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300000043

第43章 哭泣的叶儿粑(2)

大家照旧轮着回米市街,照旧帮着卖叶儿粑,一切都和从前一样。不过,张巧珍似乎更留意生意,不时变着法子,打探营业收入。王文学也有意无意地在谷大妈面前叫苦,说地毯厂效益差,经常拖欠工资,凭芙蓉那点钱,吃饭都困难,哪敢要孩子。张巧珍又唠叨自己贫血,经常头晕,想买补品,又实在没钱。铺垫得差不多时,一个晚上,乘小亮不在米市街,张巧珍拉上大明,约来王文学和芙蓉,拐弯抹角地提出房租的事。

“我倒不要钱。你们,的确困难……”谷大妈作难地沉吟着,“只是,小亮那脾气……兄弟兄妹间,情分为重。”

“妈,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大明安慰道。

五一节晚上,大家团聚在一起。张巧珍拿出两张电影票,支开两个小工,准备说租金的事。吃饭时,小亮兴致勃勃地设想,要在端午节前卖粽子:“照这种生意,每天卖七八百个不成问题。一二十天下来,又能赚一笔。”

“小亮,你大鱼大肉的,我们也该喝点残汤吧?”张巧珍酸溜溜地挑起话头。

小亮不解地看着她。

大明讷讷地解释,说没别的意思,只是生意好了,该给妈一点表示。

“妈,你看呢?”小亮明白了,转眼征求谷大妈意见。

“我没啥,你们好好商量。”谷大妈不安地看看大明,又望望小亮。

“二哥,妈苦了那么多年,也该享几天福了!至于我们,苦点没啥,只要你好就行了。”王文学话里有话。

刘惠听出大家的意思,沉不住气了:“我们小亮好辛苦啊,每天六点过出门,忙到晚上才回来,腰酸背疼的,一天都没休息过。”

“辛苦是辛苦,挣了钱嘛。你看你穿的啥,我穿的啥?你连金戒指都戴起三个了,我呢,最多买得起铜顶针。”张巧珍刻薄地顶过去。

“这是我们谷家的事,你插啥话?”小亮训斥刘惠,眼光却冷冷地扫着王文学和张巧珍。

“好,我是外人,我走。”刘惠眼睛一红,委屈地向外走去。

芙蓉做好做歹,将她劝回来。

大家尴尬地沉默着。小亮想想,挑眼问:“哥,你是啥意思?我听你的。”

“那,那就一百元吧?”大明求援般瞥着妻子,这是张巧珍与王文学商量的金额。

“不,少了。每月两百元。”小亮豪气地说,“一百元给妈。另一百元,大哥同芙蓉一人五十。说实话,要不是全家人帮忙,生意不会这么好。”

“小亮,你……”大明很感动。他一月工资不到五十元,小亮一开口,等于给他一个月工资。

“只要大家齐心,钱是挣不完的。”张巧珍霎时满脸春风,殷勤地给小亮斟酒。

王文学义气的一拍胸口:“二哥,我听你的。只要你一句话,保证指哪儿打哪儿。”

谷大妈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缓缓地落下。刚才,她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唯恐大明小亮两弟兄顶撞起来。她宽慰地吐出一口长气:“都是一家人,和和气气才好!……”

可惜,和谐气氛没保持多久。不知怎么,大家与小亮夫妻之间,似乎生出某种微妙的隔阂。有时,大明随口问生意好不好,刘惠就不迭声叫苦,不是糯米涨价就是白糖掺假,或是小工跑了一天,才卖出两三笼叶儿粑,大明尴尬地只得住口。张巧珍认定刘惠在哭穷,担心小亮后悔给了两百元,会减少。她虽然也帮着叶儿粑店做些事,想的却是拿了小亮的钱,不做点什么,面子上过不去;而稍稍多做一点,又觉得在帮地主资本家,不划算。开店时那种出自内心的热情,早已烟消云散了。小亮与平常一样,看不出什么。王文学背后说,小亮与刘惠是两口子,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你说我说都一样。

