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14

第14章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13)

(二)应供(梵arhat),音译阿罗诃,良福田,名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应供谓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三)正遍知(梵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正遍知(亦名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

(四)明行足(梵vidya^-caran!a-sam!panna),具三明。名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明行足,明即三明也(三明者,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行足者,谓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梵sugata),不还来。名善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盘。善逝者,即妙往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号善逝。

(六)世间解(梵loka-vid),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无上士(梵anuttara),无与等。名无上士。如诸法中,涅盘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以为一号。虽开合不同,其义则一。故两存之。)世间解者,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也。无上士者,谓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世间解无上士。

(七)调御丈夫(梵purus!a-damya-sa^rathi),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盘,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盘。故号调御丈夫。

(八)天人师,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天人师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九)佛(梵buddha),知三聚,名佛,(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十)世尊(梵bhagavat),具兹十德,名世间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世尊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嗔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最初教义。释迦牟尼进入般涅盘后,他的弟子们汇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传身教,通过几次结集,形成经、律、论“三藏”。随着佛法传播范围的日益扩大,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关于释迦牟尼基本的教义,后世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但是无论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经》中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法等,是释迦牟尼最初的教义。

[5]烁迦罗眼:法眼之一。

解读

禅师语录云:“脚踏实地,大用现前。”黄檗无念禅师开示:路走得踏实,巨大作用就出现眼前。正所谓“上天入地,不如脚踏实地”。不要说不能飞不能跳的唐僧没什么用,又能飞又能跳的孙猴子还得师父带。没前途,一身本事就没有用。一旦认清前路脚踏实地前行,凡肉之身的巨大作用就在眼前。做神仙也要踏实。做凡人做得踏实,境界比神仙还高。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找一无用人,安排大用。凡是自诩有本事,有用之人,多半是狂夫,不好收拾。唯有老实和尚方可传衣钵。

复胡侍御催景

接教后,无时不在左右,愧无定力,虚受幻质,无片刻之宁,不得亲领教旨。来云灯不照灯,一不知一,又恐同木石耳。若果真一,万事毕矣。在天同天,在人同人,彼此两无,真体流行,变化莫测,到此总是未发之中,一切名相绝迹无踪矣,才是曹溪印心[1]之客。又譬眼不见眼,门下见得甚明,僧观此意,还只见物,未得真眼。若得真眼,自然无物,何扫之有?所谓仁者被仁碍,智者被智碍,百姓有不知在,总是自己知见立出许多名色,障彼道眼,不得自在耳。又云泯知塞见,若果真省本来无物[2]耳,自聪眼自明用泯塞,作么卤莽?请教不知何如。

注释

[1]曹溪印心:禅宗本传。六祖惠能曾在曹溪传法,故称禅宗心传为曹溪印心。

[2]本来无物:即“本来无一物”的省语,是禅宗顿悟法门。顿悟,佛教术语,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关于顿悟概念,来源于六祖惠能的《坛经》。渐悟指修行过程中必须分为许多阶次,只有长期的甚而累世的努力才能达到证悟成佛。六祖在《坛经》里提出“顿悟”概念的内涵大致有几方面:

第一“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可见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

第二“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可见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

第三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可见顿悟结果不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烦恼之法。

第四“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我于忍和尚处(指在五祖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六祖开示自己和其师五祖均为已经顿悟之佛。

解读

禅师语录云:“仁者被仁碍,智者被智碍。”黄檗无念禅师开示:仁义有时是圈套,智慧有时是苦牢,人所依凭的往往是障碍。仁者之所以是仁者,就在于有仁义。一旦有了仁义,以仁义自居,占据道德高地,成为道德化身,那么他就会想:我是规则制定者,要让规则为我所用,不能让规则成为束缚,这样他就会变得不那么道德,不那么仁义。更有甚者,以仁义杀人,例子太多了。因此禅师说“仁者被仁碍。”就是此意。同样地,智慧让人自夸自傲,人往往在智慧面前栽倒。没智慧时他还能过下去,一旦有了智慧就危险。智慧越高摔得越重。因此禅师说“智者被智碍”。仁与智都是好东西,但不能自己有,要人家来评说,这才是真仁义,真智慧。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用仁来行善,好比用水中拐杖打人,根本就打不着。要用本性行善。不称仁义才是真仁义,不称智慧才是有点小智慧。至于大智慧,那是佛菩萨才有的。我们是求智慧的人,越谦虚越好。如果一定要说智慧,谦虚就是智慧。

