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21

第21章 魔鬼的颤音——二十世纪诸多小提琴学派(6)

Bridge公司发行的两张米尔斯坦国会图书馆音乐会录音涵盖了他最出色的作品。1946年10月7日的音乐会曲目中,巴赫的《G小调无伴奏奏鸣曲》、米尔斯坦的《帕格尼尼风格》都是他最拿手的独奏曲目,尤其后者是他根据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随想曲主题所作的变奏曲,不但技术上令人目眩,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是难得一见的钢琴伴奏版本——如今已经没有小提琴家愿意用钢琴伴奏来演奏协奏曲了,不过在二十年代,米尔斯坦经常在霍洛维茨的伴奏下演奏协奏曲,真是很有趣。这部协奏曲是米尔斯坦最心仪的作品,在他留下的多次录音中,这个版本无疑是最独特的。1953年的另一场音乐会的曲目是贝多芬的“春天”、巴赫的《D小调无伴奏组曲》和勃拉姆斯的《D小调第三奏鸣曲》。担任钢琴伴奏的巴尔萨姆在1939—1940年演出季就已经是米尔斯坦的搭档了,在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奏鸣曲中两人表现出极高的默契。米尔斯坦的音色极尽华贵,气息绵长,远超过他们在1947年12月的商业录音。巴赫的《D小调无伴奏组曲》比起1954年的录音在幅度的变化上要大一些,更具有夸张的个人浪漫色彩。

米尔斯坦声称更喜欢自己1975年为DG录制的巴赫《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他用“更即兴”来描述那一次的诠释,那当然是一位七十一岁的小提琴家留下的非凡的纪录。但很多人更喜欢1954—1956年为Capitol公司录制的版本,它具有更紧凑的节奏和更自发的推动力,具有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的生命力。尽管在风格上存在某些争议,例如滑音明显带有浪漫色彩,导致不少现代的教师对于他的诠释表示不赞同,但不可否认米尔斯坦拥有高贵的乐感。即使当今多数人的品位更趋向于严谨和光洁的音色,也不能忘记这位技巧大师对巴赫最重要作品的早期现代诠释。

在协奏曲的录音方面,Naxos的两张CD很值得一听。其一是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和布鲁赫的第一协奏曲。米尔斯坦演奏得最精彩的要数布鲁赫,录音的质量也非常好,尤其是独奏的音色被完美地捕捉到。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也很精彩,美中不足的是年迈的指挥施托克有些迟钝。门德尔松的协奏曲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新鲜感和发自内心的乐感。米尔斯坦与瓦尔特首次合作是在1932年,这也是瓦尔特卖得最好的协奏曲唱片之一。另一张唱片是晚些时候录制的德沃夏克和格拉祖诺夫的协奏曲,前者与伟大的匈牙利指挥家多拉蒂合作,后者则由施坦贝格执棒。米尔斯坦1923年在圣彼得堡首次演奏格拉祖诺夫的协奏曲,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他对此曲的诠释也因此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

Music&Arts发行的协奏曲录音是1955—1963年的音乐会现场,包括米尔斯坦最受欢迎的勃拉姆斯协奏曲。他在演奏中所流露出的恢宏气魄与高雅的气质是别的小提琴家所不具备的,这部协奏曲也充分体现了米尔斯坦出色的技巧。1963年的现场虽然没有七十年代与约胡姆合作在DG的录音那么完美,但也是真实而又珍贵的历史记录。米尔斯坦在晚年也特别钟爱这首协奏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尤其是在伦敦,给当地的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唱片中的贝多芬协奏曲也是特别精彩的演出,带有纯正的古典风格,条理清晰、结构明了,在技术的发挥上也很完美。

英国人、美国人

英伦三岛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是盛产弦乐演奏家的地方,对二十世纪弦乐演奏史有重大影响的演奏家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小提琴家阿尔贝特·萨蒙斯就是其中之一,他算得上是早期有录音记录的英国小提琴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十九世纪在美国也很少能听到本土小提琴家的名字,公众的视线都集中在欧洲来的小提琴家身上——维厄当、布尔、维尼亚夫斯基、萨拉萨蒂、伊萨依。很少有欧洲的小提琴家在美国定居。在一战之前,美国小提琴家都流行去欧洲学习并获得欧洲大师的认可,其中就包括鲍威尔、斯帕尔丁等。

