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11

第11章 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2)

古已有之说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当然也包含着信息性。但应当明确的是,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作家对信息的选择应该十分严格,并不是要像新闻记者那样的对一切信息产生兴趣。某个地方出现了一头五条腿的牛,电视、报刊可以作为消息传播,但这五条腿的牛尽管怪异,有一定的新闻信息性,可报告文学作家也许不会对它产生兴趣,除非它是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报告文学因为不直接担负社会新闻消息的传播任务,而承担着对社会生活进行文学报告的责任,所以,作家们只选择那些蕴含了社会价值的信息来为自己的报告服务。在报告文学中,信息都不是孤立出现并单独发生作用的,它是论证的基地,是作家思想、情感和精神升腾的基础。信息是表达作家自己社会生活见识的事实依托。离开了作家的这种主题把握,而使手中的笔被纷纭多变的信息所左右牵扯,以致陷入到信息或资料的海洋中不能够自救。这时,信息对于作家来说,非但构不成有效的作品成因,弄不好还会成为沉重的包袱甚至文学的灾难。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具有掌控和辨析信息的能力,否则,就会成为一个平庸的资料员。苏晓康、张敏的《神圣忧思录》中有大量知识贬值,中小学教师精神、生活艰困的信息,可这些信息都不是游离主题的存在。它们紧紧地围绕在作品透露教育这个神圣的事业,正在因为资金的短缺、精神的匮乏、体制的呆板、教学方式的陈旧等变得失去神圣的光环,危机深重这个主题的表达。赵瑜的《强国梦》,描写了很多中国体育界的人和事,有很大的信息新颖表现。可这些信息都在个性地说明着中国体育存在“误区”,体制亟待改变这样的独特认识主题。故此,视信息性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也许不错,但以为只有信息性就成全了报告文学却是很大的误会。如果不在这方面有明确的判断,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使报告文学因为过分靠近新闻报道而偏离自身的特性,走向衰落。

窃以为,无论是报告文学的文学特征,还是它的新闻特征,在报告文学创作中,都不是目的本身。它们已经有效地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自原本的特征已经淡化,而通过这样的结合在这个整体中发挥新的报告对象的作用。文学性、新闻性是到达目的的一种手段,是抵达目标的渠道和桥梁。只有实行了对社会对象现实文学和独立理性的报告才是报告文学的最后目标。报告文学自其发生之后,所以能够如此顽强迅速地发展,并走向今天的空前兴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与新闻,与文学的其他形式有着不少的区别,并拥有自己的优势及实现最终目的的特殊手段。过去,报告文学未能得到正常的开展,同报告文学生长的生态环境有关,也同人们未能深入认识报告文学的这个特性和目标很有关系。在不短的时间内,人们要么视其为新闻而将其拒之到文学大门之外;要么视其为文学而又被拒在新闻大门之外。报告文学这种游荡于文学和新闻大门之间的现象,恰恰说明人们是从传统的文学和新闻观念来看待报告文学的。其实,并没有认识到报告文学的个性所在。

报告文学具备新闻因素,但它不等于直接着眼信息报道、信息传递的新闻;它不是虚构性的文学,它不一定非得有典型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故事情节等内容,因为真实的原则对它的约束很明显。报告文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真实事实对象的生动描绘与剖析,在超出俗识的层面上更加独立个性的理性认识把握社会和人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及精深的理解判断来影响读者的社会人生感知,使其在文学的氛围中得到理性的启示并实现审美的需求。因之,单是从新闻的角度和传统文学观念的角度来看待报告文学,要求它这样、那样地来适合自己,就是一种人为的苛求。可以说,报告文学今天还是一个有待仔细认识和理解的文学形式。理解它需要对它本身表现的研究,而不能够从一种既成的概念范式出发来机械地要求。如今,很多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报告文学,到了某些文学批评家那里却不是满分,不予看重。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批评家,并没有真正地走近报告文学。一些对报告文学批评的无力,原因也在于这种批评同报告文学本身还有太大的距离。

由于有人对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特征发生误解,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我认为是偏失的现象,现在提出来,供人们讨论。

