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24

第24章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4)

[1]何处不是神通变化:意思是不追求神通,神通在其中。化腐朽为神奇,化神奇为平常。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上下酬应,何处不是神通变化。”黄檗无念禅师心事:有修行的人讲究一个随缘,万事随喜,上上下下的应酬都能自如圆通。这不是圆滑,是神通。其中诀窍在于:有求不应。有求必应的是佛菩萨,有求不应的是学佛人。如有人见责,可以这样说:请向菩萨求。千万不可揽事。这是圆通妙道,只是一个不会,不知,不懂,但又不拒绝,让人知难而退,且不伤面子。这是禅师可怜劳心人,特别开示。

僧问:我日用处处搬营[1],无处不是觉性灵通[2],忽然气绝,未审灵灵寂寂3的东西归于何所?

师曰:你即今灵灵寂寂的东西,在甚么处!

僧无语。

师曰:学道人惟有此关难破,此处若不分明则属精灵4。

注释

[1]搬营:折腾。

[2]觉性灵通:悟性很好。

[3]灵灵寂寂:暗中发光。指灵魂。

[4]精灵:游荡无依的灵魂。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即今灵灵寂寂的东西。”“灵灵寂寂的东西”指灵魂。有僧人问禅师:我的灵魂忽然离开我,不知去了何处?黄檗无念禅师斥其荒唐,开示:人的身心灵是统一的,不能分裂了。其关系如下:身体是硬件,心是软件,灵魂是罩子。要说重要,当属灵魂最重要,因为他把人全身罩住,是身心的保护神。这个罩子是为了保护身心而存在,是慈悲神力所致。具体讲,这个罩子是为了保护身中这身、心中之心--真善种子而存在。善种要用善来求。激活自身也就是激活真善种子。身心灵合一,是真善人生,是成佛的必需模式。这是禅师所示。

僧病中,问:弟子寻常形体坚固[1],自谓快活,能做得主,无生死可怖。今日忙乱,却死得来,则与常人无异。

师曰:但看忙乱的是谁?如此省得,即无生死恐怖[2]何来。

注释

[1]形体坚固:身体健康。

[2]无生死恐怖:即《心经》所讲:“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用般若智慧超越生死。高于生死的才能超越生死,被生死控制的不能超越生死。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但看忙乱的是谁,如此省得即无生死恐怖何来。”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仔细看看谁在一天到晚忙碌不休,这是为心所累的自己,一旦明白忙乱无益,身好好对心,心好好对灵,身心灵合一,就会明白该过真实简单的生活,这种生活没什么高难,也不惊天动地,但最大的好处就是活得踏实。如此以来,生死观念都放下了,如《心经》所言“无有恐怖”。这是人生理想状态,也是应有状态。先不要讲成佛,先把人做好。不与鬼交,才是人样。

问:道可思议否?

师曰:道是何物,容汝思议[1]?又曰:虽不可思议,灵变滔滔[2],千问千酬[3],都从不思议中来。但落言语意解,便属鬼家活计。

注释

[1]道是何物,容汝思议:意思是佛法不是平常所谓思考能获得的。道,本处指佛法。容汝思议,容你思考。

[2]灵变滔滔:变幻无穷。

[3]千问千酬:千般问答。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但落言语意解,便属鬼家活计。”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不能从表面理解人的话,要从动因上探求。只听表面话,都是鬼话。如果成心把鬼话当真,定有鬼把戏。作为一个求真的修行人,能够理解并谅解常人的言不由衷,但自己不打诳语,也不从言语表面听一句话,是从说话人的言语动因上找答案。无心的过错不是过错,有心的行善不是行善。只从内心来看一个人,一切就都明明白白。如何深入人内心?简单,听其言,观其行。若有沉默者,我以沉默对之。

问:或有身住佛地[1],朝闻正法,不肯信受,不能了悟来生,还得闻否[2]?

师曰:要了此时即了,有何欠缺更待来生?

注释

[1]身住佛地:无处不是佛地。本处指寺庙。

[2]还得闻否:还有机会听到佛法吗?

解读

禅师语录云:“要了此时即了,有何欠缺更待来生?”黄檗无念禅师心事:要了断现在就了断,有什么欠缺的要等来生?言下之意是人要对今生负责,今生的事无法推来生。所谓“修来世”是不可能的,只能越陷越深。不要讲理由,不要讲条件。条件是人创造的,理由却最好不要创造。以了断为布施,就可以不以了断为苦。《金刚经》上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金刚经》继续指示说:这种布施包括色布施与相布施,不着色,不着相,福德不可思量。断了一座桥,成就了桥两头的两座山。断了一个念,成就了对今生负责的修行人。

十一

问:如何是透脱[1]?

