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500000009

第9章 刚柔鉴附录(8)

袁盎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对景帝说:

“陛下知道七国叛乱打出的是什么旗号吗?是‘诛晃错,清君侧’。七国书信往来,无非说高祖子弟,裂土而王,互为依辅,设想到出个晁错,离间骨肉,挑拨是非。他们联兵西来,无非是为了诛除奸臣,复得封土。陛下如能诛杀晁错,并能赦免七国,赐还故土,他们必定罢兵而去,是与不是,全凭陛下一人作主。”说毕,瞪目而视,再不言语。

景帝毕竟年幼识浅,不能明辨是非。他听了袁盎这番活,令他想起了晁错建议御驾亲征的事,越发觉得晁错用心不良,即使未与七国串通一气,也仍另有他图。当即对袁盎说:“如果可以罢兵,我何惜一人而不能谢天下!”

袁盎听后,十分高兴,但他毕竟是老手,为了避免景帝日后算帐,他先把话栽实,让景帝无法推委责任。袁盎郑重地对景帝说:“事关重大,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景帝不再理他,只是把他封为太常,让他秘密治装,赴吴议和。

等袁盎退出,晁错才出来,他也过于大意,明知袁盎诡计多端,避着自己,所出之计应与自己有关。但显错过于相信景帝,见他不说,也就置之不问,只是继续陈述军事而巳。

晁错还以为景帝并未听从袁盎的计策,岂知景帝已密嘱丞相陶青、廷尉张欧等人劾奏晃错,准备把他腰斩。

一天夜里,晃错忽听呼呼的敲门声,急忙看时,原是中尉奉诏前来,传御史晁错立刻人朝;晁错惊问何事,中尉只称不知。晃错急忙穿上朝服,坐上中尉的马车。行进途中,晃错忽觉并非上朝,拨开车帘往外一看,所经之处均是闹市。正在疑惑,车子巳停下,中尉喝令晁错下车听旨。晁错下车一看,正是处决犯人的东市,才知大事不好。中尉读旨未完,只读到处以腰斩之刑处,晁错巳被斩成两段,身上仍然穿着朝服呢景帝又命将晁错的罪状宣告中处,把他的母妻子侄等一概拿到长安,惟晃错之父于半月前服毒而死,不能拿来。景帝命巳死者勿问,余者处斩。晃错一族竟被全部诛戮。

晁错族诛,袁盎又赴吴议和,景帝以为万无一失,七国该退兵了,但等了许久,并无消息。一曰,周亚夫军中校尉邓公从前线来见景帝,景帝忙问:“你从前线来,可知晁错已死,吴、楚愿意罢兵吗?’’邓公直言不讳地说道:“吴王蓄谋造反,巳有几十年了,今天借故发兵,其实不过是托名诛错,本是欲得天下,哪里有为一臣子而发兵叛乱的道理呢?您现在杀了晃错,恐天下的有识之士都缄口而不敢言了。晁错欲削诸侯,乃是为了强本弱末,为大汉事世之计,今计划方行,就遭族诛,臣以为实不可取。”

景帝听罢,低头默然。

袁盎来到吴国议和,吴王当然不许,反把他囚禁起来,好在他宁死不降,总算有点气节。后来经人相救,逃回长安。诛杀晁错一事虽由袁盎提议,却是景帝一手定办,又兼袁盎拒不降吴,不便加罪,景帝只好让他照常供职。

晁错不仅是替罪的羔羊,还是用来祈祷平息叛乱的祭品,他死得确实冤枉,完全是一场政治、军事与权谋斗争的牺牲品。在封建官场的残无人性的争斗中,充斥着机诈、残忍、嫉妒、仇恨和愚昧;一味正直前行的人往往会在这台恶魔般的机器里被碾得粉碎。

晁错的悲剧也是由他的性格所致,只知忠诚,却不知忠须有道;只知为国家着想却不知自谋生路。锋芒太露,不知迂徐婉转;触人大多,不知多结善缘。如果不改其性,即便当时不死,也决不会长期立足于汉廷,因为只靠一个人一时的信任实在是很不牢靠的!

