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100000013

第13章 信仰访谈录(6)

黎鸣:这又是老子对自己的一个保护。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就在这时,只有小国寡民才能保持当时的和平,否则就会跟后来的战国时代一样。老子不愿意看到后世战国的乱局,老百姓没法活。秦朝大一统是天下灾难,老子并不赞同。思想不可能大一统,只能用武力、暴力大一统。

王少农:小国寡民如何实现道德伦理?客观的讲,小国寡民不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任何小国寡民在历史上都很快被大国暴民摧毁。

(第二天一早,王少农就此问题继续与智怀探讨说:“我仔细揣摩老子的意思,小国寡民似乎是和谐社区的样子,它背后有一个庞大、强大并且有序的大天下或者大国家。”智怀对此默认。)

黎鸣:(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到老子的时代局限性。他可以谈纯粹理论,实践有局限,当时是儒家的天下。儒家不仅从孔子开始。

王少农:老子孔子都有局限性,除此以外,中国是否存在没有局限的人?道是有局限性的吗?

黎鸣:人们对道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略一思索,说)道是没有局限性的,只有道本身是不被局限的。

王少农:那么可不可以说,没有局限性的道,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黎鸣:可以这么说。没有局限性的道,也就是老子讲的道就是中国人的信仰。道就是基督教的上帝,希腊人的逻各斯,祂是绝对完美的真理。

王少农:祂也绝对不求人的。

黎鸣:绝对不求人。何谓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他都先天地生,当然也先于你啦。祂绝对完美。祂能生万物,万物不能生他。祂就是上帝。

王少农:创造者。

黎鸣:对呀。他比上帝更宝贵。老子没说道是神。老子说的道其实是希腊人说的绝对真理。老子的价值超过摩西、耶稣、苏格拉底、柏拉图。

王少农:西方基督教传统以救赎、救恩证明了道的伟大,老子似乎不是通过救恩来理解道,但老子的道逻辑清晰,是可以认识的。

黎鸣:老子的道是可以认识的。

王少农:可以拥抱的,可以成为的。

黎鸣:对。老子讲“道”,同时讲到“名”。老子《道德经》的开头所有人都读错了,都读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确的读法是像我一样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真正的读法,必须要像我这样读,才是读《道德经》,否则开头一错全部都错了。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又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道,那究竟他是什么道呢?不知道。”这不是鬼话吗?哪有这么读《道德经》的?老子《道德经》句句真切,句句实在,从来不玩虚的,所以正确的读法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认识的,道又经常被人搞错,这就是一般的规律。”回到道与名,这是两个东西。道是客观的,先天地生。人是什么呢?人要给道命名。名怎么印证道?可。非。常。三个字把道与名连在一起。名是人的东西,道是客观的东西,上帝的东西,规律的东西。人通过名认识道,通过常名命名常道。

王少农:您这解释很清楚了。您的老子《道德经》的读法,我认为是正确的。

黎鸣:只能这么读。

王少农:什么是中国人的道?什么是中国人的信仰?

黎鸣:中国人的信仰就是道,中国人的信仰只能是道,而不可能是神。后来道教偏离了《道德经》,什么元始天尊,胡编乱造。

智怀:黎鸣老师,中国人现在应该怎么信这个道?

黎鸣:读《道德经》呀,从老子《道德经》这个意义信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三,为什么讲道还能生?而且能生出东西来呢?道是在运动中再现。

王少农:生生不息的道。

黎鸣:对。生生不息的道。永远进步的道。不是静止的,不是死的东西。否则无法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王少农:道是一种自强精神,对中国人的人格塑造有巨大帮助。您多年从事中国人人性研究,非常透彻,请您从中国人人性的角度谈谈中国人的信仰,这其中问题何在?

黎鸣:问题就在于中国人人性受老子影响太小,被孔子压抑了几千年。

王少农:如果要从压抑的人性过渡到不压抑的信仰,该怎么做?人性与信仰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搭个桥?

黎鸣:只有西化,彻底西化。只有西化才能认识到老祖宗的伟大,认识老子的伟大。

王少农:您指的西方是基督教的西方?还是西腊罗马?还是英美?

