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900000007

第7章 老子(1)

【原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章》。恒:永恒,持久不变的。

【译文】

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互出入,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跟随,这是永恒不变的。

【赏析】

老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同一的,这便是他的“齐物论”思想。他倡导圣人治国为政就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导某事某物,于人于物应一视同仁,齐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于物周普无偏一样,不定优劣,不分好坏,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

【原文】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七章》。

【译文】

天地所以能够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才能长久地生存着。

【赏析】

老子认为天地长存的原因在于天地无私,只求万物的利益,最后反而自己得到了长存的好处。老子以天地长存为例子,喻示着人应该具有的处世观念,作为与天地同出一源的人,如能够抛弃私心,处后居下,先人后己,不仅不会伤害自己,反而还会长久生存。我国上古时代的大禹就是其中一例,他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人类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舜也因此禅位给了禹。这就体现出了老子的“无私”即“成其私”思想。

【原文】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释】

选自《老子·第九章》。功:功名利禄。遂:成就。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译文】

功名利禄有了成就,就不要再争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赏析】

儒、道两家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但更多地体现出了相左的观点: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道家则提倡“避世”主张。老子认为应功成身退,因为老子看到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为避免灾祸,老子提出了“功遂身退”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当一个人功名成就达到人生的巅峰时,在物极必反规律的作用下,人生就会开始往相反的方向走。如果还再去争名夺利,定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我国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将相为数不少,基本上都能千古流芳;而不能做到激流勇退的帅才更多,他们多数不能保护其身,所以后世就把这一思想演变成了“明哲保身”的口号。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注释】

选自《老子·第十二章》。五色:红、黄、蓝、白、黑。此指纵情色欲、服装、装饰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指纵情声乐、歌舞等。五味:酸、甜、苦、辣、咸。此指纵情口腹之欲。爽:失去味觉。驰骋:骑马奔跑。畋猎:野外打猎。妨:败坏。

【译文】

色彩缤纷会使人眼花缭乱,音乐繁多也会使人耳朵发聋,美味太多易使人失去味觉;乘马飞驰狩猎将使人心灵狂放;猎取稀奇之物必使人行为败坏。

【赏析】

孔子说:“食、色,性也。”道出了人做为高级动物的自然属性。其实人的这些生理、心理要求是正当的,但如果过分的话,必定会伤害自己。同时,老子也认为那些缤纷的色彩、优美的音乐、美味的食物、怡人的狩猎是伤害人身心健康、败坏人完美道德的元凶,所以他极力主张“去奢泰,好俭朴”。这一养生之道,从客观上也使那些追求奢侈生活的统治者有所收敛。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论述了他的养生之道。在魏晋时期,老子的教义得到了发扬光大,他的养生之道被这一时期的道学人物所弘扬,以东晋葛洪最为著名。他从小就喜欢神仙导养之法,提出了道教应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术应世为外的处世主张,这样就把养生与治国联系在了一起。

【原文】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之谓道纪。

【注释】

选自《老子·第十四章》。道:规则,法则。御:驾御。

【译文】

把握早已存在的“道”,用来驾御现在具体的事物。能够认识宇宙的起始,这就叫“道”的规律。

【赏析】

老子的五个言集中体现了一个“道”字,“道”是个哲学范畴,它超越万物,又适用于万物,也不受时空的限制。人如果掌握了“道”的规律,既可以驾驭现实,也可推知远古,这就是“道”的纲纪。从而说明社会历史、宇宙自然有着相通的“道”。

【原文】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注释】

选自《老子·第十五章》。豫:一种野兽的名称,它性多疑,在此指迟疑谨慎的意思。川:小河。犹:一种野兽。涣:疏散。朴:未经雕琢的木头。

【译文】

谨慎迟疑啊,像冬天涉水过河;畏惧顾虑啊,像提防四周围攻;恭敬端凝啊,像做宾客;融和疏脱啊,像河冰消融;敦厚朴素啊,像未雕琢之木;空豁旷远啊,像深山幽谷;浑然纯厚啊,像一潭浊水。

【赏析】

此段文字老子形象生动地叙述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他认为:只有像“豫”一样不敢妄动,才能做到与世无争;只有像“犹”一样谨慎戒备,不敢妄为,才不败事。立身为人应庄重拘谨。对于物质的欲望淡然漠之,不加注意。此外,还要做到心灵与头脑的无知无识,这样面对外界事物才会不思不想,不忧不虑,如此内心则空寂,外表则旷达。头脑无知则单纯、无心机,质朴无文,敦厚自然,就像未雕饰的原木一样。当然,这段话不仅是老子的自我表白,也是他对世人的规劝和希望。

【原文】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注释】

选自《老子·第十九章》。朴:不加雕饰的木。欲:许慎《说文解字》云:“欲,贪欲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亦云:欲,是人们受到物的感动而产生的,是人的本性。欲望恰当了就是合情合理的,不恰当就变成了贪欲。

