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400000004

第4章 谁把中国捧上了天(2)

与拉美经济破灭差不多同时,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在9%以上。徐洪才在书中写道,1988年弗里德曼到中国访问时,也向中国领导人鼓吹过价格自由化方案。结果中国政府价格闯关意图刚刚显露,还未及实施,就引起了人心浮动,民间抢购与囤积物资接连发生,中国政府立即停止了这一“小休克疗法”,转而实行价格双轨制的渐进改革。中国价格改革的经验表明,在农产品和小商品的价格放松管制后,其价格确实短时升高,但很快稳定,农产品和小商品市场迅速繁荣;在工业品的价格放松管制后,其价格趋于稳定的周期比农产品长得多,原因是工业生产的劳动分工和协作关系远比小农经济复杂。中国的双轨制改革既兼顾了社会稳定,又加快了学习与创新,成为了“北京共识”的基础。

“‘华盛顿共识’缺乏对社会传统的继承,没有关于其他国家该自己决定自己发展的建议,而中国的发展显然与此不同。”雷默总结道。

正是“华盛顿共识”的受挫,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北京共识”的流行。

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

尽管“北京共识”敏锐地抓住了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崛起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大主题,并在知识界引起阵阵回响。但是在中国,从官方到学者,并没有谁敢于直接使用“北京共识”这样一个颇具煽动力的概念。

在“北京共识”提出不久之后,它很快就被中国学者转换了概念——“中国模式”成为一个更为广泛使用的词汇,尽管它们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并没什么差别。

事实上,雷默本人并不喜欢将“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等同起来。2005年4月,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中国模式”是“北京共识”的一部分,即关于经济的部分。“北京共识”的范围更广一些,和“华盛顿共识”一样,含有许多不涉及经济的思想。

但是中国的学者显然更倾向于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原因何在?俞可平的解释带有某种代表性。俞可平说,“‘北京共识’可能更吸引眼球,因为它与早已声名远扬的“‘华盛顿共识’相对应,但我并不赞同这一提法,我更喜欢用‘中国模式’的提法。因为‘共识’的基本意义是广泛认可的或一致同意的解决方案,而‘模式’指的是一系列带有明显特征的发展战略、制度和理念”。

而即使是“中国模式”,俞可平也认为其正在形成之中,还没有完全定型。它的一些典型特征开始初露端倪,但尚未充分展露。

俞可平的这一态度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同。此后,“中国模式”代替“北京共识”,成为描述和研究中国崛起的一个更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就像该研讨会上,主持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教授开门见山说的那样,“我们不可能达成什么共识”。

不过,雷默先生“北京共识”之父的地位是一举确立了,他甚至被“世界经济论坛”称为“目前在华最杰出的外国学者之一”。

二、美国三大名刊如何热捧中国

《时代》的弦外之意是,中国已经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从美国刮来的风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能让中国惊慌失措了。

雷默的文章开启了一个热议中国的新时代,在全球的媒体和学界,讨论中国成为了一种时髦。2004年5月,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了题为《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的文章,称赞中国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政治改革是果断明智的。同月,墨西哥《每日报》一篇题为《中国:亚洲的地平线》的文章,认为中国奇迹是依照自身情况理智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结果。

一些重量级的人物和媒体随后相继加入到这样一场“大合唱”当中来。2004年7月,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对“中国模式”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模式”具有启示性。中央党校教授邱耕田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他还清晰地记得斯蒂格利茨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模式堪称很好的经济学教材”。

世界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张五常的评价更显夸张,他说他积数十年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自己平生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制度,全世界历史上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制度。

2005年,“中国热”再度升温。美国最着名的三大刊物罕见地集体推出关于中国的重磅报道。5月9日,美国《新闻周刊》以《中国的世纪》为题多角度解读中国。6月20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中国的挑战:崛起的大国对美国意味着什么?》为封面文章,认为中国正在从一个缺乏生机的经济体变成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而一切都在中国共产党的控制之中。6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总题刊载了超过20个版面的相关文章,全面解读中国的崛起。在此组报道中,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彭斯教授说,我们从未见过像中国那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以如此强劲的势头在增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独一无二。

这些文章的基调以积极为主。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国内对中美关系最深入的研究者之一陶文钊有这样一个感受,他说,他每年都去美国,在美国认识中国的观念史上,“2005年算是一个分水岭”。美国最着名的三大刊物齐捧中国,是这个分水岭中的典型事件。

