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100000029

第29章 身后之事(3)

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一下子烟消云散,刘家天下平稳过渡。太子刘盈即位,为孝惠帝,尊刘邦为高祖皇帝。刘盈即位后,吕后专政。吕后平生所恨,莫过于戚姬。吕后下令:将戚姬髡钳为奴,剥去宫装,穿上旧衣,打入永巷内舂米!刘邦尸骨未寒,戚姬就被拔光头发,项带铁环,成了囚犯,整天舂米。人由贫而富,容易适应;由富而贫,难应适应。戚姬多年锦衣玉食,哪里知道会受如此之罪?吕后恨戚姬,自然也恨赵王刘如意!吕后下诏,令赵王入朝。周昌不许,说:“先帝叫我为赵相,就是要保护赵王。我听说太后深怨戚夫人,召回赵王是为了杀戮。我不敢答应。赵王年少,并且生病,不敢奉旨!”吕后使者往返多次,周昌只有一个“不”字。吕后大怒,但想起周昌力保太子之事,不便拿他治罪,想出一条调虎离山之计,下令召赵相周昌入京议事。周昌不敢抗旨,进京入宫面见吕后。吕后骂:“你不知我恨戚姬吗?为何不遣赵王?”周昌说:“我受先帝重托,保护赵王,臣在赵王在;况且,我不忍心看到兄弟残杀,惠帝也是位仁慈之人!我不知太后私怨,只知先帝遗命!”吕后不便奈何周昌,放他自去。吕后调走周昌的同时,一道御旨,调赵王刘如意进京。赵国无人敢抗旨,赵王只得奉旨进京。汉惠帝刘盈知道后,立即御驾亲到灞上,与赵王一起进入皇宫,从此同吃同住同行,吕后要杀赵王,可是找不到机会。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十二月,刘盈早晨出去打猎,赵王年幼,不能早起,独在宫中。吕后立即派人将赵王毒死。刘盈打猎半日,心念幼弟,赶回宫中,只见赵王七窍流血而死。刘盈只得痛哭一场,知是吕后所为,不得已将赵王以王礼安葬。周昌听说此事,痛哭不已,自此郁闷而死。吕后杀了赵王,更恨戚夫人,命人将戚夫人砍去手脚,挖去双眼,用药薰聋双耳,强服哑药变成哑巴,置于厕所之中,叫人参观,称为“人彘”。吕后杀了赵王刘如意,吓坏汉惠帝刘盈,她应该收手了吧?不!她用毒酒毒齐王刘肥,幸好刘盈与刘肥谦让,拿了毒酒,正要喝下,被吕后发现后夺去泼了,刘肥捡回了一条命;刘肥弄明底细后,听从内史的建议,割让城阳郡之地给鲁元公主为汤沐邑,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事以母礼”,刘肥得以脱身回齐。吕后除铲除刘邦后代之外,还大封吕氏: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同时封了六个吕姓为列侯……刘邦预测刘濞当上吴王后要反,听之任之!他明知戚夫人难免遭罪,听之任之!他明知吕后要作乱,但他又不加以坚决制止;他声称安刘氏天下者必周勃,他算定吕后要死在陈平之前……这些都实现了!刘邦的神奇,神奇的刘邦;他如此潇洒,是他的大局观在发挥作用。在刘邦的班底中,负责掌握国家大舵的前后两位宰相萧何和曹参,成功地演出了历史上有名的清静无为,这种做法,不但度过了危机,更为中国历史上最清明的文景之治,最雄伟的汉武帝的武功,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吕后专政,先后杀掉了很多刘氏大臣。由于萧何个性温和、审慎,加上在关中地区声望甚高,吕后再强悍,于朝廷政事上仍不得不尊重萧何。吕氏一党虽在吕后支持及指使下,全力

