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900000004

第4章 管子(2)

在战争中,兵家十分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管子在这里论述的这一句话也正是此思想的体现。在作战中,应充分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只有对敌我双方都明确了解以后,才能发动进攻。无准备之战,盲目地乱打乱攻,是兵家所忌的。所以善于征战的人,总是先估量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粮草的多少和准备情况,然后确定是否进攻。这一作战思想,不仅适用于战争中,也适用于政令的实施。在颁布任何政令或施行政策前,如果没有做好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及估计到自己的力量,那么,它的政令或措施就是不可行的,甚至是破坏性的。

【原文】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

【注释】

选自《管子·霸言》。王(wDng):称王,统治天下。

【译文】

称霸天下的形势是:在德义上超过别国;在智谋上超过别国;在军事上超过别国;在地形上超过别国;在掌握时机上超过别国。具备以上五个因素便可以统治天下。

【赏析】

管子认为成就霸王之业必须实行霸王之道。这就要求分析天下大势,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进而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这里虽然是言霸王之道的,但是,它的妙义对各行各业无不有借鉴作用。也就是说,要想在本行业成为佼佼者,并“称霸”于本行业,那就必须做到管子所说的这五个方面。否则在本行业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原文】

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专意一心,守职而不营,下之事也。

【注释】

选自《管子·君臣上》。谋:检验,审察。营:通“荧”,迷惑。

【译文】

评论人才、衡量能力、审察德行而提拔官吏,这是君王的职责;一心一意,恪守职责而不迷惑,这是臣子的职责。

【赏析】

管子在此论述了君主与臣下各司其职的问题,他认为君臣之间只有分工明确,才能共同把国家治理好。所以,君主要端正自己的德行,不能依靠自己的地位、权力干预臣下的事务,要君临臣下,让臣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才是君主要做的。臣下要对君王负责,恪守职责。概括来说,就是君主的职责主要是用人、制令和赏罚,人臣的职责则是守住治事。显然,管子在这里极力维护了君王的独尊地位,但他认为君臣“一体”的唇齿相依关系也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性。

【原文】

非其所欲,勿施于人。

【注释】

选自《管子·小问》。

【译文】

不是别人所希望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赏析】

管子在这里的意思用孔子的话表述出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他们所提倡的是“恕政”之道,也就是儒家所标榜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它教人恭敬,宽厚待人。而有私欲的人,谈不上宽厚待人,只有克制私欲,言行合乎礼义,一个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太平盛世才会出现。这种道德标准不只被法家、儒家所提倡,也被道家等诸子所尊崇。

【原文】

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

【注释】

选自《管子·国蓄》。缯(zEng):古代丝织品的总称。秋实:指秋粮。失利:损失利益。

【译文】

春季养蚕时放贷,用以敛收丝绸;夏季耕种时放贷,用以收回秋粮;因此,人民不会荒废农事,国家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失。

【赏析】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解决好了这一个问题,国家才有望又快又好地发展。在此两千多年前的管子以政治家的眼光、经济家的头脑,率先提出了国家预先贷款,进行预购的问题。其实这一思想是一种超前的经济思想。因为在养蚕和耕种季节,农民要购买生产工具和生活必须品,这时国家向农民预付贷款,可以减轻农民购入和卖出的负担,对农民来说,可以帮助解决其生产前的预备资金,以及产品的销路问题,从而使农民乐意从事蚕桑事业,以不误农时。对国家而言,提前预付贷款,实际上是一种合同预购,可以防止不法商人的介入,使国家获利。

【原文】

不失其时,然后富。

【注释】

选自《管子·禁藏》。

【译文】

不失去农耕时节,这样做国家就会富有。

【赏析】

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会事半功倍。农作物季节性极强,如果错过时节便会造成极大损失。如果能适时而为,才可望丰收。管子所说的“不失其时”,是告诫封建统治者役使农民要避农忙而就农闲。不可无休止地对农民强征徭役,大兴宫室台榭,导致土地荒芜,粮谷无收。应实行春赋、夏贷,给农民一些恩惠,只有先解决农民眼前的燃眉之急,才有希望不误农时,金秋时节大获丰收。

【原文】

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

【注释】

选自《管子·法法》。拙:笨。

【译文】

再灵巧的眼睛和高超的手艺,仍然赶不上笨拙的圆规和直矩纠正圆形和方形的误差。

【赏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再贤明的君主如果不依靠法律来治国也同样达不到法治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实质就是人治社会,君主的意志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造成了法律的不公,人民的苦难。

【原文】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注释】

选自《管子·戒第》。寡:少的。当:恰当。

【译文】

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不如少说话为好。

【赏析】

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正确地使用语言,不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友谊,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使用好言语的关键在于恰当、中肯,而不在于多少。说话要讲究言简意赅,言到意随,这样,受话人一听便会明白,同时也表现了说话人清楚的思维能力、言语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切勿废话连篇,不着边际,因为这样子不仅自己说了一堆废话,而且也给别人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

