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200000015

第15章 子女应该养成正确的心态(2)

代替父母劳作,最好从小就养成习惯。因为年龄幼小,可以服小劳;年龄较大,就能够服较大的劳。子女不论年龄大小,都有为父母服劳的机会。幼年的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轻松的事情,譬如父母回家,替父母拿出换穿的便鞋或拖鞋,再把外出穿的鞋子收起来;父母读报完毕或者阅读告一段落,把报纸、书刊、杂志放到固定的位置。少年的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比较繁重的事情,譬如父母在洗擦桌椅时,可以帮忙分擦一部分或全部;每天利用一点时间扫地或擦拭门窗;有客人按门铃,前去应门。青年与成年的子女,服劳的机会更多,不论轻松或繁重的事情,只要能力许可,都应当分劳或代劳。

笔者在学期间,负责抄写先父的文稿,结果获得很大的好处。每次搬家,由于笔者在兄弟姐妹之中排行老大,所以装箱、捆扎、督运的经验十分丰富,迄今仍了如指掌。母亲常把采购的任务委派给笔者,因而在这方面也得益匪浅。

陈大齐教授研究得非常深入,指出能力是服劳的唯一限制。子女在分劳或代劳的时候,必须衡量自己的能力。凡是能力所及的,都应该服劳;能力所不及的,则不能承担。因为能力不及而贸然服劳,会把事情弄糟,害得父母反而需付出更大的精力以求善后。劳力方面的部分,一般要看所需要技巧的程度来决定能否服劳;劳心的事情,则要征得父母的同意,认为可行的部分,才可以代劳。

西方社会,兄姐为弟妹服务,譬如补习功课、教导技艺,父母也要付给报酬。中国社会,为弟妹补习功课或教导技艺,正可以减轻父母的辛劳,也是为父母服劳的一种方式,当然不能够向父母领取报酬,免得不像一家人。

美国人向来重视物质生活,电视机一打开,一片钱、钱、钱的声音,子女分担家事,也需要代价。譬如帮助父亲整理庭园草坪,要价美金八元;代替母亲洗衣洗碗,索价美金三元。一家人讨价还价,有如商场交易那般,且丝毫不逊色。现代中国人,竟也急起直追,在这方面迎头赶上。子女服劳有一定的价码,学习成果也按照成绩高低领取赏钱。邱连煌教授特别指出:这种不适当的奖赏,很容易摧残子女的内在动机,把原本喜欢的工作,变成以获得奖赏或报酬为最终目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子女有害无益。

人类的动机,大体可以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譬如子女用功读书,为的是赢得父母的欢心、老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或者可以获得奖章、奖品、奖状、奖金,这些显然是外在的动机。因为子女之所以用功读书,主要是为了他人,并不在于自己,于是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已经被当成手段。相反,子女终日手不释卷,只是喜欢读书,本来就把读书当做一件乐事。不管父母高不高兴,老师称不称赞,考试成绩如何,有没有奖品或奖金,都照样一有时间便读书。这样的动机,显然是内在的,为了自己,并不在乎别人。学习本身即是目的,并不是当做手段来争取学习以外的那些目标。对这样的子女,父母最好不要拿金钱来扼杀他们的求知欲。若是子女读书的外在动机淹没了内在动机,子女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人的反应或物质的奖赏上,很可能就降低了读书的乐趣。

邱教授进一步分析,不当的奖赏如果过度使用,很可能导致下述四大。

第一,为了获得奖赏,孩子不得不尽力而为,心里却怀有被人操弄的困惑,难免产生怨愤,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习情绪。久而久之,视求学如。

第二,孩子被父母或老师奖赏惯了,可能会养成过分依赖的心理。将来进入社会,没有人为他们的行为表现打分数,不会有老师时常在身边督促、叮咛和给予奖品或奖金,更不会有人像父母那样能够提供讨价还价的机会。这时子女若是因此而停止学习,岂不是愈活愈退步了吗?

