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700000013

第13章 史学名句——通鉴兴衰(3)

【译文】礼是禁绝坏事于发生之前,法规施行于坏事发生之后;法施行的作用显而易见,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隐而难知。

飞鸟尽,良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译文】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汉书》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学家章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史班或班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

《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出自《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出兵征战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战事所以不会取得胜利。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出自《汉书·宣帝纪》)。

【译文】有功不奖赏,有罪不惩罚,即使是尧舜这样的明君也不能教化天下。

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出自《汉书·元帝纪》)

【译文】国家要兴旺,必须尊敬老师,重视教育。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出自《汉书·元帝纪》)

【译文】老百姓在一个地方住得时间长了,就不愿离开故土,这是百姓的天性;亲人能够相聚在一起,这是人们的愿望。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出自《汉书·武帝本纪》)

【译文】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定有忠诚守信的人。三个人并肩走路,也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出自《汉书·楚元王传》)

【译文】多疑的人,容易被谗言所左右;优柔寡断的人,容易让恶人的邪说钻空子。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普通的玉石不经过琢磨,就显不出其文采;君子不学习就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也。(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按照才能高低授给官职,凭借德行高低来定职位,这样就把廉和耻、贤德与不肖分开了。

不教而诛,谓之虐。(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事先不进行教育,一旦有所触犯就处罚或者杀掉,这叫做暴虐。

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才华不出众的人,不管任职多久,还是只能做个小官;才华卓越的人,即使任职的时间不长,一样可以作为辅佐之臣。

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出自《汉书·礼乐志》)

【译文】教化是治国所依仗的,刑法在治国中只是起辅助的作用。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出自《汉书·食货志》)

【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冬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出自《汉书·萧望之传》)

【译文】朝廷里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君王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国家没有通达事理的人,便不会听到至理名言。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出自《汉书·刘向传》)

【译文】有德行的人单居独处,也坚守正道,不肯屈从。

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义则离。(出自《汉书·孔光传》)

【译文】夫妇之间的相处规则是,彼此有情有义就在一起,彼此没有情义就分开。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出自《汉书·严安传》)

【译文】奢侈无度而没有节制,就不可能充裕。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那时是一种情况,现在是另一种情况,情况有了变化,怎么能同日而语呢?

乐太盛则阳溢,哀太甚则隐损。(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过于高兴就会散溢阳气,过于哀伤就会减损阴气。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出自《汉书·伍被传》)

【译文】真正听觉灵敏的人,人家在没有说之前,便已经有所耳闻了;真正目光锐利的人,在事物还没有出现之前,便已经觉察到了。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出自《汉书·司马迁传》)

【译文】总是想要在国家有危难之际,奋不顾身地去报效国家。

款言不听,奸乃不生。(《出自《汉书·司马迁传》)

【译文】不听假话,就不会产生邪恶的事。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出自《汉书·枚乘传》)

【译文】福祸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除去它的根源,灾祸又如何产生呢?

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出自《汉书·枚福传》)

【译文】就是把伯乐的相马经反复默诵,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法在集市上买到千里马。

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

【译文】听别人说一百次,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次。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出自《汉书·苏武传》)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只有杀身成仁的,没有因贪生而损害仁义的”,“出使在外,不辱没君王的使命”,苏武能做到这一点。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出自《汉书·王嘉传》)

【译文】群众都怨恨你,即使没有病也会死掉。

既往不咎,来事之师也。(出自《汉书·李寻传》)

【译文】事情过去了就不要追究了,可以作为将来做事的借鉴。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出自《汉书·贾谊传》)

【译文】安定和危乱都不是只经过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的,这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出自《汉书·贾谊传》)

【译文】利益不要随便去求取,祸害也不要苟且躲避。

兵骄者灭。(出自《汉书·魏相传》)

【译文】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然会打败仗。

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出自《汉书·杨王孙传》)

【译文】不在无用的事情上耗费工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

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出自《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译文】好的药虽然苦口,但利于治病;忠言虽然刺耳,但有利于自己修养品行。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出自《汉书·陈胜项籍传》)

【译文】先行动就能把对手制伏,后行动就会被对手制伏。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出自《汉书·岑彭传》)

【译文】人总是苦于不知足,得到了陇地,还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出自《汉书·陆贾传》)

【译文】国家太平时,应注意发挥宰相的作用,让国家繁荣昌盛;国家危乱的时候,应注意发挥大将的作用,使国家免于危难。

《后汉书》简介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一样,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说错话、做错事,后悔也来不及了。

车如流水,马似游龙。(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

【译文】车辆像流动的水,马匹像行走的龙。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出自《后汉书·臧宫传》)

