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600000039

第39章 爱如玫瑰(2)

《无出路咖啡馆》围绕两对三角恋情展开,过去时里的我母亲(殷恬菁)、刘先生与我父亲(李师长),现在时里“我”、里昂与安德烈之间的爱情纠葛;里昂、王阿花和海青之间的故事。作品中常常有意将我与母亲进行比较、重合,突出两代女性的相似之处。十六岁的母亲拎一个小花包袱进上海的故事穿插在二十九岁的“我”到美国求学的经历讲述中。母亲当年只有十块大洋、两身旗袍和对自己人生的笃定和沉着,而“我”孤身一人漂洋过海也只有几身衣服少量的钱。母亲当年靠年轻美貌和勤谨清醒来征服男人而征服上海,“赤手空拳进了城,什么本事也不凭,只凭年轻,凭她牢牢记住自己是个女人,而女人最大的成功是攻占一个本事大的男人。”刘先生和李师长(也即我父亲)成为她发起主攻的对象,她因此得以在举目无亲的大上海成功立足,之后成为师长夫人。

因为赤贫,九千块奖学金对“我”生死攸关,而五短身材的翰尼格教授大权在握,为了得到他的推荐,我不惜牺牲自尊,利用自己的女性魅力向他大献殷勤。“一个小包袱闯大上海的少女”与在芝加哥艰辛求学的二十九岁女子合为一体,她们在精神、行为方式上都有那么多相似之处。无论在旧中国还是在几十年后的美国繁华都市芝加哥,她们都处在男权统治的世界里,都需要突出身上的女人特质来获得成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中西文明熏染的“我”不愿正视自己的行为,不愿承认自己在处心积虑以色谋求奖学金,而一直在替自己开脱,说在这个献媚的过程中,母亲一直隐身其间,“我想这可不是我在对你笑,翰尼格教授,是我母亲投身在我肉体灵魂中的那部分在笑。我母亲潜藏在我体内,左右我在这个生存关键时刻的举止和表情。”“我母亲此刻牵制着我的四肢和腰肢。”“这整套动作都是我母亲附在我身上干的。”“因而我脸上再现了她对李师长的一颦一笑,我身躯复制了她十八岁时的一举手一投足。”为此,我笑出了不属于我的暧昧的笑,说出了不属于我的暧昧的话,忍受五十岁光棍男人的搂抱安抚。

母亲进城和“我”出国成为同义语,都是要在陌生环境里建设梦想,实现梦想,靠征服男人而打出一片天下。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水乳交融般粘在一起,两个同样优秀的女性采用相似的手段为自己的生活开疆拓土,在她们的人生里,男人就意味着世界,征服一个有权力的男人就是为自己打下一座江山。母亲在李师长面前故意装出无知单纯的样子,明明能读懂鲁迅的作品却并不说出来,因为她知道李师长那样的男人不会喜欢女人太逞能。

高妙在于作者把依娃·庇隆,嘎拉·达理,杰奎琳·肯尼迪,南希·里根,黛安娜王妃等都拉了来,“这都是赤手空拳,仅靠自己做女人做出的成绩,赢得了女人所要的整个天下。”“去征服一些伟大的雄心勃勃的男性,不靠身外的一技之长,甚至连姿色都不那么要紧,她们凭的就是这一点:她们是女人。她时刻不忘这一点,不断完善这一点,在这一点上做足功夫,使这一点的每一滴资源都得到彻底的开发利用,一本万利的获取。大手笔的女人不是去学男人的本事,同男人抢饭碗,最后把男人们弄到半失业而只得向她们言和投降。最棒的女人是伺候着男人们去征战而夺下的江山归她们守。”

“我”在翰尼格教授面前表演了母亲当年在李师长那里的一幕,女性化的服务,端茶递水的小殷勤,暧昧的眼神,故意投其所好的言谈,也就是记得自己是个女人,讲述自己的优秀和赤贫。但终因“我”过不去内心设定的尊严那道关不肯再进一步而前功尽弃,没有得到奖学金。