黎鸣:我讲的是活动中的西方。我说的西化即进化中的西方,亦即西方的进化。我们要努力把西方的东西掌握过来。如果不学习西方哲学,我就认识不到老子。

王少农:没错。这是辩证法。这是阴阳相辅相成。东西方是上帝的左右手,缺一不可。有的人是左撇子,有的人右撇子,其实我们左右都来,这才是健全的人生,健全的宇宙。多年以来,作为东方人,我也是非常热爱我们的西方文化。

黎鸣:我的脑袋深刻西化,我才突然把老子《道德经》悟出来。老子把所有事情都说出来了。我是站在整个西方哲学高度回过头来看老子,不这样做看不到老子的价值。

王少农:可不可以这么说,西化是信仰的出路?

黎鸣:对。只有从西方入手,你才知道什么是信仰。西方的信仰也在前进。(王少农:他也曾“东化”)首先是信仰神,信仰上帝,再到信仰真理。真理也被重新解释。不仅是真话,更是规律。人与一切的规律,思维的规律(王少农:思维的乐趣)。规律就是信仰的东西,一切都在变,但总有不变的。不变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信仰(王少农:道,固有之道。)。万事万物在变,规律不变。规律就是道。

王少农:没错,规律就是道,有规律就是有道了,照着规律走我们就上道了。回到西化的问题,我们回顾历史,八十年代知识分子讲的“西化”与我们现在讲的“西化”不是一回事吧?有什么关联没有?

黎鸣:又相同,又不完全相同。西化就是尽快把西方几百年走过的路,我们用几十年走完。再用老子的“道”来超越。这是最重要的。

王少农: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可不可以这么说,八十年代的“西化”没有认识到老子,所以失败了;我们现在认识到了老子,我们是真正的“西化”,成功的“西化”。我们现在重提“西化”是为了回到老子做准备。

黎鸣:对。

智怀:“西化”,西哪些东西?

黎鸣:西化他的科学,西化他的思维方法。要讲思维规律,要讲“理”。中国人老是发“情”,没有讲“理”的习惯。

智怀:这个不讲理是不是跟不讲法有关?

黎鸣:一样。不讲“理”就是不讲法。

智怀:现在提倡法治,是否即“理”?

黎鸣:就是提倡社会中的“理”。好比宪法强调人人平等。人人生而平等。这就是“法”的原理。法律即伦理的具体化、现实化。伦理的第一个规则就是老子讲的“玄同”。理想社会,和光同尘。什么叫玄同?就是最深刻的平等,最深刻的同。在中国只有老子才有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

王少农:没错。老子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隐含了所有人都要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所有人在天地自然之道面前一律平等、必须谦卑这一宝贵思想。用西方的话来说,就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谓天赋人权即此。

黎鸣:对。君王百姓都一样。

王少农:可不可以说,老子把人的社会属性扔一边去,找到了人性的共同出处。

黎鸣:对呀,只有老子真正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普世价值:一个是玄同,一个是玄德。太伟大了,《道德经》最重要的思想是道、德、名、玄同、玄德,这五个概念全弄通了才知道老子的价值。什么“以柔克刚”等等全是表面,老子不是阴谋家,不是军事家,是伟大的思想家。

王少农:是指向个人修炼。老子是否有教化功用?

黎鸣:对。更主要是对天地的思考,对整个宇宙的全面思考。

王少农:老子不热衷于建设国家。

黎鸣:对。老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思考天、地、人。

王少农:神学家。

黎鸣:也包含了神学家。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家,更是全人类的思想家。

王少农:也可能是唯一的专业思想家,他干的活儿就是思想。

黎鸣:他是专业思想家。

王少农:我们再来看历史,从1989年到2009年,这20年来特别有意思,您是亲历者,这20年来我们的国人、国家有很大进步,最大的进步在我看来就是恢复了信仰,所有人都在严肃地思考信仰问题。以前我们把信仰搞丢了,现在又重新找回来。以前我们羞于谈自己的信仰,以为我们的信仰很丢人,现在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信仰很伟大,很光荣。信仰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是你想谈就能谈的,也不是你不想谈就能不谈的,很多时候信仰逼着我们说话,我们索性承认我们有信仰,进而宣扬我们的信仰。