复陈少卿石泓

读来教,浑然一纸,世出世之津梁也。果践其行,不惟无许老僧凑泊,虽释老复出,亦只得钳口结舌而已。如是而行,何世不治,何民不化。但出乎无心,物我一体[1],取舍都无[2],洋洋荡荡,浑无拘束,总千游戏场中打场戏球便了,又有何静可忻?何闹可厌?

丈夫之行当如是慷慨,喜则清风朗月,怒则迅雷疾霆,安同庸鄙之流,兢兢业业,谬将此七尺躯,甘作六寸乌纱之奴耶?富贵两字皆系前定[3],希之不来,驱之不去,安排计较亦奚以为?

世出世无两法,既能处世,亦能出世,卷舒天则,醒醒然自不涉梦中,事何假再提?然醒之一字,因梦而言,岂有醒更醒者?如足下是石泓,安用再觅石泓者哉!来云才一休息,辄如死人。第恐未得与死人相似,若真得如死人,个中事毕矣!

即此作用,便是先贤捷径功夫,但未纯静耳。久久掺炼得去,正好藉此宦迳为题,作自己一篇出生脱死底紧要文章,逐日思,逐日作,一朝打破空劫,疑瓶泻出,一韵天然绝句,了割生平结局,胡敢不称羡。吾邑中又出一员天资现成的享福人[4]也。

注释

[1]物我一体:借用道家语,本指外物与自我合一,混元含化,借指学佛之人打破外相回到本体。

[2]取舍都无:借用道家语,本指处世回归赤子,浑然忘却进取,借指学佛之人放下差别心。

[3]富贵两字皆系前定:即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意思。同于佛家命定之说。佛教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缘),并受“命定”的支配,在命定的锁链中人的意志是无能为力的。

[4]享福人:特指有福报的人。

解读

禅师语录云:“因梦而言,岂有醒更醒者?”黄檗无念禅师开示:就梦说梦,永远跳不出梦。没有梦,并且不说,才是真正醒来。佛经是醒世录,学佛求醒转,修禅是唤醒心灵。其中有道。连唤两次叫“呼唤”,“呼”是呼名,“唤”是唤性。一呼一唤,连醒再次才是真正醒转,只醒一次还会睡着,还要做春秋美梦,必须醒再次才能彻底告别无常梦境。连醒再次叫“苏醒”,醒一次叫“苏”,指身体复苏(暗示曾被梦魔戕残捆绑,人睡觉有种被捆绑、定住了的感觉,就是被梦想变成蚕,吐丝自缚),再醒一次叫“醒”,指内心醒来。身醒心也醒,用黄檗无念禅师的话来说就是“醒更醒”。这种“醒更醒”不易得,非得有大力提起不可。在梦中的人陷入太深,必须要生出一枝红莲,才能透出淤泥,否则将闷死在这多情的淤泥中。自性觉醒,谓之莲花。

禅师开示:枕头边上要放一把铁戒尺,每当发现自己睡觉做梦就自己打一下,一直打,一直打,直到醒来。

前因藏经行速,未得尽领教益,昨见公,当此大任于富贵声色,经世出世而两全矣。非大乘根器[1],最上灵苗,岂若是哉!信得率性,一切放下,率到未发处,自然超于言语想相之外,不在人情事变之中,难以形容,难以测度,不落有无,不堕生灭[2],本无向上向下[3]、利害祸福,无地可容矣。