师曰:用透作么?又曰:透脱者,或因教典,或因触事,或因言句[2],得个悟入,见大地众生,无不平等,又要出此窠臼,才得自由。

问:如何忘得情境[3]?

师曰:且道情境又是何物?只这个忘字就是病根。此时你问我答,有甚忘得。

注释

[1]透脱:透彻。

[2]教典,触事,言句:佛教经典,待人接物,言语唱颂。

[3]忘得情境:把心情(内在)与环境(外在)都忘了。

解读

禅师语录云:“只这个忘字,就是病根。”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不必刻意忘却,让事情按自身规律走。刻意忘却是提醒,反会加深记忆。有的事情不要提,有的可以提,如何提不是问题,该不该提才是问题。人的病根在于哪壶不开提哪壶。也许世上本没有“忘了”,只有故意。所以最好不说一个忘字,才是立志忘情的修行人。山不管云来云去,水不管花开花落,人又何必管世事纷纭。淡定淡定,淡了就能定。

十二

客曰:此时说话是一大梦[1],睡着做梦是一小梦[2]。

师正色曰:此时说话既是大梦,如何是醒时[3]?

客无语。

师曰:若要求醒,直待驴年。

注释

[1]大梦:白日梦,醒时梦。

[2]小梦:夜晚梦,梦魇。

[3]如何是醒时:怎样才是醒?这是禅师的责语。对方明知故问,因此棒喝。

解读

禅师语录云:“若要求醒,直待驴年。”黄檗无念禅师对来客开示:不要骑驴找驴。既然已经醒来,就不要说梦话。什么叫“求醒”?难道现在还不够清醒吗?为何醒过来的人还装睡,好人要装坏人?这种自我哄瞒有没有意义?说给谁听,做给谁看?无非一个痴。佛经上说“痴人说梦”,正是要我们不能把自己催眠了。修行人应该这样:宁肯不要虚幻的花,也要真实的草。

十三

僧问:你这龙湖僧众,个个皆出火宅否?

师曰:你将甚么作火宅?谁在火宅内?

僧无对。

师曰:你正言语时,在己分上作么生出[1]?

僧曰:且请和尚作么出?

师一喝,僧拟议,师曰:火宅出不得也。

问:如何照见五蕴皆空[2]?

师曰:将何作五蕴?照个甚么?你说看。

注释

[1]在己分上作么生出:在自己的本分上想什么。意思是超出了本分。这是禅师的责语。作么:什么。生出:想出。

[2]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佛教用语,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提出了“五蕴皆空”的重要性,即“五蕴皆空”能使人摆脱“一切苦厄”。

解读

禅师语录云:“你将甚么作火宅?谁在火宅内?”连续两个问,将故意找问题的人喝醒。黄檗无念禅师心事:火宅都是人自找的,故意说起火宅的人必定自己就在里面。世人欲望升腾,即是火宅。如果没信心,凡火更旺,业火更毒。一旦坚定信念,火就没了。不是没了,是作用不到自身,那就是没了。不是水灭火,而是火自灭。这是真修行。修行修的不是水灭火,而是火自灭。

十四

居士问:某甲[1]向学[2]之心久矣,而不知何门悟入。

师曰:公今二六时中,上下酬应,无非悟门[3],不必更求悟门。既欲向学,学到无可学处,便是真学。问头脑,今时学者把古人看得太高了,重彼轻己,是为小人。只要信得自己是人,方知圣人亦只如此,才不被圣凡所碍。

曰:某在家行忠孝,而恐上下不到[4],常有一愧在心。

师曰:古之行孝者多不自知,若自知我能行孝,恐上下不到是为造作,非真行孝也。若真行孝,无心可愧,无尔我分,不用做作,上下自然一团纯和[5]。若要做个名色[6]出来,令人知我行孝,正是忘恩背义不孝之子。

注释

[1]某甲:某人,或自称之代词。

[2]向学:好学。本处指好佛学。

[3]悟门:领悟之处。

[4]某在家行忠孝,而恐上下不到:想行孝道又不知道如何行孝道,因而怕双亲不喜欢。

[5]一团纯和:一团和气。

[6]名色:名堂。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到无可学处,便是真学。”这是禅师对好学居士的针对性开示。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向外学习不如在内觉醒,自性觉醒是真正的学习。向自己学习就可以了,自性里面有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里面。并不是不谦虚,找源头就得回头。并不是封闭自己,深入必定是孤独的。

十五

客曰:过去许多古人,毕竟也有个不了事[1]。

师曰:莫替古人担忧,只要自家果然了得干净,命根断绝[2],自然与一切古人相见,莫要管他了不了。又曰:你开言吐语时古人在那里?

曰:不晓得。

师曰:不晓得最亲切[3]。

曰:我还不亲切?师曰:你不亲切处问来?

