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800000003

第3章

第1篇第1章第2节不宣而战的能源局部战争 (1)

中东战争:永恒的主题

中东国家包括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等国家。中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1991年探明的世界储量为10015亿桶,其中海湾地区储量为6493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65%,油产量占欧佩克的68%,石油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0%左右。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三国石油蕴藏量占世界总蕴藏量的45%,其产量占世界的16%。

按目前的产油量,该地区石油可以开采100多年。有人形容沙特是个躺在油海上的国家。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美国国内石油需求量以近2%的年增长率增加,其石油消费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0%,石油产量与石油消费量存在较大缺口。2001年美国全部石油消费量的28.6%来自海湾。因此,美国经济日益严重地依赖石油进口,石油与美国经济休戚相关。海湾地区的政治形势和持久稳定的石油供应与美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连,能否控制海湾石油资源,直接影响到西方世界的经济生命线。

中东是世界石油工业的中心,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为了石油一共发生了七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表面上看是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间的矛盾——阿以冲突,但冲突一开始就同石油和石油公司的利益连在一起。

犹太民族本来就生活在现今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在这里创立过民族国家和民族的宗教——犹太教。自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占领这一地区后,犹太人就失去了这块世代生息之地,在世界各地流浪,遭受歧视和迫害。尤其是二次大战中,希特勒***残暴迫害犹太民族,杀害了数百万犹太人,大批犹太人逃亡到美国等地区。犹太民族一直要求有自己的国家,这本是正当的愿望,但是英、美两国一直利用这个问题来维护和巩固自己对中东的控制。

巴勒斯坦曾经是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二战发生前,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了讨好德国,限制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和购买土地,引起犹太人的不满。

二战中,美国进一步看清了中东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一手拉阿拉伯,一手拉犹太人,目的是加强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削弱英国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国家——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举行的犹太民族会议上宣布以色列国成立,并出任临时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但是阿拉伯人一直反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认为巴勒斯坦是阿拉伯的土地。自此,中东不得安宁。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联合以色列为了反对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而于1956年10月向埃及发动的。

苏伊士运河建成于1869年。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洲到印度洋、太平洋各国的航距。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相比,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如英、法、德、西、葡、荷、比等)到印度洋的航距缩短了8000~10000千米,对于黑海沿岸国家(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则缩短12000千米。

1882年大英帝国占领埃及,并在运河区驻军,掌握了对运河的绝对控制权。1953年6月18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成立了埃及共和国后,于1954年10月19日迫使英国同意在1956年6月18日撤走军队。1956年6月12日英国国旗从苏伊士上空降落,英国对埃及长达74年的军事占领结束。但是,苏伊士运河公司仍在英法资本的控制之下。

纳赛尔急于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他梦寐以求的是在尼罗河上建设阿斯旺大坝,但是埃及没有钱。经过努力,1955年12月,美国政府答应提供5600万美元贷款;1956年2月,世界银行同意提供2亿美元贷款。但是由于埃及没有听从美国的安排,加入美国组织的反对苏联和中国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半年以后,也就是1956年7月19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宣布取消了承诺;原先表示愿意提供贷款的英国也放弃了承诺;世行也撕毁了协议。

美英的出尔反尔激怒了埃及人。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总统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英法两国斥责纳赛尔此举是“彻头彻尾的强盗行径”,决心进行军事干涉。美国因为苏伊士运河是美国大石油公司开采的中东石油的主要运输通道,不能被民族主义所控制,因此主张进行国际干预。美国提出一个苏伊士运河国际化管理方案,由有关国家组成董事会,实行共管。美国建议英法从中东运往西欧的石油绕道好望角,美国可以为此补贴5亿美元,以便封锁苏伊士运河。英国看穿了其中的阴谋,断然拒绝。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提出六条原则:运河应不加封锁地向一切船只开放;尊重埃及对运河的主权;运河的管理要与任何国家的政治脱离;通行费由埃及和运河使用者之间协商确定;通行费的适当部分用于运河的改进;今后的分歧将通过仲裁解决。埃及接受了,但英法却打响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第一枪。