第三,孩子只是为了外在动机而学习,不免把学习行为当做谋“赏”的工具。一旦考试完毕,目标达成,而所期待的奖赏也已经到手,学习行为就会随即终止。若非必要,难得自动去翻动书本,以致所学很快就归还给老师,愈来愈让人觉得其一无所知。常见许多学生毕业之后,从此不再读书,就算参加学习,也是专听笑话,否则便打瞌睡。就是因为内在动机已经完全消失,完全丧失兴趣。

第四,孩子本来对数学、物理、化学、机械、音乐或绘画等其中的一样或几样具有浓厚的兴趣,完全是出于内在动机的推动。经过父母或老师甚至双方面不约而同持续给以物质奖赏,很可能不久之后,兴趣就转移了,从行为过程转到奖赏上面,内在动机逐渐减弱,而外在动机则不断增强,以前的为学习而学习改变成为奖赏而学习。从心理发展来看,这简直等于开倒车。

子女最好不要看到其他孩子获得奖赏,便要求自己的父母也比照办理。聪明的子女会把父母的奖赏当做一份惊喜,促使自己增强兴趣,而不是期待父母的奖赏,徒然使自己的兴趣转移,结果害了自己。

心理学家大多建议父母和老师多用口头称赞。因为这种荣誉的激励会冲击子女的内心,无形中更能提高原来的内在动机。至于金钱或物质奖赏,只能用做他律的辅助,务须逐步推向子女自律,其要领如下:

第一,对某些事物或技能的学习,如果孩子无精打采,不自动学习,这时不妨借重奖赏,以加其动机。孩子本来对这些事不具任何内在动机,所以不必担心会受到扭曲。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等到孩子发生兴趣之后,就不必再给奖赏了。

第二,对某些复杂或艰深的活动,孩子尚未具备应有的基本能力,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更谈不上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在这种时候实施奖赏,先诱导孩子学习那些基本能力,等到基本能力巩固以后,原先复杂的事物看起来也不复杂了,原先艰深的活动看起来也不艰深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相当轻松愉快,内在的动机也随之增强了。

第三,给予实质的奖赏,最好赋予荣誉的象征。等到事情完成,或者活动告一段落,才突然给予奖赏。这种意外的惊喜,不致破坏内在的动机。当然,若能加上这样的意义:经过严格的评鉴,表现特殊;希望能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那就更加圆满,效果也会更为良好。

子女尽量自食其力、乐于服劳,而且不盲目期待父母的物质奖赏,这对于父母的健康与安宁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使父母减少烦恼,一方面也使父母增加欢乐。父母心情愉快,身体自然健康。父母长寿,是子女的福气;父母健康安宁,则是子女孝顺的良好结果。

孔子说:子女关注父母的健康,是孝道的表现。对于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应该时刻放在心上。子女固然希望父母长寿,却也应该顾虑父母的年龄逐渐增高,身体难免越来越衰弱。特别是年老的父母,更应该节劳颐养,享受天伦之乐。这时候子女最好对老年人的保健卫生多一些了解,从旁调节父母的饮食和劳逸,或者实时对父母提出劝告,使父母能够健康、愉快而长寿。

依年龄来区分,四十五到六十五岁为初老期,六十五岁以上为老年期。在初老期,体内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水分减少、脂肪增多、细胞数目减少、脏器萎缩、体重减轻等,某些人体功能逐渐下降。进入老年期以后,不但外表明显衰老,而且体力活动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其中尤以心血管系统及肾脏的老化最为显着;肌肉神经的功能普遍降低,特别是平常很少活动的老年人更是明显的迟钝;温度觉、触觉以及振动觉的敏感性下降,而味觉变化,希望食品中添加更多的调味剂;视觉和听觉的敏感度也下降,经常漏听、漏看,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以致引起行动上的失误。