客无语。

师叹曰:有话须向知音说,不是知音莫乱言。

又问:一切人如何得自在去?

师曰:我今一目所视,个个停停当当[4],贵者自贵,贱者自贱,寒则穿衣,热则取凉,何处不自在。

注释

[1]不了事:不懂事,不成样子。

[2]命根断绝:从命根里尘缘断绝。

[3]不晓得最亲切:不知道最亲切。不知道最真实,真实的就是亲切的。

[4]个个停停当当:各人有各人的命,无不停当。

解读

禅师语录云:“莫替古人担忧,只要自家果然了得干净。”黄檗无念禅师心事:古人今人面临的都是一个解脱生死的人生问题,自己解脱了,那么看世界就是好的。人与世界不和谐,关键在于人自己,原与世界无关。世界是由心造就的,心不安,世界必动荡。心安世宁。不要说“让我满足我就安心了”,由着人的性子,孙悟空做了如来佛也不会安心,必须要说“我现在就安心了”。这不是因为得到,而是因为放下。

十六

问:初入信位[1],菩萨云何能说种种法?

师曰:到是不参学的人,无有一毫知觉打搅[2],赤洒洒[3]地无有参杂。能说种种法[4],故曰一超直入如来地。

注释

[1]初入信位:初信不久。信位是相对果位说的,先有信位后有果位。

[2]知觉打搅:知识打扰。

[3]赤洒洒:赤条条。

[4]能说种种法:种种法都通,种种法都说。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一超直入如来地。”黄檗无念禅师心事:人一觉悟,见性见佛,一个人生大超越就来到了自在的如来地。“如来地”即极乐地,庄严佛土。这不是一个比方,而是真实存在。怎样的超越才算大超越?怎样的超越才能甩掉众人?怎样的超越才能进入?答案很简单:转身就是超越。连方向都超越了,还有什么不能超越的。禅师在此悄然指示:有时真不能和大众一个方向。佛法虽为众人,但解脱不在众人中。

十七

问:设有人把世间文字[1]都背得么?

师曰:历代祖师[2]谁不背过。六祖不识一字,三藏十二部无不贯通。只为学者逐文解义,若有一则公案、一卷经不看得粉碎[3],不名参学事毕[4]。

注释

[1]世间文字:世上文字,所有书本知识。本处指所有佛经。

[2]历代祖师:本处指历代禅宗祖师。印度第一祖是佛的弟子摩诃迦叶,印度第二十八祖和中国禅宗第一祖是菩提达摩,真正将禅宗中国化的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惠能之后禅宗无祖师。

[3]一卷经不看得粉碎:把经书看破。

[4]不名参学事毕:不叫把佛经学完。

解读

禅师语录云:“六祖不识一字,三藏十二部无不贯通。”黄檗无念禅师据《坛经》开示:学佛学的不是佛经,学佛学的是佛心。六祖惠能禅师不识字不要紧,认识到自己的心就所有的经典都贯通了。所有的经典都在讲述一个字:真。要回到真实中来,莫被人世幻影带走。所有人都在发出一个心愿:悟。都希望打破迷境,走出迷宫。答案是:不要再走下去,迷宫岂有尽头?迷宫岂无陷阱?请原路退回到入口。不再走了,就叫走出。

十八

问:华严十回向[1]云,菩萨布施顶髻,肝胆手足更不言易处,云何只要舍痛处难处?

师曰:过去恒沙,诸佛历代祖师,谁不舍了痛处?若不舍此痛处,不名布施[2]。生死牢关,终不断根。须要拼命舍死一番[3],方得解脱。但自思惟我意中何事最痛?唯有学道求明白是你心中最痛的。恐怕舍了便落生死,皆是自生恐怖[4]。世人贪爱情境,便是苦海。你今贪恋佛法知见,亦名苦海。问:既不见不闻,如何进功[5]?师曰:此一关绝要出生死,问不得别人。一切人到此都不知趣向[6],此处若不觑破,难得了脱。

注释

[1]华严十回向:《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华严宗旨:系“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之名称,一经的要旨,都包含在题目中。大,即包含之义;方,即轨范之义;广,即周遍之义,即一心法界之体用,广大而无边,故称为大方广。佛,即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华,即成就万德圆备之果体的因行譬喻;严即开演因位之万行,以严饰佛果之深义,此为佛华严。此经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说菩萨以菩提心为因而修诸行,顿入佛地的因果,显示心性含摄无量、缘起无尽、时空行愿等相涉相入、无碍无尽的理境,及佛果地寥廓无碍、庄严无比的胜境。所说十回向是: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着解脱心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回向,又作转向、施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兹根据诸经记载,将回向种类归纳成六种:一、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二、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至高无上的佛果;三、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四、回小向大,将自觉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五;回少向多,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六、回劣向胜,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为菩萨一切行中推为上首;因此,无论修什麽行门,做什麽功德,皆应回向。