当然这决不是说人应当圆滑诡谲,了无棱角,而是从把事情做好这一角度出发的。拿削藩为例,如果渐行其道,分割削减,而不是骤然削封,逼迫各诸侯团结一致对付皇帝,恐怕不致于激成一场害国害民的叛乱。

西晋白痴皇帝惠帝上台后,凶杆的皇后贾南风专权用事,引发了西晋政权固有的重重矛盾,一场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使两晋政权仅剩的一点生气,消耗殆尽,王室的内乱,朝政的腐败,益发使天下人心怨愤不已。匈奴刘渊乘势起兵,建立了汉国(传至刘曜时史称前赵),揭族人石勒也聚众起兵反晋,投拜刘渊,封为辅汉将军、平晋王、安东大将军,所领军队成为刘渊政权中的一支骨干势力。他利用独领军权的机会,企图谋就自己的大业。在长期作战之中,他先后灭除了自己的政治对手王弥等人。

永嘉之乱之后,并州刺史刘混和幽州刺史王浚,成为中原一带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割据势力,石勒有心统一北方,于是采用谋臣张宾建议,舍弃晋北中郎将刘演据守的邺城,进占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以此为立业基地,把消除不利于自己建业的王浚、刘琨作为主要目标。

石勒占据襄国不久,广积储粮,积极修备,引起王浚的敌视。永嘉六年(公元311年),王浚勾结鲜卑首领段疾陆眷,围攻石勒,石勒闭门示弱,暗中出奇兵突袭,一举俘获鲜卑军首领之一段末丕,然后放俘示好,使王浚联合鲜卑攻击自己的企图落空。

石勒与鲜卑结好之后,开始图谋消灭王浚、刘琨,第一步先计划把首鼠两端的王浚诛除,于是问计谋臣张宾,张宾说:“王浚表面上称制南面,做晋朝的大臣,实际上怀有僭逆之志,企图废晋自立,可是担心四海英雄不能相从,他想得到您,就如项羽想得韩信,将军威振天下,举足轻重,如果用谦恭之辞、丰厚之礼折节迎逢,必能使其上当。”石勒采纳了张宾的建议。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十二月,石勒派舍人王之春、董肇携厚礼到浚处拜见,表示臣服。所呈上表中写道:“石勒本是小小胡人,因遭世局饥乱,四处流离屯守,流串冀州,不过想互相聚集保存性命罢了。现在晋室天祚沦亡,中原无主,殿下出身尊贵的名门望族,四海尊崇,能作天下帝王的人,非您莫属。石勒所以起兵诛讨凶暴,正是为了殿下驱除乱贼强寇而已,希望殿下应天顺人,早早登位。石勒愿奉戴殿下如天地父母,请殿下体察我的心愿,把我当作儿子一样看待。”

王浚此时正为鲜卑、乌桓离叛自己,手下属官百姓不苛残暴纷纷逃离而苦恼,见到石勒劝进表,虽然心中欣喜,但开始还有怀疑,对王之春说:“石公是一时的英武豪杰,占据赵、魏旧地,与我成鼎峙之势,怎么向我称藩呢?”王之春赶紧巧言相劝:“殿下出身尊贵,势达于胡人、华人地区,自古以来胡人中有辅佐君主的名臣,却没有出帝王。右将军因顾虑帝王自有天道气数,非智力才能所能取得,即使强取,也未必为天人所承认,犹如项羽虽强,但天下终归汉朝。石将军相比殿下,犹如月亮之于太阳,所以鉴于前朝史事,归身殿下,这是石将军的远见卓识远远超过别人的地方,请殿下不要相疑。”王浚听后心中大喜,纣王之春、董肇为侯,予以重金酬谢。