一、对奇异性题材的非寻常欲望强烈

报告文学创作的题材自然应当是多样的。可是,这种多样性并不是一种毫无约束的表示。题材众多,但选择题材的作家只有一个人。这样一来,任何一位作家在选取题材时都会有自己的主动性,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既是自由的,但也不能够不有所取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尽管他也在不断地变换着题材,但他总是将那些蕴含着严肃、庄重社会内容和思想情感价值的题材作为自己选择的对象。他不是单从趣味性出发,怀着猎奇的心理和探怪的眼光去搜索生活的边角余料,试图借助这种冷门左道得来的东西赢得读者的喜欢。即使他们描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私密的内容,但在写作时,也是更看重它表现人物的社会和人生方面。只要我们回想一下徐迟、刘宾雁、理由、黄宗英、柯岩、祖慰、乔迈、李延国、苏晓康、赵瑜、钱钢、麦天枢、胡平、贾鲁生、邓贤等这些作家的作品,就对此看得十分清楚。

可是,这几年来,伴随着报告文学创作的兴盛和创作队伍的壮大,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明显的题材猎奇现象,追求奇异怪诞的趋势很明显,几乎成了一种风潮。有的人,几乎是专门寻找那些在他看来可能产生轰动的怪异题材来写。结果就出现了大量女少年犯罪心理行为、卖淫妇女生活、抢劫犯罪、婚变、性变态、官场轶闻、宫闱秘史等等方面的作品。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形形色色。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可以涉及,而是这些作品草率的描写使人看到了一种偏俗兴趣和投机的心理,看到了作者缺乏严肃的创作态度和积极大胆地深入现实社会矛盾前沿的勇气和能力。这种倾向是对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片面理解,滋生于商品经济的提示冲击和诱惑。因为这些,不少标注报告文学的作品,正在变成一种颓废文化垃圾而影响着报告文学的纯洁庄重声誉。

二、“广告文学”——报告文学的迷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被企业家发现了它可能转换成宣传,并会成为产生政治经济效益的对象,从而对报告文学产生了很大的热情。恰好加上一些作家也因为有利可图,结果,“广告文学”就迅速兴起风潮。“广告文学”的目的在于广告,在于近似新闻宣传式的直接推销。自它获名起,实际就和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逐渐疏离了关系。若硬是要将这样的东西视为报告文学,那这肯定是报告文学的迷失。

“广告文学”所借重的就是报告文学表面的新闻因素,并在实际中把这种因素放大和扭曲,使其失去为报告文学服务的功能而纯粹地变成文字“广告”。尽管也有作者试图在其表面敷着些文学的色彩,将其装扮得文雅一点,但这样的作品,骨子里散发的商业气是挡不住的。用金钱包装的形象也很使人感到别扭。虽然,因为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使人对这样的行为可以给予某些理解,但这终究是报告文学的伤疤。我们已经无法阻止,却可以提示读者,要有清楚的判断,切莫把葫芦错当成了瓢。

三、浮云密布似的信息堆砌

如今,人们对报告文学的一个直接感觉,就是为什么都是那么长。其实,在报告文学发展更变之后,它已经可以承载大的厚重的题材了,写得适当长一点不是个问题。问题是很多可以写得精短一些的作品,也人为地拉得很长,使人无法卒读。为什么这样,这又是和理解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有关。在某些人看来,报告文学就是直接的信息收集,只要有了丰富的信息,就是成功的保证。所以,就不分轻重,不加结构剪裁地将所有资料信息往上堆砌。致使作品中的信息如浮云密布,浓得化不开。读者的阅读也被大量的现象所埋没,看不见作者,也看不到这些现象后面的更有价值的理性情感内容。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报告文学之所以是创作,最根本的是,作家是通过真实的社会生活事实的描绘表达自己的独立个性见解,为社会提供有益的判断并积极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你光是像个资料员一样的收集资料信息,而不对其进行很好的文学艺术处理,进行理性的思辨审读,尽管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价值,但终究是远离报告文学创作和你自己的个性劳动的。占有有价值的信息之后,能否很好地使用处理这些信息,是优秀作家和平庸作家区别的表现之一。这种简单地依赖信息的行为,也是对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简单领会。报告文学是处理信息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简单地收集信息的仓库。

报告文学在新闻性方面出现的偏失和被扭曲现象,不光正在模糊着报告文学自己的分明特征,而且严重地损害着报告文学严肃庄重的品格。在许多作家用自己的人格甚至生命维护着报告文学的尊严的时候,我们真不乐意看到一些人怀着某种私欲挤进报告文学创作中来,从对报告文学片面的认识理解出发,迎合俗流,以无聊平庸的文字玷污报告文学这片净土,破坏了报告文学神圣的品质。报告文学的危机,将从这些现象中开始蔓延。但这不是天灾,是人祸啊!

