后便写成经文。由于集合了大家的智慧,所以佛经绝少差讹。后世的译经者也继承了集合众智的好传统,例如大唐玄奘法师译经时,集中了全国最有智慧、学识的学者共三千多人,其中有出家的,也有居士。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宏大、高层次的翻译经典的工作是十分罕见的,把佛经喻为智慧的结晶,一点也不夸张。

阿难在每部佛经前写上“如是我闻,一时”几个字,是表明佛经的原创者是佛祖,而自己只是当时的听讲者和后来的记录者。

“婆伽婆”三字含意丰富,所以无论古今中外的译经工作者都只是译音而不译意,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如果要表达的话,就是一段长文:已经证道成佛,身心一切自在;功德智慧炽盛,佛光普照四方;外相端正庄严,令人神驰心折;一切吉祥圆满,无烦无恼无灾;一切众生崇敬,地位尊贵无比。

但是,用了这么多文字,还是无法尽述“婆伽婆”之意,因为文字是为世俗而设,而“婆伽婆”却非世俗之义。打个比方,“无烦无恼无灾”,在凡人眼里,即生活美满幸福,没有病痛、灾害、失败等造成烦恼的事情发生。但在证成佛道的人心里,世俗的烦恼、灾害根本不成其为烦恼、灾害。发生了灾害,怎么能说不成其为灾害呢?这个道理解释不清,只好各人去悟。

“神通大光明藏”也是一种无法描述的境界,据南怀瑾大师说:“此神通不是变幻魔术,而是大智慧大般若。此神通更不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因为这五通是小神通,鬼神都有。另外第六通——漏尽通,鬼神所无,唯有大阿罗汉才有。佛当然六通具足,然而此六通尚非佛境界,佛之大神通比此六通更为广大。”这是个什么境界呢?是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境界,进入此境,则“光严住持”,“八风吹不动”了。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众生一念清净,心如真空,也自然进入到神通大光明庄严境界中。因为这种境界是众生本来就有的,只是被外物迷乱了。好比真空之中,原本空无一物,把氧气、二氧化碳、水分、尘土等种种外物填进去,就不是真空了。

众生难以达到清净光明境界,就是因为贪求外物,沉没在“散乱”与“昏沉”中。就如南怀瑾大师所说:“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都在散乱中,所谓散乱包括善念、恶念、无记(不善不恶),普通谓之妄想。不散乱的时候便落人昏沉,晚上睡觉是大昏沉,打瞌睡是细昏沉。人生就在此两个境界中,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散乱。散乱与昏沉合起来谓之妄念。有此妄念,所以不能清净,自性光明就被障碍了。”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我不当妾

    我不当妾

    她是妾侍的女儿,注定是当妾侍的,可是谁说她一定要当妾侍,她可以不当的,她可以当农民的妻子,可以当乞丐的妻子,只要是妻子,只要有名分,她宁为贫人妻不为富人妾。无奈啊无奈……她无心进入前院,只为了寻找不小心遗落在前院的发簪,可是却被他给看上,还强迫入宫为他暖床,天啊!她是造了什么孽?不过是欺骗了师太说会跟她一起脱离红尘而已?为什么要这样的折磨她?暖床,她不!命一条,要不死了就给他,要不活着就离开!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邪恶的男人,威逼利诱的要她主动成为他的暖床工具,用家人的命来威胁,用媚药来迷她,用酒灌醉她施暴……还趁她不记得所有一切的时候让她有了孩子而且还不娶她为妻……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孩子可以不要,命可以留下,就是不能成为他的妾,王子,王子的妾,哈哈!她若稀罕就不是上官妃意了!是他不想娶她的,就不要怪她离开……只是……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她真的能离开吗?她腹中的孩子真的会像她一样因为是妾侍的孩子而一辈子也无法抬头见人吗?还是,命运会让她把这个孩子收回……部分人物:上官妃意:“今生只为贫人妻不为富人妾。”邪魅的王子司徒长歌:“上官妃意我恨你,我真的很恨你。”美丽得让男女为之心动却心如止水一心向佛的司徒雪歌,“妃意,我爱你,爱你,并不只是想要去占有你,我只要你快乐,我就满足了。”一身的仙风道骨,他是不染红尘的精灵,却为她心动,“妃意,我爱你,从我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我会爱上你了。”青燕国皇帝,虽非美得无人可及,却风流倜傥,“我不管你是什么女人还是有多少个孩子了,总之我要得到你。”司空雅妃,皇上最爱的女人,司徒雪歌的母亲,“不要救我,留住孩子的命,求你,留住孩子的命。”恩怨纠缠,莫帆,那个一直保护着她的男人,“妃意,我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守护你的决心,我永远不会改,即便得不到你,我也想继续爱你可是……妃意……上官妃意,你到底是什么人的孩子?上官世家的二小姐?还是……《狼魔传奇之爱上魔鬼老师》<p>《笑拥天下美男》<p>《极品绣宠》<p>《狼性女皇要雄起【女尊】》<p>《邪肆狼君》<p>《魅世妖娆》漫沙罗新文《宿世情债》亲们,之前那个群已经被改了,其实小月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是新的群,希望亲们能退出之前的那个,进入这个好了34113514,然后,有什么问题,小月再回答
  • 谜龙

