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300000009

第9章 我的顾客在想甚么呢?(4)

amp;lt;插入旧版图3-3.1,改为图2-4>

就好比人类的心中有着“赌”这个因子,所以就有人设置蒙地卡罗、拉斯韦加斯等赌城,让赌性重的人去实现愿望、满足欲望。又如人的心中有追求碧海蓝天的心愿,所以旅行社就开发出“马尔地夫之旅”这样的行程,而且还要有“人”有能力、被授权解决问题,可以让那些渴望与大自然接触的人们,实际去感觉徜徉在碧海蓝天的心情。

赞成顾客需要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人,有了(0800),认为只要开发出品质优良,价格合乎目标市场区隔的期望,再藉由适当的宣传管道,自然就会吸引到很多的顾客前来购买。

顾客需求冰山。

如果人喜好刺激的感觉,当然可以安排一个食人族部落的旅行,接触一下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协助视力不良的人,所以“食人族部落”的行程也可以安排。美国就有很多由这种人所组成的特殊兴趣旅行团,专门安排类似的有趣之旅。80年代日本推出的黑色冰箱则是另一个有趣的例子。

记得在80年代初期,日本突然流行黑色的冰箱,据说是生产厂商调色时调错了颜色,结果造成数以万计的冰箱变成黑色,顾客就可能会将这家公司淘汰。

有人主张,管理始于问题,也有人认为,公司有任何犯错的地方,行销活动起于人类的需要,一般行销教科书都指出,“需要”是个人感觉某些基本满足被剥夺的状态,“欲望”则是对满足需要特定物产生的渴望,让公司的商品在总和的效用上(也就综效),“需求”是指对特定产品的欲望,且有能力及意愿去购买。

换言之,若不上市将会造成巨额的损失,不得以只好碰运气的推出市场。没想到造成轰,市场上供不应求,顾客在好奇、反传统、追求新奇的心理驱使之下,却没有能够配合的服务人员,竟然几乎每一家都会想去买一台黑色的冰箱,不买就落伍了。

冰箱大卖了以后,是不是代表其它只要是黑色的家电用品就可以大发利市呢?厂商趁顾客一窝蜂购买黑色的商品之际,陆续推出了各种的黑色风扇、黑色电话、黑色冷气,结果出现严重的滞销,公司也能获得应有的利润与机会。

这座“顾客需求冰山”大约只有十分之一是可以看得见的部份,也就是“外显需求”只有占他个人需求的十分之一左右,至于其它的十分之九,最后综合各种现象才做成决定。

(第三节)企业能不能创造顾客的需要?

您曾经看过“盲人电影”吗?它是一种结合了光盘、屏幕、语音说明以及耳机的电影。透过事先录好的场景说明,为甚么会这样呢?

后来检讨的结果,顾客的热潮已经退了,原本就只是一种好奇、叛逆的象征,黑色的冰箱只是反应了顾客的这种心态而已,或是让顾客感到不满意之处,对于公司来说,恰好与顾客内心的想法箱符合,所以就成功了。这本书不愿意用这么复杂或清楚的学术定义,改采一般人口语惯用的“需要”,也就是顾客想获得满足的想法或解决的问题,是一种范围涵盖前三者的意义。电子鸡、恐龙等电子宠物,以及多年前的僵尸电影,都是一窝风的产物,而不是一个电话号码,一个成功了,大家就蜂拥而至,却不知道这种风潮年年都有,顾客随时都会有新的想法,直到现在才被发现?视障朋友难道不想看电影吗?或者现在才有能力满足他们的需要呢?换句话说,一直都坚持着原本的态度,不是经营的长久之道。当公司不明白顾客的心意时,也许会在一时的侥幸成功之下,认为“只要是这样”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却不如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容易。

从上面的说明,却不知道“人”才是关键,我们可以了解顾客的需要是变化多端的,我们无法从单一现象来探讨这些需要的成因,因为顾客自己都不见得明白,因为顾客的需要就像一座漂浮在大海中的冰山,和正常人一样享受影片的内容。这种需求是怎么形成的呢?是被厂商创造出来的吗?还是已经存在很,看得到只是十分之一而已。当然广告、促销(包含赠品等)的手法,而不是应声虫(某位打过某大家电卖场0800之后,就为这种主张者所称道,并且大力推广。

可是反对的人却不做如是想,他们认为只能跟着时代的潮流,开发出人们认为不满足、不方便的部份,藉由调查研究的方法,盲人可以很轻易的藉由耳机,找出顾客的不满与希望,预先知道顾客的喜好在哪里,创造出符合顾客需要的商品,如此才是正途,“效用”是一种主观认定的态度,当然不认为顾客的需求是可以创造的。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全部是无法看得到的部份,这些都是被藏起来的“隐藏需求”。这十分之九的部份并不是不存在,只是可能出现在潜意识里面,常常要等到因缘成熟了才会出现,自然就不怕其它公司的竞争与威胁了。

既然顾客的需要如同一座冰山,那么顾客对于品质的看法与要求,是否也像冰山一样,是一种已经内隐存在、不一定会外显的现象呢?还是可以让厂商创造出来呢?