夺权,但有萧何为相,局面尚能稳定。可是两年之后,年老的萧何健康状况大不如从前了,忧烦过度使他看来比实际年龄老了很多。汉惠帝刘盈也深知萧何的重要性,因此在萧何病情恶化后,亲自到相国府请教后事。刘盈问:“君相百岁以后,有谁可以继任您的职位?”萧何答:“知臣莫若主啊!”刘盈问:“曹参如何?”萧何点头:“陛下得到胜任的人才,臣虽死也无遗憾了!”其实,曹参接续萧何之职,早在刘邦的遗言中已确定,只要萧何去世时,曹参仍在,便具有合法的继承权,又何必刘盈和萧何再作确定呢?可见这时候吕后一党的夺权意向已很高,如果不再强化曹参接棒的合法性,也是有可能产生变数的。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现任相国,一起商定的事,吕后也无可奈何。隔月,萧何便去世了,曹参继任。很多时候,创业君主去世,国家政治将陷入动荡不安。此时,继任的皇帝年少软弱,吕后又残忍专权,汉皇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这段期间最辛苦的便是相国萧何。他一方面要用尽各种方法,阻止吕后过分伤害刘氏政权,避免吕氏势力扩大。一方面又要疏导功臣们对吕后的不满,避免强烈内争,造成皇朝崩溃。萧何对汉皇朝最大的贡献,应属内政、财政和经济方面,他针对创业时期的财务困难,作了非常有前瞻性的安排。初入关中时,他抢到秦国文书档案,让他得以正确掌握全国的生产实力及经济状况,在开源和节流的合理规划下,汉王朝初期的财务处理是非常成功的。萧何本人却不富有,除了英布造反时,为降低自己在关中的声望,曾故意强购民产外,他在理财上是非常保守的。他每购置田产必找穷乡僻壤的劣地,以免伤及农人的生产力;虽然曾经规划兴建豪华宫室,但自己家却窄小简陋,一点也不像相国府。很多人劝他至少要为子孙准备点像样的家产。萧何却笑着表示:“我的后世若贤能,必能师法我的俭朴,根本不会在乎家产;后世若不贤,再多的家产也会被人夺走的。”功劳第一,食邑最多,但萧何终其一生,恭俭勤劳,从未放任享受,轻赋薄税,藏富于民,汉皇朝日后的富强,萧何所培养的廉洁风气贡献最大。曹参是刘邦班底的一员猛将,沛县起义时,曹参和萧何又同是主角,也是刘邦最早期的班底和亲密伙伴。曹参和萧何早年感情非常好。楚汉相争期间,萧何在关中负责人力和粮秣的经营,曹参则在外参与战事。从出陈仓、定关中开始,曹参一直附属于韩信军团,黄河以北的战事,曹参几乎每战必临,并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韩信的军团中,除了直属部队外,还有最主要的两支附属军团——灌婴负责的骑兵部队和曹参负责的步兵部队。除了因为这两人独立作战能力较强之外,他们还是刘邦用来监督韩信、分散韩信影响力的王牌部队。骑兵负责冲锋和追击,但真正攻城略地、击溃敌人或占领城池的是曹参的步兵军团。所以在辛苦和危险程度上,曹参更甚于灌婴。

曹参个性勇猛,常在前线指挥,因此据说他全身受创达70余处。在皇朝论功时,曹参功劳仅次于萧何,排名第二。其实更重要的是,在朝廷大臣和将领眼中,曹参功劳更甚于萧何。在封爵时,曹参不但最早被封,而且食邑万户,高于萧何起初的8000户。张良虽也封为万户,但实际仍在曹参之后。刘邦判定萧何功劳第一,这件事造成曹参和萧何的心结,从建国后到萧何去世的八年多内,双方似乎没有什么交往,刘邦甚至还刻意将曹参调往东方的齐国为相国。虽然如此,刘邦晚年的两大军事战役——讨平陈和英布的战争中,刘邦还是征召曹参率齐国军队过来驰援。可见刘邦对曹参在军事上的依赖,犹高于身旁的大将周勃、樊哙和灌婴。据《史记》上记载,曹参的功劳计有攻陷诸侯国两个、郡县多达120余个。俘虏诸侯王两名、宰相3人、将军6人、大莫敖(楚国之上卿)、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治理国家,狱政管理至关重要。在奉命为齐王刘肥之宰相后(惠帝元年,废诸侯相国法,相国改称宰相)曹参在作风上却有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他一反军人的强势作风,改采审慎弱势的黄老之治,一切顺其自然。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改变。由于刘肥年岁尚轻,曹参便召集齐国之长老和儒生,开会讨论如何让一向复杂又动乱频频的齐国天下安定,让百姓生活能丰衣足食。各家各派的齐国学者,也提出了各种看法,争辩纷纷,莫衷一是,让曹参深感无法做出适当的决定。后来他听人推荐,在胶西有位叫盖公的老先生,深懂黄老之术,立刻托人以厚币及重礼前往聘请。盖公很爽快地应邀见了曹参,他告诉曹参,治道应该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相信人民自己处理的能力,则政治自然会趋于安定。曹参听了,顿然领悟,于是立刻令人空出正堂给盖公居住,以便能不断向他请教。此后,曹参在齐国的施政,均以黄老治术的原则行之,安定养民、与民休息,不求自己功绩,但求民生安定富足。九年之内,齐国安定繁荣,曹参被公认为管仲及晏子以后的齐国第一贤相。曹参在这段时期,也学会了透视和洞悉世事的高度智慧。萧何去世的消息传开,曹参立刻要求舍人作西入长安的准备,并着手移交齐国丞相的职务。众人问其故,曹参沉静地说:“我将入京为皇朝的相国,及早准备,以免仓皇失措。”果然不久便接到刘盈正式诏令,他即刻赴长安,出任相国。虽然在晚年,曹参和萧何处得并不好,但临终前,萧何还是认为只有曹参最适合接任相国的位置。有趣的是,曹参接任后,万事无所变更,完全依照萧何时代的规划。不但如此,曹参还非常小心地选择共同执政的官员,野心较大的绝不任用。他特别从各郡国中,选出有治理地方实际行政经验、拙于文辞且处事待人厚重、个性稳定有耐心的官吏,将其提拔为丞相府官员,以最务实的手法来推动政务。对于那些追求自我声望、急于表现自己、有雄辩之才和煽动能力的官员,他则常斥责之,并冷冻起来,不给予重用。曹参日夜饮酒,拒绝处理太多的事情。由于吕后专政,吕氏人马加速夺权,行政和制度变更的要求很多,曹参一律不理,积压的公文件数多得惊人。很多公卿大夫、将领们见曹参办事效率甚低,便到相国府要求商议公事。曹参便招待他们喝酒,让大家都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要有人想说话,曹参便以“再喝,再来干杯”阻止之。直到喝醉了,什么建议也来不及讲,便又回去了。这样的场合,几乎也成了常事。渐渐地,这种什么事也不办的喝酒之风,大家习以为常,下级官吏逐渐效仿。因此有人