阿尔贝特·萨蒙斯(AlbertSammons,1886—1957)出生于伦敦,七岁开始学琴,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和哥哥。后来他还跟两位伊萨依的学生——费尔南德斯和魏斯特—希尔上过大约三十节课,但主要还是靠自学。萨蒙斯很早就在乐队里拉琴,1906年首次作为独奏家演出了门德尔松的协奏曲。真正确立独奏家地位的演出是1910年在女王大厅演奏布鲁赫的《G小调协奏曲》。同年,他还组建了“伦敦四重奏团”;1921年他又和穆多赫(钢琴)、特蒂斯(中提琴)、肯尼迪(大提琴)组成重奏组,举行公开演出。萨蒙斯的主要演奏生涯是在英国本土开展的。除此之外,他只在德国柏林和法国演出过,而且都是一战爆发前的事了。

总体来说,萨蒙斯具有精确的音准和极其有质感的音色,他本人在教学中也特别强调音准的重要性。他的录音可以说是稀有之物,幸而最主要的录音如今都得以发行CD了。埃尔加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他最熟悉的作品,第一次演奏是1914年在女王大厅,获得巨大成功。后来他又频繁演奏这部作品,成为其最权威的演释者。录音录制于1929年,很可惜的是,萨蒙斯与埃尔加不属于同一个唱片公司,因此在录音中担任乐团指挥的是亨利·伍德。与埃尔加和梅纽因自由处理的版本相比,伍德的诠释更为直截了当,赋予乐曲真实的张力;萨蒙斯具有凌驾于乐团之上的突出音质,他完美的分句和滑音犹如一位伟大的歌唱家。只有少数晚期浪漫派小提琴协奏曲录音能够接近这个录音,但没有能够超过它的。唱片上另一首优秀的英国作品——戴留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是题献给萨蒙斯的。萨蒙斯第一次与戴留斯会面是在1915年,在听完萨蒙斯演奏埃尔加协奏曲后,戴留斯立刻创作了一首协奏曲献给他。萨蒙斯不仅对独奏部分的线条进行技术上的帮助,而且对连接部的创作也给予了帮助。

这首协奏曲由他在1919年进行了首演,此后他还进行了编辑和出版。在1929年的戴留斯音乐节上,萨蒙斯又再次上演该曲。于是,1944年著名的唱片制作人瓦尔特·莱格打算录制这部作品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萨蒙斯作为独奏家。虽然他已经过了黄金时期,但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乐曲的每一个细节。萨金特指挥的利物浦爱乐乐团是当时英国最好的乐团之一,他们为该曲做了精彩的协奏。

另一张CD收录了萨蒙斯和他的两位密切合作者——中提琴家特蒂斯和钢琴家穆多赫的录音。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是与英国最负盛名的中提琴家特蒂斯合作的,由专心研究莫扎特作品的哈蒂爵士——他非常反对特蒂斯使用自己的华彩而抛弃莫扎特的原作——指挥伦敦爱乐乐团协奏。尽管作品被篡改,并且独奏家们使用了大量的滑音,但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一听的优秀版本。关于埃尔加的小提琴奏鸣曲,萨蒙斯和穆多赫是当仁不让的最佳诠释者,尤其是第二乐章,萨蒙斯创造了典型埃尔加式的渴望气氛并完美地推向高潮。他热情的同伴穆多赫的表现则展示了英国最佳二重奏组合的水准。唱片上的其他小品中,最有意思的是1918年萨蒙斯自己创作的《布列舞曲》,这是一首对巴洛克音乐的模仿。匈牙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纳谢创作的《帕萨卡里亚》很少有人演奏,同辈中只有埃尔曼也录制了唱片。

萨蒙斯在1948年由于帕金森症而退休。他教了很多学生,并创作了三册名为《技巧的秘密》的练习曲。

玛奥德·鲍威尔(MaudPowell,1867—1920)具有卓越的人格。在那个时代,女性小提琴家想要开展职业演奏的生涯,是充满困难的,她完美的音乐会表现和出色的音乐才华赢得了欧美广泛的承认。多达十四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由她首先介绍到美国的,其中包括柴科夫斯基(1889)、德沃夏克(1894)和西贝柳斯(1906)的协奏曲。

鲍威尔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四岁时就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十二岁被送到莱比锡音乐学院师从施拉迪克。1882年,她与布业大厦管弦乐团合作演出了布鲁赫的《G小调协奏曲》,接着她前往巴黎音乐学院,被分在贝里奥的学生丹克拉班上。

她还在英国取得了成功,约阿西姆在伦敦听了她的演奏,请她到柏林学习,并作为独奏家参加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约阿西姆亲自指挥为她协奏。鲍威尔曾说过:

“丹克拉教我成为艺术家,约阿西姆教我成为音乐家。”1885年,鲍威尔回到美国演出并大受欢迎,评论把她归于伟大小提琴家之列;她还是美国职业四重奏团领导者中的第一位女性。1900年左右,鲍威尔住在英国。她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在李希特指挥下演奏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圣—桑听了她演奏的第三协奏曲后大加赞赏。鲍威尔开创了女性小提琴演奏事业,她具有高雅的品位,不墨守成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时听众的欣赏水平。

