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600000020

第20章 世纪交响(20)

正是有感于此,我看到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之一震,首先想到的是,他怎么会想到通过这么一个怪人来看历史,用这么一种眼光来看生活,太智慧了。从立意和构思上看,它跟余华的《活着》似有某种联系。但是,余华是以西方的悲剧艺术观观照我们民族的生存,而刘恒是以不动声色的、乐感文化式的眼光来揭示某种无价值无意义的生存状态,其批判锋芒藏而不露。在一个时期,我们的生存空间就是如此的狭小逼仄,精神生活就是如此的匮乏无聊。试想,一家好几口人挤在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有幸福可言吗?这就造成了与物质极度匮乏相对照的语言的极大膨胀,也造成了张大民的贫嘴。贫嘴相可看做那个时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一个绝妙的象征。作者以不动声色的反讽手法,揭示了中国工人--中国人那种既缺乏所谓阶级意识,又缺乏文化底蕴的真实情态。在这种生存境遇下,某些“神圣”的意识只是一种面具化的表现。张大民那无尽的饶舌,废话,耍贫嘴,既是一种无法找到自尊的下意识的转移和挪借,又是失去物质和精神根基的一种挣扎、自救、甚至炫耀,其中潜藏着良知的声音,又不无悲凉。刘恒能继续保持这种批判意识难能可贵。我依稀感到,近年来某些作家正在尝试以本土乐感文化精神描绘本土生存相,不再像以前多以传统的西方悲剧观的处理方式。刘醒龙的《威风凛凛》似也含有这种精神。另一篇作品《没有语言的生活》(东西),也能给人启发,它写一家由聋子、哑巴、瞎子组成的家庭,过着一种没有语言的生活,写出一种难以想像的封闭,符号化地表达了一种精神的匮乏和生命无可沟通的境遇。我们能说它不是从现实出发的吗,但它却完全是一种重构的形态。

我们要承认,作家是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一类更多地依赖于亲见亲闻的真人真事,加工的幅度再大,也离不开原有的坯模;另一类作家,则有着更强的虚构和想像力。但不管哪类作家,恐怕都得把生活放到自己的坩埚里来一番“窑变”,否则只能生产清一色的二锅头,不会有五粮液、茅台、西凤之别了。我前面所说的情节撞车现象,毕竟还是窑变的火候不够吧。依我看,李国文的《垃圾故事》,有足够的窑变成色。现实主义要发展,就要对新的事物敏感,而现实主义要保持它的艺术品格,却又不能止于展示新事物的光怪陆离。看得出来,李国文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很敏感,白云苍狗,人事代谢,贫富易势,朝秦暮楚,直至垃圾问题,他都很注意,都一一思考。但这篇小说决不是要实写环保问题,在不无夸张变形了的杨菲尔玛身上,颇能看到某些现今都市的特征和欲望的特征,我们不免会感叹,这世界真是变了,变得像杨菲尔玛一样陌生了。总之,艺术地把握现实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发挥主体的重构能量,艺术地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的途径是可以有多条思路的,每条思路都能开出一个新的艺术审美空间。

现实主义的品格,决不应是写现实题材的同义语,把现实主义题材化的倾向,过去很流行,现在也没有绝迹。事实是,写历史题材未必不具有现实主义品格,写现实题材未必一定具有现实主义品格。尽管现实主义可从流派上、思潮上、方法上、美学原则上做出多重定位,但我以为,衡量是否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重要根据,还是要透过写实风貌看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和批判精神,看它是否抓住了时代典型的精神冲突和价值追求。衡量一个时段的文学,则要看它是否表达了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轨迹和心灵的历史。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感到当前的创作中,事象的壅塞与精神的单一之间的不平衡甚为突出。我们最缺乏的并不是现象的罗陈,而是精神的掘发。我们既不能老是重复“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套子,也不能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摊开生活的流水簿。我以为,无论写实型的还是先锋型的作家,都存在重铸理性思维的问题,都存在怎样挑开生活表层突出精神层面的问题,哪怕它是以矛盾的形态呈现出来。近读王蒙的中篇《春堤六桥》,还是很受启发,我对它的人物所表现的无可奈何的精神困惑,颇多感触。王蒙自己说,他“已很久没有写写实风格的现实题材小说了”,说他常用的是荒诞和寓言,避免太实太针对什么。在这篇小说里,他要写“老”的感觉。这是什么呢?“是渐渐拉开距离的静观与或多或少的逃避,是宽容却又耿耿于怀的执着,是抚摸往事的温馨又是一种成熟的小心与谨慎,是生的经验与滋味却也是无法逃避的大限与永恒的阴影……”这些话大体反映了小说的情调和意蕴。

