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16

第16章 贝多芬:平凡的乐圣(5)(2)

《第九交响曲》接着前仆后继去战斗!愈加自由甚至肆无忌惮的音乐结构,他将自己放逐到古典音乐之外。刷新界限,劈开红海,率领古典音乐的队伍浩浩荡荡走向浪漫主义的自由王国。第一乐章,动机自由变形,固定音型与切分节奏,执拗的五度连续与大跳的旋律,都暗示了这里将有一场激动人心的变革。他已彻底耳聋,沉浸入自我的遐想,驰骋浩渺星空与洪荒年代的海底,生命微尘缓慢蕴积。第二乐章的“谐谑曲”采用古典样式,音流绚烂如银河流淌,流向大地并汇入连德勒舞曲的韵律。第三乐章是一首无限温暖的内心慢板,两个主题交错编织。木管乐器温柔地过渡,直到末尾,告诉我们革命尚未成功,第四乐章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战。最末乐章十足出奇制胜,他将合唱、独唱加入交响乐,类似古老的康塔塔,曾遭不少保守人士质疑。辛德勒说,此处贝多芬当年写得十分挣扎,有一天像忽然开了窍,高呼“我找到了,我刚刚找到了”。如何将席勒的《欢乐颂》穿插入交响乐,令他大费脑筋,改了又改。这一乐章段落多,如何不让张力流失确实是个大问题。后来我们听到:一个暴烈的引子,之后是前三个乐章的主题轮流出现,它们不停被弦乐队打断,之后终于出现了“欢乐颂”,先是弱奏,曲调如星星之火。一曲“欢乐颂”出现,音乐仿佛找到了家园一般,喜乐从心涌出。紧接着是“欢乐颂”的各种演化与升华。引子再现,主题在合唱、独唱、乐队及军乐队的形式中反复歌唱欢腾。在以赋格段深化主题之后,最后一部分是以大合唱再现的主题。合唱、独唱、乐队,组成了一首合唱交响曲。在此,音乐结构亦实现了《欢乐颂》“世界大同”的理想。最后的大合唱,对位编织的声部线如奇峰峻岭,气象万千,歌声传得很远,穿越了时空,仿佛山河共唱欢乐颂,宇宙遥相回应。掌声与泪光中,人们相信此时的贝多芬依旧信奉英雄主义,赤子之心矢志不渝。

记得在电影《永恒的恋人》中,记忆最深的一段,是影片末尾的《贝九》首演。在《欢乐颂》的歌声中,他看见旧日的白衣少年,从屋顶爬下,在黑夜的旷野中奔跑,醉酒夜归的父亲在他身后咆哮。他独自追逐星光。跑到池塘边,纵身跃入水中,游到池塘中央,然后摊开手脚浮出水面,静静地仰望星空。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像躺在群星的怀抱中,和星星一起闪光。

如今,他依旧在贝九的音乐声中狂奔,追逐,挥汗如雨。乐队停止,他还在恍惚,天旋地转。直到女歌手牵他转身面对观众,顿时眼前光线耀眼,人潮欢腾,鲜花、帽子、手绢一齐向他飞来。他看着无声的世界,很多人泪流满面,很多人离开座位朝舞台涌来,掌声如狂风呼啸,地板像打雷时那样轰隆隆震动。

铁血首相俾斯麦说:如果我能经常听到《第九交响曲》,??我会获得更多的勇气。?他将贝九带到德国战场,并命名它“俾斯麦交响曲”。

1945年4月20日,希特勒的庆典上奏响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十天之后,柏林电台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乐声中,宣布希特勒自杀。

二战中,日本空军在欢乐颂的乐声里,飞向不归的自杀式轰炸;2000年5月7日,毛特豪森集中营的幸存者们受邀回到集中营,在贝九的乐声中,他们才能忘记噩梦般的记忆。

1977年,美国宇航局将贝多芬的交响曲装入“旅行者”号宇宙飞船,向太空播放。

1985年,《欢乐颂》的音乐成为欧盟盟歌。有一些国家以《欢乐颂》作国歌,比如津巴布韦。

1989年12月25日,美国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六个交响乐团、三个合唱团、四名领唱在柏林联袂演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庆祝柏林墙被推倒,两德重归统一。

伯恩斯坦如此解释这首《贝九》—“和平、停战和兄弟情。从神秘到光辉,从虔敬到狂喜。不再有战争了。让我们所有人互相拥抱,友谊、爱、喜乐…”只是几百年来,战争从未停止过,他问:“从来没有在人类历史中有这么多国家,它们如此放肆。这么多边界、证件、界限、屏障、围墙,这么多在不真实地图上的假设分界线,大卫、以赛亚、阿里斯托芬、耶稣、席勒、贝多芬,你们如何承受这痛楚?”