《新闻周刊》:中国的崛起已不再是预言,而是一个事实了

中国着名影星章子怡笑容可掬地出现在《新闻周刊》的封面上,背后衬以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和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封面用红色标签注明:“特别报道”。

这组文章用了21个版面对中国进行集中报道,主打文章是《未来是否属于中国》,由该杂志的国际版主编、也是着名国际问题专家法里德·扎卡里亚撰写。

扎卡里亚写道,美国人崇尚美的东西,却会对一些大的东西产生困惑。美国人喜欢具有规模的东西,尤其喜欢具有超大规模的东西。这就是为何中国能够使美国人充满想象力的原因所在。中国的规模使美国黯然失色,其13亿人口是美国的4倍。中国曾经是一个大国,但十分贫穷。不过所有这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曾经如此具有魅力的规模和人口现在开始呈现美国人所不想面对的不祥之兆。美国人现在想弄清楚,“中国威胁”是否会带来噩梦,是否是一种切切实实的威胁。

扎卡里亚先摆出一组足以刺激美国人神经的数据: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煤炭、钢材和水泥的最大生产国,能源的第二大消费国,石油的第三大进口国。过去1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1600%,而美国对华出口则增长了415%。增长速度最为惊人的地方当推上海。15年前,位于沪东的浦东还是欠开发的农村地区。如今,它已经成为上海的金融区,其规模是伦敦新金融区的8倍。

“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被称作‘世界工厂’。如今这一称号非中国莫属。”他说,“中国的崛起已不再是预言,而是一个事实了。它已经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型经济体,而且还是世界上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居第二的国家了。它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一支军队(250万人),军费开支在世界上排名第四,而且每年都以10%以上的幅度增长。不论它是否会在经济上超越美国——在我看来还显得非常遥远,它现在已是世界舞台上一支新的强大力量。”

在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之后,扎卡里亚对中国的发展报以赞誉之辞。“结果是惊人的。”他写道,“20多年以来,中国每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是在有记录的历史中一个大国经历的最快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中国使3亿人脱离了贫困,并使中国人的平均收入翻了两番。迄今为止,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爆发灾难性的社会骚乱的情况下发生的。中国领导集体因取得这一历史性的成就而赢得了声誉。”

唱衰中国论者的一贯观点是认为中国的经济数字纯属捏造,腐败猖獗,银行摇摇欲坠,地区冲突随时有可能爆发,贫富差距已拉大到极为危险的地步,情况已到了紧要关头。他们的预测一直是:“这不可能持续下去,中国将要崩溃,它不可能维持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但是,扎卡里亚说,迄今为止,上述预言一条也没有变为现实。虽然中国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它拥有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国家都梦想的东西,那就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他还以印度为对比称赞中国政府的管理能力。“中国政府规划和管理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值得称赞。请考虑一下常常被拿来与中国比较的印度。从微观方面来看,许多印度公司远比中国公司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它们是真正的私营企业,能有效地利用资本,并能与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竞争。而中国公司通常是部分国有制的,它们或得到资助或享受特权,能轻易获得外资,因而在利用外资时不讲效率,而且许多公司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其产品,无法与全球最高水平的企业竞争。但在宏观方面,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方面远远超出印度政府。印度官员总是指出中国官员不必担心选民问题。印度政府的一位资深成员说:‘我们不得不做许多从长远来看很愚蠢的事情,但政治家在短期内需要选票。中国则可以作长期打算。’”

中国的外交方略在扎卡里亚看来也要比美国更有吸引力。他举2004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亚洲国家进行了访问的例子为证。“几周后,我来到这一地区。令我吃惊的是,几乎所有我接触到的人都认为胡锦涛的访问比布什的访问要成功得多。马来西亚作家卡里姆·拉斯兰解释说:‘布什只知道谈论恐怖主义,他以同一个视角看待所有人。是的,我们也为恐怖主义忧虑,但坦率地说,这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还面临其他许多问题。我们要重整经济,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我们还在努力解决健康、社会和环境问题。胡锦涛谈到了所有这些话题,他谈论了我们关心的事,而不是仅仅谈论他自己关心的事。’从印度尼西亚到巴西,中国正在结交新朋友。”