最后“我”离开安德烈和里昂,前去照顾中风失忆的刘先生,一个断肠人陪着另一个断肠人。“我”与刘先生都是那种不够世故,对生活抱有比较多的浪漫情怀的那类人,故而不能只凭理性来裁断人生里的抉择,也因此成为生活中实际的失败者。中风失忆的刘先生患了“命名性失忆加联想阻碍症”,他所记得的只剩下四十年前与殷恬菁的那段失败的恋情。他不知道自己并不是输给李师长的枪,而是输给了一种崭新的审美,一种对于强力的膜拜。而几十年后的“我”徘徊在精神和物质的两端选择中,一时也十分迷惘。他们在感情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

作品中的人物都处于一种挣扎状态,而这种挣扎似乎是无法命名的。“牺牲”的主题,严歌苓是以后现代的解构眼光在叙说,她自己也处在矛盾挣扎之中,就像作品中的“我”一样。一方面,“我”为这些人的牺牲而感动,另一方面,她又以手术刀般的尖锐、冰冷、锋利指出,这些牺牲是没有价值的。

单薄瘦削、醉心于音乐的里昂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梭罗式的自由主义者,只为自己和艺术而活着,为了他的纯粹的音乐,不愿意进入社会体制内工作,他所深爱的的女人王阿花要生孩子了,他宁可去卖掉一个肾,也不愿意牺牲他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而王阿花用自己的牺牲成全了里昂对音乐的挚爱,她选择了流产和离开里昂。

“我”忍受FBI一次又一次的骚扰,丢了打工的工作,失去奖学金,一度困窘到无以为计,付不出房租水电,从物质到精神都几乎崩溃,这是我对爱情的牺牲,因为有一个外交官的男朋友,所以得接受调查;而安德烈为了让我不受骚扰,辞去了外交官的工作,靠翻译文稿为生,每天要翻译十多个小时。

刘先生为了菁妹的爱,40多年相思牵挂,一直到他患了痴呆症,他的脑海里就只有菁妹的那段时光了……

似乎这篇作品就是一个关于牺牲的主题。然而,我们又会发现,这个主题是不断被质疑的,甚至被嘲弄。里昂的牺牲在王阿花看来,“他荒诞到了凶残的地步,还是凶残到了荒诞的地步,我弄不清楚。但我绝不愿意参与他对自己的摧残,我绝不要做他对自己摧残的理由。”(王阿花语)也被他自己认为是不堪回首、不堪入目的痛处。而他自己对艺术的顶礼膜拜,对音乐的痴迷执著换来的却是三餐不继,生活困窘。这不是对他的牺牲的一个极大的嘲弄么?

里昂回避对任何关系的命名,对于他生活了两年多,并为他怀孕的王阿花,他说“我没有给过她任何生活。”对于我之间,他始终回避着任何命名,所以他们之间的拥抱、亲吻、碰触都是无名分的。因为无名分,所以可以一赖了之。然而他们都不属于那种可以享受一场纯粹的无杂念的肉体欢乐之后,不追究情感属性,可以在无名分的感情下蒙混的人。这或许是他们无法继续走下去的原因。

里昂害怕全部接受一个女人,“宁可保持它的朦胧暧昧,保持它的无类别无名目无属性,就像他即兴在钢琴上作的一段音乐,让知觉永远不成长为自觉,永远躺在生物性和灵性之间。知觉不负责任裁决是非,知觉也不负担柴米油盐,房租水电,知觉是最自由的,如同芝加哥的流浪汉们,走到哪儿算哪儿。”

