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23

第23章 李渔的园林美学(1)

引言

李渔是一个喜欢自我表白的人。在《闲情偶寄》中他曾不无夸张地写道:“予尝谓人曰,生平有两绝技,自不能用,而人亦不能用之,殊可惜也。人问绝技维何?予曰,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性嗜填词,每多撰着,海内共见之矣。设处得为之地,自选优伶,使歌自撰之词曲,口授而躬试之,无论新裁之曲,可使迥异时腔,即旧日传奇,一概删其腐习而益以新格,为往时作者,别开生面,此一技也。一则创造园亭。因地制宜,不拘成见,一榱一桷,必令出自己裁。”验之李渔一生之事业成就,不能不承认他这个自我评价是符合实际的。关于“辨审音乐”,已有《笠翁十种曲》可资证明(据说他一生创作的传奇有十六至十八种),而且有的剧目如《风筝误》等至今仍在上演。不仅如此,如我们在本书第一章中所述,他还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中进行了理论总结,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戏剧美学思想。关于“创造园亭”,一般人所知甚少,专业工作者介绍和论述得也不够,似乎还没有给予应有的评价。其实,李渔既有园林艺术的创作实践,又有园林美学的理论着述,不可等闲视之。李渔的园林美学同他的戏剧美学、服饰美学、仪容美学(美容学)、文学美学等一起,构成了他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

李渔的园林艺术作品,就我所知至少有这样几件:

一是位于北京弓弦胡同的“半亩园”。据清人麟庆《鸿雪因缘图记》:“半亩园在京都紫禁城外东北隅,弓弦胡同内,延禧观对过。园本贾胶侯中丞宅,李笠翁客贾幕时,为茸斯园,垒石成山,引水作沼。”从保存至今的园图看,该园房舍庭树、山石水池,安排得紧凑而不觉局促,虽占地不多,却十分丰满舒畅,清秀恬静,令人顿起可居、可游之想。

一是他的家乡婺州兰溪伊山之麓的“伊园”(即“伊山别业”)。据李渔自述:“伊山在瀫之西鄙,舆志不载,邑乘不登,高才三十馀丈,广不溢百亩。无寿松美箭诡石飞湍足娱悦耳目,不过以在吾族即离之间,遂买而家焉。”话虽如此,李渔买此山的目的,还是想好好经营一番的。而且买山的过程还颇有一番周折。开始时,并未买成。他有一首七律《拟构伊山别业未遂》:“拟向先人墟墓边,构间茅屋住苍烟。门开绿水桥通野,灶近清流竹引泉。糊口尚愁无宿粒,买山那得有馀钱。此生不作王摩诘,身后还须葬辋川。”后来靠求亲告友得遂此愿,建成了一座相当漂亮的别墅。李渔曾写过《伊山别业成寄同社五首》、《伊园杂咏》、《伊园十便》、《伊园十二便》等诗加以记述,并描绘了他在“伊园”赏心悦目、自得其乐的心情。《(伊园十便)小序》中说:“伊园主人结庐山麓,杜门扫轨,弃世若遗,有客过而问之曰:子离群索居,静则静矣,其如取给未便何?对曰:余受山水自然之利,享花鸟殷勤之奉,其便实多,未能悉数,子何云之左也。”从诗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伊园”诸景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亦可知李渔造园艺术成就之高。

一是他中年定居金陵(南京)时所造的“芥子园”。这座园林比起“伊园”来当然小多了。李渔在《芥子园杂联序》中说:“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其然岂其然乎?孙楚酒楼,为白门古迹,家太白觞月于此。周处读书台旧址与余居址相邻。”园址在南京韩家潭,不满三亩,屋居其一,石居其一,然而却能以小胜大,含蓄有馀。

一是他晚年迁居杭州时所经营的“层园”。该园在西湖之畔的云居山,本是一处荒山,李渔买来造园。《笠翁一家言全集》卷六中有《次韵和张壶阳观察题层园十首》七律,前有序,略述买山造园经过:“予自金陵归湖上,买山而隐,字曰层园,因其由麓至巅,不知历几十级也。乃荒山虽得,庐舍全无。戊午之春,始修颓屋数椽,由蓬蒿枳棘中,辟出迂径一、二曲,乃斯园之最下一层。”通过李渔自述及诗中描绘,我们可以知道层园的营造设计又一次表现了他艺术见地之高。从选址(即明代计成《园冶》中所谓“相地”)就可看出李渔是造园艺术家中的大手笔。这座园林,地处西湖边上,可以借景于西湖山水:“开窗时与古人逢,岂止阴晴别淡浓。堤上东坡才锦绣,湖中西子面芙蓉。”“似客两峰当面坐,照人一水隔帘清。”“目游果不异身游,顷刻千峰任去留。云里霹开三净土,镜中照破二沧州。爱亲歌舞花难谢,喜载楼船水不流。”住在这里,完全可以实现李渔“老将诗骨葬西湖”的愿望。这样的园址,真是得天独厚,再加上善于营造,更能胜人一筹。李渔命名为“层园”,一个“层”字,表明他深得造园三昧,善于“因地制宜,适其自然”,依山势高低而设计营造,错落有致,参差变幻,层层入胜。在有限的面积之内,巧妙地开拓了园林空间,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馀味无穷。