【译文】舍弃近的寻求远的,辛勤却没有成效;舍弃远的寻求近的,安逸却有结果。

传闻之事,恒多失实。(出自《后汉书·臧宫传》)

【译文】传闻中的事情,大多数都是不真实的。

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出自《后汉书·申屠刚列传》)

【译文】功劳大得是全天下第一的人,地位很难安稳;威名比国君还要大,生命则很难保全。

疾风知劲草。(出自《后汉书·王霸传》)

【译文】只有经过猛烈大风的考验,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出自《后汉书·郦炎列传》)

【译文】骑着骏马,抱着美玉,却遇不到伯乐和卞和。

败不可悔,时不可失。(出自《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既然失败了,就不必老是后悔,重要的是抓紧时机再干一番。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出自《后汉书·赵典列传》

【译文】大丈夫应该像雄鸟那样展翅高飞,怎么能像雌鸟一样伏在那里?

得拘絜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实也。(出自《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译文】为保身自洁而不去发挥才能,这样的人哪里能为国立功呢?

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出自《后汉书·耿纯列传》)

【译文】芳香的鱼饵下面肯定有上钩的大鱼,丰厚的奖赏必定能找到不怕死的人。

宽小过,总大纲。(出自《后汉书·班超列传》)

【译文】要宽恕小的过失,抓住大事。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出自《后汉书·班超列传》)

【译文】狐狸将死的时候总是把头朝向自己生活过的山丘,代马不论走到哪里都依恋着北面吹来的风。

乘人之危;非仁也。(出自《后汉书·盖勋传》)

【译文】趁着别人遇难的时候,而去要挟、侵害人家,这不是有道德的人做的事情。

冤则呼天,穷则叩心。(出自《后汉书·张奂传》)

【译文】遭受冤枉时就呼天抢地,困顿失意时就顿足捶胸。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出自《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译文】应当作摧毁万物的秋霜,不要做被关在木笼里待宰的羔羊。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出自《后汉书·虞诩传》)

【译文】立志不要从容易的方面着手,做事情不要回避困难,这是做人臣的本分。如果没有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够知道刀是否锋利呢?

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出自《后汉书·孔融传》)

【译文】怎么可能会有鸟巢毁坏了而鸟蛋不被打破的呢?

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出自《后汉书·孔融传》)

【译文】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不一定出众。

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出自《后汉书·窦武列传》)

【译文】不记得以前的失误,又重犯以前的错误。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大丈夫立志,穷应该更加坚强,老应该更加雄壮。

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听信传闻不如亲眼所见;只看着影子不如直接观察事物的形状。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出自《后汉书·陈蕃列传》

【译文】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会只顾着自己一家呢?

浊其源而望清流,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出自《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出自《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不知道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后汉书·广陵思王荆列传》)

【译文】只要有至诚之心,就是金石也能断开。

既朽不雕,衰世难佐。(出自《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译文】木头已经烂了,就不要再雕琢了;世道已经衰败了,就难以辅佐了。

兵有奇变,不在众寡。(出自《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译文】用兵变化莫测,并不在于人多人少。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出自《后汉书·荀悦列传》)

【译文】得和失是暂时的,荣和辱则是长久的。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后汉书·陈忠列传》)

【译文】一个小小的蚂蚁窝可以导致堤坝被水冲毁,一个小小的针眼可以使气体全部跑出。

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出自《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灾害的发生常常因为有所疏忽,祸患的发生是因为在细微之处有所失察。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出自《后汉书·爰廷列传》)

【译文】喜欢一个人就不会觉察到对方的过失,憎恶一个人就不会感觉到对方的优点。

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出自《后汉书·卓茂列传》)

【译文】性格厚道、心胸宽广的人近乎仁慈,受到了冒犯而不计较的人近乎恕道。

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托骐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出自《后汉书·隗嚣传》)

【译文】苍蝇飞起来,不过十几步之远;可是它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

安平则尊道术之士,有难则贵介胄之臣。(出自《后汉书·桓谭列传》)

【译文】天下安定太平,就推崇有学问的文士;天下动乱危难,就重视满身甲胄的武士。

官无二业,事不并济。(出自《后汉书·张衡列传》)

【译文】为官之人不能身兼其他职位,做事情不能许多事情一起做。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出自《后汉书·桓潭冯衍列传》)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是“取”,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东西也是“取”。

成功于一时,重业于万世。(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译文】成功是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取得的,但声名业绩却世代相传。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后汉书·宋弘传》)

【译文】在贫困卑贱中结识的朋友不要忘记;和自己共度艰难岁月的妻子不应抛弃。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出自《后汉书·爰延列传》)