这篇小说在构思和意境上是颇动了一番心思的,写得相当从容,它找到一个载体--游春,营造了一个男女主人公互道心曲的最佳语境。王蒙的有些小说,话语的飞翔太放纵,议论、杂谈、感悟式的东西插入较多,不及这篇匀称而隽永。它通过即将卸任的大学校长鹿长思在江南邂逅同来出差的青年时代的女同学郑梅冷,一起徜徉在湖光山色中的心理活动,将历史、社会、个人、眼前,非常自然地糅合起来,以游记的形式,汇聚了诸多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有强烈的命运感和沧桑感。

在小说中,两个人每过一桥,就有一段回忆与眼前实景的对照,回忆是美好的,即使痛心疾首的往事,由于时间的消磨也不再尖锐得叫人无法承受,在时间的隧道里,他们共同表现出一种达观心态,但有一种情绪是掩不住的,那就是当今社会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功利、自律与贪婪的冲突在他们心中的投影,简言之,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价值根基,与当今社会环境之间潜在的不协调、不适应感。这种不协调感就像那个盲吹笛人因为没有拿到钱的恶声诅咒,把他们一下子从美妙的幻梦惊回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世界一样。鹿长思的心情未必像春光般惬意,他一直无法摆脱他的副手小周的影子,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小周是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小野心家,他骗取过老鹿们的信任,现在已是图穷匕见,迫不及待要攫取权力。觉悟了的老鹿本想阻止他的势头,郑梅冷的儿子又正好是人事局长,他完全可以起到阻止作用的,但他几次欲言又止,最终打消了表明态度的念头。为什么呢?似乎是出于即使能阻止小周、也阻止不了整个道德趋势的无奈,甘愿听之任之,逃之避之。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鹿与郑这鳏夫与孀妇之间,有可能爆发点什么,但随着郑的遽然离去,戛然而止。结尾是几个月后鹿突然接到郑的逝世消息--郑是早知道自己身患绝症而故意仓促离去的。这样的处理也可看出某种悲凉心绪。从整篇小说来看,我以为值得注意的是,它揭示了精神生活中的断层现象。现在知识界普遍认为,在经历了一长段曲折的历史道路,又面临着社会的大转型今天,我们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现实就是文化传统的割裂和中断的情势,也可称为“断层”,《春堤六桥》的笔触及此,引人深思。我想,所谓现实主义精神,总要正视,而不是绕开我们面对的精神现实。

我的另一感想是,这种把历史、眼前、社会、个人随意融会组合的写法,是巧妙的,又是困难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个写法问题。不是没有人成功地运用这种写法,如杜拉斯之写《情人》,但更乡的尝试者发现,这写法看似容易写来实难。因为它需要作者具有较为广大的理性眼光,有较强的消化力,包容力,不但熟悉生活,更善于思考时代,思索人的境遇在历史中的变化。王蒙好像说过,历史给我以思考,同时历史给我以局限,甚至也有历史的牺牲一类的话。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是深邃的,但他近年的有些作品,似乎侧重于用新视点描绘历史的进程,而从人的境遇这一高度反观人物深层的悲凉意味和心灵矛盾的作品不很多,好像从人的主题滑了过去,力求成为各方认可的历史见证人形象。以王蒙的素养,完全能写得更深刻些。《春堤六桥》不失为一篇力作。