此外,据当代造园专家陈植教授称:“北京宣武门内西单牌楼郑亲王府内之惠园,引池叠石,饶有雅致,相传亦为笠翁手笔。”

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闲情偶寄》的《居室部》、《器玩部》、《种植部》之中。三部虽各自成篇,但又内在关联,成为一个理论整体。当代园林学家童雟教授在《江南园林志》一书中曾说:“造园要素:一为花木池鱼;二为屋宇;三为叠石。”李渔对这三个方面都有较系统的论述,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他对自己园林艺术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我国富有独特民族传统的园林艺术的美学阐发。

《居室部》包括“房舍第一”、“窗栏第二”、“墙壁第三”、“联匾第四”、“山石第五”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到园林的地基选择,房舍方向(“向背”)的确定;屋檐的实用和审美效果;天花板(“顶格”)的艺术设计;园林庭院的空间处理原则(如“房舍忌似平原,须有高下之势”,“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以及庭院地面铺设(“甃地”)的美学处理等。第二部分除详细谈了窗栏设计的艺术原则及各种窗栏图样以外,还着重论述了窗子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美学意义,即关于“借景”问题,这是李渔园林美学思想中最富有光彩的部分之一。第三部分专谈墙壁,涉及到墙壁在园林中的艺术效果问题,以及各种不同的墙壁(如“界墙”、“女墙”、“厅壁”、“书房壁”)的艺术处理方法。第四部分谈“联匾”,这是中国园林建筑中特有的艺术因素,它对创造中国园林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起着重要作用。李渔独出心裁,创造了不少前所未有的联匾式样,并具体绘图示范,说明其美学特征。第五部分论述山石在园林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和品格,以及用山石造景的各种艺术方法。谈到叠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活动,“不得以小技目之”,“尽有丘壑填胸,烟云绕笔之韵士,命之画水题山,顷刻干岩万壑;及倩磊斋头片石,其技立穷,似向盲人问道者。故从来叠山名手,俱非能诗善绘之人,见其随举一石,颠倒置之,无不苍古成文,纡回入画”。谈到如何造“大山”、叠“小山”、立“石壁”、作“石洞”,以及处理“零星小石”等等的艺术原则。

《器玩部》包括“制度第一”和“位置第二”两个部分,主要涉及到园林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陈设问题,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有所谓“家具乃房屋肚肠”之说,可见园林的房舍之美,是同它的室内装饰和家具布置分不开的。在“制度第一”中,李渔谈到家具器皿的制作陈设也是一种美的创造,例如珍物宝玩,如陈设不当,也会破坏审美效果:“每登荣膴之堂,见其辉煌错落者,星布棋列,此心未尝不动,亦未尝随见随动。因其材美而取材以制用者,未尽善也。”相反,那些粗陋之物,如果善于处理,也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瓮可为牖也,取瓮之碎裂者联之,使大小相错,则同一瓮也,则有哥窑冰裂之纹矣。柴可为扉也,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则同一扉也,而有农户儒门之别矣。”这就是所谓“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在这一部分里,李渔谈到“几案”、“椅杌”、“床帐”、“橱柜”、“箱笼箧笥”等家具制作中审美和实用的关系,屏轴的裱糊悬挂的艺术处理方法,以及茶具、酒具、碗碟、灯烛等器皿用物的陈设、使用的艺术效果。在“位置第二”中,李渔专讲器玩物品陈列位置的美学原则。他说:“位置器玩,与位置人才,同一理也。设官授职者,期于人地相宜。安器置物者,务在纵横得当。”这就要讲究“方圆曲直,齐整参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时制宜之法,能于此等处展其才略,使人入其户,登其堂,见物物皆非苟设,事事具有深情”。讲到器玩陈设的一般规律时,李渔提出了两条:一是“忌排偶”,一是“贵活变”。二者相辅相成,互补互用。其实这两条原则不仅适用于家具、器玩的陈设,也适用于园林建筑的其他设施。它所追求的是去掉人工刻板雕琢的弊病而得自然生气之美,这已成为我国园林建筑中普遍适用的原则。人们总是把刻板排偶视为园林建筑中之大忌。我国已故现代园林建筑家刘敦桢教授在为《江南园林志》撰写的序中,就批评了那种“池求其方,岸求其直,亭榭务求其左右对峙,山石花木如雁行,如鹄立,罗列道旁”等拙劣处理,认为这样故作“人为之美,反损其自然之趣”。