以《新闻周刊》在世界媒体中的龙头地位,以及此组文章的策划者及主要撰稿人扎卡里亚的业界声誉,这样一组夸赞中国的文章,自然会在国内形成重大的传播效应。扎卡里亚在美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是政治学大师塞缪尔·亨廷顿的学生,曾经在哈佛大学教授国际关系和政治哲学课程,并任美国着名的《外交》杂志主编。从2000年10月起担任《新闻周刊》国际版编辑。印度裔的扎卡里亚在美国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评价。美国国务卿赖斯称他“熟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莱斯里·吉尔伯则预测他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成为国家安全顾问。

《新闻周刊》为什么在此时推出这样一组报道?《了望东方周刊》国际版编辑黄琳就此专访了扎卡里亚,访谈中,扎卡里亚详细谈及为何对中国抱以如此隆重的垂注。他说,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兴起了关注中国的热潮。美国人对中国庞大的“规模”印象深刻,也很感兴趣。当然,这里面也有人对中国感到一些紧张,担心中国这样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经济强国对美国的影响。由于中国人的工资不到美国人的10%,美国人担忧他们的工作会逐步流失到中国。但是更多的美国人关注的是这个庞大的新的经济体带来的机会。

《新闻周刊》的这组中国报道的题目是《未来属于中国吗》。黄琳希望从扎卡里亚那里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在你看来,未来属于中国吗?”扎卡里亚的回答比其文章的基调更为肯定:“我认为未来属于中国。”

中国在世界强国当中再次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

在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与《时代》和《新闻周刊》齐名的综合性报道和评论周刊,影响力巨大。继《新闻周刊》之后,2005年6月20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也推出以中国主题的封面报道。其中一篇文章说,民主制度与自由企业必须相伴而生,这是西方人的信条。但是,中国正在从一个缺乏生机的经济体变成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而一切都在中国共产党的控制之中。文章引用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的话说,中国的急剧增长“可能是本世纪的头等大事,从未有哪个国家以中国这么快的速度崛起”。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马歇尔·迈耶说:“这是19世纪末的美国,只不过它的发展速度更快、势头更猛。这是中国的天定命运。”

每期发行量达500万份的美国第一大新闻杂志《时代》也耐不住寂寞了,于6月27日以《中国的新革命》为总题刊载了超过20个版面的相关文章,以崛起的中国为主线,从中美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中国社会的变化,美国大企业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全面解读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人权等方面的情况。封面设计是毛泽东的一幅波普艺术画像。有意思的是,画像中的毛泽东身着中山装,但衣服上面的隐图为“LV”品牌的标识,这个设计显然是画中有话,体现了作者对当今中国的主观隐喻。

这组文章以《时代》所擅长的讲故事的方式入手,开头写了一个普通中国女工刘莉的故事。这个20岁的农村姑娘最近两年一直在广东省开平市的侪达制衣厂工作,为“天木兰”等美国品牌缝制棉服。终日里听到的是缝纫机单调的奏鸣,看到的是身边成堆即将运往美国的外套,刘莉有时会想像自己的手艺最终进了什么人的衣柜。她笑称:“他们肯定长得很高,而且也很有钱。不过除此之外,我不晓得他们的生活是个啥样。”

通过刘莉的故事,文章想表达的是,尽管美国人对中国人来说依然充满着神秘,但是,中美两国已经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去年,美国有110亿美元的进口服装印有‘中国制造’的标志,其他各类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总额达到185亿美元……把中美两国维系在一起的并不只是鞋带、纽扣、拉链这些东西,中国持有数千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两国公司围绕石油等能源展开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类似朝鲜弃核这样地缘政治敏感问题中的影响力对于美国来说至关重要。虽然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但在很多领域,双方追求的东西并无二致。”

“在沉睡了500年之后,中国在世界强国当中再次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文章写道,“自1989年以来的16年间,中国领导班子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的局面是过去150年闻所未闻的。人民收入增加,成百上千万人的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同中国人记忆中的往事相比,如今的日子是幸福美好的。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希望保持这种状况。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让朝气蓬勃的沿海地区和贫困程度不等的内地均衡发展,减缓上亿人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步伐,确保地方官员不贪污腐败。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同类推荐
  • 破天荒