【原文】

寡交多亲,谓之知人。

【注释】

选自《管子·戒第》。

【译文】

虽然交的朋友不多,但都是知心朋友,这种人才称得上善于了解人。

【赏析】

结交朋友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能知心。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夫复何求?”所以交朋友一定要选择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思想志向一致的人,与之交往可以受其感染,亦可成为高尚的人。如果滥交朋友,不分良莠,这样的朋友往往是些狐朋狗友,多重交利,利尽则义疏。孔子说,朋友,三种人有益处,三种人有害处。结交正直的、诚实的和博学的,有益处;结交谄媚奉承的、当面说好话背后说坏话的和夸夸其谈的,有害处。

【原文】

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

【注释】

选自《管子·九守》。诚:信用。必:一定。

【译文】

执行奖赏最重要的是诚信,执行刑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按法律办事。

【赏析】

奖赏与刑罚是否公正,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国家统治者如果不能奖罚分明,必会宠信奸佞小人而伤害到正直的大臣和众多的百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原文】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注释】

选自《管子·大匡》。

【译文】

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了解臣属的莫过于国君。

【赏析】

天下没有人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品行,没有比君王更了解臣下的才能。如果“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济万国”。可见父知子,君知臣于家于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正因为刘邦能在萧何的劝说下重用了韩信,才使韩信在后来的东征西讨、南伐北战中屡建奇功,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文】

入州里,观习俗,而治乱之国可知也。

【注释】

选自《管子·入观》。州里:为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泛指城乡范围内的区域。习俗:风俗习惯。

【译文】

进入乡镇城市,观察社会风气,从而就可以知道怎样治理一个混乱的国家了。

【赏析】

社会风俗与社会道德互为表里共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当世俗风气日益败坏后,人心不安势必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所以要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民风。只有彻底了解了民风,才能在制定政策中,摒弃不纯正的民风,吸纳优良的习俗,这样治国,社会风气就会好转,混乱的国家就会安定。

【原文】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注释】

选自《管子·形势解》。辞:推辞,拒绝。

【译文】

大海不拒绝流向它的大小河流,所以才能够变得广阔无边;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所以才能堆积得高耸入云。

【赏析】

管子拿广阔的大海和巍峨的高山来比喻人,说明人只有虚怀若谷,有广阔的胸怀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听取不同的意见,才可以博采众议。为政者有了宽阔的胸怀,国家可以兴旺发达;人民有了宽阔的胸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融洽和睦。

【原文】

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

【注释】

选自《管子·揆度》。

【译文】

如果一个农民不耕种土地,百姓就有因为没有吃的而受饿的;如果一个女人不织布,百姓就有因没有布而受冻的。

【赏析】

管子在这里强调了耕种与织布在小农为主的封建社会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广大农民就是靠这种小农业和家庭纺织业来满足其最低的生活需要,国家也是靠这种小农经济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如果农民不耕不织,相应就会出现受饿受冻者,社会财富就会匮乏。管子用反证法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大力提倡农业生产,才有可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原文】

恶恶乎来刑,善善乎来荣。戒也。

【注释】

选自《管子·山权数》。恶恶:第一个“恶”是动词,作“惩罚”讲;第二个“恶”是名词,作“坏事”讲。刑:指重刑。荣:厚赏。

【译文】

惩罚坏的用重刑,表彰好的用厚赏。这是戒止人心邪恶的做法。

【赏析】

这是管子与齐桓公论治国之道时关于奖赏与惩罚制度的论述。禁止邪恶的产生重在惩前毖后,教育后来之人。晋国有叛君之大罪,就对犯罪者的九族进行判罪,这是不对的,是晋国的过错。而齐国对待叛君大罪的人,则按主次分别定罪。只有严惩坏人,奖赏好人,才能戒止人心邪恶的产生。这种做法可称之为“国戒”。这就表明了管子的赏罚原则。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奖赏的目的在于勉励,赏罚要公正,执法要严格,这才能够取得民心。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七战拾遗

    七战拾遗

    不生不死,怎样的悲凉?幼年有机缘,有天资,获得了太多的荣耀,然而人心难测,面对血海深仇,他变了。离开熟悉的大陆,一步步艰难的行走,跌跌撞撞,却始终不能停下,他有太多的执念。然而。当他接触到更强的层次,一个巨大的疑惑浮现。那些至强着为什么甘愿不生不死的活着?他们不敢生,用尽办法隐藏自己,封印镇压自己。他们不敢死,那样就会变成罪人。到底是怎样的悲楚。五行练体第一步。修灵第二步。修魂第三步。而之后登临道之极境的七境。心中一丝清明,抛却凡尘往事,对吗?心魔?不,那不是阻挡我摒弃执念的理由。打碎它,还我本来面目!
  • 异世界的魔王大人