1920年鲍威尔过早的逝世很令人惋惜,她没能赶上电气录音。Naxos发行的CD由马斯顿转录自78转唱片,由于鲍威尔的唱片保存完好的不多,因此这些转录就显得格外珍贵。“当我站在号筒前准备演奏时,我从未感到如此害怕。”鲍威尔承认,“当你演奏给全世界听时有一种阴森的感觉,尤其是演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感觉真是糟透了。”然而她成功了,公众喜欢她的唱片,德尔德拉的《纪念》和马斯奈的《沉思》在欧洲和美国都是最畅销的唱片。鲍威尔的演奏明显带有女性小提琴家柔美的音色、纯正高贵的乐感和近乎无懈可击的音准;她的曲目以抒情优美居多,但在技术段落也毫不含糊。四辑唱片的曲目都以小品为主,第一辑以一首巴赫第一组曲中的《布列舞曲》开头。除了前面提到了两首作品外,还有鲍威尔自己改编的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迪茜》中的《旋律》、肖邦的《“一分钟”圆舞曲》和四首美国民歌。贝里奥第七协奏曲是一首浪漫短小而又多愁善感的作品,还不乏一些炫技成分,三个乐章各只有四分钟的长度。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由于时间的关系只演奏了后半部分。其他耳熟能详的作品还有埃尔加的《爱的致意》、托玛的《加沃特》和萨拉萨蒂的《西班牙舞曲》。后三辑的录音比较值得一听的也都是小品,就连门德尔松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也是由钢琴伴奏的,而且大幅删减至三分多钟。最有意思的曲目是改编自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选段,把穆塞塔的《圆舞曲》和鲁道夫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后半段凑在一起,真是难得一听的曲目。其他作品如博凯里尼的《小步舞曲》、舒伯特的《圣母颂》、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等,鲍威尔都录制了两到三遍,尤其第四辑,基本都是重复的曲目。

第一个获得世界声誉的美国小提琴家是阿尔贝特·斯帕尔丁(AlbertSpalding,1888—1953)。他生于芝加哥,幼年时,全家会在冬季去佛罗伦萨,他就在那里接受教育。斯帕尔丁的母亲是位天才的歌唱家和钢琴家,许多到访意大利的音乐家都会被邀请到她的家里,包括卡萨尔斯、约阿西姆、萨拉萨蒂、达尔贝和布索尼,因此斯帕尔丁的音乐品位建立得很早。经过在纽约和佛罗伦萨的学习,十四岁时,斯帕尔丁就获得了博罗尼亚音乐学院的文凭。接着他又去了巴黎音乐学院,在勒弗班上学习了两年。1905年他举行了巴黎首演,接着又结识了圣—桑,作曲家把他介绍给当时最著名的指挥家李希特和达姆罗什。在英国,斯帕尔丁顺风顺水,与李希特合作演出;在柏林,约阿西姆也很欣赏他。不过,1908年在美国他遇到了对手——埃尔曼,评论家认为与埃尔曼相比,斯帕尔丁的音色“刺耳、喧闹、咆哮”;他则谦虚地表示接受。当然,那时还不是斯帕尔丁的巅峰。他在美国和国外稳步发展,多次访问俄国,1920年和纽约爱乐乐团一起举行欧洲巡回演出——这也是首个到欧洲演出的美国乐团。斯帕尔丁还是第一个在巴黎音乐学院协会音乐会演出的美国小提琴家。二十年代他住在纽约,与埃尔曼、海菲茨、科汉斯基、蒂博合作演奏室内乐,并与著名的钢琴家加布里洛维奇联袂演出奏鸣曲。他还热心介绍多南伊的弦乐作品,在波士顿、芝加哥和纽约演奏他的协奏曲。斯帕尔丁一直演奏到五十年代,他在1953年去世。

斯帕尔丁独奏的录音不算多,GreenDoor公司发行的CD中,第三辑的曲目最吸引人,包括三首奏鸣曲和贝多芬两首浪漫曲。塔蒂尼的《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斯帕尔丁的诠释很浪漫,自由节奏的运用很大胆,与同时代米尔斯坦的版本相比,斯帕尔丁的琴音更浑厚,但在细腻程度上要逊色不少,无论是发音的清晰程度还是双音和颤音的音准,米尔斯坦都更明了准确。莫扎特的《降E大调奏鸣曲》