石勒为消除王浚的疑虑,还重金贿赂王浚的左右枣嵩等人。王浚的邵属游统,当时镇守范阳,此时暗地里派遣使者到襄国,想依附石勒,石勒令杀死使者送给王浚,王浚遂真心相信石勒忠诚依附自己。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正月,王浚遣使者偕王之春到襄国,石勒令藏起精兵锐器,留下老弱残兵接待来者。使者出示王浚的信,石勒虔诚向北作拜后才敢接受。王浚送来的尘尾,石勒假装手不敢拿,悬之墙壁之上,朝夕叩拜,以示尊敬。他对使者说:“我没见到王公,见赐物如见公也。”又令董肇遣表王浚,约定三月中旬亲至幽州尊奉王竣为帝。又给王浚的心腹枣篙去信,请求担任并州牧、广平公。王浚的使者返蓟地回报王浚:“石勒目前情形兵弱势寡,输诚之心无二。”王浚非常高兴,更加骄纵懈怠,对石勒不再戒备。

石勒从返回襄国的王之春处详细询问幽州的政情,得知王浚刑政苛酷。赋税劳役频繁扰民,忠贤人士相继远离,夷狄胡人离心谋外,去年洪水灾后,幽州百姓无粮可食,王浚不思赈赡,反而屯积居奇。所属已是人心失散,皆知其将亡。而王浚自己却若无其事,毫不察觉,甚而把自己看作比刘邦、曹操还要高明。于是,石勒决意攻伐王浚。

石勒虽然下令军队作攻伐王浚的准备,但对同为晋室将领的刘琨非常顾虑,担心刘琨乘自己袭幽州时,进攻襄国。为此迟迟不发进攻命令。谋臣张宾为之献计,认为应该出奇制胜,不能拖延时间。还说“刘琨、王浚虽同列晋朝大臣,实际矛盾重重,如果我们遣使去信,送人质请求停战,刘琨只会为我们的顺服和王浚的灭亡而高兴,肯定不会援救王浚而背后袭击我们。”石勒听张宾说完,不由心喜,说:“我所未想到的事,张右侯都已决断,我还有什么可以犹豫迟疑的呢?”

石勒一边遣人送信刘琨,表示自己忠心晋室。刘琨见信,果然被欺骗迷惑,按兵不动;那边石勒亲率轻骑,举火把连夜行军,奔袭幽州,很快到达蓟城城下。大军过昌水的时候,王浚的部属孙伟本想阻拦,却被有心依附石勒的游统阻拦。王浚一心等待石勒来蓟城尊奉自己称帝,令部属宰杀牛羊,布置宴会;三月初三日,石勒喝开城门,令前锋赶放数千头牛羊进城,声称是向王浚献礼,实际是堵塞街巷,防避城中伏军。王浚至此时才感到情况有异,开始坐立不安,刚想布置防御,可惜为时已晚,石勒领兵人其住地,王当众被缚。石勒命部下押其到襄国,中途王竣投水自杀未成,结果被士兵拉到襄国,斩其首级向汉主刘聪报捷。擒住王浚的时候,石勒指着王的鼻子痛骂:“你身为晋朝大臣,手握重兵,位居其他朝臣之上,却坐视朝廷倾覆,不去援救。还想自尊为天子。又专任奸诈小人,虐待百姓,残害忠良,祸害遍及燕土,真是凶恶叛逆,自取死亡。”

王浚被杀,刘琨才知上了石勒圈套,不得不上表晋室说:“东北八州,石勒灭了七个,晋朝的州牧,只剩下我一个。现今石勒占据襄国,与我一山之隔2朝发夕至,各城堡为之震骇惊恐,我虽然心怀忠心和仇恨,却力不从心呀!”建兴四年,石勒率大军与刘琨决战,大败其部将韩据、箕澹,韩据弃坫城而走,箕澹轻骑逃脱代郡,晋司空长史李弘率并州向石勒投降,刘混进退失据,不知所措,投奔段匹单,后来被段所杀。石勒在河北的两个劲敌均被其用计各个击破,大兴二年(公元319年),石勒称赵王。咸和二年(公元329年),石勒灭前赵,‘兼并了关陇地区,建都襄国,称帝登极。