    异世界的魔王大人

    魔王!恐怖与邪恶的象征!杀戮与死亡的代名词!可真魔国却迎来了一个史上最不像魔王的魔王!“魔王陛下,这份文件请您签署,但请注意不要把手放在不该放的地方。”“亚林大人,人类军队来袭,不过我会用我的生命守护你!”“讨厌!别过来!你个工口魔王!最讨厌你了!”天啊,这都什么跟什么?我只是个希望每天过着悠哉悠哉混吃等死生活的普通人!为什么偏偏就成了三个魔族公主的未来丈夫,今后的魔王,还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复活丈母娘?还好成为魔王有福利,给了个魔王养成系统,不过等等……到其他世界完成征服任务又是什么情况...
  • 傲世风华

    傲世风华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赫连吟风她,玩世不恭,桀骜不驯,游戏天下她,惘顾礼教,有违道德,目无纲常她,慵懒随性的外表下,有一个恣意奔放的灵魂——※世人道:“她,赫连吟风,放荡轻浮,不知廉耻,比之青楼妓子犹不如!”而她:金樽美酒,笑看世人,醉卧床榻,唇角邪惑的笑意,优雅而慑人然,那不羁飞扬的黑发下,却是一双智慧,温润的眼!她——究竟是放荡靡乱,还是绝代风华?◎本文讲述的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我想写的是一个如简介里一样,不将一切世俗规则放在眼中,随心而为的女子。本文女强,结局一女N男◎新文《铁血妖艳》玄幻女强文:-------推荐自己的完结文-----------《烈焰战神》正在连载《尧天女帝》已完结《假死公主闯江湖》己完结《无盐女美男多多》已完结《牛郎小情人》已完结-------友情推荐-----------《七煞女帝》青墨烟水《绝色凤帝》青墨烟水《青春路上的车辙印痕》指尖的冰凉
  •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

    【正文已完结】一身血腥的她,穿越成为了救赎。下田挥锄,养鸡喂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穿越的日子平淡踏实。可是谁知,有一天,她下地收小麦,收回来一个麻烦精,从此她的生活不再宁静。“滚开,别让我再看见你。”某男扁着嘴,一双大大的眼睛水灵灵的盯着她,不怕死的抱着她的手臂。“不要,伦家看不见你会心痛,吃不下饭,难道你忍心看见你亲亲亲相公这样吗?”某女听到那相公二字,鬼火直冒,运量着怒火,用力的挥动被抱着的那只手臂,同时也大声的吼道:那你去死吧……
  • 纠缠不清:爱上刁蛮小涩女

    纠缠不清:爱上刁蛮小涩女

    她,本是快乐国度的精灵。却遇上了他,变成了患得患失的小女人。她天性快乐,想要给他一样的温暖与快乐,却被他伤透了心,只愿意做她的哥哥。明明不舍,却又不愿意放过她。或许,爱情本身就是如此,纠缠不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在这座城市里,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穿梭与阴阳之间,以猎魔为责,则天下以己任,隐藏在人群中,有的人亲切地称他们为‘猎魔者’“行之与彼岸,末之于阴阳”是他们生存的宗旨,穿梭于阴阳之间,守护着那永恒的七扇门……
  • 穿越恋之豹女奇缘

    穿越恋之豹女奇缘

    女主:麒麟;男主:梦天原也许是前生注定的缠绵,他和她穿越到神秘空间,爱情的甜蜜转眼被雨打风吹去,几许悲欢,到底怎样才能不再梦断?那暴戾的君王如此冷酷,幽暗深夜藏匿多少灾难,历经时空转换生死相恋,骑豹的少女啊,如何演绎这段旷世奇缘。。。。。。记住他为她唱过的歌吧: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爱是永远!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 丘比特的水晶坊

    丘比特的水晶坊

    对于十五岁的女生春盈来说,这一天注定是她的“灾难日”!首先是她最讨厌最害怕的体育课,接着辛苦珍藏的海报也被人拿走了,而且是被用来垫屁股!是可忍,孰不可忍!没想到这一个不忍给她带来了这“受难日”最大的灾难——惹上了全校闻名的邪恶王子韩尚。那个狂傲、霸道、不可一世、连校长都不放孝眼里的纨绔子弟!明明对她无意,邪恶王子却每每出现在她的周围。让她无辜成为邪恶王子无数拥趸的“大众公敌”!幸亏她还有个“天使”弟弟帮她解围,无论什么情况,都坚定地站在她这~边。让她感觉到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