对现代人来说,由于运动不足,加以精神上时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使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肥胖症、糖尿病、颈椎病、腰酸肩痛甚至癌症的发病率都大为提高。若不幸父母患有疾病,做子女的千万不要相信秘方,更不能误信仙丹,最好趁早带父母就医,向持有正式医师执照而且经验丰富的医师求诊。万一患了传染疾病,也应该遵守法令规定,住入隔离病院,不能不送而留在家中,以免传染家人,殃及邻居,反而成为传染中心。孝道不能违反法律,否则便是愚孝。

为求父母健康安宁,子女对父母不但要有爱心,而且要十分恭敬。爱是感情的表现,敬才是理智的态度,爱而不敬,很容易怠忽轻慢。子女对父母怠忽轻慢,便是心中没有父母的存在,根本就是把父母当做一般人看待。对待朋友尚且不敢怠慢,对生养教育自己的父母怎么敢如此?正像孔子指出的:对父母不恭敬,养父母就像养犬马一样。因此无论奉养或服劳,以及照顾父母的健康,服侍父母看病、养病,都应该特别注意,务须恭敬。

父母恼怒责骂时,子女不应该有怨恨的表示。如果父母年老久病,卧床三年五载,子女服侍汤药,清除便溺,洗涤衣服被褥,十分辛苦,父母又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斥责辱骂,子女也必须和颜悦色,毫无怨言才对。

曾子以孝闻名,他认为子女应该以父母的乐为乐,以父母的忧为忧。子女如此,父母当然健康安宁。

子女对自己的健康也应该注重,因为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的健康。子女有了疾病,或者受到伤害,父母比子女还要紧张,还要忧伤难过。所以子女必须爱护身体,注意健康。孔子告诉我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道的开始。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健康,任意损伤身体,晚上不睡觉,早晨不起床,三餐不定时,饮食也无定量,罹患上网成瘾症、手机不离症、电动玩具入迷症,不顾自己的身心健康。父母苦劝不听,用尽办法也无效。这样的子女,使父母不得安宁,更损害自己的健康,简直不孝之至!

务求做好人以显扬父母

大孝尊亲

孟子在《离娄篇》中指出,世俗所说的不孝,大约有五种:一是懒得劳动,不肯做事,也不能供养父母;二为喜欢赌博下棋,爱好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三是贪得货财,私心妻子,不愿供养父母;四为放纵耳目的欲望,嗜好声色娱乐,致使父母受辱;五是倚恃勇猛有力,喜欢和人家打斗争讼,以致危害父母的安宁。

更早的时代,孟懿子向孔子请教怎样孝顺父母,孔子的答案只是“无违”,不要违背父母的合理主张,也就是传承父母的价值观。当父母在世时,子女应该依礼侍奉父母;当父母逝世时,子女应该依礼葬祭。

孟武伯以同样的问题请教,孔子回答:做子女的,只能够在生病的时候让父母担心。因为吃五谷长百病,子女再重视保健,也难免会生病。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平日都应该守分、自律、自爱、自重,以免父母操心。

子游问孝,孔子的答案是:现在的人,以为孝顺就是能够奉养父母,但是人们在家里也养育犬马,如果只养而不敬,那么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不同?

子夏问孝,孔子却这样回答:侍奉父母,贵在长久保持和颜悦色。这样比为父母服劳,侍奉父母饮食,实在要困难得多。和颜悦色表示恭敬的态度。

孔子时代,一般人奉养父母之外,还要注意恭敬,合乎礼节。到了孟子时代,竟然有许多不能供养父母的儿子。可见孟子时代,人民的生活比孔子时代更为困难,且子女生活散漫、不重纪律,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子女孝顺父母,不但要在物质上细心照料,而且应该在精神上使父母觉得欣慰喜悦。孟子把物质上的奉养称为养口体,属于下孝;精神上的奉养称为养心志,才是上孝。孟子以曾子为例,说明侍奉父母的正道。他在《离娄篇》中这样描述:从前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定有酒有肉。等到吃饱饭,曾子要把剩余的酒饭撤走,一定要问这些剩余的给谁吃。如果曾皙问起还有多的没有?曾子也必定回答:还有。曾皙去世以后,曾元这个孙辈就没有这么恭敬。曾元奉养曾子,每餐也照样有酒有肉,但是要把剩余的酒肉撤走时,并没有问要给谁吃。而当曾子问到还有没有时,曾元的回答是:没有。是不是想把剩余的酒肉,当做下一餐的食物,再端上来呢?