【译文】

保持质朴,减少私欲。

【赏析】

老子认为欲壑难填,强烈的欲望会毁掉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所以他提倡少私寡欲,让人返璞归真,回归人民的自然本性。减少私欲就是让人们“绝巧弃利”。人生终日与物接触,并且经营不已,难免会被物质所左右,如此,则随时都会有纵欲的危险。所以老子提倡寡欲或无欲。他的这种寡欲或无欲不是让人放弃一切正常的欲望,而是让人追求恰当的合情合理的欲望,人们只有放弃那些被物驾御的外壳,而恢复人们天然属性,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没有忧虑。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章》。唯:恭敬的应声。阿:怠慢的应声。

【译文】

恭敬的应声“是”,与怠慢的应声“啊”,相差有多大?善与恶,二者差异又有多大呢?

【赏析】

老子认为“唯”与“阿”的区别不仅表现在自我心理的满足,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应“唯”不仅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高尚品德;应“阿”不仅怠慢了对方,也侮辱了自己的德行。所以,要想人尊敬自己,自己必须先尊敬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三章》。

【译文】

同于自然之道的,“道”也乐意得到他;同于“德”的,“德”也乐意得到他;同于不道不德的,“失”亦乐于得到他。

【赏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正因为志同道合才会相聚在一起。所以,如果想了解他们的品行的话,看一个就可以了解全部了,因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就是推己及人,举一反三的道理。

【原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法:效法,学习。自然:自然而然,当然如此。

【译文】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赏析】

老子在此用递推的方法向人们阐释了何为“道法自然”的原则。王弼在给《老子》作注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也就是说只有顺从自然规律,自然而然地生活,天、地、人才能按照各自的自然规律运行,相安无事。

【原文】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七章》。袭:承袭,此指隐含之意。明:聪明。

【译文】

因此,有道之人常善于救人,所以没有无用的人;有道之人常善于救物,所以没有无用的东西。这就叫做暗含着聪明智慧。

【赏析】

“道”是老子的哲学范畴,它内涵十分丰富。这段话体现的是老子救人、救物和救世的思想。他由人生的要求,逐步推及到物的根源,从而推及人生和与此相关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追求。老子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思想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一致的。

【原文】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释】

选自《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因此,因为这样。甚:过分的。泰:奢侈的。

【译文】

因此,圣人远离那些极端的事物,远离那些奢侈的生活,远离那些过分的东西。

【赏析】

欲壑都是难填的,一切祸端都源于欲望二字。在此老子提倡听任自然、顺应物性,也就是主张知足常乐。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涯的,欲望越强烈,对物的要求就越多,烦恼也会增加,为了满足这无尽的欲望,有人就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所以老子提出了“去甚、去奢、去泰”的灭欲思想,只有知足无欲才会“贫如富”“贱如贵”。

【原文】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三十二章》。均:均匀。

【译文】

天与地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无须指令而自然均匀。

【赏析】

老子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体悟出了两个道理:自然界是“损有余而奉不足”;人类社会却相反是“损不足而奉有余”。老子批判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认为人君应认识它的特性,持守它的特性,这样天下才能安然自适,万民才能怡然自得。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注释】

选自《老子·第三十三章》。

【译文】

正确认识别人的是智者,认识自己的人是高明者。

【赏析】

同类推荐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热门推荐
  • 爱妻无度之一品名医

    爱妻无度之一品名医

    一朝穿越,顶级医师苏清婉,瞬间变身三层肚腩肉的欧巴桑!纳尼?!还附赠一枚混吃等喝的小包子!妈蛋!苏清婉怒了,这什么世道,还有木有天理了!还姐妖娆小蛮腰,还姐魔鬼身材!还姐清白之身!不过看在小包子还挺贴心的份儿上,苏清婉也就老老实实认了。至于孩子他爹是谁?关姐屁事!高超医术在手,母子齐心合力,照样混得风生水起,那些瞧不起她的人,她的光芒,终将刺瞎他们的二十四K钛合金狗眼!小剧场:某男在处理公务,某护卫匆匆而入:“殿下,夫人说她的狗狗住的地方太小,强占了宁姑娘的院子。”“这点小事还要来打搅本王?!夫人的狗狗想怎么住就怎么住,让那女人搬走,立刻,马上。”某女忧郁颦眉,对月长叹:伐高兴。某爷心疼拧眉:何事不悦?“今日姬美人骂我乃一介乡野村姑,粗俗不堪,不配伺候爷,清婉甚为惶恐,恳请爷能放我们娘两回归山野。”“来人!替姬美人收拾包袱,连夜送到最偏僻的村子,不必回来见本王。”某男回屋没看到熟悉的身影,随手抓了个人,不悦责问:“夫人在哪?”“回殿下,夫人留了书信一封,说带少爷回村子住一天。”某男点点头,沉着脸,“快派些人去小心伺候着,若是夫人和少爷少了一根毛,唯你们是问。”“是,属下这就去办。”护卫心惊胆颤,小腿肚子直抽。“等等,这次是夫人的哥哥宴请,还是夫人的母亲做寿?”某男追问。“是……是夫人的结拜兄弟!”“苏清婉!!!”一声怒喝,护卫耳膜一痛,再次睁眼,哪里还有某爷的身影 ̄优雅自信、深藏不露的腹黑女主+纯真机灵、拥有自以为是猫星人的狗狗宠物的儿子+宠妻无度的霸道皇子=种田宠文不虐,男主女身心干净,一生一世一双人,小白简介,正剧路线!求收藏、求留言、求包养。☆☆☆☆☆☆☆☆☆☆推荐自己完结的作品:http://www。xxsy。net/info/477437。html随身空间之良田农女
  • 太后有点贤