现实主义的核心在于精神,但对精神的理解切忌简单化、单一化,文学中的精神不是某种观念的号筒,也不应是某种流行的、陈旧的道德教条的图释,它可以张扬一种源于生活的信念。也可以写一种精神的裂变,它或写心灵的困顿、或写怀疑和逼问、甚至偏激和保守,应该都是文学允许的范畴。还是马克思说过的,既然大自然有千万种颜色,人的精神为什么不能也是千姿百态呢。比如,现实主义就不应拒斥表现广大无边的无意识、潜意识领域,心灵探索并不是现代主义的专利,现实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不放弃关注社会人生的总取向下,走向内心,探究幽秘的、丰富的深层记忆,发掘连当事人也未必清楚的心理动机,从而深化对人性的表现。

《被雨淋湿的河》和《农村弟弟》(鬼子)是两篇富于震撼力的作品。尤其是前者。我一直在想,它们打动人的奥秘何在?它们不同于以往创作的地方在哪里?这篇小说写了打工族的生存艰辛,写了因无法取得城镇户口引起的悲剧,写父与子的隔阂,写复仇与抗争,不能说其中社会问题的因素不强,也不能说别人没有写过这些问题,但不同的是,它们都把“问题”推为背景,并将“问题”转化成命运感,人格意识,转化为悬念和强烈的动作。作者就像钻到人物心里一样,把他的心理能量一层层挖掘,直到喷涌而出,如狂飙巨澜,惊心动魄。然而,这似乎还不是根本原因所在。那是什么呢?我想到了叙述视角、视点及其价值问题。在《被雨淋湿的河》中(我欣赏这个题目,它是个有浓厚的悲剧色调的意象,仿佛暗喻着它的主人公晓雷惨烈的命运),叙述者虽是个中年妇女,但全篇以晓雷这个人物的欲望展开,实际是以晓雷的眼光看世界。晓雷完全摈弃了他的乡村教师父亲善良而懦弱的生活态度,怀着一腔刚烈和无畏,企图独往独来地闯世界。他向他所处环境的道德秩序猛烈挑战,他以草莽英雄式的个人化方式以恶抗恶,寻找公道。最终因非理性的盲动而毁灭。这个故事里有种陌生的、强烈的心理真实,其源盖出于作者所用独特视角揭开了过去深入不到或被遮蔽了的人物和心理层面,整个调子是侧重于心灵体验和个体感受的个人对世界的倾诉式的。晓雷这种人的心理面貌和道德动机,在以往的作品也很少见。不是他们不存在,而是我们的视线被遮蔽了。

由此我联想到的问题是,现实主义要发展,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的变化和丰富非常重要。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二十年,思潮迭起,变化多端,但究其变化之关键,恐怕还是叙述角色的移动与转化--最初是作为正确路线的代表说话,继而作为时代变革的代言人说话,后来或者站在知青本位立场去回忆、或作为文化精英去寻根去解构,再后来,作为平民化的一个普通角色去搞新写实,直到近年,出现了比较纯粹的个人化视角的写作。不同的身份和视角往往可揭开不同层面的真实。关于个人化写作问题,我想另外专门着文,我只想指出,像《被雨淋湿的河》这样的作品,既不能简单归人“个人化写作”之列,也不必以新生代作家的一般特点来评论。作者鬼子说过的一段话,倒对我们不无启发。他说,他希望于文学的,“一半是希望那些先锋作家们,如何从逃避‘现实’的世界里回到‘现在’,以免失去广大读者,却又不失去文学应该具备的先锋;另一半是希望那些与现实分享艰难的作家们,别丢了文学,因为他们有的作品很像电视里焦点访谈的路子……”

