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09

第9章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8)

了此大事,须卸却一生,装载干竭,累积珍藏,将至玄至妙的、能觉能悟的、阴结不化的、隐隐在脏腑中作奇作怪的、劫贼阴魔,通身打落罄,教净尽全无倚托,如灵魂不得附尸相似,倒向平地上忽转过身来,才有一星见量[6]。现前急须吹毛铲落[7],无令纤土停针[8],方许少分相应。

注释

[1]静庐:本处指精舍。

[2]学问阴毒:意思是暗地里被各种知识困扰,乃至伤害荼毒。

[3]百万恶煞:指所有艰苦磨难。

[4]太平禅:指附庸风雅、不痛不痒的假禅话。

[5]鹞过新罗:指机会不再,消失了。鹞,鹞鹰。新罗,古时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

[6]一星见量:一线希望。

[7]吹毛铲落: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铲掉烦恼,好比收拾家禽。

[8]无令纤土停针: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不要搞错方向。无令纤土停针,原是风水术语,指罗盘不在薄土停留。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为道若不经百万恶煞照鉴,检察不出。”黄檗无念禅师开示:求道甚苦,得道甚怖,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修行人要投身苦怖之中,万难得一福。因为当初一罪害万人,所以今天万难得一福,这就是报应。不知报应,枉自学佛。禅师告诉我们,种种大苦大难大凶煞都是前世因果,无法避免,但也无法害怕,直面就是了。有债还债,就怕没信心,不怕还不起。真金不怕火烧,善念不怕恶人。“百万恶煞照鉴”,反而证明了此心不妄,是真诚君子。不怕善人来求,也不怕恶人来问。夜半追债,坦然应之,这是真学佛人。

禅师开示:要炼出一片空明,内心无滓尘。纵然有凶神恶煞,也无非是空气澎湃,大水泻嚷,闹一阵就走了。不可凶神对凶神,恶煞对恶煞,要用他来检讨自身,为何我老有魔难?无非心不善不诚,又善又诚,眼前有一片春风,足下是万里河山。

复傅考功泰衡

接蒋考功书,道公吞过栗棘蓬[1]三个,不受人瞒。僧特过访,果不虚也。若非夙植德本,累劫薰修[2],焉能一信至此。虽然切不可认着,何也?若作圣解迷,在中途所以前步,工夫只图见性后步。须要透出重关,觑破生死。

譬如驾船无风浪时,撑篙荡桨之人也都扶得柁,若遇风浪滔天,须是久惯的稍公,柁柄在手,随波上下,安稳无忧。到恁么时,便好逢场作戏,随寓安身[3],出格利生,无处不可。若有毫厘未尽,强作主宰,卒境一至,瞥尔情生,虽有见识聪明都用不着,实自欺瞒,非先贤之罪也。

注释

[1]栗棘蓬:方言,指没去皮、带刺的栗子。吞栗棘蓬是苦修。

[2]累劫薰修:经历磨难不改变,依然洁身自好,坚持不懈。薰修,特指薰香沐浴斋戒修行。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在祭祀或修行中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

佛陀对斋戒的开示:《大般涅盘经》:“当于尔时,阎浮提内,无一比丘为我弟子。尔时波旬悉以大火焚烧一切所有经典。其中或有遗余在者,诸婆罗门即共偷取,处处采拾,安置己典。以是义故,诸小菩萨,佛未出时,率共信受婆罗门语。诸婆罗门虽作是说:‘我有斋戒。’而诸外道真实无也。诸外道等,虽复说言有我乐净,而实不解我乐净义,直以佛法一字二字,一句二句,说言我典有如是义。”

盖凡有持斋,则必有戒,故斋戒二字自古并称。狭义言之,即指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中所谓“圣八支斋”者,亦即今日教内习称之八关斋戒(又称八关斋、八戒),此一戒律乃专供优婆塞、优婆夷等在家二众于一日一夜受持出家之戒。其内容于诸经所举颇有异说,然通常所谓之八戒者列举如下:(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不与取”系指未经他人允诺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三)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四)离虚诳语,举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五)离饮诸酒,酒能乱性昏智,妨碍修行,故须远离;(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以免养尊处优,习于放逸;(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即不以香花、花鬘佩戴于身,不以香油等涂抹于身,不作歌舞倡伎,亦不无故前往观听;(八)离食非时食,即上记所谓之不过中食,此系八戒中之最重要者。