几个月后,小亮又买了一辆三轮车,又请了一个小工。每天,两辆车出去外卖,有时生意好,下午还要卖一车。有了钱,小亮花六千元,在宽巷子一个小院里买了两间房子。院子在新中国成立前是公馆,房间清一色的木质地板,走路时“咯噔”地响,听起很舒服。他添置了全套家具,还买了一辆日本原装铃木摩托车,一万三千多元。他抽的烟,也由“春城”变为“红塔山”。早上,他骑着大摩托去米市街打理生意,下午,又骑车去陶瓷厂接刘惠下班。看到刘惠抱着小勇,搂着小亮的腰,喜笑颜开地坐在摩托车后座,张巧珍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又羡慕又嫉妒。

“国营大厂的,不如小吃店的。不是米市街口岸好,小亮能挣那么多钱?只有你,又穷又傻!”张巧珍无处泄怨,把气撒向大明。

“不只是口岸,小亮懂技术,做叶儿粑很有一套。”

“说得那么复杂?出五百元工资,还怕找不到人做叶儿粑!”

“你阴一句阳一句的,到底啥意思?”大明有些冒火。

“我一个女人,敢有啥?不过只想像刘惠那样,戴几个金戒指,有辆大摩托来接我。可惜,我没人家命好。”张巧珍伶牙俐齿地指桑骂槐,大明根本不是对手。想到两人加起就那么点工资,每月挣的,不如小亮一天赚的,大明悻悻地只有住口。

一天晚上,王文学突然来到大明家,说办事路过,顺便看看。大明有些诧异。他结婚至今,王文学来过两三次,都与芙蓉一道,没单独来过。

说着,自然谈到叶儿粑生意。对张巧珍的牢骚和不平,王文学深有同感。

“是啊,我们厂今天开会,说要抽人上街卖地毯,卖不脱就停发工资……叶儿粑的事,我倒有一个想法。干脆,大哥、二哥、芙蓉一人做四个月,轮着来。”王文学终于挑明来意。

“这个……我们都在上班,哪有时间做生意?厂里知道也不好!……小亮也不可能答应。他没有工作,以此为生。”大明首先反对。

张巧珍像被启动了什么开关,惊异的一沉吟,随即眉开眼笑:“这个主意好。一人四个月,公平合理,都有钱赚。大明,你上你的班,我来管。”

大明无奈地轻叹一声。他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见钱眼开似的,也想掺和叶儿粑生意,对不起小亮;另一方面,目睹小亮做生意前后的变化,又确实有点动心。“反正,执照、房子都是妈的,轮流做,也不能说不公平。”他找理由自我安慰。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王文学建议,先不给谷大妈讲,以免走漏风声,全家到齐时,直接对小亮摊牌。

农历十月二十,是谷大妈五十五岁生日。这天晚上,小亮准备了丰盛的家宴,买了大蛋糕,热热闹闹地庆贺。谷大妈吹完蜡烛,大家纷纷拿出给母亲的礼品:大明送一件羊毛衫;芙蓉是一双绒毛手套;小亮最阔气,一台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一部收录机,外加五百五十元寿金。

谷大妈高兴地接下礼物,满脸都是慈爱的笑容。大明同芙蓉有些不自在。与小亮相比,他们觉得自己的礼品太寒酸,像欠了母亲什么,对小亮,也生出酸溜溜的不服气的感觉。

乘小亮高兴,张巧珍满脸堆笑地说:

“小亮,有件事情与你商量:王文学呢,上班做一天耍一天;我们厂效益也不好,叫人轮休。我们都有时间,想跟你磨炼磨炼。这个叶儿粑店,干脆你们三兄妹,一人做四个月?”