刘先生中风后对一切重新命名,生活在一个无命名或者说命名混乱的世界里,老人感到了幸福。而回到正确命名的世界就将要再次背负真与谎的负担。

曾经因孤独、寂寞、漂泊江海而发生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能有位置吗?一个穷得宁愿卖肾也不愿从事世俗工作的音乐瘪三,即使他们真的在一起,在漫长而平凡的日子里,他们能永远保持美好的激情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结局会跟里昂与王阿花的结局一模一样。他们之间的情感只能是瞬息即逝的玫瑰,如果他们是在庞大的泰坦尼克号上,或许会演绎出美丽的故事来。本真的自我,人性的自由,似乎在文明社会里不被需要的,就象里昂被安德烈嘲笑的那样。

刘先生四十余年始终如一的爱着他的菁妹,想像他的菁妹是在枪弹逼迫下被迫嫁给了李师长,却不知菁妹给他和自己撒了一个大谎,是菁妹在对力量的选择抑或是对利益的选择中,选择了李师长。将复杂而又漫长的人生经验浓缩在刘先生失去记忆的那一段时间,尤其当这美好而又令人心凉的故事通过一个中风患病,对一切事物重新命名的时候,更使其具有某种亲切又疏离的沧桑感和凄凉意味。

这种命运的感慨在许多女作家笔下出现,殷恬菁是嫁给“我”父亲还是刘先生,她自己和她的女儿都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个当时当境最理性最正确的选择也可能是一个谬误。殷恬菁也就是“我”母亲是一个非常理性也非常了解怎样做女人的聪明女子,她将李师长和刘先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选择权都在她的手里。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初期,选择一个新政权的权势人物,一个英雄,自然要比一个文人要好。但是过了若干年后,先前柔弱的文人却是大洋彼岸的富豪,当年的英雄则是日常生活中吵嘴的对象,他的不通文墨成为极大的缺点。“我”留学海外,被刘先生的女儿聘请为照顾刘先生的看护,我见到刘先生之后,一再对比使我假想二人改换角色。玛伦达的富有,对待金钱的态度,衣着的高雅脱俗,为各种事情繁忙,等都让我心生感慨:如果刘先生娶了母亲会怎样。“只纤毫之差,你就成了我或者我成了你。人和人的错过,能错过这么多,错出我和玛伦达来。”“我在穷困得走投无路的境况下,竟去忍受翰尼格教授五短的抚摸和拥抱,而我妈的旧日相好却跟我讲他女儿的一掷千金。”

作者似乎刻意指出,在金钱、物质至上的现代文明社会里,“牺牲”既是一份昂贵的让人难以消受的馈赠,同时又是一件不合时宜的奢侈品。

为此,作者设计了两个场合,一个是当“我”去见男友安德烈时,戏剧性的辛辣对比。“我”为节省一顿饭钱从中午饿到第二天,并不惜以德行留下污点的代价从书店偷了上课要用的教材。因为买不起。而安德烈手捧十元钱一支的玫瑰,带她去吃昂贵的早餐,并告诉侍者“我”的各种饮食怪癖。之后让劳拉陪“我”去买晚礼服以观看优雅的芭蕾舞。忠实的劳拉帮“我”选购的衣服花光了我所有的钱。为了看完芭蕾舞之后还能继续活下去,“我”让阿书陪“我”退掉衣服,去另一个廉价商店买了一套极便宜并可以退还的衣服。两处购买场所环境的对比:劳拉带她去的地方静悄悄的,只有少数几个顾客,挂衣服的模特都是按照有名有姓的真人模特做出来的,有专人为她们的购买服务,谦恭且周到体贴。而阿书带我去的地方是一家大型减价商店,各族的人在巨大的箩筐前拥挤着,飞快地翻刨着,而试衣间是一个大屋,里面无遮无拦地设了一百多面长方形挂镜,每面镜子前都有三四个人,甚至五六个人,每个人都效率极高地毫不羞涩地脱衣、试衣,只是因为价格便宜。而那两个目光狐疑的女人绝望而疲惫的监视着她们。

夸富炫贵的芭蕾舞会场和挤得臭汗淋漓的廉价商店;在房东家为躲房租而贼一样小心谨慎与优雅的早餐地点。画出一条界线,一边是“我”清贫的留学生生活,一边是丰足、华丽和典雅的外交官夫人生活。分明是两个阶层的生活。