不知性命真窍,原无定相,只因执定己见,伎俩参合,不知才要求妥,即属情见,要明生死源头,只在一念未起处看得破,方省未发之中。消息到此,朝闻夕死之说,了了分明。

注释

[1]大乘根器:激励语,指有学习大乘佛法的根基。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度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盘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称为“小乘”。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宏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盘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度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大乘佛教在我国得到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着《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地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着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着、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着《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2]不落有无,不堕生灭:即不生不灭之义。不生不灭,佛家语,认为佛法无生灭变迁,即“常住”之异名。出处为晋王巾《头陁寺碑文》:“仰苍苍之色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心经:“舍利子,是诸佛空相,不落有无,不堕生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佛法的第一义谛而言,一切诸法是无自性的,是性空、平等的。生,无生的实性;灭,无灭的实性,实际上是不生不灭。换言之,证得诸法不生不灭,即是证得佛法的第一义谛。故不生不灭有时被当作真如的法体、解脱的内容,更被视为如来的异名。佛言:“我所说法不生不灭者,不同外道不生不灭,亦不同彼不生无常法。何以故?大慧,诸外道说有实有体性不生不变相,我不如是堕于有无朋党聚中。大慧,我说离有无法,离生住灭相,非有非无,……一切世间诸法本来不生不灭。”《大般涅盘经》卷五:“又解脱者名曰虚无,虚无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虚无,……真解脱者,不生不灭。是故解脱即是如来。如来亦尔,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非有为法。”故言不生不灭即是解脱。

[3]本无向上向下:即不分贵贱,普度众生。普度众生,佛教语。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普度众生指超度所有的生命,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普度众生不是佛来普度众生,而是众生普度众生。

解读

禅师语录云:“要明生死源头,只在一念未起处。”黄檗无念禅师开示:要从没有生死的时候了解生死,人不可能从生死中解脱生死。正如:要从没问题的地方解决问题,不要从有问题的地方解决问题。如果从有问题的地方解决问题,解决者本身也成了问题。这个世界是荒唐的,小问题看似解决了,马上演变成大问题。小麻烦不见了,谁知出现大麻烦。有时不解决还好,稳住,不要与魔鬼互动。佛学之所以高明,不在于他能解决现实问题,而在于他告诉你什么是没有问题。当你明白什么是没有问题,那么自己就会找到消除问题的办法。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把一切问题授给我,其实还是一样糟。没有更糟,只有一样糟。因此不怕问题多,不怕问题大,就怕不知问题根源。人处世上注定是苦,注定是罪,不累不麻烦是不可能的,因此坦然面对一切,用自性的力量苏醒,善中得和谐,真中得超然。

复李司徒梦白

同类推荐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末日之魔幻厨房

    末日之魔幻厨房

    就遇到了末世,末世后的生活,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丧尸横行,灾难不断,食物和水,成了人们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还好她自带厨房,从32世纪莫名其秒掉到21世纪的方清,吃喝无优,只是那些解除和不快,却也一个接一个的向她找来,她想要平安度日,真的就不行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咖啡咖啡

    咖啡咖啡

    从咖啡的历史起源,到人文故事;从品种特性,到种植采收;从加工烘焙,到研磨冲泡,从品鉴方法,到设备器具;从成品制作,再到创意研发……101个章节逐一详解,500多张图片完美呈现。可以说,咖啡的前世今生,灵秀气质,技术细节和恢弘伟大,尽在本书之中。全书专业严谨中不乏优雅风趣,庄重沉稳中不失轻松诙谐。作者以特有的笔触视角和难得玩赏的姿态,携手读者真正品味咖啡之趣,体验咖啡之妙,享受咖啡之美,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 溺宠小甜妃:妖娆召唤师

