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700000032

第32章 集学名句——醒世物语(4)

【译文】修养身心,是智慧的府库;乐善好施,是仁爱的开始;懂得取予,是德义的验证;懂得耻辱,是勇敢的条件;立业显名,是行事的最终追求。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出自《说苑·谈丛》)

【译文】谋划好了再去行动,就能繁荣昌盛;行动之后再去谋划,就会灭亡。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出自《说苑·敬慎》)

【译文】福总是在人穷困潦倒的时候到来,而灾祸则常是在人志得意满的时候到来。

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说苑·敬慎》)

【译文】江河能够汇集百条山谷的流水,因为它低下,上天之道是不分亲疏的,它经常帮助好人。

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出自(《说苑·敬慎》)

【译文】树想要静止下来,但是风不停地吹;儿子想要奉养双亲,但双亲因为年老不待而去了。过去了就不再回来的是年华,不可能再见面的是死去的双亲。

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人们只知道培育自己的田地,却不知道培养自己的修养。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小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好像是初升的太阳;到了壮年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好像是中午的阳光;到了老年的时候才爱好学习,就好像是点燃的蜡烛的亮光。

不好问询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不愿意向别人请教,就是切断了智慧的根本、堵塞了智慧的源头,怎么能够处身立世呢?

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询问是增长知识的根本,思考是增进智慧的途径。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鱼是凭借着水的力量才能游动,鸟是凭借风的力量才能飞翔,花草树木是凭借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

闲居静思,鼓琴读书,追观上古,友贤大夫,学问讲辨,日以自虞;疏远世事,分明利害,筹策得失,以观祸福,设义立度,以为法式;穷追本末,究事之情;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此皆人材之所能建也,然莫能为者,偷慢懈堕多暇日之故也。(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闲居静思,弹琴演出,回忆上古,友爱和尊敬大夫,每日研究学问,辨明义理,作为一种自我娱乐;疏远世俗的事务,分清利害,筹划得和失,用来观察祸和福,根据义理建立法度,作为标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探究事物的情理,死后有遗留下来的功业,活着的时候有荣耀的名誉。这都是称得上人才的人能够做得到的,然而有人不能做到这些,是由于偷懒、懈怠、浪费光阴的缘故。

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在;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骐骥良马虽然跑得快,但是没有遇到伯乐,就没有机会施展日行千里的能力;干将宝剑虽然锋利,但不依靠人的力量不能砍断东西;乌号这种弓虽然是良弓,但是不经过辅正弓弩的器具加以校正,它也不能自己来辅正;一个人才华虽高,如果不专心求索学问,就不能成为圣人。

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出自《说苑·建本》)

【译文】水积多了变成大川,那么蛟龙就会在里面生存;土积多了成为大山,那么豫树樟树就可以在上面生长;学问积累多了就能成为圣人,那么富贵尊显就来了。

卑贱贫穷,非士之辱也。(出自《说苑·立节》)

【译文】一个人既无地位也无金钱,这并是他的耻辱。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为政有三种等级:王者的政治在于用德来感化人,霸者的政治在于用威去降服人,强者的政治在于用武力去胁迫人。这三种政治各有各的施行办法,但是用德来感化人是最好的办法。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阤。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御者非千里御也。(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水浑浊那么鱼就会生存困难;政治太苛刻那么百姓就要造反;城墙太陡峭,一定容易倒塌;河岸太耸立,一定容易崩塌。所以治理国家就好像琴弦一样,大弦太紧小弦就容易断。所以说急于驾驭的不能驾驭千里。

禄过其功者损,名过其实者削,情行合而民副之,祸福不虚至矣。(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俸禄超过功劳的就应该减少它,名声超过实际的就应该削弱它,实际和名分应该相符,祸福就不会无故来到。

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土地广大却不均等,别人就要来均等;聚集财富而不分给别人的,别人将要来争夺。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文王问吕望说:“怎样治理天下?”吕望说:“行王道的国家百姓富足,称霸天下的国家有军功的人富足,勉强存在的国家士大夫富足,无道的国家国库富足,这就叫做上面的君主财富多得溢出来,下面的百姓就穷得像竹篮里的水漏得干干净净。”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魏文侯问李克说:“怎样治理国家?”李克回答说:“我听说治国的方法,首先食物要给出力的人,禄位要给有功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赏赐要分明,惩罚要适度。”

婚姻之道废,则男女之道悖,而淫泆之路兴矣。(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婚姻制度破坏了,男女间应遵守的礼节就违背了,淫荡的风气就兴起了。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出自《说苑·政理》)

【译文】耳朵听到不如眼睛看到,眼睛看到不如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不如亲手实践。

不威小,不惩大。(出自《说苑·指武》)