[3]随寓安身: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安居火宅,内有清泉。

解读

禅师语录云:“透出垂关,觑破生死。”黄檗无念禅师开示:生死事大,大不过不怕的人。关山重重,拦不住通行的人。之所以通行,畅通无阻,是因为身上有通行证。什么是学佛人的通行证?不是一身袈裟,不是满口佛言,更不是这种证、那种牒、世俗身份,官职加身,只能是善心一片,走哪里都是一个诚。老实做人,老实修行,这就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什么叫“透出重关?”不是说有无穷本事,本事越大越要被收拾,做一个“没本事”的人最好,不伤人,不求人,这是真本事,因此身处社会如入无人之境。什么叫“觑破生死?”不是战胜生死,生死无法战胜,你越恐惧他,他就越发时时刻刻粘住你。只有忘怀得失、忘情生死,持一颗善心,一切随缘不强求,就已身在生死之外。已经得生之人,何必言生?已经历死之人,何必畏死?佛法是不生不灭之道,不是助长生死之道。但凡悦生畏死,皆未达佛旨。佛菩萨是要我们做一个跳出生死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在生死中得好处的人。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找一个不怕死的人不难,找一个不怕生的人极难。直面苦乐人生,念一声佛,行善而不扬善。暗中得好处,不必得罪人,也不教训人,其中有修行乐趣,自己的生死自己负责,日日敬神明,不妄想,便有实在收获。

复李孝廉

来云怕死,忽到不知趣向,若真怕死,且看这一怕死的从何而起?查来查去,不论年月,如水湿麻绳[1],渐渐紧来,逼到无用力处,连那怕死的、查考的,一齐粉碎。生尚不可得,死从何来?切莫知解[2]过去了。

注释

[1]水湿麻绳:这是禅师的禅语,意思是人生的麻烦越来越大,包袱越来越重,必需抛下。

[2]知解:通支解,本处指蒙混过关。

解读

禅师语录云:“生尚不可得,死从何来?”黄檗无念禅师在此再论生死,殷切开示:先把生的问题搞明白了,死自然不是问题。这也就是夫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死虽重大,也不过是生的副产品。说是“副产品”是很准确的,意思是经常伴生,但并不是必然伴生。也就是说,有生常有死,但有生未必有死。生是生,死是死,不能见风就是雨,见生就是死。佛学斟破迷妄,打出鬼门关。怎样打出鬼门关?不是说你恋生就免死,世上哪有这种好事?恋钱就成富翁吗?恋生就能长生吗?最傻的人也知道这不可能。富从福中求,生从仁中生。上苍有好生之德,佛菩萨有慈悲心,因此我们罪中免罪,恩上加恩,白白得来这条命。生命哪里来?福报中来,赦免中来,恩赐中来。如不珍惜,应付收回。什么叫死?死就是福报收回。一旦没了福报,恶报就来,人敌不过魔,可不就死了。一定要惜福,惜福得的不是福,惜福得生。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世间享福人太多,因福招祸,无可救药了。现在要找一无福之人,向他施一福,看他惜还不惜?如他惜福,我便惜之。

复问

复邹司寇南皋

不审年来己躬[1],造诣[2]何如?僧数十年苦辛搬尽,欲求个知命者[3]佐助吾宗,终无适愿。公天姿卓异,胆志超群,正足胜任此段因缘,柰聪明太煞[4],多被见解阴魔瞒过,于般若本心[5]不能触动,先哲斥为认贼作子者是也。若据本位[6]中一切觉知全无交涉,但起丝毫觉知,即劫家珍之贼,非本觉[7]主人。也然觉知者,但方便权名耳!岂觉更有觉,知更有知,中间更容谁分别是觉非觉、是知非知耶?如翁自南皋,岂更向人道我是南皋。这场事惟翁堪任。

且人生得失兴衰,犹若一梦,惟死生大事,乃永劫无尽。功勋[8]安有大过量人,肯草草苟图,自印而已。况浮世事无有尽期,扶世担子[9],挑来已极,亦当放下,图个轻安。出世[10]一法最紧要事,急忙下手,打教净尽,毕此残缘,分明落处。三界出没,无复滞碍。入凡不卑,入圣不尊。佛界魔宫,随意自在。虽然亲证[11]始得,切忌相似。