    溺宠小甜妃:妖娆召唤师

    她,遭亲人迫害,含恨而亡,灵魂交换再度睁开眼眸,带着嗜血的笑容归来!风云起、天地动,万兽臣服!魔兽?封印万年魔尊都任由她挑选!高阶丹药?好吧,她随手捏来当糖丸!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她锋芒尽露!他,黑暗邪王,嗜血冷酷!翻手云覆手雨,却独宠她入骨,爱她成殇:“为你,我愿万劫不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同时,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青年时代,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上世纪20年代起,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全文已完结,放心看】她,是二十一世纪绝色女特工,隐世门中身怀灵术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穿越,她成为了被姐姐暗算,坠崖而亡的洛家废材五小姐。废材?丑女?可笑!谁知,山洞中,冰棺旁,废材变成了怎样的绝世天才?那漫不经心的眼光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绝代光华?丑陋的容颜下,又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当废材大放异彩,注定是一场风起云涌。当草包不再懦弱,天下唯我独尊。一朝惊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猖狂的不可一世。绝色锋芒,袖手乾坤,纵横世间,她铁血冷酷震天下!凤凰涅盘,火舞飞天,翱翔在天际的不是凤凰,而是蜕变的骄龙!看她如何以狂龙之姿,睥睨天下,震慑群英!本文系列文《很狂很嚣张:医妃有毒》
  • 蛮妻休夫

    蛮妻休夫

    姜雪见太郁闷了,天下竟然这么倒霉的事情都能给她碰上!好吧,她承认,她平时烧香拜佛没怎么虔诚过,而且偷鸡摸狗的事情也没少做可是也不是老天捉弄她的理由吧先是莫名其妙的混进了青楼,春宵一刻,缱绻缠绵,妈的竟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长什么鬼样再是一道晴空霹雳,老爹老娘把她给直接“扫地出门”了,原因竟然是他们要笑傲江湖,没空管她,给她随便找了个人家给嫁了美其名曰:指腹为婚唉!嫁就嫁吧,这能怪谁啊,只能怪自己的命太不好了,谁让她摊上这么对爹妈……夫君神秘的让人想抓狂,竟然让她独守空房三天之久好吧!算你有种!不过再想进这房间,门儿都没有!毫不留情,直接把亲亲爱爱的夫君一脚揣出了新房外,还十分关心的叮嘱他小心着凉,看吧,她可也是个传说中的贤惠妻子呢再扮个大花痴吓得他魂飞魄散的,反正这婚结的太没意思了,就干脆找点乐子了。没想夫君太黑腹,竟然还是个喜新厌旧之辈,好!你纳你的妾,她一纸休书,夫君,为妻的没时间陪你玩!外面天大地大,哪儿没男人陪我玩!哈哈…大方做上青楼花魁,堂而惶之的招蜂引蝶,乐此不疲啊嘿嘿,真是俗话说的好,家花不如野话香呀,看看,前夫竟然自己送上门了………※※※※※※※※※推荐自己的文:《蛮妃的契约》《囚爱狂君》※※※※※※※※※推荐好友的文:落雪轻盈:《背叛婚约》唐淫才子:《夫君别硬来》松下野客:《神经公主》文若曦《王爷的双面王妃》甜味白开水《英雄难过囧女关》夜初《娘子,你别太嚣张》潇湘小笔《灰姑娘的天价宝宝》花花非公子《护士王妃》
  • 新娘酷又拽

    新娘酷又拽

    十三岁,她喊他大叔,十四岁,她总爱破坏他的好事,十五岁,一杯药酒,她设计了他,从此爱上狼与小羊的游戏,十六岁,他傍上了别人,她离家出走。二十岁,她成了他的情人,原来,她一直逃不开,从他买下她的那天开始,一切都已经注定,就算拼命想躲都躲不掉!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成语故事100篇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成语故事100篇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洁瀚的历史长空中,散发出夺目的光彩。每一则成语都有一个源头,或是历史故事,或是古代寓言,无不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可以说,它们是每一代中华人成长过程中的好朋友。为了让小朋友更健康成长,我们选编了这套成语故事。通过通俗易懂,生动的语言叙述,辅以活泼清新的插图,还在每则故事后面附上浅显的理解。在合适的地方加上与内容有关的小知识,还有妙趣横生的互动板块。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开阔小朋友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智慧。我们还给故事加注了拼音,便于已上学的小朋友自己阅读。我们坚信,这套书会让孩子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