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12

第12章 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

如今,有一种被称为“纪实文学”的文学作品十分的风行,似乎也很受读者的欢迎。“纪实文学”是一个新的概念,怎么理解它?怎么运用它?看来都有认真研究的必要。在我看来,“纪实文学”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文学概念,它之所以能作为一个文学的概念而为作家和读者运用和接受,完全是因为一种不正常的创作环境而导致的结果。

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建立在虚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等题材的创作大多都属于这种虚构的艺术创作。二一种是完全写实的文学创作,像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等就属于这种完全写实的文学创作。在这两种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在某一篇作品中或许会出现交错现象,如一篇散文,就可能是完全的真实记述;某一台戏剧也可能是完全的生活纪实。但是,在总体上虚构和写实是不能混淆的。而“纪实文学”的作者和编辑者们恰恰是要在虚构和写实这种完全对立的矛盾中寻找统一,制造统一。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有着明显矛盾的牵强组合,最后归为一种明显不科学的概念。

“纪实文学”既然是一种有着明显不科学性的概念,它为什么又能够存在而又为人们所接受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这个概念之所以产生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分析。“纪实文学”的概念是伴随着报告文学的发展而滋生出的一个概念。我们知道,报告文学是以其真实性、现实性和文学性为其美学特征的一种文学体裁。而真实性的作用,在报告文学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它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正是因为真实性的存在,报告文学的独立文体才得以建立,也才把自己与其他体裁的文学品种清楚地区别开来。报告文学的真实是一种新闻的真实,也就是说,是一种事实的真实。这种真实是十分具体的,容不得有一点点的虚构成分。在报告文学作品中,一旦露出了虚假的痕迹,那么,作家的一切劳动都将白费。正是因为如此,报告文学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和影响才是十分直接具体的。一位作家,一旦着手于进行报告文学的创作,他就必须要接受报告文学真实性的考验。读者也会带着真实性的这把尺子来要求和衡量每一篇报告文学。所以,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要实现真实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作家必须下大力量进行细致的采访工作,必须对自己所使用的每一个材料负责。只有这样,再加上现实性、文学性的密切配合,报告文学作品才能以其无可争议的特殊性发挥它独到的作用。

然而,愈是不易得到的东西愈加宝贵。真实性就是报告文学创作中往往不易得到的东西,所以,它是报告文学中最宝贵的内容。报告文学的成败,在不少的时候都是在真实性的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因为生活中虚假的东西太多,所以,真实在今天对读者有着很大的诱惑力。这既是报告文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因素所在,也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许多人看到了真实的诱惑力量,希望借助它赢得读者的欢迎。但是又不愿为实现真实性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负责的态度来承担真实的责任。这样就有了所谓的“报告小说”、“纪实小说”和“纪实文学”等一些概念的出现。也许是因为“报告小说”和“纪实小说”的概念过于把虚构与真实的矛盾表现得直露,初一提出,就得到了人们的坚决反对,很快就消失了。而“纪实文学”这个概念就显得隐晦一些,它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所以就慢慢的流传开来了。据一些认可了“纪实文学”的人的解释,“纪实文学”是这样的一种文学形态:它的基本内容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的。但是,作家为了能够在创作中取得一定的自由,所以就在作品的某些不关主旨、无关紧要的地方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或虚构。这一切都是为了创作时的方便和作品艺术性的加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纪实文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真实的,但是,为了避免作品发表之后有人因为细小的失实而找麻烦,甚至告状,所以,作者在适当的改变事实中的人名和虚化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可以理解和允许的。从这些解释来看,似乎都能言之成理。其实,这种种解释是不能真正说得通畅,完全令人信服的。从这两种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到,需要“纪实文学”的根本原因,是作家为了摆脱真实给自己造成的束缚,是怕因为不慎带来的失实给自己造成被动和麻烦。以此看来,“纪实文学”之所以要把真实和虚构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强行的统一起来,完全不是为了去建立和构造一种全新的文体,而是为了寻找一种自由创作的途径,在人为的躲避对真实应当承担的责任。为了以真实性来诱惑读者,却又不愿受真实的约束,承担真实的责任,这正是“纪实文学”创作所要得到的和排除的内容所在。这一切都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纪实文学”的出现,完全是一种狡黠的智慧和软弱的行为结合之后而出现的一个怪异的文学现象。“纪实文学”没有一种严格分明的文体标准,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它是含糊不清的。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取巧的创作操作方式,难以支撑一种文体的实现。