《种植部》包括“木本第一”、“藤本第二”、“草本第三”、“众卉第四”、“竹木第五”等五部分。分别论述了各种花木的栽培、特别是它们的审美品格和观赏价值。第一部分谈到牡丹、梅、桃、李、杏、梨、海棠、玉兰、辛夷、山茶、紫薇、绣球、紫荆、栀子、杜鹃、樱桃、木槿、桂、合欢、木芙蓉、瑞香、夹竹桃、茉莉等;第二部分谈到蔷薇、木香、月月红、姊妹花、玫瑰、素馨、凌霄、珍珠兰等;第三部分谈到芍药、兰、蕙、水仙、芙蕖、罂粟、葵、萱、鸡冠、玉簪、凤仙、金钱、金盏、剪春罗、剪秋罗、蝴蝶花、菊、菜等;第四部分谈到芭蕉、翠云、虞美人、书带草、老少年、天竹、苔、虎刺、萍等;第五部分谈到竹、松、柏、梧桐、榆、柳、黄杨、棕榈、枫、桐、冬青等。在我国古代有关园林艺术的理论着作中,像李渔这样详细、具体论述花木的美学品格和观赏价值的并不多见。计成所着《园冶》,诚为园林美学杰作,但它对园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花木,却绝少涉及;除稍后于计成的文震亨,在其所着《长物志》中比较系统地谈及花木外,其他谈论花木的着作,多从花木如何种植的植物学角度着眼。因此,像李渔这样从美学、观赏角度谈论园林花木的理论文字,弥足珍贵。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李渔的园林美学是他整个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论其成就,其戏剧美学当然最高,其次就要数到他的园林美学了。不仅如此,李渔园林美学在我国古代园林美学史上,也应占一个重要位置。众所周知,我国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十分发达。《诗经》和《孟子》中都明确记载了距今三千馀年的周文王的着名园林“灵囿”“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蒭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后来秦汉至清,官家和私人园林代有所建,愈来愈精美。但是,有关园林艺术的理论着述却很少。据我所知,明代以前,谈及园林艺术的大都是片言只语,不成系统;或者着重记述园林状貌,很少进行理论阐发。例如唐代的白居易结草堂于庐山,并写了《草堂记》,但只是在其中无意间谈到了他关于造园的美学追求:“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矧余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复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再如宋代李格非所撰《洛阳名园记》,主要是记述洛阳十九座着名私园的盛况,其中顺便谈及自己的造园思想。他认为园林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艰眺望”。其他有关园林的文章和书籍,大都类此。只是到了明末,才有计成《园冶》一书问世,而且这大概也是我国园林美学史上惟一的一部专着。究其所以然,有两种说法:一是明末郑元勋在为《园冶》写的题词中所说“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这种说法似乎说服力不强,因为任何艺术创造活动,就其本性而言都是“无成法”的;另一种说法是童雟教授在《江南园林志》中提出的:“自来造园之役,虽全局或由主人规划,而实际操作者,则为山匠梓人,不着一字,其技未传。”这理由似乎也不充分。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于各种活动最擅长的是在感性体验中悟其真谛,而常常不是在抽象思辨中说理。因此,不独园林,即使诗、词、传奇、绘画、音乐,也多片言只语的经验之谈,而较少长篇大论的理论阐发。这究竟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优点还是缺点,我一时难以说清,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有鉴于此,像计成、文震亨、李渔等比较专门、系统地谈论园林艺术的理论着述,更觉可贵;而且他们对园林美学所作出的贡献,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童雟教授就曾多次引用李渔的话来说明造园之理,并称“李笠翁为真通其技之人”,推崇备至。此外,像写《园冶识语》的阚铎先生、撰《清初李笠翁氏之造园学说》一文介绍李渔园林理论的陈植教授、以《说园》一书为人们所称道的陈从周教授等,都对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给予很高评价。

李渔当然不可避免地有着时代、历史和认识上的局限,我在《李渔的戏剧美学》中已经论及。这些局限乃至思想糟粕也表现在他的园林美学思想中。但是,现在我不想再把笔墨花费在这上面,我打算更多地挖掘李渔园林美学中有价值的东西,以供今天的园林艺术家和园林美学家借鉴。