最后,依然是《贝九》,在另一部虚构的传记电影《复制贝多芬》里响起。这是贝多芬晚年的故事,正确的译名应该叫“抄写贝多芬”,讲的是贝多芬与一位梦想成为作曲家的女抄谱员之间的故事。这是杜撰的,贝多芬从来没有雇用过女性抄谱员。当然这不是八卦,不是给贝多芬炒绯闻。这是又一个灵魂被他开启的经历。贝多芬能复制么?艺术品能抄写么?贝多芬对她说,所有的艺术规则都是屁。女抄谱员陪伴他走完最后一段岁月。在他去世之后,她从乐谱书堆里站起来,推开贝多芬的家门,大步向广阔天地走出去。

"4/4拍,极慢板,感恩上帝,给我时间,来写完我的交响曲。然后,人声升起,直升到五线谱之上,云开了,慈爱的手伸出,一瞬间,恩慈满怀,你得永生,地球不再存在…"1982年3月,菲利普和索尼推出的光盘将内容时间定为74分钟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容纳整首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数码时代的贝多芬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直惴惴不安,几度写不下去。贝多芬还需要重写么?他的传记已占据了音乐图书馆的一个书架,罗曼·罗兰的两部《贝多芬传》和《歌德与贝多芬》已是巅峰。贝多芬实在是极幸运的人,初到维也纳即广受欢迎,之后被时代选中,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旗手,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偶像,去世之后又被罗曼·罗兰选中,被塑造成英雄、完人、一个神。幸好有音乐为大师“去魅”,在音乐中我们听见的是一个“伟大的普通人”。

我坐立不安,但还是要坐下来将文章写完。写一篇贝多芬的文章,就好像是给自己几十年的音乐生涯一个交代。我翻了很多传记,听了不少唱片,依然无从入手,甚至越来越迷惑。那样酷烈的音乐与人生,与我的生活相距多远?在课堂上,我为学生逐音逐句分析他的和声与曲式,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只是我越来越迷惑,我是否真的理解他,是否真的能够靠近他?如今我一遍一遍重听他的交响曲和奏鸣曲,竟好像从未听见他一样。

浪漫的年代真的过去了。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日新月异,走马观花,朝不保夕,坚固的事物都面临烟消云散。我们习惯沉默、闷骚,低调,酷,失语,旁观,不再试图表达自己。面对贝多芬的直抒胸臆咆哮呐喊热泪盈眶,几乎有些不知所措;他的激情和理想主义,是不是已经高大到可笑?这个年代人们真的能够理解贝多芬么?贝多芬被摇滚,被解构,被恶搞,被安上强奸未遂的罪。据说如今法国人也不怎么读大部头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了。我们从小被教育得安分得体,如今正准备“优雅地变老”。

但我们依旧被他的音乐深深打动。在浮华年代,在这个没有真相的城市里,听见贝多芬的慢板,忽然间叫人热泪盈眶。我相信在每一个年代,总会有为了贝多芬而安静下来的时分。这里没有泛泛而谈,没有虚假的笑容,没有不痛不痒的装饰;他扔掉假发、敞开胸膛冲进古典圣殿;他以漫长的展开段深入情感之核,因而拥有钻石般的璀璨之光,直射你我的灵魂。任五音乱耳,新声旧曲,都遮掩不了他的光芒。形式与风格,都会随时间湮灭,但人性和自由的精神不会。他教我们不相信命运,却再次相信情感的力量、冒险的意义和创造的价值。弹奏贝多芬,聆听贝多芬,因而成为一种人生的历练。就像罗曼·罗兰说的,在人生的战场上,他总会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

贝多芬的唱片推荐:阿劳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智利钢琴家阿劳(Claudio Arrau Leon,1903-1991)被认为是20世纪诠释贝多芬钢琴曲的权威。他从35岁开始公开演奏贝多芬,一直弹到80多岁,并为PETERS出版社修订了诠释版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乐谱。阿劳的演奏沉稳而充满灵性,到了晚年愈加深思熟虑、层次丰富而气场开阔。我一直很好奇,他是如何让钢弦击响发出如醇酒般的音色?

同类推荐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热门推荐
  • 绝世小医妃

    绝世小医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懦弱无能的嫡出三小姐?爹不疼娘重病还带了个奶包小妹?没关系,她一身医术在手,还怕找不到出路么?什么?大人,你那方面无能?这个……民女,也能治!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大神请接招:学渣校草

    大神请接招:学渣校草

    他是每天都会被自己帅醒的男神校草,臭美自大且无良,挥挥手,桃花朵朵开,其乐无穷。唯与她势不两立。她是每天都要盘点几次身家的贪财女生,强势霸道且邪恶。她来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来拯救这个学渣校草的。拿人钱财,替人追男,这套校草出浴照,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感恩美文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感恩美文

    感化员工心灵的良药,加强企业凝聚力的源泉。这是一些至真至美的心灵文字,它告诉你:感恩可以让工作洋溢着人情味,激发斗志,在一连串的职业精神效应中追求卓越,成就生命高度,沉淀人生智慧。在美文中共悟感恩精神,在感悟中汲取行动能量。
  • 逆世重生:倾城杀手妃

    逆世重生:倾城杀手妃

    黑白两重身份,白天,她是王府最卑贱的丫鬟,晚上,她是春风楼里妖娆美艳的舞姬。她是京城第一丑女,因为脸上有一个月形的红色胎记。而春风楼的舞姬千水月,眉心一颗朱砂美人痣,一块面纱,遮住了她的倾城绝美。他武功超绝,智慧无双,却冷漠腹黑。他残忍、高傲。凡是他们出动,必定鲜血横流,血染白衣。她冷血、无情,却不知,彼此已经占据了对方的整颗心。推荐新文《狼妃有毒:腹黑鬼帝心尖宠》连载更新中……【一对一宠文,甜腻歪】
  • 九尾妖尊

    九尾妖尊

    上古大荒的九尾妖尊已经破除封印,天下将陷入死亡的恐慌之中。异凶猎人的刀锋是对准妖物还是对准至高无上的权位。到底正与邪的分界线在哪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