模糊了真实和虚构的界限,也就失去了真实和虚构各自所可能有的力量。这是因为,真实能以其直接的存在影响读者;虚构可以升华为艺术来感染人。而“纪实文学”同时失去了真实与虚构的双方。因此,在读者无法区分一篇“纪实文学”是纪实还是虚构的时候,或者分不清作者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纪实,在多大程度上虚构的时候,这篇作品是没有力量的。不敢面对真实,向真实负责的人,可能是一个创作缺乏严肃认真态度和性格软弱的人。为了以真实吸引读者又不想承担失实的责任的人,可能是一个缺乏艺术创造性的人。真实是严酷的,但它是有力量的。虚构是容易的,可它需要才能。

“纪实文学”企图摆脱一些负担,然而,恰恰因为它自身包涵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内容已经造成了许多的麻烦。有不少的麻烦在发生之后,因为虚实兼有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几乎就是一笔糊涂账。每当这时,人们才感到事先分清真实和虚构的重要。其实,一切的艺术都是建立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不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要求的真实是一种事实的真实;小说、戏剧等要求的是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艺术的真实罢了。这两种真实有联系,但是又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不能轻易的、人为的混淆在一起。艺术的真实是作家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加工想象虚构之后实现的一种真实,它是虚构的产物。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形象,大家都认为非常的真实,可是,生活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艺术的真实性是不能等同于事实的真实的。同样,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尽管其中有不少先生的真实生活经历,也时常被人们用来研究作者的资料,但是,《故乡》毕竟还是小说。人们是不能将其与先生的生活经历完全的等同的。若是以以上有些人的看法,那么,不光是鲁迅的《故乡》可以标为“纪实文学”,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巴金的《家》、《春》、《秋》等等作品都可以标为“纪实文学”了。若果真这样,那不是让人感到太滑稽了吗?

“纪实文学”是一个完全不科学的概念。它纪实时达不到完全真实的程度,虚构也达不到自由艺术的程度。所以,它是一个让人无法把握的对象。为了文学的纯洁和生活的稳定,还是让我们回到完全的真实和虚构上来吧!

1996年10月26日

同类推荐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热门推荐
  • 赢在态度

    赢在态度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卓越的态度塑造卓越的员工,一流的员工缔造一流的企业。态度决定一切。赶紧用优秀来武装自己,缔造个人卓越职业精神,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博士家的火灾(原创经典作品)

    博士家的火灾(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卡耐基成功处世艺术

    卡耐基成功处世艺术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得益于他高超的处世艺术,他在自己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有效的处世经验。卡耐基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因而个性各异,与这些独特的个人交往必须倾注满腔的热忱和诚意,饰外修内,表现出坦荡和真诚的品性,对方才能相信自己,这是成功处世的基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孙玉梅,资深记者、编辑,现从事中外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和策划撰稿工作,致力于先进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普及类图书的写作策划,在多所知名早教机构担任顾问等工作。
  • 与校草的吻:若爱只是游戏

    与校草的吻:若爱只是游戏

    曾经灰姑娘式的珊歌,如今华丽归来,在校园中立刻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她究竟能不能俘虏那个又拽又冷酷的校草王子呢?《富二代校草的灰姑娘》姊妹篇。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极品皇后太抢手

    极品皇后太抢手

    (福满天下第二部)世间有传言,百年前一统天下的传国玉玺和凤佩重现民间。她一觉醒来,天下已是乱世,无意中得到的那块血玉,竟让她成了三国争夺的目标。她一夕之间成了抢手货,而那些男人,竟然都要立她为后!江山霸业,快意江湖,谁才是她的真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