    破天荒

    中国如果不是再1978年前后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荣富强的可惜局面。许多人现在并不清楚,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海洋石油开发为先导的,而且是它擂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鼓并影响了之后的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史及大国地位的确立。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笑话中的经济学

    笑话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学问。具体说来,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本书可谓是雅俗共赏。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以借助一个个笑话所蕴涵的道理,轻松地理解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满足“学点几经济学知识”的愿望;对于经济学的专业人士来说,读这本书则可以增加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原来经济学也可以如此“演义”,如此“娱乐”,权当闲暇之余的休闲阅读。
热门推荐
  • 贵族冷杀手

    贵族冷杀手

    “对不起,我谁也不喜欢。”一句冷淡的话,伤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她,回到中国这个熟悉的地方,只是为了曾经的伤害,却不想她不平凡的气质令太多优秀的男生倾倒,从没想过感情这种事的她,不知所措。谁也不知道,她进入贵族学院的那一刻,是一个阴谋的开始。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檞寄生

    檞寄生

    《檞寄生》延续了蔡智恒小说一贯的浪漫气氛,描述“我”实在不是故意,但仍旧不小心同时爱上两个女孩的“三角恋”故事:在台北担任研究助理的“我”,打开抽屉,随手拿出一根烟抽,要把烟拧息时,发现烟上有字……每抽一根烟,便忆起一段往事。当你令两个女孩心痛,你就不得不做一个选择;当两个女孩令你忆起左肩右肩痛,你就知道自己中毒太深……爱抽“MILDSEVEN”的蔡智恒,用十根烟串起一个浓淡相宜的爱情故事。
  • 科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科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对于中国当代科幻而言,越拉越多的迹象已经表明,最优秀的那批科幻作品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作为一部新世纪十年中国科幻小说的结集,辑录在这里的作品便代表了当代中国科幻的创作实绩,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家的一次集中展示。小说集不仅选编了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科幻巨星的代表之作,还囊括了如江波、迟卉、飞氘、陈楸帆、拉拉、夏笳等实力派科幻名家的经典篇章。23位作家个个重要,23篇小说篇篇精彩,选取的作品注重多样性,力图展现各类不同的风格与样式,从中我们既能体会到作者们汪洋恣肆的创造力与奇思妙想,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深沉的人文思考。
  • 绝不放过你

    绝不放过你

    作品针砭时弊、抨击邪恶,讴歌真善美,题材、类型多样,本书精选作者近年发表在《今古传奇故事版》、《山海经》、《百花故事》等刊物上的故事作品,或轻松幽默,或辛酸感人
  • 总经理留人之道

    总经理留人之道

    如今企业界面临的最严峻、最重大的挑战不是找不到人才,而是如何找到合适人才,并让其能够始终忠诚于公司,留住人才!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与员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员工的流动率将上升,稳定性也将越低。
  •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给小读者的50封信。作者以温情的笔触,续写“爱与成长”的主题,在娓娓动听的叙谈中,与小 读者们分享人生的感动与经验,让小读 者们在爱的阳光中,成就丰富而高贵 的心灵。
  • 打怪升级在都市

    打怪升级在都市

    新书《随身带着地狱》已经上传,书页中间有直通车,恳请兄弟姐妹们多去投几张推荐票。
  • 逃妻不靠谱

    逃妻不靠谱

    他说:这一生,其实我己经爱了你三世,遇见你之前,丢失你之后,还有我们短暂的厮守!她回:一生三世?先生,你确定你的数学不是历史老师教的么?某男发现,这个失忆的女人还像从前一样抽风难搞!于是他直接将玫瑰塞进她的怀里,将她塞进他的车里,12个小时后,某女在他怀里醒来,看着浑身上下无一完好的皮肤,挥拳发誓:“门牌告诉我,我要废了那个教你两性知识的历史老师……!”
  • 帅哥咱俩是一家人:绝版仙恋

    帅哥咱俩是一家人:绝版仙恋

    都啥年月了,还包办婚姻?还要将俺嫁给那个小时候都要把我欺负死的云家混球?还要政治联姻?俺可是修行中的小女仙哎,偏不吃那一套,俺要奋起反抗再反抗……天啦,早知道无论怎么反抗都会落入魔爪,俺何苦折腾这么一大圈儿呢,瘦得都不好看了,这礼服穿着都跟竹竿挑件衣服似的,郁闷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