“你说啥?你再说一遍!”小亮一下愣了,不相信地反问。

王文学亲热地笑着,笑得那么真诚和不容置疑:

“二哥,你总要给个机会,让我们拜你为师嘛!”

瞬间,小亮什么都明白了。他阴沉着脸,看着大明:

“哥,我听懂了。还是一句话,你说咋办,我就咋办。”

刘惠委屈而愤慨地说:“做了这么久,你们根本不晓得多累,多苦。现在这么说?……妈的钱,我们按月交了,你们的钱,也分文不少地拿了……还要咋个?”

小亮挥手制止她,双眼紧盯着大明:“哥,爸走得早,你是老大,你说!”

大明不敢正视小亮,低着眼睛,脸涨得通红,吞吞吐吐道:“他们的话,也有些道理。”

“哥!”小亮凄呼一声,恨恨的一摔酒杯,“你也这样说?”

“未必只有你说,他不能说?”张巧珍见大明无言以对,仗恃大嫂的身份,冷哼一声,把筷子重重的一放。

“大嫂,这是谷家的事,与你无关。”小亮毫不客气地说。

“那才怪了!砌灶那天,我出了力,我去掀灶。”张巧珍说到做到,立刻去踢灶台。

“做案桌,主要靠我。今天,我也把话挑明,要做,大家轮流;不做,都别做。”王文学也抓起菜刀,嚷着去砍案桌。

小亮反倒镇静了:“既然这样,大哥,你说咋办?”

“就这样办。人要有良心,不能只顾赚钱,一点情分都不认。我问你,你结婚,是不是我打扫的房间?是不是我缝的被盖,帮你安排一切?”张巧珍索性拉下脸面,毫不相让。

“你……”小亮被顶撞得无话可说。他又羞又恼,借着酒性,猛地掀起桌面,“这是兄弟吗?还有半点亲情吗?天啊!……”他的惨号声中,桌上的杯盘东倒西歪,一盆炖鸡汤,恰巧泼向谷大妈。

谷大妈一直紧张地沉默。张巧珍一提出三兄妹一人做四个月,她就本能地感到,今晚不会平静收场。鸡汤泼来,她默默地擦着衣服,什么也不说。

“好啊,你敢对妈发脾气?”大明也有七分醉意,咬牙切齿道。

“又怎样?”小亮仗着酒劲,抓起酒瓶向地上摔去。

一记沉重的耳光,打在小亮脸上。大明冲到他面前,恶狠狠地瞪着他。

小亮一声不吭,抓起凳子向大明砸去。刹那,小孩的哭闹声、女人的尖叫声、谷家兄弟气势汹汹的怒骂声,乱哄哄地响成一片。

大明去抢菜刀,张巧珍赶紧拉住他;慌忙示意刘惠,叫她劝阻小亮。

抓扯时,几个蒸笼被掀翻,滚出十几个叶儿粑,零散地瘫在地上,馅儿淌出来,像大颗大颗的眼泪。

乱成一团时,谷大妈痛不欲生地大叫:“天啊!——”霎时晕过去。

芙蓉手脚无措地呆立着。王文学对她使着眼色,口里说:“咋闹起来了呢?大哥、二哥,你们冷静一些!”他拉着芙蓉,一溜烟地跑了。

又是用毛巾冷敷,又是打急救电话,谷家两兄弟手忙脚乱地照顾着母亲。

第二天,谷小亮带着三个小工,用三轮车拉走蒸笼等所有能带走的物件。他指天对地地发誓:再回米市街三十二号做生意,出门就被汽车撞死!