    谜龙

    万年江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江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认识,这一点我不反对,但若有人说他已很了解江湖了,我想大概还不到我来反对,大家就已经开骂了。
  • 萌娃当道:权少二度索婚

    萌娃当道:权少二度索婚

    他是不近女色的冷酷总裁,却对她百般温柔,千依百顺,万事上心。她是婚纱店的小小小职员,却是他两个孩子的妈。某天,他将她扑倒在床上正欲吃干抹净,突然从床底下蹦出两个活宝。他们二话不说扑在他的身上,就像两尾小树熊,欢脱得嘿嘿大笑。萌娃1号:“爹地,你跟妈咪在打架吗?我们也要加入。”萌娃2号:“可是……为什么打架要扒衣服呢?”萌娃1号:“你笨,这是大人独有的打架方式。”萌娃2号:“那……我们也扒掉爹地的衣服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球在脚下

    球在脚下

    足球是赵亚宁无法割舍的,只要球在脚下,他就不会放弃对足球的梦想。他坚信勤能补拙,一定能踢出最好的足球。别的天分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只有勤奋,能够创造上帝都无法估计的奇迹!赵亚宁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样的信念,也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叱咤足坛!
  • 重修无双

    重修无双

    某大乘期修真者在游历途中,被人偷袭。意外的得以转世,并在机缘巧合下修炼了宇宙间最本源的能量。但我发誓,他真的不是自愿的!………你擅长远攻?好吧,咱们来玩玩近战!你擅长肉搏?那好,站那儿等着被我轰杀成渣吧!小子你还别不服气,这年头,玩的就是一个综合素质!
  • 绝对爱情魔方

    绝对爱情魔方

    古有撮合张生崔莺莺好姻缘的丫环红娘,现有成就无数佳偶的校园第一红娘应可容。你可别小瞧了她哦,要知道校园红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除了口才好,脸皮厚、信息灵通等基本要件外,相机、笔记本、QQ、电邮、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一样不能少,正所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精通,这才不负盛天小红娘之名啊。当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芏的?整天给男生女生牵线搭桥,小心把自己拉下水哟。这不,新来的那个帅得冒泡的转校生聂元龙就以为其妹妹找男朋友的名义,整天屁颠屁颠地跟着应同学,简直是如影随形嘛,可惜我们这位红娘只沉浸在财源滚滚的乐趣中,对此却浑然不觉,唉,整一个傻字了得!
  • 红楼之禛玉良缘

    红楼之禛玉良缘

    水墨写意续红楼,沉香落花绘佳丽。春日宴,缘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推荐自己的文======穿到古代寻美男,笑到手脚抽筋:火爆王爷虐情妃,爱到肝肠寸断:极品小太监(BL)另类刺激的爱:妃临天下:爱恨纠葛,半生情误:=====推荐好友的文======颜二少:【冰山总裁的霸爱行动】丫六少:《狐狸老公好闷骚》
  • 证魔道

    证魔道

    这是一个热血的舞台,这是一个强者的角逐。尤天本就嚣张,敌人却更加猖狂。噬魂殿既然骑到小天头上,那就毁灭吧。嗜血宗也欺负上门,忍了。咱打不过人家。不过,嗜血宗这三个字,我记住了。待得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