密告到相国府,要求整肃这种无效率状态。曹参便过去看看是否真有此事。到了现场,曹参不但不干涉他们,反而参与喝酒唱歌,一起同乐。他每天花在处理相国府的公事上时间非常少,并且大多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细小过错,曹参就帮助大家掩饰过去,因此每天几乎都没有什么事情。刘盈当然也听到曹参荒废政事的报告。曹参的儿子曹当时为中大夫。刘盈便召见曹,对他埋怨道:“你的父亲大概欺侮我年少不懂事,所以才会如此的荒唐吧!你回去对他说:‘高祖皇帝弃群臣而归大,当今皇上年纪尚小,您为相国,整天喝酒唱歌,无所事事,如此作为怎能成为天下臣民的领导者呢?’但不要说是我讲的,看看他有什么反应。”曹回去后,便找了一个机会,将以上的意思对曹参说了。想不到曹参当场大怒:“你只要好好侍奉皇上就可以了,怎么如此多嘴?天下事岂是你这种黄口小儿所能懂的!”曹参还依家法,怒责曹二百下,以示惩戒。这消息自然很快传到刘盈耳中,刘盈大怒,立刻召见曹参。刘盈当面怒责道:“你为何处罚曹呢?是我要他劝谏你的啊!”曹参当然知道是刘盈指示,他处罚曹,便是做给刘盈看的。曹参立刻脱下相国冠帽谢罪,道:“我之所以什么事都不做是有原因的!”“这有什么道理?”“陛下自认在圣明英武方面,比先皇如何?”“朕哪敢和先皇相比!”“那么陛下认为我和萧相国,谁较贤能?”“老实讲,你不如萧何!”“是啊,陛下讲得非常对,我们是都不如他们啊!如今高祖皇帝和萧相国为天下所定的法令已经够清楚了,陛下只要垂拱而治,我也只要谨守职位,遵守既定的法令,不就可以了吗?”刘盈立刻醒悟,便说道:“我知道了,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经历了秦朝繁苛严酷的统治后,曹参以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所以能够行得通。史记的年代离当时不远,民间对萧何及曹参的称赞,以之为当代难得的贤相,应属事实。萧何个性保守,一切简约,无何作为,曹参更是成天喝酒,消极无为,行政效率很低,“治大国若烹小鲜”,这的确是萧何规划的最好写照。萧何小心谨慎的规划,让中央和地方间取得均衡,但实际上又由于大诸侯王骨牌效应式造反,使中央不得不直接掌控各郡县。所以当年所谓的“郡国制”,其实只是根据现状需要所建立的一种特别的制度。由于简约,颇适合动乱不安的时代,适应力颇强。不过这套制度实施不久,刘邦及萧何便相继去世,幸好大的异姓诸侯也皆已解决,国家还算安定。曹参接棒后,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让这套制度,发挥实际效能。既然萧何已有明确规划,并皆已付之执行,曹参只需全力维持这种状态,使制度能让大家习惯即可。这时候却有另一股力量急速想夺权,以扩充自己的势力,专权的吕后便是这股力量的幕后老板。曹参对此知之甚详,因此,他一律禁绝任何改变,一切依萧何规划,以确保汉皇朝制度不被吕氏一党所破坏。如果随便依需要而变更萧何的法制,以吕后为主的吕氏一党便有更多的借口更改法律。保持大局稳定,使吕后一党无法兴风作浪,尚不稳定的汉皇朝政权,才能够维持下去。曹参执政三年内,以“喝酒”阻止了吕氏一党的夺权阴谋,在表面和平、内部波涛汹涌的时代,不愧为一位出色的掌舵者。