黎鸣:就应该严肃思考。人人都有资格讲信仰。人人都有信仰。我曾讲人有三个层次:自然的、物质的、精神的,最高层次的精神就是信仰。

王少农:信仰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真正人的确立。

黎鸣:信仰其实对一个人来说,就是意志的坚定性到最后、最终的一点。信仰什么呢?真正的信仰只能是道。

王少农:道是意志的终点,又是意志的支撑,道体现为意志。

黎鸣:对。人没意志就崩溃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信仰呢?因为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意志。意志一崩溃,人就完了。信仰一坚定,人就立起来了。

王少农:必须要有信仰。

(两周后,王少农、智怀继续就此问题与朋友交流,王少农说:“我们必须要有信仰,这时信仰的对象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信仰,重要的是我们信仰的过程。我们是信仰的追求者,我们是信仰的歌唱者,同时我们是信仰本身,我们与信仰合而为一。但是我们没有能力为别人提供信仰,我们只是引导大家一起寻找信仰,赞美那一位不言而喻的信仰对象。如果纠缠信仰的对象是什么,那么永远会陷入泥潭。)

黎鸣:但是很多信仰都过去了:上帝、天命,有的人信上帝,有的人信天命,孔夫子就信天命。

王少农:他也是学老子。

黎鸣:真正的信仰只能是道。天命是不能信的,因为天命永远不可知,但道是可知的。但道是什么?可以具体化。只有西化才能入道。只有西化,才知道真理、规律。就要这样具体化。

王少农:这是辩证法。通西入中。

智怀:中国历史上是否有人做西化的工作?

黎鸣:可悲就在这里,几乎没有,要通过西化认识真理,理解老子。

智怀:非西化不能入道。

黎鸣:对。西方帮助我们理解老子。以往是儒家的老子,儒家扭曲的老子。老子《道德经》的伟大在于它是整体,是生命。

王少农:黎鸣老师用道解道。像您提到西化,实质上是抱一了。也就是说,我们的信仰模式必然是抱一的,否则不能成道。

黎鸣:对。真理是唯一的,不是多元的。道只有一个,否则无法解释道生一。

王少农:可不可以说,我们信仰的出路是西化,拥抱老子。其实西方不是客观的西方,是我们的另一面而已。

黎鸣:老子本身包含西方思想。

王少农:老子多次描述阳的东西,比如日光希微。红日出自东方,上善若水也是流向东方,老子《道德经》实际上描述的是东方的景象。既然描述的是东方的景象,那么同时有一个西方也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中国人的信仰历程在西方的洗礼下一步步接近道了。

黎鸣:对。老子不是玄学。

王少农:既然信仰是一的,我们的信仰并未丧失,只是被蒙蔽了,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重建信仰?具体而言如何入手?

黎鸣:具体而言是立老子,废孔子。必须消灭孔子。老子与孔子的根本差别,即是:老子表达的是真理,孔子表达的是谎言、谬误。

王少农:正如西方不是真正的西方,您说的“孔子”并非孔子本人。您是在做“破”的工作。

黎鸣:对。垃圾中见真金。

智怀:是否孔子即二千年来中国人的实际信仰?

黎鸣:是。孔子信仁义,是假信仰。仁义不可信。仁义是讲出来的还不是道,只有先天地生的才能是信仰。孔子说“克己复礼”,人还不如礼。用礼定义人,无礼则无人。那么人就会被礼牺牲掉了。仁义是假信仰,使中国人没信仰。所以我们始终是亡国奴。

智怀:佛教是否我们的信仰?

黎鸣:佛教不能称为信仰,佛也不是我们的信仰。儒释道皆非信仰,是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蒙蔽。

王少农:我们信仰的方式是什么?

黎鸣:总之,拜是不行的。

王少农:怎样表达我们的信仰?