1989年2月15日

同类推荐
  • 鸿飞集

    鸿飞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第1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和裴步高同时走进大学校门。在那个高雅圣洁又朴实无华,学风浓郁而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的校园里,共同度过了平常而特殊的五个年头。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其中,向我们介绍了武警。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 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中国武 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 角度,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 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薄情系列:为夫不仁(大结局)

    薄情系列:为夫不仁(大结局)

    她对他的恨入骨髓……他不知道她的恨有多深?在他的眼中,逃跑是大罪,而带着他的球跑,就是罪无可恕。可那个女人却带着他的球,消失了整整的五年。不管用什么代价,他都要把她留在身边。用亲子相逼,强制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他送走他们的儿子,逼得她只能依靠着他。可她不断的反抗……他让她的世界里只剩下恨……***********************************************************************她的母亲间接因他而死,她的前男友被他结束了生命,她因儿子被他禁锢,她要让别的男人深深的报复她曾经深爱过的男人!五年之后。她的世界里除了恨就再也找不到其它!她恨透了他的薄情,她要让他结束在自己的手里。她隐忍,她委曲求全……只为能够要他的命!她与他的仇人一起报复……不惜任何为代价。当她终于报复他后,为什么她不快乐?
  • 三国4:刘备入川

    三国4:刘备入川

    《三国(第4部):刘备入川》是日本文学巨擘吉川英治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第四部。主要讲述了刘备势力和孙权势力联合抵抗曹操势力的赤壁之战,到刘备攻入川蜀之地,再到孙权和刘备因荆州问题产生争端的历史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 我的老公是王子

    我的老公是王子

    她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善良灰姑娘;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大少爷,风靡全校的冰山王子。两条完全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一场偶然的变故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只要你嫁给我孙子,我就替你们家还债,供你上大学,让你衣食无忧。两年的时间,如果他不能爱上你,我就放你走,但你得保密。”“这。。。”她为难了。“只要你娶她,我这辈子就什么遗憾都没有了。”“这。。。”为了‘孝’字,他妥协了。说好不理她的,可为什么在学校里看见她和其他男生在一起,心里会不舒服?为什么误会她心里会这么痛?为什么偏偏忍不住要帮助她?为什么。。。。。。没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可以培养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才相师

    天才相师

    少年叶天偶得相师传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往圣继绝学
  • 总裁妻,为期一年(全本)

    总裁妻,为期一年(全本)

    夏威夷纪念旅行,他抛下她,去陪别人,让她心碎于此;家生剧变,一夕之间公司破产,他的一纸离婚协议,件件事接踵而来,让她应接不暇,更让她措手不及;一场阴谋,他不分青红皂白责怪到她身上,丢下狠话要她全家陪葬…………父母双双离去,大哥下落不明,民工蜂拥而至,她被围在街头被打得遍体鳞伤,他却公开表示与她早已离婚;得知真相以后,才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处心积虑所为,他们的婚姻只不过是一场骗局,从一开始就精心布局的一场骗局……把父母送上了绝路,害大哥被逼逃逸,毁了赫连家几百年来的基业……这一切竟是自己亲手造成,得知这一切的她,又该何去何从?…………六年后,她带着孩子重新回到伤心之地,不过已是罗敷有夫,见面不过一句“卫先生”,生疏得仿佛不曾相识;他亲眼看着她巧笑嫣然的依靠的别的男人的怀抱里,心为何有种名为嫉妒的情愫;偶然见到她的孩子,竟发现其中别有原因,那个孩子究竟是谁的?那情意绵绵的眼神,温馨的家居生活,他竟要借朋友的光才得以重温,那一刻,有什么在撕扯着自己的心;为什么你连仇恨都可以抛弃,没有爱,甚至连恨都不肯留下………………简介会逐渐修改,希望各位看官留下爪印和票票、收藏哦!(*__*)嘻嘻……偶要花花!偶要票票!偶要支持!!!
  • 找对人 做对事 签大单

    找对人 做对事 签大单

    本书立足销售中与客户沟通困难,销售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一现状,以“找对人”、“做对事”、”签大单”为三个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销售工作中的两大利器-找对人,做对事,给销售人员指出了一条签大单的正确道路。书中提供了许多销售建议、实用机巧、策略,让销售人员能够避开歪路,找到方向,在销售的康庄大道上财源滚滚。
  •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的作者李劼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一生留有五、六百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已经成为传世之作。李劼人先生被他的同学郭沫若称为“中国的左拉” ,他的三部曲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 李先生从1935年起写了三个连续性的长篇《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第一部),描写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这三部小说都以作者的故乡四川为背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