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陈平、周勃等人尽诛吕氏官员,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是为汉文帝,恢复了刘氏天下!

就使得这些人才的才华得到最大限度地施展,也对他创业的成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曹操有非凡之能,但给人的印象则是“奸”。孙权也非凡品,但生性多疑,给人的印象是“猜”,刘备则忠厚老实,以“仁”立世。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无天时地利的刘备,以人和争天下。刘备在天下大乱时所表现出的得人心、受尊敬的政治品格,是中国传统的政治理念的体现,是老百姓心目中最理想的君主。刘备临终时不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也自然成为历史上最有人缘的平民皇帝了。刘备这个特定历史人物永恒的政治价值就在于:在中华帝国的历史舞上,儒家政治思想是永恒的主流。

同类推荐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阿根廷现代文学大家,拿大现代文学大家普拉特大家,墨西哥现代文学,尼加拉瓜现代文学大家 智利现代文学大家等美洲地区国家的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面对批评:谢谢你告诉我,在此特别提醒本书读者: 应答客户的询盘:立即报价。我们不妨先排一排手头的工作,在生意场发达成功者有九条白金法则,按 重要性排出先后顺序。 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些情况… 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的。 承认过失:是我一时疏忽,10点前答复您好吗? 请同行帮忙:没有你真不行啊! 拒绝黄段子:这种话好像不适合在这里讲哦! 减轻工作量:我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不过幸好…… 打破冷场的话题: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
  •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生意人纷纷钻进这个充分体现精明与算计的“龙袍”里,乐而忘返。环境在改变,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问题。时代在改变,生意人几乎人手一册《孙子兵法》;90年代,“温州热”“犹太热”席卷生意场。20世纪80年代,商业处于排列布局的阶段,生意场上出现兵法热,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生意人那种如醉如痴的热情。我们不难发现,商业处于上升期,三国文化顿热,凝结胜算与谋划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几乎现身每个生意人的书架之上;21世纪,商业急速发展,竞争合作变化无常,有一条神秘的隐性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富于智慧的算计。做生意更是如此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侯门锦绣

    侯门锦绣

    林清苒穿越了,爹娘伉俪情深,家中全是嫡出姐妹,爹爹官品不低,日子过得顺风顺水,这怎么看都是一次高技术性的穿越。但是!祖母嫌娘不会生儿子,凑齐一家七仙女后,娘又给她们添了两个弟弟,姐姐们嫁给爹的得意门生,可这日子却都不太顺心。眼看着林清苒到了出嫁年纪了,选夫婿上又多方意见,作为翰林院大学士家的五小姐,林清苒表示亚历山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玄魔战尊

    玄魔战尊

    德辉共和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拥有人类、鲛人、翼人、矮人、半人马人五个种族。随着德辉共和国国力的蒸蒸日上,引起了强大的魔法帝国的压制,四邻各国更是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天降大运,一代奇男子降临,且看他如何在各国之战中,闯出不世功业!
  • 墙上掉下一个林妹妹

    墙上掉下一个林妹妹

    如果某一天,突然冲天的狗屎桃花运当头砸到你头上,会如何?大概结果应该是和小说里的男主角一样,帅气的甩了甩头发,然后江山美人通通笑纳。这样的狗屎桃花运碰巧被庞光遇到了,他不但狗屎桃花运亨通,而且很离谱,手机拍个照片而已,竟然也会遇见一个美女从墙头上砸下来。两年以后故地重游,庞光觉得鼻子酸酸的,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拍照。随着手机镜头的移动,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帘……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