【译文】对于小恶不加威吓,对于大恶就无法惩治。

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出自《说苑·尊贤》)

【译文】水域深广,就会长出大鱼;君主贤明,臣子就会尽忠。

谋有两端:上谋知命,其次知事。知命者预见存亡祸福之原,早知盛衰废兴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出自《说苑·权谋》)

【译文】谋划有两种:头等的谋划通晓天命,次等的通晓人事。通晓天命的人,能预先看到存亡祸福的本源,能事先知道盛衰兴亡的发端;能在事情未发生时加以防备,能在灾难尚未形成时躲避。

诚者隆至后世,诈者当身而灭。(出自《说苑·权谋》)

【译文】忠诚的人,隆兴发达传到后代,奸诈的人,自己就毁灭了。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出自《说苑·敬慎》)

【译文】幸福产生于小心恭谨、意深言简,而祸患产生于自鸣得意。

《抱朴子》简介

《抱朴子》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该书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了魏伯阳炼丹理论,可以说是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该书由东晋葛洪所撰,葛洪(284~364年),字稚川,两晋时学者、文学家,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

《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自称“属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称“属儒家”。“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出自《抱朴子·论仙》)

【译文】见识得少,觉得怪异的东西就越多。这是世间的常理。

世有雷同之誉而未必贤也,俗有欢哗之毁而未必恶也。(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受到众人一致称颂的未必就是贤德之人,而受到众人一致攻击的也未必就是顽恶之人。

广车不能胁其辙以苟通于狭路,高士不能樽其节以同尘于隘俗。(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宽大的车子不能为了适应狭窄的道路就将自己的车轮收起来,有高尚品德的人也不会屈抑自己的节操来与狭隘的世俗同流合污。

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病情出现危机的时候就看重医道高明的医生,天下大乱的时候就看重忠心不二的大臣。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积善不以穷否而怨,则必永其令问矣。(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登山不因为艰难险阻而停止,就一定会到达峻岭。积善不因为自己穷困潦倒而埋怨,就一定会使自己的美誉长久。

超俗拔萃之德,不能立功于未至之时。(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即使是具备超凡脱俗德行的人,如果时机不成熟,也不能建立功勋。

奔骥不能及既往之失,千金不能救斯言之玷。(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人有了过失,就是用快马去追也来不及;人说错了话,纵然花千金也难以补救。

大川不能促其涯,以适速济之情;五岳不能削其峻,以副陟者之欲。(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大河不会为了适应渡河的人的急切心情而变窄,高山不会为了投合登高的人的愿望而变低。

得人者,先得之于己者也,失人者,先失之于己者也。(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要想得到人心,必须先对自己赤诚;之所以失去人心,是因为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

风不辍,则扇不用;日不入,则烛不明。(出自《抱朴子·广譬》)

【译文】风不停,扇子就用不上,太阳不落山,蜡烛就用不着。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出自《抱朴子·祛惑》)

【译文】白色的石头看起来和玉十分相似,而邪恶谄媚之徒也常将自己伪装得和贤德之人一样。说明识人要看到本质,不要被表面的虚假所迷惑。

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出自《抱朴子·清鉴》)

【译文】老虎的尾巴不会长到狸猫身上,宝贵的象牙也不会长到老鼠的口里。用来比喻品行低劣的人做不出什么高尚的事情。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出自《抱朴子·喻蔽》)

【译文】乌云厚实,雨必然下得大;弓弩强劲,箭一定射得远。

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病入膏肓者,不必施用良药;朽烂的木头不必加以雕刻。

芳藻春耀,不能离柯以久鲜;吞舟之鱼,不能舍水而摄生。(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灿烂的花朵摘下后不能永久保持其色泽,大鱼离水后便会死去。

登峻者戒在于穷高,济深者祸生于舟重。(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登高的人要防止爬得太高以免摔下来,渡深水的人发生灾祸多在于船太重。

睹百抱之枝,则足以知其本之不细;睹汪濊之文,则足以觉其人之渊邃。(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看见巨大的树木,就知道它的根又深又大;读过才情充沛的美文,便会知道作者有渊博的知识。

官达者,才未必当其位;誉美者,实未必副其名。(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官运亨通的人不一定称职,名誉很高的人,名、实不一定相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出自《抱朴子·博喻》)

【译文】志同道合的人,千山万水也隔不断他们的联系;志趣不合的人,并肩而处也不能使他们亲近。

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出自《抱朴子·君道》)

【译文】小的好事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好处,但不可以不做;小的坏事虽然不会立刻招致灾祸,但却不可以不改掉。

闻荣誉而不欢,遭忧难而不变。(出自《抱朴子·行品》)