谷记叶儿粑店从开张到关门,不到十个月时间。谷家兄弟发生的事,米市街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谷小亮想吃独食,没有半点亲情;有的说,谷大明得了“红眼病”,最终兄弟翻脸;还有人说,两个媳妇太贪心,挑唆男人闹事,那个王文学,也不是省油的灯。几个月后,一年一度的“五好家庭”开评,没人推荐谷家。

谷小亮在南门农贸市场租了铺面,仍然卖叶儿粑,生意照旧红火。由于忙,他一周回来看一次谷大妈,匆匆地来,匆匆地去,留下一点钱。谷大明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回米市街的时间也少了。王文学最惨,班没上了,每月只领十二元生活费,成天琢磨着怎样发笔横财,更无心思回米市街。只有谷芙蓉,每隔一两天,依旧回家看看。

谷大妈孤独的一个人过着。卖叶儿粑时热闹的情景,已经永不复返。她常呆呆地望着残损的灶台,酸楚地在心里念道:

“不做这个鬼生意,哪会这样?……”

同类推荐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 边缘人札记

    边缘人札记

    主要作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梁启超》、《守望家园》、《绿色宣言》、《长江传》、《地球传》等。,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徐刚。1945年生于崇明岛西北角,世代农人之后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墓迷情

    古墓迷情

    沐夜是个守墓人,被家族抛弃,受活人唾弃;云川是个半残人,浑身是伤,只剩一口气。相遇时,她身中剧毒,生命垂危;他走投无路,意冷心灰。他们一个是南夷邪教的遗孤,一个是西皇王朝的废太子……“云川,你是活在云端的人,而我,活在墓里。”“你若不愿出来,我就去墓里陪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之复仇千金

    重生之复仇千金

    “娶你,只是为了你的家产!”大婚前夕,相恋多年的未婚夫露出獠牙,名门千金含冤暴毙。再醒来,灵魂重生到另一个女人的身上,她发誓,夺她家产害她惨死者,统统要血债血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嫁逃妃:重生嫡女要休夫

    错嫁逃妃:重生嫡女要休夫

    南郡慕容家尊贵嫡女有着万里挑一的美貌,可桃花运却实在不怎么样。某女怒吼她要的良人死哪儿去了?某男指指自己,宠溺的将她按进自己怀中,轻声哄道:“发傻了吧,我在这儿呢?”白天的一副生人勿近的臭脸去哪儿了?半夜跃进她窗户,落尽水池中拥着她说的可是另外一番话了。“嘘,小声点。虽然我很了解你兴奋异常的心境。可是总要慢慢来是不是。”某男张狂的一张好看的脸异常吸引人捏。“喂,把你爪子给我拿开。”她气结,居然魅惑了自己夫君的儿子,可是有些不靠谱。虽然这男的长得的确好看,多金,身份也不错,比她聪明。某女垂首拽着衣角,红着脸颊道:“奴家还未准备好呢。”
  •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王占义先生编著的《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收录中外词目、语目约4300余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本书条目释义简要,注重溯源分析,大多有与释义、溯源相关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无论是对家长和学生读者,还是对于喜欢故事的一般读者,都具有明显的阅读和娱乐功能,既是一部理据分析溯源、始见书证探源、故事解说并重的俗语源辞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阅读型辞典。
  • 星帝霸图

    星帝霸图

    公元二五四零年,持续了几百年的地球联邦已经病入膏肓!纪暝,一个孤儿,因为一次荒谬的新兵分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智能机器人邪霸的独立崛起,至使联邦四分五裂!这是一个充满冒险,充满刺激的星际时代!人类科技的革命,身体的进化!御神族与虫族的恩怨!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且看纪暝一步一步的揭开宇宙的神秘,内圣外王,成就星空大帝的王图霸业!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豪门情断:夜少的废妻