【译文】与好人结交能增教益,与坏人结交会熏染邪念。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好男儿应当为国家而战死沙场,用战马的皮包裹着自己的尸体回来安葬啊!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喝盗泉的水,廉洁清正的人不会吃别人带有侮辱的饭食。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译文】大树将要倒下,不是一根绳子就能拉住的。用来比喻国家衰败,大势将去,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挽救的。

《三国志》简介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建大业者,不拘小节。(出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译文】创造宏伟事业的人不拘泥于小节。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译文】让国家安定的办法,在于让国家兵力强大,粮食充足。

兵者凶事,不可为首。(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译文】战争是凶残、危险的事情,不能首先发动战争。

蝮蛇蛰手,壮士解其腕。(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译文】壮士的手被毒蛇咬伤以后,就立即砍断手腕,以免毒性蔓延到全身。

一日纵敌,患在数世。(出自《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译文】放纵敌人一天,而祸患在于几代。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出自《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

同类推荐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热门推荐
  • 职场麻辣烫

    职场麻辣烫

    选录了《鲜花的功劳》、《傻孩子》、《山穷水尽卖自己》、《人生不是演习》、《错的是一味地行走》、《遭遇搅局》、《关照》、《漏水的勺子能舀大鱼》、《模拟应聘》、《招聘条件》、《重金悬赏》、《特殊人才》、《一路贵人》、《不一样的砝码》、《生命的撞音》、《诱惑》、《做一回经理》、《云姐的秘密》等近百篇关于职场的微型小说。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恶作剧之劫

    恶作剧之劫

    秋芷璐在进景颢高中的第一天就得罪了小霸王圣豫宸,幸好有钢琴王子君宇灏为她解围。君宇灏对她的好感导致一向以君宇灏女朋友自居的毕菌莎处处与她作对,秋芷璐几乎成了女生的公敌,多亏圣豫宸和君宇灏每次都及时相助。一个是凶又暴力的校园小霸王,一个是完美无缺的钢琴王子,面对他们同样的真情该怎样选择? 原来,灰姑娘和王子真的只是童话,什么也抵不过心里最真实的声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博弈论是在西方哲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思维利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博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都能够运用博弈论来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用博弈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并寻求用博弈的思维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工作。读者可以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中轻松领会博弈思维的精髓,获取开启人生智慧的金钥匙。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废后训夫

    废后训夫

    七殿下娶妃,要求璃家新娘必须“呈于箱中,抬进洞房。”璃家新娘,众人皆知,早非完壁,是只破鞋,无德无才。妹替姐嫁,抬进洞房,妹替姐寝,如此羞辱,一生之耻。夜夜狂乱,谁承欢谁?她献身后,黯然退下,待姐换上。他为王,她为妃,他宠她,天下皆知。他为帝,她为后,他弃她,天下皆殇。昔日说会好好珍惜她的男人,如今喜纳新妃,枷锁身上套,只见新人笑。他,废她后位,灭她一家,将她打入冷宫,赐她终生为奴,却冷眼旁观。她,亲眼目睹知已惨死于他剑下,亲身体会他手刃腹中骨肉。她痛、她恨、她要报复,要让这个男人知道心痛的滋味,她要让他血债血偿!推荐我的文文:【第一庶女】【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豆蔻小皇后】【豪门契约妻】【冷情将军丑颜妻】————————————————————————————————好友文文推荐:苏沐莎:《相公有喜了》水刖:《神医小懒妃》蔓妙:《狂妄邪妃》明明:《风流皇后爱爬墙》小时:《极品女将》宁儿:《霸上儿子总裁爸》小雪糕:《嗜赌小狼妃》小白猫:《黑道懒后》小黑猫:《王爷我罩你》小雪糕:《小小蛇妃好狂野》幽幽:《色宠多夫》夏天:《十夫临门》梦梦:《夜宠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球魁

    球魁

    【创世8组签约作品】灌篮,上篮,三分,一气呵成的潇洒。助攻,篮板,挡拆,团队竞技的魅力。抢断,盖帽,防守,有序蓝领的坚韧。篮球场就是你彰显青春张扬魅力的舞台。有梦就追,青春阴霾又如何?敢想敢做,做自己的大球魁!【谨以此书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热血青春】【后期逐渐收尾ING】
  • 神州剑吟

    神州剑吟

    数万年前,万妖之王席卷六界,无人能挡,生灵涂炭。一神密少年手持“破界”神剑将其封印,但他却不愿为神,坠入凡尘,数万年过后,黑暗之力再次强势侵入六界,如今少年该在何处,是否能再次拯救万民于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