另一个场景是:在安德烈、里昂与我的一次早餐桌上,里昂和安德烈有过一次极为激烈的冲突,这是两个都爱着“我”的男人唯一一次面对面。在里昂看来,中产阶级是美国个性消亡的一个铁的证据,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的中产阶级是消灭真正艺术的大军,是精神、文化的垃圾处理器。有多少无灵魂的音乐、绘画都朝着这个巨大的机器倾倒,都会被消化、排出。这个巨大的机器可以改变艺术的原则,腐化包括海青、王阿花在内的艺术家,诱引他们去画那些俗不可耐的人像、灯罩。他认为安德烈这样的人把自己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五点的生命都早早的卖给别人了。里昂指责安德烈不懂得牺牲,任凭FBI折磨“我”的身心。

而以安德烈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看来,里昂这样的人自以为是,活得连基本的生活体面都不要,可以靠救济金、失业金糊口,这样的人怎么能奢谈艺术呢?而正是他们辛勤纳税,才由政府将税金变成失业金或救济金——对这一批对社会负有重责的人,优越感从何而来呢?因此,安德烈用付帐的方式羞辱了里昂,“我这个出卖了自由的奴隶用他的卖生钱宴请一个自由人,这不是很滑稽吗?也很不公道。我也许像你说的那样,把生命的主要段落出卖了,但我换来的是尊严,是给一个女人起码的体面生活的力量。假如我一旦失去这个尊严和力量,我根本不会走近任何一个女人。尊严和生存能力,给一个男人最起码的去爱女人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你连雄性也没有。”

这不仅仅是两个男人为争夺一个女人的斗争,而是两种生活理念、两种价值观的交锋。是对“牺牲”这个主题的不同理解。很显然,作品中“我”认同安德烈的价值观,这是一种更现实、更物质的价值观。里昂、安德烈、王阿花等都是在美国出生、受教育,但是他们却成长为截然不同的人。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中“我”和亚当都是在现代都市文明熏染下极度自私的男女。亚当英俊、富有、高雅,是个极为出色的园林设计师,丰厚的遗产和专业的设计使他极为富有。他却厌倦女性,是一名同性恋者。想要有一个生命延续自己生命的渴望使他寻找一个母体来替他生子。而亚当之所以选择黄种人,是看中了“我们”的现实、自律、忍耐,他希望这些素质被遗传到下一代身上。“我”是一名亚裔留学生,被丈夫抛弃加上失业后极度窘困、孤独,心力交瘁,为了挣五万块钱,甘愿做这个孩子的温床。不带丝毫情感因素,他们用一支无针头的注射器代替了激情迸发的男女对接,一颗生命的种子居然就此开始生长。“我”顺利怀孕了。不能不让人赞叹生命的坚韧和神奇。

原本“我”只是为了钱,但是孩子出生后一切都改变了。血缘中的骨肉亲情使她和女儿之间有一种奇特的联系,孩子的每一声啼哭都牵扯着她的心。她心甘情愿为她哺乳。然而害怕被孩子牵连使他们两个人都选择了要求母亲离开。她选择了彻底消失,不给自己想念菲比的机会。然而一年后,亚当找到了我,此时菲比因为一次高烧而变成了重度残疾,变得又聋又哑又盲。我回到菲比身边,天然的母女情也回来了,我对菲比照顾得很精心,成为菲比唯一的快乐。然而我也需要正常的生活,需要婚姻,这是亚当和菲比给不了的。我开始与一个看起来很合适的律师约会,很快便向婚姻走去。但是我对他隐瞒了菲比。于是,在一次时间上无法兼容时,我和律师之间发生了剧烈的争吵。为了留住貌似合适的婚姻对象,我再一次离开菲比,住进律师家。半年后,菲比重病死去,我看清了自己的内心,结束了与律师的关系。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样的通俗哲理想必已经被无数人否定过了吧!而否定的根本就在于努力通往成功的那座桥梁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这座桥梁就是毅力。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得完整点、富有逻辑点,“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而“不断地”这一形容词背后所包含的不正是毅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吗?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紫风传说