    豪门情断:夜少的废妻

    新坑,求支持【且是情深】http://m.pgsk.com/a/291365/12岁时,突然被领回家,从此姓宫,不姓安。18岁时,嫁入司徒家,成为年仅18岁新娘。20岁时,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她远走他乡。————————婚礼当天,妈妈没空,爸爸太忙,哥哥订婚,连新郎也要参加旧情人的订婚典礼,她一个人面对嗤笑的众人说,我愿意。新婚前一天,领红本,新婚第二天,领绿本,中间夹了,一张白色契约。她想,她是最杯具的新娘,婚期不过一天,就挂个已婚,离婚的身份。他想,不过是一纸婚约,想要,就需付出代价!【情景一】绑匪左手是妻子(妹妹),右手是旧情人(未婚妻)。绑匪问两个男人,只能放一个!是左边?还是右边?他(老公)说,右边!他(哥哥)说,右边!绑匪都可怜她,讥笑的对她说,你看,你比我还多余!被推下楼梯的一刻,她想,也许消失,是唯一的归宿。【情景二】某只:妈咪,听说,外面那只,是我爹地!某人不眨眼:不都知道是“听说”了么,还好意思问我。某只:哦,那为什么他和我很貌似呢?某人一个眼刀过去:都会用貌似了,还问!某只:呜呜……妈咪好凶,小只好怕怕!某大只:别怕,儿子!到爹地这里来!某只一巴掌拍飞:哼!让你害我被妈咪骂!……——————友情推荐好友文——————沫未央——《宝宝放话:蛇妖母后要你了!》链接:http://m.pgsk.com/a/338728/
  • 痞妻,你敢反

    痞妻,你敢反

    她好歹也是他的救命恩人,不给救治费也就罢了,为了一个破玩意儿,竟然没完没了的纠缠她。打不过她也就罢了,还动不动就对她用“葵花点穴手”。爹不要她,倾心相待的男朋友知道她无权无势以后一脚踹了她,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要对她斩草除根,本以为掉入悬崖会结束人生,却不想重生在一个她连报仇都没法报的陌生朝代。从此,她恨男人,恨花心的男人、因为有了他们的花心,她的母亲才遭毒害致死,因为有了他们的花心,她才惨遭人的杀害,最后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他是冷酷无情的一国王爷,杀人如麻,嗜血如饮,就连那笑面虎的皇帝老大他都不曾放进眼底,可却因为一次意外,让受伤的他接受她的冷嘲热讽外加被她一个小女人给拧起来摔。这种奇耻大辱怎么能让他咽得下去?第一回合,他惨败,但并不代表每次都败在她手中,他发誓要打磨她的锐气,调谁说制服一个人要拼尽全力?他只需要动动两根手指头同样可以让她俯首称臣,任她是凶悍的母老虎他也照样把她变成不能言不能行的小猫。*欢迎亲们踊跃收藏、踊跃跳坑…*片段剪辑1某男正在密室里处理公务,手下突然来报:“爷,小姐去林云寺了。”某男冷冷的斜睨了一眼紧张不安的手下,“打禅念经是好事,兴许能改改她的脾性。”“不是的。”手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小姐说不想让您再缠着她,她欲准备削发,出家为尼…”“混账东西!她敢!”某男暴怒,带领几百侍卫将林云寺团团围住。寺里主持见来人气势汹汹,顷刻间也明了来人是为了哪般,于是劝道:“施主,叶施主已看破红尘,自愿出家为尼,施主又何必苦苦紧逼?”“是吗?”某男负手而立,全身上下散发着阴冷霸道的气势,“她腹中怀有我的子嗣,大师若收了她岂不是有辱佛门清誉?”本来还一脸淡然的某女顿时勃然大怒,奋勇向前,准备拼个你死我活,却突然被定在原地动弹不得。心里不由得大骂:尼玛,老娘除了初吻没了外,其他都完好无损,光是跟男人捂着被子纯睡觉都能怀孕的话,TM的世界上就没有不孕不育的女人了!*片段剪辑:2某女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痛苦万分之时猛然大骂:“萧敖,你这王八蛋、娘诅咒你生儿子没屁眼…”外面守候的男人一身冰寒气息,双目如仇杀般射出剑光盯着叫骂声来源的方向,大掌挥下,坚硬的石桌顷刻间化为尘土,面色阴冷如鬼魅的大步朝紧闭的房门而去。
  •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