    太后有点贤

    哈!魂勾错啦!要穿越!很简单,老娘要吃香的喝辣的,权利要至高无上的,青春年少美貌要无敌的。这些还不够多,阎王老爷得瑟了一下,翻翻看看,一挥笔如你所愿。。。。。一朝穿越,荣华富贵???吃香喝辣,屁个!卷进先皇阴谋,皇位争夺,迟早消化不良。权利至高无上,屁个!穿越成了皇太后,皇帝能不礼让三分。青春年少美貌无敌,再屁个!都成了太后再青春年少无敌有啥用,身边的帅哥都丫的给太监啦!诶!谁叫来都来啦了!她凑合,凑合,凑合。。。。。。。**片段**她问:“若别人打了你,怎么办?”他回:“用左手打的,那就砍了他的左手。用右手打的,那就砍了他的右手。”她摇头,露出了一个冷笑。“先发制人,摸清敌情。若是那人想用手打你,砍了他的手。若是那人想用脚踢你,砍了他的脚。若是那个人在心里盘算杀你,挖了他的心。把一切有可能的事情杜绝在肚腹中,这样就不会有人可以伤害到你。”。。。。世事变迁,帝位变更,当一手调教出来的‘小儿子’华丽转身,以天下为聘势要它日的母后变成今日的皇后。新文求支持:(恶弟霸爱)好看的玄幻文:慕璎珞极品天骄好看的古言文:伊唯熙(失贞弃后)好友最新力作:冰雪妖灵(宫女当道)好友最新力作:万里月(九品小花痴)月光(极品庶妃)邪魅书生(枭后)也如空—(我只是个小丫鬟)****枫儿不是写作大神,我只是个新手,所以会有很多不足,请大家担待。
  • 火影之夏

    火影之夏

    在修真界如蝼蚁般,可是他却活出了蝼蚁的尊严!在忍界却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的到来打破了忍界原有的秩序,看他如何改变忍界,给你们一个全新的忍界,前所未有的忍界!时空的错乱,各种穿越,实力的增长,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踏向巅峰!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难民命如草芥,当务之急生存才是第一要事!张沁儿出手救人,每日都有人不断的和这个不算美好的世界挥手说拜拜,且看沁儿如何在乱世中带领一家老小奔小康!再醒来时,宅斗?极品亲戚?别乐了,她已是一个瘦如纸片的八岁小儿,并且还是千万难民中的一员!我们的目标是——奔小康,却将自己的小命救没了,做地主!&quot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面对不可思议的还魂之谜,楚留香如何找回真正的“尸体”,又如何揭露江湖第一杀手组织的真相?
  •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3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3

    有些爱,是禁忌。这么多年,我克制得住自己的人,不去看不去见,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不去想不去念。爱极必伤,情深不寿。如饮鸩酒,见血封喉!我们的感情,终究走到了穷途末路。凉生:那时年少,以为决绝是最好的成全。后来才知道,有些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姜生:我们总要不停地证明,证明我们不在彼此的心里。程天佑:他用十七年让你爱上,那我就陪你用七十年忘记!未央:我有你给我的血戒指,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了,你用它把我一生都囚禁了。柯小柔:你要替我爱陆文隽,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啊!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医学博士胡丽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不同人群、不同类型肠胃老毛病的经典老偏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星的代价

    明星的代价

    娱乐圈从来都是纸醉金迷肉欲横流的世界。涉世未深的两个女孩,在金钱、欲望、名利中随波逐流,依仗青春,无所不能。究竟爱情是什么?是金钱的趋势,是欲望的怂恿,还是名利的诱惑……当爱情成为一种手段,才恍然大悟。原来成为明星的代价,是青春的消失殆尽,是挣扎在边缘的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