注释

[1]己躬:躬行、践行。本处特指依佛为人,践行禅道。

[2]造诣:成就。本处特指果位,实修的阶段。

[3]知命者: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本处特指有恒心修炼自己的人。

[4]太煞:太厉害,厉害过了头。

[5]般若本心:智慧心。本心即真心、自性。“本心”一词出自孟子,意思是本性是善(善性)。佛教借用,本心又叫真心、一心。在佛经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莲池大师说本心:“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像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本心即本愿。什么心发什么愿,成什么人。

[6]本位:即本心。本心自悟本来位置,同证果位,因此叫本位。

[7]本觉:即本心。本心觉悟,因此叫本觉。

[8]功勋:奖赏、荣誉。本处特指果报中的善报。

[9]扶世担子:救世心,各种善行。

[10]出世:不是离开世界,而是在世界中成就,并且成就世界。

出世

谓诸佛出现于世间成正觉并教化众生:《金刚三昧经》卷一云:“佛言:善男子!汝能问我出世之因,欲化众生,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是一大事不可思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云:“云何名为诸佛出世?谓如有一普于一切诸有情类,起善利益增上意乐,修习多千难行苦行,经三大劫阿僧企耶,积集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获得最后上妙之身,安坐无上胜菩提座,断除五盖,于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现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名为诸佛出世。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由如是名为出世。”经论中,对于佛陀出世之动机,颇多描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谓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大般若经》卷五一一则谓佛为宣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出现于世。此等出世之动机,是为佛陀出世之“大事因缘”。又称出世本怀,或出世大事。学佛人指舍世俗事,趋入佛门以修净行:即所谓出家或出尘。此为世俗所常用之“出世”意义。

所出者何?何为世间?世间指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无论是有情无情,皆念念生灭,三世迂流不停,故名世;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各有各的方所与界限,是名界。《楞严经》说:“世为迂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据此可知世约时间言,界就空间论。由于世界,含有时间与空间无限连续的意义,所以又名世间。世间可分为有情间、器世间、正觉世间三种。有情世间,指凡是有生命的动物世界,包括六道众生。因为六道众生,有情识分别,有思想活动,有欲望占有,故名有情世间,属于众生的正报。器世间,指众生所居住的国土,包括山河大地,及人类依赖生存的生态环境。例如花、草、树、木等,虽有生长能力,而无情识活动,一切靠人培植,供给人使用,故属众生的依报。无论依报或正报,皆有作为,有生灭,无常迅速,不能久住。因此又名有为法。正觉世间,在大乘,是指诸佛菩萨,以根本智所证的实相理;在小乘,指二乘圣人,以真空智证偏空涅盘的境界。佛言器世间是诸行无常;有情世间是诸法无我;正觉世间是涅盘寂静。意思是:有情与器世间中的一切动物、植物、矿物、生理或心理,物理,其共同性质,皆是无常。世间无常,故有成住壤空;物质无常,故有生住异灭;人命无常,故有生老病死;好景无常,故乐极生悲;聚散无常,故生离死别;人情无常,故冷暖炎凉;世态无常,故沧海桑田,桑田沧海,苦恼无量。是以佛说:诸受皆苦。欲想离苦得乐,当追究苦因,谋求灭苦之道,循道进修,到达涅盘寂静,清净无为的境界,自然可以超越世间无常、苦空,揖别生死烦恼,获得人生永恒而真实的生命,此正是孕育小乘出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出世的意义

佛为怜愍众生,愚痴无智,未能直接承受一乘佛法,因而权巧方便,曲就机情,说四谛法,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谛即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指人生的三苦、八苦以及无量之苦。六道众生,由因感果,有说不尽的忧悲苦恼,有受不尽的打击与折磨。世间无常,好景不永是坏苦。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迂流不息,是行苦。人的生理除八苦交煎外,还要承受来自人事界的打击,来自自然界的灾害,使人苦上加苦,是苦苦。所以佛说: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如《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是名苦谛。

集谛,指人心中积集烦恼,成为招苦之因。所以佛说:“集是苦因,苦因集有。”人心烦恼虽多,究其主要不外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故名根本烦恼。

贪,又名贪欲,或贪爱,以染着为性,生苦为业。众生对于物质享受,心生贪着,爱恋不舍,无论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不得时必争,或强夺巧取,或欺骗奸诈,给社会制造罪恶与混乱,给人类带来忧悲苦恼。故佛说贪是根本烦恼之一。