1956年10月25日,英国首相艾登、法国总理摩勒、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秘密会谈,采取“步兵作战”军事行动。1956年10月29日下午4时,以色列发动闪电战,占领埃及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大部分,逼近运河。10月31日,英法飞机轰炸了塞得港和埃及多处军事中心。11月6日,英法军队攻占塞得港,控制苏伊士运河北端。埃及军民奋起反抗,沉船40条堵塞了苏伊士运河,从此运河中断。与此同时,一些阿拉伯国家用经济手段支援埃及。11月2日,伊拉克炸毁了基尔库克油田经叙利亚输到地中海滨的输油管道,这条日输50万桶的油管封闭。随后,沙特阿拉伯临时关闭跨越阿拉伯输油管线(日输32万桶),对英法实行石油禁运。这是阿拉伯国家第一次用石油作武器来抗击侵略。

由于英法的军事行动是背着美国干的,激怒了美国,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于11月20日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外国军队撤出埃及。12月22日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于1957年3月撤出西奈半岛和加沙。美国借此机会把英法势力逐出了中东,成了这场中东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11年后的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大规模的援助下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同时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至此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战争的起因是亚喀巴湾危机。1957年以色列军队从西奈半岛和加沙撤军时,以色列在美国的推动下获得了亚喀巴湾通行权,联合国也派出了一支紧急部队进驻埃及港口沙姆沙伊赫,来扼守亚喀巴湾进入红海入口处的蒂朗海峡。埃及人对此十分不满。经过长期交涉,1965年5月18日,埃及军队换下了联合国部队,接管了沙姆沙伊赫。1967年5月23日,埃及封锁了亚喀巴湾。由于埃及的举动不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美国便和以色列策划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即美国故意在战争爆发的前两天邀请埃及副总统访美,而且美国副总统还要回访埃及,以此来迷惑埃及。以色列随之发动了对埃及的突然袭击,仅用6天时间就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还有耶路撒冷的约旦控制区,共占领阿拉伯土地65000平方公里,埃及军队受到重创,近50万阿拉伯人失去了家园。

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埃及关闭了苏伊士运河,卡住了中东原油西去美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同一天晚上,各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部长们在巴格达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动用石油武器来迫使美国和西欧改变支持以色列的政策。6月7日,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亚马尼通知阿美石油公司的四家美国母公司,立即停止向美国和英国运送石油。6月8日,阿拉伯各国的石油总产量减少60%。沙特阿拉伯和利比亚一度停止了石油生产。由于当时美国正在进行越南战争,所需石油的大约2/3来自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行动使美国不得不宣布石油供应处于紧急状态。更令美国政府感到不安的是,多年来美国精心培养和扶持的沙特阿拉伯政权这一次居然站在了美国的对立面。

与此同时,作为西欧重要石油供应国的尼日利亚也爆发了内战。盛产石油的东部比夫拉地区闹独立,迫使政府对其进行封锁,并停止了石油出口,世界市场每天又减少了50万桶石油供应。美国乘机要求由西欧和北美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处于紧急状态,并实行西方国家总体的石油分配。美国还成立了由24家石油公司组成的石油供应委员会。在一系列的努力下,美国的石油产量每天增加近100万桶,非阿拉伯产油国也加紧了增产。一个月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发现,禁运不仅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的,反而使他们损失了大量的石油收入,不得已,阿拉伯产油国于9月初取消了石油禁运。

第三次中东战争只打了五天,便以阿拉伯国家失败而告结束。尽管如此,它仍向世界显示了阿拉伯人的团结和觉醒,这是阿拉伯产油国第二次运用石油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失败以后,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卧薪尝胆,决心要收复失地,洗刷耻辱。1973年10月6日(这是犹太人最神圣的“赎罪日”)下午2时,埃及和叙利亚军队联手行动,向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侵占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是四次阿以战争中破坏性最大、战斗最激烈、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

战争爆发的头几天,阿拉伯方面占据主动,但是后来的形势急转直下。以色列军队在美国大规模现代化军事装备的支持下,于10月15日发动反攻,再次攻到苏伊士运河边,包围了埃及军队。25日,埃及和叙利亚被迫就地停火,收复失地的计划失败。