【译文】不因为听到了别人的赞扬就欣喜若狂,也不因为遭受了忧患和困难就改变自己的操守。

让爵辞禄,以钓虚名,则不如本无让也。(出自《抱朴子·诘鲍》)

【译文】用退让官爵、辞掉俸禄来沽名钓誉,还不如根本就不辞让。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出自《抱朴子·极言》)

【译文】修身养性,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地方,也务必要谨慎,不能因为小的进步微不足道就不再修养,也不能因为小的损害对大体没有影响就不加以提防。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出自《抱朴子·崇教》)

【译文】要想取得广博的知识,就在于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就在于有坚定的志向。说明取得广博知识的基础和保障就是要立志勤学。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出自《抱朴子·务正》)

【译文】将众人的力量都汇集在一起,那么就是万钧重的东西也不难举起来;将大家的智慧都运用起来,那么什么事情都不难做。

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以捕鼠。(出自《抱朴子·用刑》)

【译文】宝剑虽好,但却不能用来缝制衣物;大象虽大,但却不能用来捕捉老鼠。比喻人才各有其擅长的一面,也各有其不擅长的一面。

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出自《抱朴子·极言》)

【译文】一个高明的工匠,能够教给人如何使用规矩,但却不能使人一定成为能工巧匠。说明要想成为手艺高超的人,师父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抱朴子·勖学》)

【译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出自《抱朴子·勖学》)

【译文】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好比想捕鱼而没有网,心情虽然迫切,但没有收获。

夫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出自《抱朴子·论仙》)

【译文】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有生存就一定有灭亡。

目察百步,不能了了,而欲以所见为有,所不见为无,则天下之所无者,亦必多矣。(出自《抱朴子·论仙》)

【译文】用眼睛看百步以内的东西,还不能看得清清楚楚,而要把自己亲眼看到的认为是存在的,看不见的认为是不存在的东西,那么天底下不存在的东西就太多了。

上为下效,君行臣甚。(出自《抱朴子·审举》)

【译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怎么效仿;君主做到什么地步,大臣就会在其基础上做得更甚。

非诚心款契,不足以结师友。(出自《抱朴子·微旨》)

【译文】不是真诚地以心相见,不配结成师友。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出自《抱朴子·微旨》)

【译文】学习时要体会它的要点,要多看,从中有选择地吸收正确的和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只钻研一件事情,那是不可靠的。

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出自《抱朴子·地真》)

【译文】圣人消除未形成的祸患,医治未发生的疾病。

明君治难于其易,去恶于其微。(出自《抱朴子·周刑》)

【译文】圣君从易处入手解决难题,从细微之处开始消除祸端。

清源不与浊潦混流;仁明不与凶暗同处。(出自《抱朴子·交际》)

【译文】清澈的源头不与浑浊之水混流,仁义贤明的人不与凶恶愚昧的人共处。

《颜氏家训》简介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与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颜氏家训》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出自《颜氏家训·养生》)

【译文】学习的人像牛毛一样多,学成的人像凤毛麟角一样罕见。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出自《颜氏家训·归心》)

【译文】生活在山里的人不相信有鱼和树木一样大。比喻人的认识是受客观存在局限的,不能任意否认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同类推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热门推荐
  •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本书是一本集聚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告诉读者: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书中包括了十字军东征、血战顿河畔、德国农民战争、海地独立战争、美英战争、菲律宾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这些战争有的让世界重新划分版图,有的让权力者重新洗牌,有的……
  • 续红楼玉水之缘

    续红楼玉水之缘

    当黛玉的一腔爱恋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当一直依赖着的外祖母也放弃她的时候,黛玉是否只能是死路一条,莫名其妙的圣旨,让黛玉重获新生。
  • 卯上蛊惑妃:邪女戏悍夫

    卯上蛊惑妃:邪女戏悍夫

    她是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夺命修罗,生性妖娆且轻狂,一朝穿越成将军府惨遭灭门的小姐,被逼隐姓埋名,他是龙腾国的寒王,性情刁钻古怪,更是视女人为毒瘤,在他与她角逐的游戏里,一颗春心刚开始萌芽,蓦然发现她身边何时出现了众多追求者?额冒青筋,霸道扑倒她:“女人,你享占了我的身体,胆敢勾搭其他男人试试?”
  • 浅岛夏不宁

    浅岛夏不宁

    浅岛有无尽《深海》,浅岛再也没有《后来》。《浅岛夏不宁》是一篇网络小说,后出版成书,由气质才女蓝碎碎以深情谱就。“花火”记忆中最肆意疯狂的青春岁月,挚爱乃劫不复,放纵迷失归途,她心里装着的那个少年早已物是人非。
  •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21世纪特工穿越异世,成为传说中的废材少女,来自异世的幽魂在这古武大陆可主沉浮。曾经蠢笨懦弱空有一张倾城之颜的舞家废材,风华绽放,倾城之貌,蛇蝎之心,傲视天下。幽禁之战,她窝在魔兽军团里,倨傲的扫视着八大世家,“我舞弄影一向以德服人,不服的,是死人。你们——服不服?”
  • 封尊称神