    网游之紫风传说

    武学高手进网游,穿着新手服,左拥美女,右揽神器,声名远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问题,只有找到它才能思考谋划进而解决它。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高效迅捷地解决它,以达到成功的目的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异常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各种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与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导引自己走向阳光!它具备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适合作为个人闲暇或者苦闷时认识自己,永葆身心健康的心灵圣经。
  • 五岁宝宝要认爹

    五岁宝宝要认爹

    “好可爱的宝宝。”某富贵大婶两眼放光,左顾右盼,逮准了机会,一口正要亲下去…“stop!”宝宝伸出稚嫩的手指,对大婶摇了摇:“要亲我可以,得先给钱!!”“哈?”大婶懵了。“人家可素这里滴头牌,摸一下三BIA,亲一下八BIA,要是陪睡…虽然…但是,某个女人已经包了人家幼小的身体了。”那个女人,就是他的白痴脑残滴老妈,丁双双。…某男脸上数条黑线,优雅的风度再也持续不下去了,直接从沙发上摔了下来。天啊…地啊…妈啊…前面那个五岁的妖孽,Lavende的头牌牛郎,就是他季诺昊的种?!★【正卷】★失忆前,她是丁家的千金,娇生惯养,毫无可爱之言。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结婚对象,他宁愿去死!失忆后,她是Lavende的小妈妈桑,把他的儿子卖到了这里当牛郎。自己却拿着儿子赚的钱,到处勾三搭四。很好!!!这个女人,严重地激怒了他,他一定把她抓回来,好好地惩罚惩罚她。让她知道,谁才是宝宝的爸爸!…然而,当抗拒变成依赖,当真相摆在眼前。她还能够再相信他吗?他们,还能举行那场早就应该举行的婚礼吗?**本文雷坑,入坑要谨慎。强烈推荐《小姐,又如何?》宋喜★强烈推荐好文★芝麻酥《惹火》孤月如我《狂夫》梦幻的色彩《偷拐小鬼当儿子》★五岁宝宝文系列★《五岁宝宝是主持》上官梦婷815《五岁宝宝是间谍》星期七《五岁小福晋》星期七《五岁太后夜销魂》龙雪雪《五岁娃娃魅天下》浅色《五岁小妖好青涩》淼渺《五岁宝宝是小偷》缳儿★★宝宝群★★宝宝群①67136634(已满)偶尔还会有位子宝宝群②37898110位子多多拍门砖“牛郎”
  • 霸道校草霸道爱

    霸道校草霸道爱

    “抬起头看着我!”一声很温柔的声音响起。这声音不大,却引来了一群同学的围观。“抬起头看着我!”见我并未抬头,他再次开口。为了能早点脱离,我慢慢的抬起头,一怔,天哪,怎么会是他,他可是我们学校公认的校草级的男生宫陌涵,我撞到了他,我居然撞到了他,该怎么办……“我,我,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害怕的连说话都连串不起来。宫陌涵扼住我的下巴,让我的眼睛直视着他,然后眇了眇周围围观的同学们嘴角扬起淡淡的一抹笑意:“伊怜梦,做我女朋友,我喜欢上你了。”很简单的一句话,白痴都能听得懂。
  •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们有时候常会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自己的朋友没有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之所以抱怨是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要求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纯洁的友情”,也不要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抱怨别人没有“友情”。其实互利互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傲娇萌君你别跑

    傲娇萌君你别跑

    “为什么我得厚着脸皮帮你拉皮条呢?”她退居二线甘当绿叶,却遇上花痴室友卖友求郎。他轻抚她的手腕暧昧一吻,“要不我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御姐”小秘书与“萌物”大BOSS,傲娇女王与萌系腹黑男之间相爱相杀,谁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扑倒”进行到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