孟子认为曾子的恭敬才称得上养心志,而曾元的奉养不过是养口体罢了!以曾子的家教,尚且很不容易做好传承,何况一般家庭呢?

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曾子以孝闻名。曾子对于孝的体会和认识,应该是十分深刻而中肯的。他认为孝有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生活上奉养父母,不使父母或自身受到羞辱,都属于次要的孝。只有积极奋发、集义行善,使父母享有美名,才算是大孝。我们常说的“光宗耀祖”、“扬名显亲”,完成父母未完成的事业,实际上都奈何?这种无助感,使现代父母简直和未成熟的孩子同样可怜!

子女心中没有父母,父母心中也越来越没有子女的存在。特别是中国人,讲求彼此的交互作用:你心中有我,我心中自然有你;你心中无我,我心中为什么要有你?大家不方便明说,心中却确实有数。

把子女养得胖胖的,穿得很时髦,不过在表示父母有办法;将子女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学完钢琴,赶紧又送去学舞蹈,无非是亲友聚会时,多一种炫耀。父母心中没有子女,就不会用心为子女设想,吃亏的永远是子女。我们奉劝聪明的子女,最好心目当中有父母,以挽回父母心中的自己。否则亲子之间,你心中无我,我心中无你,对子女非常不利。子女心中有父母,并不需要像西方人那样,口口声声I love you。因为中国人不太相信说出口的话,反而认为整天挂在嘴上的大多虚假不实在。就算不是谎话,也是说说就算的客套话,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我们比较重视实际的行为表现,宁可做给父母看,也不要把它挂在嘴上。多做少说,始终是安全可靠的方式。以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心目中有父母,相信父母会接受感应,心目中也会有子女。这种互相关怀的亲子关系,充满了温暖,更使人终生不能忘怀。

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不让父母生气,不使父母受辱。长大以后,更应该奋发图强,有好的成就,以显扬父母。小的时候,把父母当做行为的模范。按照孔子所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趣;父亲过世以后,回想他的言行。以此作为检讨自己的标准,看看自己的孝行是不是合格。

子女对父母孝顺最起码的行为表现,至少包括下述十点:

第一,和父母住在一起,出外时务必禀告,回家时也要看到父母平安才能够放心;父母忙碌时,要设法分忧分劳;父母生病或身体欠安时,更应该首先探问,不可以若无其事,只顾述说自己的事情,甚至于增加。

第二,回家时,遇有亲友宾客,要请安问好。暂时不要说话,看看情况才说。外出时,也要禀告父母之后,向亲友宾客道别。亲友宾客有任何交代,要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够有所答复,不应该擅自做主,自行决定。

第三,准备远行,或者离家一段时间,必须提早向父母禀告,不应该到时才告知父母。最好把请示和告知作出清楚的区分,事先多请示。除非紧急或不得已才可以临时告知,因为子女告知父母属于不恭敬的表现。

同类推荐
  •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变废为宝的不锈钢、“王冠瓶盖”的发明、沙滩上的“珍珠”等发明发现故事。
  •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父母及孩子两方面。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教妈妈给宝宝做最爱的美食,天天不重样的爱心食谱,均衡营养,助力成长。科学合理的功能食谱,提升宝宝免疫力,超级妈妈的健康圣经。《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
  •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失败的、无效的,就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式是消极的,他们习惯用命令、教训、呵斥、指责、责骂的方式去沟通。今后一定要彻底改掉以前那种家长作风式的无效沟通方式,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与孩子思想观念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热门推荐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汉末浮生记