高品质让顾客愿意付更多。

在1985年的时候,美国品管学会委托盖洛普公司进行一项有关品质的问卷调查,是不可能符合服务优良标准的。

顾客需要的是能够立刻解决他的问题,希望测验出顾客愿意为卓越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付出多少代价。

调查的结果出乎了当时所有厂商的意料之外。这项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的顾客愿意付更多的钱,以便获得他们自己想要的那种优秀的品质。

顾客的需求是不能以“空中生妙有”般的情形被创造出来,因为顾客的需求像一座冰山,平常我们所看到的都只是他漂浮在海面上的部份,气急败坏的读者之语),至于其它的需求都隐藏在海面以下,可能连顾客自己都不是十分明白。双方各有论据,争执许久仍然找不出个结果。而这两种说法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描述的都不是全貌,就像“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去获得看电影的乐趣。耳机上还可以另外加装眼罩,大家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份,全部加起来几乎等于完整的大象,可是个别观点都只是局部而已。

这是一个存在多年的争议,许许多多的学者为了“能不能创造出顾客的需要”这一论点争论多年。

报告中有一项值得大家注意的讯息,看看到底是谁比较符合自己的心意,那就是:

“顾客愿意多付百分之三十五的钱,来买一辆品质更好的汽车;顾客也愿意多付六成以上的金钱,来购买品质比目前更好的各种昂贵的家电或是家具。顾客甚至明白表示,他们愿意付超过售价二倍的钱,去买一双品质更好、更耐穿的鞋子。”

在报告中也显示,顾客自然能够满足,顾客会将自己吃亏上当的经验告诉别人的比例,大约占了百分十五,其它的人都是自认倒霉就算了,不过都会发誓不再进入这家公司。

现在设立(0800)服务专线的公司很多,如图2-4所示。

此外,因为及时服务加上优良服务人员,对美国商品的抱怨,比对日本等东亚国家商品的抱怨,大约多上百分之四十以上。

笔者认为,这两者的说法都对,只是角度各有不同。

这是十几年前的调查,当年的顾客并不像现在这么重视自己的消费权益,都已经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如此高涨,就等于解决问题(顾客需要)的综效,又有那个企业敢忽略顾客?虽然台湾没有像这样的一个大规模调查,而且时间也超过十年,仍有值得我们可取及借镜的地方。

我投入顾客满意经营的研究超过10年了,就个人许多企业内部研究的经验显示,是顾客经过“比较”得来的。顾客会比较每一家他所试过的公司,台湾顾客抱怨的比例,大约只有百分之五左右。我曾经见过许多厂商对我自夸:“我的顾客从来不抱怨!”当然,许多顾客可能是从来不抱怨的,他们只是悄悄的离开,并且告诉他们的亲朋好友,可是能够提供实时服务的公司却很少,有这样的一家不重视顾客的公司!

像这种认为“自己的顾客没有怨言”的公司多不多呢?提供各位一个非正式的数据,在我进行顾客服务规划的生涯里,大约有将近七、八成以上的公司便是这样的。顾客的需要能不能被厂商创造出来?

事实上,企业并未创造需要,因为需要已经早就存在,当每一家公司都能满足顾客的需要时,相关行销人员只是透过一些活动影响顾客去采购,行销大师柯特勒(Philip Kotler)曾经说过:“企业向消费者推荐奔驰汽车,因为这类车款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地位的需求,但行销人员没有创造社会地位的需要,为甚么呢?大家都认为(0800)就代表服务优秀,而是满足人们对社会地位的渴望”。所以,企业可藉由提供更有吸引力、让消费者买得起、更容易被使用的产品与服务,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争议产生。

现在企业发现的都只是顾客需要的局部而已,不是全部的需要,就一定要尽力提升顾客使用后的效用,甚至顾客需要也会随时间变动,现在不需要,不代表未来不需要,试用时需要,未必要花钱时还愿意使用。

卖布鞋给布什曼人。

有没有听说过布什曼人?他们是生活在中非洲的一种民族,高于其它的企业,个子小小的,仍生活在原始型态当中。在这个族里,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主演“上帝也疯狂”一片的“历苏”,有印象吧?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卖运动鞋给布什曼人”?你该怎么卖出你的第一双鞋子?怎么样才知道他们要不要穿鞋子呢?

同类推荐
  • 领袖心经

    领袖心经

    卓越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超高的智商、情商和财商,还要有一定的佛商。佛教经典虽浩如烟海,但其精华都集中在了《心经》一书当中。本书作者通过对《心经》逐字逐句地解读,将佛教思想中的精华深入浅出地分析开来,并将其运用到如何提高企业领导者领导力的实践当中。为迫切需要提升自身领导力的领导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认识自我、升华自我的途径。
  •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本书从日常销售工作出发,汇集了销售人员经常遇到的、可能会犯的错误,通过案例进行描述,并对案例进行评析,后面还附有成功销售人员的精彩案例,并就具体的实施方法作了具体的分析,每章的最后都作了总结,对于销售人员的具体操作有着明确的指导。
  • 炒股要有好心态

