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100000030

第30章 皇叔刘备(1)

枭雄的本钱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本。曹操靠自己祖父曹腾为权宦的条件很早就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加上自己非凡的才干,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掌握了天下的大势;袁绍和袁术兄弟靠的是四世三公的门阀,由于祖上的功德,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资源,所以在争霸初始时实力最为雄厚;其他的很多人,要么是祖先留下了雄厚的财产,如孙权,他的基业是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打下来的;孔融自幼聪颖过人,名震天下;刘表为“八俊”之一,很早就成了知名人物。而刘备的本钱是什么呢?《三国志》生动地记载了刘备的生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乱世豪杰的一些经历。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在汉武帝时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在宗庙祭祀中因献金助祭不合规格,触犯律令,被削去爵位,于是世代就在涿县安家。刘备的祖父、父亲都曾经在州郡为官。但由于父亲早逝,家业逐渐衰落,刘备也就成为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由于年少丧父,家境贫寒,刘备不得不从小跟随母亲靠贩草鞋、织苇席为生。他家的屋旁有棵大桑树,枝叶繁茂,从远处看去就像皇帝乘坐的华车的车盖。刘备小时候跟同龄的小孩儿在树下玩耍,并对伙伴说:“我将来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盖的天子之车。”吓得他叔父急忙训斥他不要胡说,这可是灭门之罪。刘备15岁时,奉母亲之命外出游学,拜同郡人、原九江太守卢植为师。卢植是当时的大儒,学问精深。但刘备对读书做学问的兴趣不大。《三国志》中说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他身高七尺五寸,垂手过膝,回头能看到自己的耳轮。平时少言寡语,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之士,因此,许多少年争相归附他,同族人称他“非常人也”。可见,年少清贫使得刘备没有纨绔子弟的坏习气,反而培养了他的胸怀和志向。其中善于待人,喜欢结交这种品格,对他后来的事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国时期,几乎可以说,没有哪位英雄能在品格上和刘备争个高下。在所有人中,刘备是最孚众望、最得人心者,也是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政治家。作为一代豪杰,刘备也不是如《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温文尔雅、形同儒生,而是很有勇力,血气方刚之人。他借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而崭露头角,因为作战十分勇敢而多次立下战功,在危难之际,表现出了非凡的应变之才。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受伤,为了逃过敌人的杀戮,他装成死人,终于从敌人的眼皮底下逃过劫难。战争结束,他因为“有武勇”、“有军功”而被任命为安喜尉。刘备最吸引人的是他的为人和品格方面。东汉末年,国家动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田园荒芜,衣食无着。刘备担任平原相时,把府中财物施舍给百姓,帮助他们度过饥荒,而他自己则在府里跟手下人同席同食,从来不摆架子。结果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大家都归附他、爱戴他,起事之初就很得人心。当时有个叫刘平的富室一向看不起刘备,不甘心受刘备管治,于是,买通了一个刺客去行刺刘备,刘备毫不知情,对其热情款待,刺客深受感动,不忍下手,于是将来意告诉刘备,作别而去。这一点,和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赵衰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备刚开始起事的时候,手下只有一千多人,之后有几千饥民投靠,实力很小,官职只是个平原相,位卑言轻,在各大诸侯面前,还没有说话的余地。但他靠仁德为自己树立了威信,获得了好的名声。公元196年,徐州牧陶谦病重,对其别驾糜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后糜竺率人迎请刘备,刘备不肯接受。徐州所属官员陈登、孔融继续劝说,强调现在百姓拥戴贤能之主,徐州殷富,有人口百万,据此既可扶助朝廷,又可济世安民,刘备才同意接任。陈登等将此报告给当时最大的割据列强袁绍,袁绍回书表示赞成,说:“刘备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孚所望也。”不久,袁术、吕布相继前来攻夺徐州,刘备被吕布赶走,开始了颠沛流离生涯。尽管刘备既没有兵力,也没有地盘,但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他被吕布打败后投靠曹操,曹操对他很是优待,举荐他为豫州牧,帮助他反击吕布。在吕布势力被消灭后,曹操又表荐刘备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在一次,酒席间闲谈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曹操识见过人,他如此敬重刘备、称赞刘备,主要在于刘备既有雄才又深得人心。曹操的谋士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曹操却不敢轻举妄动,他也知道刘备是个潜在的对手,但刘备的名声很大,而当时曹操刚打起挟天子令诸侯的旗号,势力和袁绍等比起来还远远不够,如果杀了有仁德之名的刘备,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可能会导致离心离德,这是曹操不能做的。因此,说道曹操不杀刘备,实际上是刘备的品格救了他自己。不久曹操派刘备去阻击袁术,程昱、郭嘉都说:“刘备不可纵。”曹操很后悔,已追之不及。刘备借着这个机会从曹操那里逃出,袭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屯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开始打起自己的旗号,与曹操分道扬镳。此时正是袁、曹官渡之战前夜,但曹操仍决定进击刘备。诸将都说:“现在与主公争天下的是袁绍,如今袁绍已引兵前来,却东征刘备,假若袁绍乘虚而入,那怎么办?”曹操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于是亲自引兵攻击刘备,刘备不得已又投奔袁绍。听说刘备前来投靠自己,袁绍非常高兴,他一面遣将沿途迎奉,一面亲自离邺城二百里,去跟刘备相见。袁绍在当时势力最为强大,他如此屈驾迎接刘备,主要也是刘备的德行、品格在起作用。官渡之战后,曹操又亲自向驻兵汝南一带的刘备发动进攻,刘备转而投奔荆州刘表。刘表是当时南方最大的势力,听说刘备前来,也出郊欢迎,待以上宾之礼。接着又给刘备增加兵力,派他屯居新野,阻击曹军进攻。刘备的品格使得他有极强的凝聚力,在他的感召下,许多荆州豪杰争相归附。刘表这才对刘备起了疑心,暗中防备,不敢予以重用。尽管如此,他对刘备仍然十分敬重,待遇也十分丰厚,而且一收留就是七年,对此刘备是深为感激的。当曹操南下,刘琮背着刘备派人至新野向曹操投降。刘备处境十分危急之时,他没有乘刘表刚亡故、刘琮刚继位即降曹这个机会,夺取荆州。当时刘备从樊城撤退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攻刘琮、得荆州,刘备说:“吾不忍也。”只是停下马来呼刘琮,刘琮吓得低着头站不起身来。随后,刘备又去刘表墓地,拜辞哭别。据史书记载,刘表临终时曾将荆州托付刘备,刘备没有接受,他对诸葛亮等人说:“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对他来说,当时取荆州而据之是最佳时期。但如果这样做了,他多年打下的基业也就毁于一旦。没有了品格感召力的刘备,即使得到了一块栖身之地,但如同毁掉了金字招牌一样,难有大的作为。因此,尽管荆州对刘备来说已由诸葛亮定为争霸图强的首要目标,但他也决不在违背信义的情况下图取。在品格和实力面前,他只能选择前者。因为他和曹操、孙权等人相比,只有这一点是能超过他们的,放弃了这一优势,他就只能任人宰割了,即使得到了荆州,也迟早会失去。所以,刘备的这一决定充分显示了他的真正魅力。