黎鸣:在真理面前要诚实。相信真理,用真理指导意志与行为。

王少农:克制。成为理性的人。

黎鸣:我说了,人生只做三件事:说话、做事、思考。只有有信仰的人才会说话,没有信仰的人连话都不会说。(王少农:人一开始只会叫“妈妈”,妈妈就是他的信仰。)用道来做人。用道来说话。所以中国人把说称为“道”。

智怀:说就是道。

黎鸣:道出来就是真理,照真理行动就不会错。

智怀:就是说,先要知道信仰。

黎鸣:对,信仰上帝先要知道上帝。不需要经过别的,上帝就在你心中。只要读《圣经》,理解《圣经》,上帝在心里。这个有意义。

王少农:您是否赞同信仰的解放?

黎鸣:当然。信仰要解放。我们一直盲信。要消灭“盲”字。

王少农:对那些没有智慧的人怎么办?

黎鸣:教化他。

王少农:如果我们没有途径,也没有机会沟通,他们是否永远愚昧?还是自有其存在之道?

黎鸣:当然,他有权利。但不能伤害人。

王少农:如果他无意中伤害人怎么办?

黎鸣:只能用外力惩罚他。

王少农:耶稣说原谅,但是在道里面没有原谅一词。不过道教也有赦免之说。

黎鸣:对。为了拯救自己,必须认识上帝。所以才有了摩西十诫。

王少农:老子的道德,或说我们的信仰,是否包含惩罚?老子《道德经》里面我感觉有对诸侯、甚至对天子的约束。

黎鸣:具体的惩罚没有,但他说了“不”与“非”,比如说“生而不有”,“盗夸非道”。诸子里面只有老子重视“非”字。

王少农:孔子告诉我们人是什么,老子告诉我们人不是什么。在老子“三宝”中,爱还是第一位。

黎鸣:爱是第一位,但不是信仰,这要注意。三宝都是工具。因为道不属于我,我属于道。

王少农:好!

智怀:怎样在具体生活中认识道?

黎鸣:认识道,就要认识规律。生活的规律。相信他是唯一,就能指导一切,成为聪明人,成功人。老子教人聪明。

王少农:好,挺好。

智怀:黎鸣老师,请您谈谈您个人的信仰历程。

黎鸣:说起来长啦。我年轻时也瞢瞢懂懂,我也经历过红卫兵时代,慢慢生活教会了我。中国人始终信仰偶像,这是儒家的罪恶。因为天命不是道。天命不可知。老子没这么说,道是可能认识的,可以怀疑的。儒家搞偶像崇拜,就愚蠢了。包括现在庙里拜菩萨,把中国人拜蠢了。摩西十诫第一条就说不准拜偶像,这点真好。摩西十诫让犹太人变聪明。如果一个人从小受摩西十诫的教育,就有了主心骨,不会拜偶像,这人是聪明人,不轻易被骗,始终如一。还有一点,不做假证,不说谎。中国人全说谎,说谎不脸红,儒家真是把中国人害了,做了两千年亡国奴。绵羊。蠢人。但中国人并非天生如此,而是文化使然。信老子则不会这样。

王少农:至少能保护自己。

黎鸣:老子《道德经》比摩西十诫高,让人动脑子。

王少农:圣人为我们设计了动脑子的软件。

黎鸣:老子《道德经》是伟大的智慧软件。

王少农:老子是专业的智慧设计者,包括孔子也是他设计出来的。

黎鸣:但孔子把老子神秘化了,说老子是龙。孔子从老子那里得了好处,没对他的弟子说。

王少农:但至少保持了对老子的尊敬。

黎鸣:他不得不尊敬。老子让孔子别讲仁义,会害中国人。

智怀:中国人重建信仰有什么难度?

黎鸣:难度就是我们的传统。消灭旧传统,重建新传统就建立了。

王少农:如果撇开儒家,有无别的途径?