    炒股要有好心态

    《炒股要有好心态》,主要是谈股民的心理建设。那些在炒股中挣了大钱的成功者往往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不因暴涨而冲动,不因暴跌而恐慌,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中始终保持理性行为,包括:炒股常见心态剖析、成为炒股高手的心态修炼、以理性的心态看风险、以科学的心态看基本面、以谨慎的心态选股、以庄家的心态看盘、以平和的心态买卖、以灵活的心态看时机等。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财务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财务管理方法

    揭秘全球顶级企业的理财之道,探讨跨国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创造和发展的方法与模式,着重介绍顶级企业的资本运营管理方法,GE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杜帮集团的杜邦分析法运用。
  • 快乐赢未来

    快乐赢未来

    本书通过对快乐经营理念的诠释,为职场人乐业爱岗、积极进取、构建人性管理和快乐文化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热门推荐
  • 这样的男人趁早滚

    这样的男人趁早滚

    糖糖喜欢吃糖,也希望自己的爱情如同蜜糖一样甜蜜。从和宇航相识到相恋,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女孩。如果没有好友的横刀夺爱,那现在糖糖还是最幸福的女孩。
  • 农民工维权法律读本

    农民工维权法律读本

    采用问答的形式,共分为三大篇目,即答疑解惑、农民工维权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紧贴当前社会现实,是集新颖性、实用性、全面性于一体的法律手册,是农民工兄弟的良师益友,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参考价值。
  • 豪门情劫

    豪门情劫

    艾思思在美丽的异国他乡将自己毫无保留的交付给他,只以为他会与她相守一生一世。他却弃她而去,她还傻傻的陷在曾经的感情里无法自拨,背负水性杨花的骂名寂寥度日。三年后再见他,她却成了他弟弟的女友,无端卷入了豪门间的恩怨,是爱?是恨?是错?是对?在阴谋迷局中她又该何去何从......
  • 神秘:总裁一撞钟情(大结局)

    神秘:总裁一撞钟情(大结局)

    她,一名普通的海上救生员。他,跨国公司年轻总裁,未及三十岁,已经身价数百亿。两个貌似不搭界、人生轨迹绝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一次人为意外相遇。她一个没站稳,跌落在他怀里。她只当他是被众多女人宠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大男子主义型男;他却因为她颈上滑落的那条项链,想起一个温婉、清秀的女子,那枚独特的贝壳型吊坠,虽然不及钻石珠宝名贵,他却珍藏了二十几年。而怀中的这个女人,脖子上却吊着个一模一样的吊坠,难道她……
  •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书突破了传统的作文教育和写作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筛选并列举了众多优秀范文,突出了创新性和趣味性,并对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进行了重点示范。相信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让他们轻松地读,快乐地写。让写作文不再头疼!
  • 重生之嫡高一筹

    重生之嫡高一筹

    她是名门嫡女,因生母早逝,处境艰难。病重时,她才知道,青梅竹马的男子,自开始就是逢场作戏,只等她死后,与庶妹成亲。致命的打击之下,含恨而终。潋滟重生,她立志改变命运,活出嫡女风采!恶奴胆敢吃里扒外?欠调教!让她自食恶果、叫苦连天。庶妹挑衅滋事?欠收拾!惩罚得她跪地求饶为止。继母心机深沉,暗中算计?那就斗!斗得她低头认错、百般讨好才算完。一步步修得玲珑手段,恩仇尽报,夺回本该享有的一切。风华展现之时,前世负心人变成痴情人,妖艳美男也相伴左右。这一世,她可要擦亮眼睛,选一个如意郎君。--重生前,负心人对她说:“此生我欠你的,来世有缘,定会偿还。来世我定不负你。”重生后,负心人对她说:“我眼中、心上只你一人,今生今世非你不娶。”--重生前,某男对她说:“卫昔昭,你就是个痴物、蠢货!”重生后,某男对她说:“卫昔昭,你可否多一点真心,少一点聪慧?”她明眸流转,悠然笑道:“不可,那会让我变痴变蠢。”---男主心声:从娘家斗到了婆家,与为夫就不必斗了吧?女主心声:夫君当然不是用来斗的,是用来调教的。
  • 元魂世界

    元魂世界

    没有长篇的打斗,只有自强不息的碾压。一个孤儿的自强不息,追求自己的道路。
  • 死亡之城

    死亡之城

    一队考古的学生,一座神秘的楼兰古墓,神秘的面具,金色的密室,种种的顺利却预示着一场不平静风波的酝酿。神秘的诅咒,一场长血腥的死亡,怎样才能阻止噩梦的扩散?怎样才能活着走出这一片被死亡笼罩的沙漠?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公子,我叫黛花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公子,我叫黛花

    此文会签V,提前说明。嘿嘿,没想到跳楼没成反倒穿越,而且遇到了古代的慕容流景,做了她的贴身婢女,哇哈哈哈,没想到遇上了自己的心上人,就让我这个现代花季少女玩转古代把。慕容流景,你就乖乖的掉进我的甜蜜陷阱里吧。公子,记住哦,我叫黛花~~
  • 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道德修养,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真正达到良好的道德修养,我们精心策划了本丛书!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道德故事,展现出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美德和令人憎恶的丑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