依附刘表这段时间,刘备虽然无权无势,但他靠自己的人品征服了荆州百姓。当他由樊城经襄阳向江陵撤走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部下劝刘备尽快前进,占有江陵,说现在相随的人众虽多,但能作战的士兵少,如若曹操兵马追来,怎么挡得住?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他坚决跟十余万民众一起走,尽管这样做有可能被曹操追上,也决不遗弃百姓。结果,由于跟随的民众太多,部队行进缓慢,刘备终于被曹操赶上,遭受重大挫折,夫人死了,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斗也差点失去,只剩下数十骑斜趋汉津,正好遇到关羽的船队,才幸免于难,得以由汉江至夏口。刘备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表面上一时失利,却为后来争取民心、取得主动积累了更多的资本。对此,东晋著名学者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给予了刘备极高的评价:“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刘备的仁德品格给他带来了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凝聚力。不久,被曹操打散的部队很快又集结到他的身边,参加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已归顺曹操的很多刘表的部下又纷纷投奔刘备,短短时间之内,刘备的势力迅速崛起,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死,终年62岁。死前,他还留下遗诏给太子刘禅说:“我起初患了痢疾,又转发其他病症,大概已经没有再活下去的希望了。人活到五十岁而死,就不算短命;我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有什么感到遗憾的呢?我放心不下的,只是你们兄弟几个。有人告诉我,说丞相称赞你的智慧及度量很有进步,果真如此,我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你要好好自勉、自勉!凡是坏事,不能认为小就去做;凡是好事,不能认为小就不去做。只有贤德之人,才能让人心服。你父亲德行浅薄,没有可值得效法之处。你可以阅读《汉书》、《礼记》,空闲时分,还必须阅读诸子百家的书以及《六韬》、《商君书》,这些书能使你的智慧和见识增长。又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把《申子》、《韩非子》、《管子》和《六韬》抄写了一遍,还没有到达你们手中,就在路上丢失了。你可以再好好向他请教。”刘备临死前对儿子的嘱托具有深远的意味,他希望自己生前没有实现的想法能够在刘禅在位时成为现实。为此他谆谆教导刘禅如何做一个贤明的、有才干的君主,延伸自己的仁爱思想。这是他一生经验的总结,也是刘备全部政治权智精华的浓缩。三国三巨头有着鲜明的品格特点。曹操有非凡之能,但给人的印象是“奸”;孙权也非凡人,但生性多疑,给人的印象是“猜”;三人中,刘备的基础最为薄弱,能力也最低,但在品格上,他远远超过曹、孙二人,那就是他的“仁”。他重百姓、讲仁德、守信义,没有这些,他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三辞徐州