和贝多芬的两首浪漫曲,斯帕尔丁拉的要规矩得多,对古典风格的把握很准确,但又毫不拘束,尤其是莫扎特的奏鸣曲演释得很有灵性。当然最令人心动的还是弗兰克的《A大调奏鸣曲》,斯帕尔丁的气质还是最适合浪漫派的曲目,第一和第三乐章演奏得特别舒缓,给这首本来就动人的作品更增添了几分深沉。这张唱片的钢琴伴奏是安德烈·贝努瓦,1879年生于巴黎,是普尼奥和圣—桑的学生。他以伴奏家的身份著称,海菲茨早年的录音就是由他伴奏的;他同时还与卡萨尔斯等弦乐大师合作,演释准确而凝练。在录音方面,小提琴与钢琴的比例也很正确。

比较著名的是他与中提琴家普里姆罗斯合作的莫扎特《交响协奏曲》。1941年与奥曼迪合作的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也是相当成功的演释,处处体现了他娴熟的技巧和纯正的风格把握。他的音色不像埃尔曼那么柔美,但也丝毫没有粗糙之感,丰满而又富有质感。他的演奏绝没有多愁善感的倾向,而是充满了纯朴乐观的情绪。

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录制于斯帕尔丁去世前的1952年。这是一个很能说明他的演奏质量的录音,充满了男性阳刚的气概、独特的句法风格和敏感的诗意。第一乐章他选择了比较快的速度,从而避免陷入伤感的情绪而破坏作品的结构感;华彩段是他自己创作的。在柔板乐章中,他严格按照勃拉姆斯和约阿西姆的分句,演奏感人至深;末乐章与乐队的配合十分紧凑,相互呼应,体现了统一的整体。除了协奏曲,斯帕尔丁还录制了勃拉姆斯的十五首匈牙利舞曲作为唱片丰厚的补充。

同类推荐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热门推荐
  • 风势凌霄

    风势凌霄

    家族的仇恨,兄弟的情谊,爱人的幸福,让我来争取这一切。他因为优秀而遭人暗算,被迫远离家族,从此为了家族的大仇,他忍辱负重,刻苦修行。陌生的陆地,陌生的人,他能否有一天驾着七彩祥云,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换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让我们跟随风飏进入这片靠天地万物之‘势’而成长的空间吧!这将是一个依靠天地之势修行的神奇大陆。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霸汉第四卷

    霸汉第四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孽爱也缠绵

    孽爱也缠绵

    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却成了杀父仇人!!云若初从没想过,她跟梁奕宸会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收场,别无选择地让所有的情爱怨恨——灰飞烟灭!*三年后,云若初送父母的骨灰盒回归故里,惊愕地发现梁奕宸不仅活着,日子过得流光溢彩——茂阳集团的继承人……重逢的刹那,她正巧被人轻薄辱骂。“小姐,需要我报警吗?”梁奕宸看着她,仿若未识。狼狈不堪的她不敢置信地盯着那道高高在上的身形,“不用…”*当梁奕宸对着她说出“我愿意”三个字时,他看着那个纤瘦飘摇的身影儿站在角落里,想到她对自己报仇时,浑身散发的冷漠和恨到极致的决然,她会痛吗?*“为什么要出现在我面前?为什么不离我远点?”梁奕宸嘶哑的声音带着几分难以压制的痛苦,几乎是咬牙切齿在她耳边狂乱的质问,那双在黑暗中绽放着寒光的冷眸牢牢锁着她的眼,让她无处可逃。云若初挣扎不开,奋力扭着身体,“梁奕宸,你放开我!”握在她双手上的力度越来越紧,一时间让她有种错觉,他再多一些力道,几乎能将她捏碎。*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生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想许多半年内就会被遗忘的小事。实际上,世界上有半数的伤心事都是由一些小事引起的,诸如一点小小的伤害、一丝小小的屈辱等等。有意思的是,那些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忧虑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享受这种奢侈。忧虑最能伤害你的时候,不是在你行动时,而是在你工作做完之后。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把太阳升起——黎明到来的这一天称为生命中的生命,宣称:“昨天是场梦,明天是幻影。唯有今天,才会使每一个昨天变成一个快乐的梦,使每一个明天成为有希望的幻影。”在你失意无比的时候,你能否脱口而出“不管明天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
  • 佛魔

    佛魔

    现代少年叶天穿越异世,却面临弱肉强食,杀戮遍地的乱世!这里是强者的领域,神魂修道法,肉体炼金身。少年以血祭大法筑基修炼、一路杀人夺宝,更纵横六国战场,大杀四方图腾……他的强者信条是:凡与我为敌者,一律不留余地,赶尽杀绝!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才华与容貌成反比、“骗子”、“疯子”、“狂人”、打开“藏宝洞”的现代版阿里巴巴、草根创造的全球神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带着梦想起航、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不容易的“中国黄页”、男儿当有冲天志、开启湖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