石勒是西晋十六国时期杰出政治家,是由奴隶逐渐晋升,直至做了后赵的皇帝,统一了曾经分崩离析、割据不停的黄河流域,他的成功不仅在于自己的军事征战,还得益于他成功的谋略,石勒灭西晋割据权臣王竣、刘琨,即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要除王浚、刘琨,同时攻击两个目标将会导致两人联手谋己,所以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先取王浚。王浚有野心,想自立为王,谋叛晋室,石勒就投其所好,上表称臣劝进,要尊其为天子,且想方设法消除王浚的疑虑,示弱兵于王的使臣,把游统派来的使者杀死送给王浚,明示自己的无二之心。以上措施终于使王浚完全放松了对他的戒心,石勒通过公开的以尊奉王浚为帝名义出兵,使王竣感到师出有名,乃常道也,不知常道之中,正隐藏了杀机。甚至石勒大军人城时,王浚还斥责要求防范石勒进攻的部下,说:“石公来是拥戴我的,妄说者斩首。”伪饰和好,上表称臣,使王浚懈怠戒备;遣使刘琨,呈信效忠晋室,造成刘琨麻痹,双管齐下,为成功偷袭王浚创造了好的条件,轻骑千里突袭,到达城下时,又以数千牛羊为诱饵,既可免王浚之疑,又防城中伏兵,可谓主意绝伦。王浚出府,来到中庭即被捆束手绑,也说明了石勒动手迅速敏捷,王浚被杀,刘琨孤立无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石勒大兵的到来,不过朝夕之间,其命运已定下,生死存亡只是时间问题,并州一失,最后刘琨逃到段匹单处,已是他人手中之物,自然不能成任何气候了。

丁谓是北宋真宗时一个有名的权臣,真宗时官升三司使,加抠密直学士,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封晋国公。他多才多艺,通晓诗、画、博穷、音律,正因为有才,被重才的宰相寇准推荐为参政政事,做自己的副手。丁谓又是一个性狡过人,善于附炎趋势的奸诈小人,真宗初年,权臣王钦若得势时,他专投王钦若所好,唯王是从。王钦若失势免宰相职后,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了寇准的相信。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他劝诱君臣封禅把神,从事虚诞邪僻之行。丁谓迎合君意,对当时朝臣皆不多言的建宫之义,极力怂恿。他对真宗说:“陛下富有天下,建一宫崇奉上帝,有何不可!”宋真宗随即命他总管建宫之事,结果丁谓大肆铺张,不惜扰民害命,所建的玉清昭应宫,精美绝伦,工程中间稍有不合意处,即推倒重造,有关理财部门,丝毫不敢阻拦。为了建宫,他又令在南方大肆伐木,百姓服役者死亡无数,许多死亡者被诬指为畏罪逃亡,家中妻儿也被网织入狱。当时的朝官张咏为此上疏朝廷,要求杀丁谓以谢天下,说:“陛下不该修造宫观,竭天下之财,伤天下之命,这都是贼臣丁谓诳惑皇上,请斩丁谓之头悬于国门,以谢天下;再斩张咏之头悬丁氏之门,以谢丁谓。”张咏以死相谏,反对劳民伤财修建宫观,却由于真宗的意愿,加之宰相寇准为其所骗,丁谓得以安然无恙。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冬,丁谓与曹利用同时出任枢密使,掌军机大权。曹利用与寇准有宿怨,早仇恨在心。丁谓本来由寇准所荐,得以进宫,但不久前因寇准当着群臣的面,对迎逢自己的丁谓表现的奴颜之相予以公开嘲讽,由此丁谓衔恨,于是与曹利用联手,共同对付正直的寇准。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宋真宗患病不能理政,皇后刘氏开始干预朝政。寇准曾铁面无私惩治了刘皇后的不法亲戚,刘皇后心中亦是恼怒万分,此时自己执掌权柄,自然要乘机报复,这样,在朝中形成了刘皇后、曹利用,丁谓和翰林学士钱惟演为核心的反寇准集团势力。宰相寇准见刘、曹、丁、钱势焰熏天,而宋真宗卧病在床,于是进宫私下建议真宗,要求他以社稷为重,传位给众望所归的皇太子,并选择真正干练的大臣辅佐朝政,并说:“丁谓、钱惟演乃奸邪小人,万万不可辅佐少主。”真宗当时病重,心有传位太子之意,对寇准的建议顿首同意,并要他布置准备。可惜因寇准豪饮酒宴,醉后走漏风声,事被丁谓得知,反而串通刘皇后,至真宗前诬告,说寇准是挟太子夺权,欲架空皇上。真宗被惑昏愦,忘了自己对寇准的嘱托,随即免寇准职。这年七月,把丁谓升为宰相职,丁谓上台,即排挤寇准,月内三黜,把他远贬道州司马。