[2]若不舍此痛处,不名布施:学佛找痛处,从痛处下手。否则不叫布施。布施即把金钱、实物等布散施舍给别人。布施是奉献落到实处。奉献是身布施与心布施。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舍财而施名为财施,历代三藏法师说法,令人悟道,称为法施,观音菩萨现神力救众生苦,是无畏施。

同类推荐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热门推荐
  • 如蔷薇花开

    如蔷薇花开

    爱情的滋味也并不只有芬芳和甜蜜。一幅浅紫色的肖像画,又或者是一条手工编织的温暖牌围巾。也可能是一种选择,一只水晶鞋,一种欺骗,一种焦灼,一种彷徨,爱情的礼物并不只有红玫瑰和巧克力。也可能是一封抄袭的情书上,一种等待,又或者是静静的守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其它作品:《醉看人面桃花》https://m.pgsk.com/book/5292332903780001、《第二次相识》https://m.pgsk.com/book/5292993004736
  • 琥珀的眼泪(女生爱情标本之一)

    琥珀的眼泪(女生爱情标本之一)

    操场上已集满了绿色军装,果然男生少之又少,女生们的眼光仿佛通了虎性,向男生猛扑过去。汤芙忙抛下不快奋起直追,这时候宁可错看一干,不可放走一个。书中用一目十行形容人看得快,系中统共二十几个男性,半眼不到就全军覆没。
  • 灰姑娘生存笔记

    灰姑娘生存笔记

    成为已经嫁给王子的灰姑娘。但是现实往往比童话那一句“最后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要来的复杂的多。灰姑娘版大逃杀,史上最惊心动魄的穿越童话,迷失在4次元童话中的绝对女王进化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异世全能大小姐

    异世全能大小姐

    二货版简介:地摊上淘货,苏千华狗屎运地淘了个随身空间。车祸死亡,异世重生,却有变态要把她送给食人魔,寄人篱下,摇身一变,她成为王府大小姐。“知道吗?大小姐厨艺精湛,做出的菜是绝顶美味!”“知道吗?大小姐绝顶聪慧,造出的纸比天上的云还要白!”“知道吗?大小姐天赋异禀,能够把贫土变成良田!”某爹:儿子,赶紧下手,晚了你媳妇儿就被人抢了!某男:媳妇儿,咱成亲吧!某少年:千华妹妹,我才是最适合你的!某正太:姐,你不能始乱终弃啊!某太子:千华,来做我的太子妃吧。某疯子:我可以让你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某王子:我给你最自由的天地!某猫/某鸟/某狼:妖孽退散,主人是我们的!苏千华的口号是:空间在手,天下我有!普通版简介:过年回家遇车祸,倒霉!异世重生遭遇变态,超级倒霉!父亲手握重兵,可惜已死。母亲家族显赫,可惜不敢回家。堂堂世家千金,却要跟着母亲寄人篱下。饮食单一,生产力低下,小人横行,奸臣当道。这万恶的世道!她只想悠哉过自己的小日子,敌人却步步紧逼,次次陷害。唯有颠覆了这乱世,才能逍遥一世,笑傲苍穹。这是一个骨灰级吃货加生存狂人一路踩着狗屎运,靠着随身空间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最终颠覆天下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P:架空世界YY爽文,考据党谨慎跳坑,喜欢请记得收藏留言。
  • 江湖雅韵

    江湖雅韵

    江湖并不是江,也不是湖,江湖之所以成为江湖,是因为水的旁边总是住着人。人就是江湖,人心就是江湖。这样的江湖,可以抽刀断水、快意恩仇,也可以汉书下酒,秦云炅河。它可以忙碌,甚至带些血腥,也可以温馨,而又雅韵天成。是耶?非耶?剑不在手中,剑只在心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萌妻休夫:腹黑王爷小哑妃

    萌妻休夫:腹黑王爷小哑妃

    她第一次入宫,隔着帘子,他对母妃说:“儿臣选她。”她对他表示:“你堂堂一个王爷娶个哑女,连我都替你叫屈。”“你娶我肯定要后悔的!”她总好奇:“你为什么娶我?”晋王瞟了她一眼,淡淡一句,“图个清静。”“最后一次回答,你是我萧子隽要娶作王妃的人!”他到底不知不觉中爱上自己的王妃,而她出乎意料地将他“卖”了。“臣媳要与晋王和离!”推荐轻寒公子的新文《驯夫小野妃:腹黑王爷难搞定》
  • 健康晚餐

    健康晚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