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00000031

第31章 世界文化巨人苏轼 (1)

第31章 世界文化巨人苏轼 (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中叶大文学家、书画

家、学者。

才华非凡造福地方

苏轼于北宋景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元1037年1月8日)诞生于四川眉山。“苏氏出高阳

,而曼延天下”。父亲苏洵闭门读书将近20年,

苏轼琴、棋、书、画,无所不学,才学远近闻名。在一次游玩时,苏轼将一个鱼潭命名为

“唤鱼池”,得到了青神进士王方的赏识。至和六年(1054),19岁的苏轼和王方的女儿

王弗结婚。王弗是个贤内助,侍奉公婆极其恭谨,对苏轼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她经常陪伴

苏轼读书。经常劝苏轼和人交往要谨慎。可惜她和苏轼才共同生活11年,便不幸病逝。

嘉元年(1056)三月,21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启程入京,参

加次年礼部按例举行的贡举考试。九月的举人考试,苏轼、苏辙都顺利通过了。第二年正月

的礼部考试,苏轼的文章使所有的考官连连叫好,以致于欧阳修还以为是他的门生曾巩所作

,为了避免受人攻击,欧阳修把这份卷子判为第二。等到启封才知道是苏轼的。取为第一的

既不是曾巩也不是苏轼,欧阳修后悔莫及。好在苏轼兄弟和曾巩都录取在高等里。礼部复试

时,苏轼取个第一。三月五日,宋仁宗赵祯在崇祯殿亲试进士,苏轼金榜题名,中二科,赐

进士及第。苏辙也在录取之列,赐同进士及第。苏轼兄弟同科进士,一举成名。

正当苏轼兄弟进士及第,兴高采烈地等待朝廷委任官职时,母亲病故,他们便随父亲匆

忙离京,回故乡奔丧。从此在家守孝27个月。

嘉四年(1059年)十月,苏轼服丧期满,便和父亲、弟弟启程还京,

朝廷授官诏书很快下来,兄弟二人都被授予九品小官主簿,是

干杂活的,他俩拒绝赴任。

欧阳修对朝廷不重视人才而愤愤不平,大力推荐。苏轼也把他写的《进策》25篇、《进

论》25篇,进呈皇帝。

嘉六年(1061年),朝廷举行一次临时特别考试——秘阁的科举考试,苏轼兄

弟都被推荐参加了。苏轼写了六论,文章写得“文义灿然,时以为佳”。最后,仁宗在崇政

殿御试。苏氏兄弟言词激烈,击中时弊。仁宗认为此二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把苏轼取为

三等,苏辙取为四等。回到后宫,仍笑逐颜开,皇后问起,他说:“今日我为子孙得两位相

才。”

苏轼的25篇《进策》、《礼以养人为本论》和《御试制科策),直言不诲指出大宋王朝

在所谓太平景象下潜伏的危机,大声疾呼要进行改革。

苏轼的文章很快便传遍天下,他以一个青年改革家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嘉六年(1061年)十二月,苏轼出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治平二年(1065年)正月,苏轼任凤阳签判期满,回到汴京,入判登闻鼓院。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大刀阔斧进行变法。苏轼起而与王安石抗

争。苏轼和王安石的分歧主要是不同政见的分歧。如在解决王朝财政拮据的问题上,王安石

主张“理财”,苏轼主张“节流”。这是一个根本的分歧,这种分歧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

实践的根源。

熙宁四年(1071年)四月,苏轼外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公余游访寺庙,宴饮湖畔,赋诗唱和,留下了许多歌颂西湖的千古绝唱,

最脍炙人口的恐怕要数“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句子了。他同僧侣歌妓

交往,留下了许多趣话,活尽文人的洒脱。他体贴民间疾苦,因而也很有政绩。他和太守一

道治理钱塘六井,开沟易管引西湖水,使六井水常满,为杭州百姓解决吃水问题。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时,王安石的处境不妙了,老朋友纷纷离他而去。又加上天灾频频

,皇上惊恐,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苏轼在密州时,王、苏相和诗,摈弃前嫌成为诗友

了。

杭州任满,因弟弟子由在齐州,苏轼也请求调往山东。他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

。熙宁七年(1074)十一月到任。

密州任满,苏轼去济南找子由,辙已任职汴京,他去迎接哥哥,欲同入京。上头却下来

旨意,不许苏轼进汴京,改派徐州。

乌台诗案黄州绝唱

苏轼改任杭州,在《湖州谢表》中发了几句牢骚,

其中“新进”、“生事”之语,刺痛了朝中当权

者李定等人。他们纷纷上章弹劾,从苏轼诗中摘出一些对新法不满的话,无限上纲,欲必置

苏轼于死地而后快。李定列出了苏轼的四大罪状:

一是“终不悔,其恶之著”;二是“傲悖之语,日闻中外”;三是“言伪而辩”;四是:

“陛下修明政事,怨己不用”。

神宗不想追究苏轼,但御史们一再起哄要求,最后只好同意把苏轼拘捕审问。

对和苏轼有诗文来往的人,逐一调查,开列两张名单。一张是收有苏轼讥讽文字,不申

缴入司的,有王巩、僧道潜等29人;一张是收有苏轼诗文但无讥讽文字的,有章傅等47人。

甚至连过世的欧阳修等人也牵连其中。

苏轼自料此次必死,心情沮丧。在狱中

给弟弟写了诀别诗,然后等死。已

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的公案,以“公一言

而决”。

当神宗读到苏轼的诀别诗,深受感动,认为苏轼还是爱君的。因为其中有“圣主如天万

物春”的句子。

最后,御史台逼苏轼写长达二万字的“供状”,以“讥讽政事”的罪名结案。苏轼获释

出狱,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其他与苏轼案有牵连的人也各有

处罚:王洗,贬官谪居;苏辙,贬为筠州监酒;王巩,贬为宾州监酒;张安道、司马光、范

镇、陈襄等二十二人,各罚铜二十。这就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在黄州,住在临皋亭驿站。苏轼平时“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迫于生计,幸亏

老友马正卿请得数十亩旧田地,让他开垦。苏轼带领家僮,在朋友帮忙下,开垦黄冈

下的这片土地。

此地处城东,人们称为“东坡”。苏轼又在东坡上盖了几间草房,命名为“雪堂”。苏轼

很爱自己的东坡和雪堂,从东坡躬耕起,他就自号“东坡居士”。

谪居期间,苏轼潜心研究佛老思想,他的创作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正如苏辙所说,

苏轼谪居黄州之前,他兄弟俩文章还不差上下,及苏轼“谪居黄州,杜门深居,驰骋翰墨,

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他便望尘莫及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苏轼的代表作《念

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均在这时创作。虽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

错把黄州赤壁当浦圻赤壁,但其二赋,成为千古绝唱。

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轼改移汝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垂帘听政

,积极起用反对变法的人物。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苏轼也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刚上任五天,被召还京都居礼部郎中。

同类推荐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热门推荐
  • 膳食革命

    膳食革命

    最经典的民族传统膳食,最实用的营养美食大全。食药同源,膳药同功,看似简单的买菜做饭,其实蕴含着养生的奥秘,掌握膳食和就餐的十大平衡,真正做到身土不二,寓医于食。阅读本书,赶紧让你的家庭来一场膳食革命吧。
  • 女鬼大人跟我走

    女鬼大人跟我走

    床上多出的小美女是怎么回事……我连女鬼都上了,点背不能怨社会,还有什么不敢的…,谁特么的想到房子墙里还能遇见腐尸!我发誓我关于这尸体毛都不知道!可是尸体被带走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极品最强大少

    极品最强大少

    无敌大少回归都市,校长你好,我是你的未婚夫……
  • 异世炼狱修罗

    异世炼狱修罗

    杀手修罗重异世重生,化身成龙.修罗完本大鬼新书仙擎,小小书童以一只灵虫,玩转修仙世界!一步步走上封仙之路.巨灵神,以力破仙!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珠联“碧”合

    珠联“碧”合

    许碧合一心想成为一个婚纱设计师,为此她参加了JR的比赛,想要获得成功。在感情上,她为了能找到自己的王子,一次次地失恋然后再站起来,她的身边始终有自己的青梅竹马何仲谦相伴。她在遇到初恋陆成铭之后觉得自己找到了王子,却发现对方选择了未来。在朋友的点拨之下她恍然发现,其实这么多年她一直寻找的王子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的好朋友何仲谦。两个人一起努力参加比赛,最后因为意外何仲谦失去比赛资格,许碧合获胜,一个人远走他乡,最终学成归来……
  • 特工废后

    特工废后

    她刁蛮任性、胡作非为,依仗雄厚家势逼迫皇上封她为后。结果,家道败落,爹爹惨死,她的皇后身份被废,打入冷宫,受尽欺辱,折磨。而她,二十一世纪最出色的特工,头脑精明,身手迅捷,腹黑狡诈,行事阴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当她的灵魂夸越千年成为了她。那些欺压她的宫女、太监和嬷嬷,那些制造阴谋诡计的侧妃,那个不念夫妻情份把她打入冷宫的皇上。她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来一个收拾一个。狂暴皇上——“苏晨,你一日是朕的皇后,一生一世都是朕的女人!”“放屁!”“什么?你竟然说朕放…”“当初是你当着文武百官把我废掉,现在后悔恐怕来不及了!姑奶奶早就不是你的皇后了。”“就算你不是皇后,后宫所有的女人都是朕的。”“你娘太后也是吗?”某人无语。邪恶王爷——“皇嫂,我等这天等了好久。”“等什么?”“等你被废。”“为什么?”“因为…只有你被废,我才可以得到你。”魔教教主——“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你永远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那我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了。”“什么办法?”话未说话,已被敲昏。武林盟主——“我要你做我的女人。”“做你的女人有什么好处?”“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我要你武林盟主的位子。”某人狂晕。强宠—失宠皇后
  • 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现代公司的先进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理论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本书涵盖了管理学中的许多重要领域,这些理论相辅相成,诠释了现代公司里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