嗔,以憎恚为性,是不安与牵引所依为业。人对于逆境,心中懊恼,烦躁不安,便动肝火,迁怒他人,展开搏斗,残杀无辜。所以佛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又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免轮回苦,善自护嗔心。”痴,以不明事理迷暗为性,一切惑所依为业。众生心性暗钝,迷于真理,不见实相,幻生我法二执,是理痴,即根本无明。迷于事相,不明因果,不识邪正,妄生邪见,是事痴,即枝末无明。《唯识论》言:“诸烦恼生,必由痴故。”人因愚痴,不明事理,故贪、嗔、痴、我慢、邪见,疑惑不决,是以痴,是根本烦恼中的根本烦恼。

慢,以恃己高举为性,生苦为业。《大毗婆沙论》四十三卷说慢有七种。一慢:即骄傲成性,于同类中,执己为胜。二过慢:他人胜己,偏说同等,于同等人中,强说己胜。三慢过慢:于胜争胜,人本胜己,反执己为胜。四我慢,恃己凌他,贡高我慢。五增上慢:未证圣果,妄言证圣,诳惑他人。六卑慢:以劣自夸,己不及人,反说人不如己,不肯向他人学习。七邪慢:自己无学无德,妄言胜他,大言不惭,或固执邪见。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热门推荐
  • 田园小当家

    田园小当家

    重生农家小萝莉,人多事多极品多; 爹娘是个受气包,姐弟几人挨欺负。 日子可咋过呢? 不怕不怕,有极品灵泉和异能; 带着家人奔小康,做个威风八面的地主婆! -----------*******---------- 感谢《妇贵荣华》作者未眠君制作的精美封面,十分喜欢,么么哒!! 新人新文粉嫩嫩,子画拜求收藏、推荐票、留言、点击等一切包养支持,群么么!!
  • 欢喜冤家:校草恋上女汉子

    欢喜冤家:校草恋上女汉子

    【此文很抽,三观太正者入坑须谨慎】校草也会写情书?而且还是给我写的?开什么玩笑!信封用sao包的粉红色也就算了,撕开一看,尼玛内容还是古香古色的甄嬛体!我去,这二货校草是魂穿回来的吗?想跟我玩穿越时空的爱恋?啊呸,当我白痴啊!我敢肯定这不是个阴谋,就是个圈套!于是大笔一挥,在信纸写下三个大字,托人送还那校草,于是……从此后……我就陷入一片水深火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哭……讨论小群:166958510(有意者可加,敲门砖任意人物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穿越火线之英雄有梦

    穿越火线之英雄有梦

    王越,当你拿下百城联赛和WCG总冠军,做到中国区第一人的时候,本姑娘就嫁给你!我们胜过,我们输过,但是,我们从未怕过。致退役的CF老兵。少年穷,穷一时,我无法出身豪门,但是,我可以创造一个豪门。致奋斗的青春。Cfer,冲锋!
  • 唯剑惊鸿

    唯剑惊鸿

    腰悬三尺剑,脚踏万重山。路遇不平事,一剑证肝胆。谁言匹夫勇,敢为天下先。高歌御风去,清白在人间!我心唯剑,行侠天下!
  •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

    为人处世圆润通达的指南,行走社会畅通无阻的宝典。旁征博引,解读古今中外做人做事法则;深入浅出,揭开成功人士行走江湖之道。做人不懂低调,会处处受阻;做事不懂博弈,会处处碰壁。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这是做人与做事的智慧,更是做人与做事的诀窍。
  • 独爱至尊皇后

    独爱至尊皇后

    凤熠不为所动,反而伸出右手,紧紧地抓住女人的九节鞭,然后连带鞭子那头的女人一起,往地上狠狠地甩了下去女人显然没想到凤熠会出手,她不敢置信地喃喃道:“为什么?”此时的凤熠如同龙卷风中心,他周围的空气不断扭曲旋转,被亲生姐姐谋杀后。凌厉得像是要把人活活撕裂一般。他的声音寒冷得像是要将人直接冻结。“伤她者,【一对一专情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强强联手】她是现代隐世家族的狠厉家主,百倍还之。”,重生到了未知王朝的温柔富家女身上。无法接受近亲结婚的她,半夜三更从南府逃了出来,却被人盯上了。他是传说中三岁能文,七岁能武,十岁通经天纬地之才的朝凤国皇帝兼战神。无往不利的他,跟踪一个奇奇怪怪的女人却反被对方迷昏,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精彩片段一:“皇帝哥哥你让开!”女人怒火中烧喊道。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武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官兵喜爱看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多部图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确定的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这些出版物在指导部队推动工作、引导官兵鼓舞士气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