    封尊称神

    在智慧与力量的交融下,唐飞成为这片大陆上最强悍的战士,唐家养子唐飞得到未来人工智能晶片,科学的训练,营养的搭配,让他纵横大陆,笑傲寰宇!
  •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可以帮助父母们解决下列问题 :·如何避免宝宝经常出现的饮食问题, 如偏食、挑食以及一系列因为吃得不 当导致的疾病,为宝宝一生的健康打 下基础。了解宝宝0~6岁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并 获得最实用、最有效的建议,而不至于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误导。 提供最新的食物营养信息,帮助父母 了解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每餐的食物搭配,让宝宝吃得开心,吃得 健康。 当你的宝宝喜欢吃一些没营养的食物 时,你要学会一些特别有用的技巧。
  • 盲妃十六岁

    盲妃十六岁

    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她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狗。她不知道他的颜色,但却问过下人,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条黑色的狗。她不知道黑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却依然相信。所以给它取名:小黑。还记得,娘临终前抓着她的手,对她说,“唯一,不要难过,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那时才六岁,她不懂,却依旧点头。十六岁这年,她明白了。娘说的这扇窗,就是龙殇彦。她不懂,丞相府里的大姐和二姐都被夸的美若天仙,可他却依然要娶她,他就像天上的云,而她,就是地上的泥。她不懂,为什么每次他都霸道的抓着她的手,任凭她怎么挣扎,都不放开。她不懂,不懂的太多太多…她像个受伤的小兽,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黑暗,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抗拒着任何人的靠近,包括他。可他却硬闯入她的心中,不肯离开。他会抓着她的小手,放到他的脸上,告诉她:“唯一,记住我的样貌,一点点的记住。”他会在她跌倒之际,紧紧的抱住她,告诉她:“唯一,不要怕,我永远在你身边…”他还在伏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道:“唯一,今生,我就是你的眼。”后来的后来,他再次告诉自己,陪伴了她那么长时间的黑狗,其实是白色的。这次,她相信,因为她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他,永远不会欺骗她。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眼前…★【片段一】“不要…不要过来…”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听着耳边渐渐朝着自己走来的脚步声,吓的抱着自己的身子,惊恐的瞪着前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焦距。“唯一,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他一身大红喜袍,清隽的面庞满是怜惜。“不要…不要过来…求你了…”她感觉到了他的呼吸,离自己好近,吓的啜泣,身子不停的颤抖。“好,我出去,别哭了,我出去…”人人敬仰的谪仙三王爷,大婚之夜睡书房,人人传言,新王妃不受宠。却不知,其实是他们的三王爷被赶了出来,不受宠的…是他。【片段二】他将她手中脏兮兮的‘黑’狗提了起来,唯一立刻像乍了毛的猫,抓着他的手臂,“还给我!把我的小黑还给我”。“你亲我一下,我就还给你。”他故意将脸凑到了她的嘴边,坏坏一笑。“你…你…你…”唯一的脸控制不住的红了起来。“唯一,就亲一下脸,我就还给你,好不好嘛?”他竟然会撒娇,而且是对她撒娇。
  • 冲喜小王妃

    冲喜小王妃

    讯息瞬息万变,穿越时时发生!夏雪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一个小小的种田妹,竟然也赶上了穿越的风暴!好吧,穿越她接受了,可是,为什么会穿越到了一个不受宠的还是冲喜的新娘身上?不过,话说,冲喜真的有那么灵验吗?那个病鬼一样的王爷,竟然真的因为她的冲喜奇迹般的好了起来。可是,好了起来,不是应该好好的感谢她这个救命恩人吗?为毛线却是如此的冷落她这个救命恩人?丫的,难道想过河拆桥吗?以为姐姐想在你这个王府呆一辈子吗?要知道,姐姐我也是有伟大的志向的,既然这里备受冷落,那姐姐就走好了!所谓此处不留姐,自由留姐处!当种田妹活的风生水起的时候,桃花,也开始朵朵开来。而当初那个病鬼王爷,在她离开的时候连一丝留恋都没有,此刻竟然妄想让她回去?靠,搞什么飞机,你当姐姐我是什么,既然走的时候毫不留恋,现在想让姐姐我回去,抱歉,姐姐我走远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一对一种田宠文,男女主身心皆干净,清爽无比,求包养收藏.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