同类推荐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热门推荐
  • 天武乾坤

    天武乾坤

    武尊?算个鸟!曾经上千个大宗师跪在我面前叫我老大!武宗又怎样?谁敢在我面前嚣张,直接打得他爹妈都不认识!没错,我就是宁不凡,天生不凡,宁死不凡!都给我听好了,我宁不凡回来了!誓要扭转乾坤,傲视天下。
  •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重生之世族嫡女

    重生之世族嫡女

    独守空房三年,以为能融化夫君对她的怨,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狠心的陷害,三尺白绫结束她无知的一生。老天垂怜,她竟然意外重生,重回到及笄那一年,既然可以重来,她就要活出自我,寻找真爱,绝不嫁那无情赵王爷。重生后的她,不再是任人搓圆掐扁的无知少女,虽然不幸被卷进了夺嫡的漩涡里,她依旧顽强地生存着,见招拆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再涉足商场,成就一番事业,勇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天运皇朝第一位兵部女尚书。唯一让她她头痛的是桃花运也随之而来………无情赵王爷:玲珑,本王真的爱你,非你不娶。南宫玲珑:去!找你的青梅竹马去,本官不当第三者。某王爷难堪。笑面狐狸(右相:玲珑,你的英姿深深地勾走了本相的心,所以,本相跟定你了。南宫玲珑:来人,把右相大人的狼心奉上。瞬时一颗血淋淋的狼心捧到了右相的面前,某女笑哈哈地说着:“右相大人,你心在此,请带回相府好生供养。某相垂泪。冷酷将军:该死的女人,你摸了我的身,睡了我的床,你敢不负责?南宫玲珑:将军,你认错人了。她玉手一挥,一排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站到了将军的面前,某女笑盈盈地说着:“将军,她们都说摸了你的身,睡了你的床,看看,你可认出其中一个?别被人睡了找不着主儿负责哈。某将军吐血。男扮女装的敌国妖孽王爷:我们拜过天,拜过地,入过洞房,你是我王妃了。南宫玲珑脸都绿了,那是她不知道他是男的,和他结拜为异性姐妹,还同床共枕了一个月,汗,谁想到自己成了梁山伯,这妖孽倒成了祝英台。(注:本文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 刁蛮PK冷酷:和亲丫鬟

    刁蛮PK冷酷:和亲丫鬟

    什么?和亲?还是嫁给一个冷血无情从来没有见过的家伙,谁知道他多大年纪,有没有什么不良癖好和老年痴呆症?不嫁不嫁!但是父皇怎么会答应呢,无奈之下,她只有……丫鬟成为公主,公主沦为丫鬟!这个丫鬟好大胆,看到不爽就扬起下巴,不管你是王爷还是皇上:“臭男人,每天摆张臭脸,以为你很了不起,要不是运气好,谁会屌你是什么鬼屁王爷!”当刁蛮公主遇上冷酷王爷,究竟会是怎样一番缭乱情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不懂PowerPoint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PowerPoint就当不好经理

    经理人如何用PowerPoint,来规划部门的发展,如何用PowerPoint来表达自己的经营主张?本书为各类经理人提供了从入门到提高,从原理到实战的一系列知识,相信本书将让演示文稿为经理人的管理效能加分!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沈柔有着天使的面孔,却藏着“魔鬼”的心,纵横圣爵无敌手,人送外号“东西方不败”,火爆脾气和不凡身手另全校师生闻风散胆,却唯独对青梅竹马的严墨情有独钟、温柔如水,不准任何女生接近。本以为非严墨不嫁,谁料半路杀出个未婚夫,此人是高富帅中的变~态,不择手段的让沈柔爱上他。沈柔,你必须爱上我,因为我爱你。
  • 邪王妻

    邪王妻

    她是个不中用的废子,人人唾弃的“哑女”,不懂规矩的贱人巧合之下,认识皇子,“亲人”便试图踩着她往上爬不断的挖坑陷害她,却都偷鸡不成蚀把米殊不知平静无波的桃花眼底隐藏着的厉光,足以射穿人心她看似柔弱,却处事极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等到众人回味,却追悔莫及——当一个邪魅,狂妄的男子出现在她生命中后。。。。。。他的邪魅与张狂,遇到她的狠辣与嚣张,到底是他赢了她的人,还是她偷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