    汉末浮生记

    因为一个机器人和一次事故,郁郁不得志的颜鹰奇异地回到了古代,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但背叛、责难、攻击,重重阴影围绕在他的身边,他被迫为生活而努力,为生存而战斗。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冲破了重重迷障,在昏乱的汉末,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 乔布斯你学不会

    乔布斯你学不会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苹果”成为IT界首屈一指的公司。并且创造了iphone、ipad等一系列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10月5日“苹果”教父乔布斯去世了,人们开始期盼另一个乔布斯式的人物出现。然而乔布斯是独一无二的,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得会。《乔布斯你学不会》从创业、管理、用人、创新、品牌、挑战这六大方面展示出乔布斯与众不同的思想。《乔布斯你学不会》每一段语录都发人深省,解读部分精彩深入,智慧小语更是画龙点睛。当你认真学习了乔布斯的精神和智慧,就算无法成为另一个乔布斯,也一定会受益良多。”
  • 正在消失的父亲

    正在消失的父亲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如果医生得了糖尿病

    如果医生得了糖尿病

    本书介绍了与糖尿病相关的基本常识、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并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生活起居等多方面的调理,同时针对糖尿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给出了防治手段及护理建议,厘清糖尿病患者心中常见的误区,解答糖尿病患者心中最大的疑惑。对糖尿病多了解一点,糖尿病便会离我们更远一点。希望读者读完这本书能更加积极、理性地看待糖尿病,做到心中有数,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将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及生命的威胁降至最低。"
  • 女修天下:逆天红颜

    女修天下:逆天红颜

    穿越修仙异界,家破人亡,她誓要变成最强者复仇雪恨!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少女踏天之路就此展开,为了挽救心爱之人的性命,她欲修天改命!女强+女修。大家多多支持!简介无能,精彩在内容!前面六十五章为江湖篇交代故事起因,喜欢看女主修真的孩童们请耐心看下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炫舞:指尖圆舞曲

    炫舞:指尖圆舞曲

    炫舞,一款用指尖跳舞的网游。它是所有故事的开端,但不是每个故事的结尾。或许现在站在你面前的人对你来说很陌生,但是,到了游戏中,你们可能是好朋友、死党、死对头、甚至挚爱。
  • 悍妾当家

    悍妾当家

    自小订亲,苦等四载,终于等到大婚之日红盖头被揭开,新郎却不是她苦等之人一夕之间,楚晶蓝由苏府的正妻沦为安府的第五房小妾原因竟是她苦等之人将她当做赌注输给了杭城最有名的纨绔安子迁!她没有哭闹,反而抿唇浅笑,将眼泪和委屈和着血水吞进肚子里:苏连城,你一定会后悔的!你今日里加在我身上的耻辱必当百倍奉还!安府里美人如云,主母似虎,恶妾似狼,刁蛮霸道不讲理的婆婆根本就没有她生存的空间好在纨绔相公并非如传闻中的那般无耻每当她被人欺辱之时便会暗中相助,她才发现他那副纨绔的表像下竟是……于是她智斗主母、妙抗小妾、巧夺府印、悍掌大匙成为安府的新当家,且看楚晶蓝如何掌管这一大家族,又是如何报仇血恨!本文主打宅斗和商斗,种田文,一对一。----------------------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劣妻》:某夜唯唯一一本现代文。《坏坏相公倒霉妻》:温馨与阴谋共存《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已签约出版《七小姐》:《强嫁》:《枭妃》:《妾无双》:连载中---------------------------------推荐好看的种田文:瑾瑜《继室谋略》红尘《妻不如妾之夫人要下堂》娘子《重生之高门奴妻》倾城《残情王爷的嫡妃》独孤卫《三少奶奶》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