同类推荐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热门推荐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死亡神座

    死亡神座

    带着巫妖王的记忆,踏入与游戏一样的世界,有着掌握死亡的心,必会重新踏上死亡的神座,成为史诗中的一员。
  •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和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分优雅的心情,一种高尚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伐道击法

    伐道击法

    石猴出,天地震,乾坤动,宇宙崩。一猴一术万道屈,一妖一棍神魔亡。亦仙亦妖伐万道,亦神亦魔击万法。创不朽,显伐戮。眨眼天地裂,抬手星辰陨,伐万道,破万法,挥手逆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税苑花香

    税苑花香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的热潮中,在全市人民广泛学习“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热潮中,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税苑花香》一书,就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 废后风华惊天下

    废后风华惊天下

    她是皇后侄女,他是贵妃之子。为了保住表哥的太子之位,为了家族不致倾覆,她欺骗了他,还间接害死了他的母妃。可结果她想保护的一切都随雨打风吹去,就连她自己,也成为了他的战利品。他深恨她为了皇兄欺骗他的感情,她活在害死他生母的负疚中。当他如愿登上帝位,强行迎她为后,却处处为难,让她成为后宫的笑柄。可是,折磨她,并不能让他真的开怀。因为,她依然是他从小就放在心头,用尽手段终于得到的宝贝儿。他在心底偷偷说,陌儿,只要你忘了皇兄,我就原谅你,从此好好待你。在终于下定决心时却听到不堪折磨的她说,如果是表哥,一定不会这样待我。他们一次次的错过,她在后位上渐渐心如死灰,诈死出宫从此天宽海阔,活出没有负累的精彩人生。失去此生挚爱,他痛不欲生。当年的真相抽丝剥茧的展开,他更是悔不当初。要如何才能寻回已经不再留恋他的宝贝儿?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化敌为友祸从口出忌功高盖主切忌自我炫耀你好我好大家好要善于“伪装”自己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该退则退,该让则让巧用“含糊其辞”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必和小人划清界线学会爱你的敌人该说谎时就说谎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防备突然升温的友情异性朋友更有安全感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
  • 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谋生的方式和日常状态的差异。就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在别人眼里,夜已经很深了,我还在灯下看着校样。,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对这个社会(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事)的理解,我已经四十一岁了。是的,我是一位作家。中年作家。是的,作家也许会有点与众不同?不,有些报刊上有时仍然会称我为青年作家。叫青年作家似乎也没人有意见。当然,只要一过了四十。一个男人,事实上我们与别人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这是我的又一本新书。只是我自己知道,事实上我已经毫无争议地跨入了中年,或者说是壮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