刘备的权力来自于不断地揽取他人的权力,主要是地域控制权的揽取。他不愿意表露出对地域控制的欲望,而是等待时机,先做好舆论方面的工作,借他人之口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还不成熟的机会,他宁愿暂时放弃,在徐州的谋夺上,刘备就施展了欲擒故纵之法。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账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陶谦面对兵临徐州城下的曹操大军,自知难以抵挡,便采纳别驾糜竺的建议,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遂欣然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刘备率军在徐州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久被曹军围困的徐州暂时缓解了危机。于是陶谦急令将刘备迎入城内,盛宴款待。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出徐州大印,让与刘备。刘备忙问:“你这是什么意思?”陶谦说:“当今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公乃汉室宗亲,正当为国出力。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我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刘备马上离席再拜说:“刘备虽是汉室后代,但功微德薄,任平原相还怕不称职。我本是为了义气前来相助,您这样说,莫非怀疑我有吞并徐州的念头?我要有此念,皇天不佑!”陶谦说:“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决非虚情假意。”但刘备只是推辞,终不肯接受。糜竺见二人再三辞让,便说:“现在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后,再议相让不迟。”于是刘备说:“我想写信给曹操,劝其和解。曹操若不答应,再战不迟。”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看到徐州送来的刘备的信。信上说:“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令尊被害,实因张不仁,并非陶谦之罪也。目今黄巾余徒,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这封信惹怒了曹操,准备发兵攻打陶谦。恰好这时吕布攻破兖州,进占濮阳,威胁曹操后方。因而曹操便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接受刘备建议,退兵而去。陶谦见曹军撤走,徐州转危为安,便请刘备、孔融、田楷等聚会,庆祝解围。饮宴既毕,陶谦再向刘备让徐州。刘备说:“我应孔融之约救援徐州,是为义而来。现在若无端据有徐州,天下将以为我是不义之人。”糜竺、孔融及关羽、张飞等皆纷纷劝刘备接替陶谦治理徐州。刘备苦苦推辞说:“诸位欲陷我于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终不肯受,便说:“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请暂驻军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众人也皆劝刘备留驻小沛,刘备方始同意。不久,陶谦染病,日渐沉重,便派人以商议军务为名,把刘备从小沛请到徐州。陶谦躺在病榻上对刘备说:“今番请您前来,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难保;万望您以汉家城池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刘备说:“可让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谦说:“其才皆不能胜任。老夫死后,还望您多加教诲,千万不能让他们掌握州中大权。”刘备还是辞让,陶谦便以手指心而死。举哀毕,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三辞徐州”,是刘备过人之智的很好体现。首先,刘备通过几次推辞,更进一步博取了仁义忠厚的名声,他越是推辞,别人就越认为他不贪图利益,更认定他是难得的领袖,他的名气就越大,凝聚力就越强,而人心就越巩固。其次,刘备有着敏锐的政治头脑。他对于当时的形势有着清醒认识。徐州正处于四战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视眈眈、兵锋相向,自不待言。邻近的诸侯如袁术、吕布、袁绍之辈都在觊觎,怀有兼并野心。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由此可见徐州并不是一颗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会引火烧身。

同类推荐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默歌尽微凉

    默歌尽微凉

    喜欢苏洛,是我17岁开启的秘密,是盛开在我心里的花,妖娆而苦涩。花开彼时,想念他的时候,我习惯静静地走到文化广场,静静地喂小鸽子吃食,然后静静地看它们抖动翅膀,飞向湛蓝的天空中去,渐渐的从小方块,变成小黑点,直至消失不见。那时我通常会蹲下身来,轻轻地用手在地上写下他的名字,“苏洛”,我一遍一遍地重重地写,郑重而认真,字里行间带着一丝丝的悲戚。苏洛,苏洛。那是盛开在十七岁的景默心里的默歌。遇到易晓溪,是我那年初冬时节里最美丽的盛宴。
  • 情陷赤焰门:血族新娘

    情陷赤焰门:血族新娘

    她是重案组探员,深入K市首富的赤焰集团卧底。这传说中“赤焰门”的总基地诡异重重——露着尖牙的猥琐男,楼梯间的猫妖男女……为求真相,深夜潜入赤焰集团总裁的办公室,怎料却碰上了一个长相极其妖孽的男人。“从现在起你便是我的女人。”他毁了她的警枪,霸道又可恶。生性天不怕地不怕,即使他冷得足以杀人,她依旧肆意妄为。然而这个俊美如神的男人,他神秘,冷酷不羁,并非区区一个总裁如此简单。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是……【本文慢热,绝对精彩】
  •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才华与容貌成反比、“骗子”、“疯子”、“狂人”、打开“藏宝洞”的现代版阿里巴巴、草根创造的全球神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带着梦想起航、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不容易的“中国黄页”、男儿当有冲天志、开启湖畔时代……
  •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好的记忆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端正记忆的态度,树立信心。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不断的应用各种精彩的记忆方法到记忆中去,才能真正的提高你的记忆力。再次就是创新的精神和习惯。
  • 百炼成神

    百炼成神

    炼狱是黑暗的尽头也是生命起初的摇篮,子民已在此安居千年。动荡从寻找天选之人开始,谁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的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命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