阿拉伯国家的这一次失利主要缘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大力支持,但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也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早在战争爆发前几个月,阿拉伯国家就开始为此次行动做准备。5月23日,费萨尔国王在日内瓦会见了阿美石油公司四家母公司的代表,要他们转告美国政府采取支持阿拉伯的态度,否则“你们将失去一切”。公司的代表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奔走于美国白宫、国务院和国防部之间,呼吁官方引起重视,以免他们在中东的利益受到损害。但是美国官方不以为然。实际上自1969年冬天以来,美国已经出现石油紧缺。1970年美国每天进口的原油是320万桶,1972年上升到450万桶,1973年夏天猛增至620万桶。石油商抢购石油,油价上涨。4月间,美国国务院首席石油专家阿金斯已经发出了警告:美国面临能源危机。但是政府和大公司并没有对此引起注意。

10月8日,即战争爆发的第三天,沙特阿拉伯政府命令阿美石油公司把通往黎巴嫩的横贯阿拉伯输油管线的输量减少一半,使阿美石油公司在地中海滨的出口量每天减少了16万桶。10月6日和12日,沙特阿拉伯的费萨尔国王两次致函美国总统尼克松,要求美国让以色列撤出占领的阿拉伯领土,警告美国不要同阿拉伯对立。美国不加理会,并且开始大规模向以色列运送武器。10月15日,沙特外交大臣在美国受到冷遇和嘲讽。美国的举动激怒了沙特的费萨尔国王。10月16日,OPEC海湾六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布扎比、卡塔尔)的石油部长们在科威特协商,决定把每桶石油价格从3.11美元提高到5.119美元,同时减产5%。

同类推荐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纨绔嫡女:邪王逆宠小小妻

    纨绔嫡女:邪王逆宠小小妻

    她,是夜凌国有名的傻子嫡小姐。一个华丽丽的雷劈穿越。顿时间变的物是人非。一场宫宴,她的纨绔冷酷发挥到了极致。各类男子的追逐挑衅与赌注,高人言,这些不过是早就注定,何去何从,任你选择。那个每每都能吸引她目光的男子,一直淡然无所谓。却不知,发起怒来,足以毁天灭地!“女人,是否记得,你的三魂七魄一直都在想我。”女子错愕的看着那高处的男子无奈一笑“你我终究不能在一起,若我死了,忘了我。”男子闻言顿时浑身气息一变,冰冷蚀骨的气息一发不可收拾!“若你死了,我便纳天下女子为妾,立你最恨之人为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童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童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 百叶窗

    百叶窗

    母亲每到父亲周末即将回家时禁不住内心的渴望,于是家庭洋溢一种欢快、宽容的气氛。父亲后来与孤零的街坊四婶发生了婚外情,母亲很悲伤,他似乎很歉疚。但作者将这一切处理的怨而不怒。在那个禁锢的时期,这些即使错误,或许也是美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妃狂妻

    魔妃狂妻

    嚣张!这个女人只能用嚣张至极来形容。*一场活体试验让她拥有穿越异世的能力,脚才踏出,竟然被人当作公主抬了回去,没事,她闲着无聊。没事虐虐找抽的妃嫔,闲着就去作弄作弄暴戾的太子哥哥,哦哦,还有学院里那帮欠改造的孩子,不过规则有一条,只能她玩别人,别人若敢打她主意,不好意思,请自行选择要怎么样的死法。*都说没能力的人要低调,可这个人偏偏做啥都高调!而且很嚣张!强国祭司要来巡视,皇帝要她去准备节目,结果这个女人竟然在皇城门口开起了个人演唱会,抢光了人家风头不说竟然还调戏人家!!学院里的老师拿着某个大祭司送的此时已经碎得稀巴烂的东西,在课堂上大吼:“谁弄的?”“我。”一个柔美的声音响起。“…为什么?”老头被这么坦白的学生弄得一愣。“我看它不顺眼。”依旧柔美。于是,这个嚣张的女人把学院第一老师给气进了太医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哈佛家教精华读本: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

    哈佛家教精华读本: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

    《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哈佛家教精华读本》是以哈佛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分别从智力开发、激发求知欲、开发记忆力、训练思维力、培养创造力、开发艺术才能、培养动手技能等十四十方面展开阐述,借鉴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广大父母们深入全面地展示了哈佛的育人哲理,从而帮助父母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纠正家教中的错误。
  • 皇室小萌狐

    皇室小萌狐

    洛可涵,平凡的女学生,一次意外,救了一只小萌狐,不料他竟跟着她回家了?好心收留他吧,结果他居然变身成了一个极品妖孽美男!唔,那就充当她的男仆好了!可怜的大少爷,沦为贴身男仆讲故事哄她睡觉,有好戏看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