什么是“文学的”?这好像是个谁也很明白,谁也说不清的问题。如果有两种不同的文本摆在面前,一种是情节和过程绝对真实可信,细节和情态却司空见惯,甚至透着虚假;另一种是情节是虚构的甚至不可能发生的,但细节与心理却真实、陌生、新鲜。试问,究竟哪个更接近文学的本质?要我回答,我会选择后者的。最近有一个中篇《青衣花旦》(西风),就给了我文学的审美愉悦。这篇小说所写的生活,是我无法用经验来验证的,这里出现的可疑的男女,可疑的房间,也许出自作者的假定。小说写午夜的酒吧里,有两个舞蹈着的女子,还有两个前来消遣的男子。女子中,活泼的一个被戏称为花旦,忧郁的一个被戏称为青衣。两个男子,一个叫章苇,好像玩世不恭,另一个叫小豫,书生气十足。在这几个身份不明的男女之间,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无非是卖笑的顾盼,故作轻松的撒娇,富有趣味的谈天,面具化的爱情游戏之类。然而,即使在这虚幻的绮靡的氛围中,在这短暂的假扮痴男怨女角色的自我麻醉中,他们也无法逃避现实的困扰。小豫颇不耐烦夜生活,执意要回家,为的是等待心上人的信息,结果他在信箱里摸到了一封久等的信,里面却装满了“黑蝴蝶”--他的情书全被她烧成灰烬寄还。而叫青衣的女子,舞罢便独自落泪,她也可能受过重大的挫折,不然她不会发出“你爱过一个人吗,对一个人有过真正感情的事吗?”这样的问题。正因为如此,青衣和小豫在电话里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知遇之感。小说似乎在说,这两个女子,她们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或许有不得不如此的苦衷,尽管误入风尘,仍是天真未泯,良知未灭;而那两个貌似自由的男子,生活在这座大都会里,也并不比她们轻松多少,欲望与良心,金钱与爱情,堕落与真诚的冲突,并没有离开他们。尽管他们都会遇到追求落空,情人背叛,情书被烧成灰烬的威胁,但这没有阻止他们对真爱的渴望,但他们自身的行为又在否定他们的渴求。小说最后。他们尴尬地逃避检查,像罪犯似的借着夜色逃逸,坐在夜的阳台上等待天明。我以为,作者也许有感于游戏人生的态度太普遍了,真情难觅,于是写了游戏着的人们也不忘寻觅真情吧。

同类推荐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命令我沉默

    命令我沉默

    这本诗集除去序言和编后记以及沈浩波诗歌创作年表之外,一共包括五个章节,收录了诗人沈浩波从1999年至2012年14年间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热门推荐
  • 重生回到香港1980

    重生回到香港1980

    2013年,叶云姣在去香港的途中发生车祸,虽然狗血但是就是这样她重生到1980年的香港,带着对这个城市复杂的感情,叶云姣将遇见什么事什么人呢?
  •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什么每次谈判,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却仍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你都无法走进TA的大脑、弄清TA在想什么,最终不欢而散?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回报,而那个比你“懒惰”的人却能步步高升?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或者为什么那样?《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要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些“为什么”的真相,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真相,使事业更成功,使人生更幸福。《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关键词:微表情。全书由七章组成,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从身体和情感的关系角度,全面解析了身体语言背后的微妙心理,让你在商场、职场、情场无往不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莎蕾拉的终极男团

    莎蕾拉的终极男团

    一觉醒来就变成血精灵族“女王”殿下的莎蕾拉,被陌生的美男军团牵引着,踏上了复兴血精灵族的复仇征程……他们将乔装潜伏,进入魔法世家、海妖水城、兽使楼域三个奇异世界去惩罚叛变首领!然而一切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莎蕾拉对被告知的使命毫无记忆,而且在旅程中发生的种种神秘事件,让“女王”越来越迷茫,仿佛一切都是被美男军团操纵般,让她每往前走一步就愈加怀疑自己的真实身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爱情精选

    爱情精选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