李渔论造园须因地制宜

李渔在《闲情偶寄》的《居室部》“房舍第一”的“高下”条中说:“房舍忌似平原,须有高下之势,不独园圃为然,居室亦应如是。前卑后高,理之常也。然地不如是,而强欲如是,亦病其拘。总有因地制宜之法。高者造屋,卑者建楼,一法也。卑处叠石为山,高处浚水为池,二法也。又因其高而愈高之。竖阁磊峰于峻坡之上;因其卑而愈卑之,穿塘凿井于下湿之区。总无一定之法,神而明之,存乎之人,此非可以遥授方略者矣。”

李渔在这里所阐发的中心意思就是:不论是建造园林,还是构筑庭院住宅,都必须因地制宜;园林之美、庭院住宅之美是因地制宜而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或庭院建筑,妙在高下错落、虚实互映、曲折有致;然而这样的审美景致却并不是“强”造出来的。造园高手总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顺天行事,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李渔自己正是这样的造园高手。本章第一节《引言》中提到的几件李渔造园佳作,就是因地制宜的范例。大者如伊山之麓的“伊园”,依据高三十馀丈、广百馀亩的地盘,顺势建造了“停舸”、“燕又堂”、“宛转桥”、“宛在亭”、“迂径”、“蟾影口”、“打果轩”、“踏影廓”诸景观,周回曲折,前后呼应,疏密相间,深浅得宜。小者如“半亩园”、“芥子园”,或半亩,或三亩,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建房、植树、挖池、筑山,紧而不促,满而觉畅,深浅藏露,颇见章法。还有,像西湖之畔的“层园”,依云居山由麓至巅几十级的山势,层层而建,高下委婉,错落有致。因此,因地制宜(因山制宜、因水制宜、因时制宜等),可以说是李渔自己在造园艺术实践中所积累的审美经验的理论总结。

同类推荐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四川曲艺史话

    四川曲艺史话

    本书给了四川曲艺一个简洁、明快的艺术定义,对众多曲种进行了三级分类法,介绍了从汉代到近代四川曲艺的发展情况等。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新概念作文人气新星+90后主力青春作家,集体书写生命之初那些最美最真令人动容的友谊与爱情。
热门推荐
  • 超甜小萌妃

    超甜小萌妃

    一名神秘男子的出现,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改变了她的命运,将她的潜能激发,重生之后,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女孩,受尽欺凌,成为了无上至尊的存在!“你们不是想要我的命吗?”她冷昵天下强者,以废材三小姐的身份重生。更是被迫嫁给一个又丑又傻的王爷。孰不可忍,婶不可忍!因为,傲然地说道:“当我成就无上至尊,天生残脉,你们将匍匐在我的石榴裙下,末日是她招来!然而,感受着死亡的恐惧!一切欺我辱我讽我之人,普通却并不平凡的她,都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新手出纳一周通

    新手出纳一周通

    出纳人员如果不甘平庸,不满足现在的技能水平,想获得更大的突破,也请阅读此书。此书会解答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让你的出纳技能更为娴熟、科学。为了帮助出纳人员“温故而知新”,本书在每堂课的后面配备了相关的随堂测试,出纳人员学习时可以利用这些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从书中查找答案,不要将疑问带到工作中。职场如战场,此书正是出纳人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枕边书,它可以帮你破解各种出纳难题,走出出纳迷局,实现出纳技能的飞跃!
  • 金枝绕东宫

    金枝绕东宫

    风华绝代的金牌特工,穿越成靖国侯府痴傻弱懦的九小姐安曦姀。本想好好过日子,孰料,一道圣旨将她赐给将死的东宫太子冲喜!安曦姀冷笑,冲喜又如何,她定要让那些算计她的人百倍偿还!管你是庶妹,还是公主,皇妃,招惹她的人,她照样来一个收拾一个!建杀手阁,原名【嗜血女特工:异能太子妃】————身怀异能,夺兵权,横扫四国,天下一手掌握!只是,谁能告诉她,这已经死了的太子,怎么又活过来了?还,,还追着她要成亲!——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异兽行

    异兽行

    天下苍生,生灵万物,难道真的不能和平相处,共存于世吗?丁古,自小便被疑是人兽交配所生的“兽人”,为世人所唾弃。当他踏入仙宗,走进乾武,涉足妖族,接触到其中的神秘奇术,并将三者融合之时,却发现,一切都只不过是他所要面临的挑战的开始——
  • 红颜乱

    红颜乱

    “帝王妻!?”NO!她要嫁的明明是宰相!谁知新婚之夜,她就成了“深闺弃妇”,还被告知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真爱……于是,某女子夜半翻墙去皇宫乘凉,却被迷路的状元郎给缠住,要求跟着回家暖香闺。你说,她到底是收呢还是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