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300000042

第42章 哭泣的叶儿粑(1)

叶儿粑是地方名小吃。它用糯米粉包上馅儿,外面裹层植物叶做成。馅儿分甜咸两种:甜的,白糖加核桃芝麻,有的还掺入猪油;咸的,多是芽菜加肉末,再用甜酱等精烹。所用的水,是煮过菠菜、青菜等的绿色菜水。这样调和出的糯米粉,带有淡淡的碧绿,散着隐约的清香。植物叶也有讲究,最好是芭蕉叶,荷叶次之,实在都没有,用竹叶替代。叶片用开水烫过,放入冷水中浸透,晾干后挂在墙上,用时一条条撕下。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色碧形美,细软爽口。有的地方称它为鸭儿粑、猪儿粑、狗儿粑。还有的地方,因其吃时不粘牙、不粘筷、不粘盘,干脆叫它“三不粘”。

一九八一年春节后不久,米市街三十二号门前,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谷记叶儿粑店开张了。店主,是谷大妈的二儿子谷小亮。

米市街一百多户人家,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家庭”的,只有谷家和槐树大院项家。谷大伯早年去世。十多年来,靠着微薄的工资,谷大妈省衣缩食、含辛茹苦地带大三个子女。现在,儿女都已安家,谷大妈也从地毯厂退休,独自住在米市街老屋。每天,子女轮流回来,帮她做这做那。有时是大儿子谷大明,带着三岁多的女儿倩倩;有时是二儿子谷小亮,背着一岁多的儿子小勇。回家最勤的,是女儿谷芙蓉。芙蓉刚结婚,还没孩子,几乎天天都朝娘家跑。儿女们怕谷大妈孤独,给她买来收音机和电唱机。逢上过年过节,谷家热闹异常。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带着孙女孙儿,齐刷刷地聚在一起。孩子的嬉闹声、大人的欢笑声,裹挟着屋内飘出的酒肉香味,融合成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美景。谷家三个子女都对人说:“这么多年,我妈太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好好待她。”细心的邻居发现,三个子女不仅对母亲体贴备至,彼此之间,甚至妯娌之间,也相处融洽,脸也没红过。街邻教育自己的孩子,总习惯以谷家为例:“你看人家谷家子女,对老的多孝顺。”“兄弟之间要谦让,要像谷家几兄妹。”

鞭炮声余音未尽,谷小亮揭开热气腾腾的蒸笼,夹出一大盘叶儿粑,挨个请围观的邻居品尝。谷大妈蹲在柴灶前,照顾火势。两个媳妇,张巧珍和刘惠,专门请假来帮忙,乐呵呵地包着叶儿粑。谷芙蓉和她丈夫王文学,在案板前调制白糖芝麻馅儿。

“好吃。”补锅匠李大贵放下补锅担子,吃了一个,又夹一个。

居委会张主任唇上现着星星油光,高兴地笑道:“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凭你们一家人和和气气的,生意保证红火!”这次办营业执照,用的谷大妈名字,她帮着说了不少好话。

谷大妈胖乎乎的圆脸上,现出欣慰的笑容,额上的皱纹,也欢快地舒展开来。“小亮没了工作,我愁啊愁啊!……也不贪图赚几千几万,挣点钱,日子过下去,就谢天谢地了!”她感慨着,心上的重压,终于轻一些了。

大年三十晚上,吃团年饭时,谷小亮喝着酒,突然愁眉苦脸地长吁短叹。

憨厚的谷大明毫无察觉,嚷着要同小亮干杯。

“你咋了?”谷大妈停筷问。她早察觉,小亮像有心事。

小亮垂眼沉默。

妻子刘惠怯生生地瞥着小亮:“妈问你。”

大明这才发现气氛有异,不满的一瞪弟弟:“又没外人,有事就说嘛!”

“对,有啥事,只要我能帮忙,二哥你一句话。”王文学关切道。他也在地毯厂工作。谷大妈见小伙子老实、勤快,嘴巴又乖,把女儿介绍给他。

小亮迟疑着抬起眼睛:“我,没工作了。想做生意……”

大家惊愕中,小亮讲起事情经过。

小亮在麦香小吃店工作。小吃店经营油条、包子、面条、叶儿粑等。前几天,一个顾客要炝锅面,售票员听成刀削面,票卖错了。面端上来后,顾客大吵大闹。售票员是个小姑娘,刚参加工作,吓得一个劲儿地掉泪。小亮气愤地冲出厨房,与顾客吵起来。相互责骂中,顾客右手不慎触到小亮脸颊,小亮一耳光打过去,抓起凳子要砸人。冲突虽被劝住,顾客却不依不饶,先到派出所报案,又从中心店一直告到区饮食公司。上边要小亮停职检讨。他一怒之下,干脆丢了工作。他想利用米市街老屋开一个小店,专卖叶儿粑。

“云南支边回来,我一直做叶儿粑。敢说,我的技术,全公司都算好的。我们这一带,还没人卖叶儿粑。不说赚好多,生活费没问题。何况,我还能顺便照顾妈。”

“干个体,生病咋办?退休咋办?啥保障都没有!……”谷大妈忧虑地注视着小亮。儿女成家后,家里两间房子,她一个人住。她住里间,外间是堂屋兼厨房,除了方桌、凳子,就是一些厨房用具,利用起来,没多大难处。

“那么多人干个体,人家能活,我也能活。”小亮倔强地说。

“出来闯闯也好。不过,我也可以找点关系,把你招进我们厂大集体。个体嘛,说起不那么好听!……算了,你自己决定。”大明在东郊红光电子管厂工作,军工单位,待遇好。他结婚,厂里还给了一间宿舍。想想,他又说,“做啥都得要本钱,如果钱不够,我……”

妻子张巧珍踢他一下,打断他的话,脸上却挂满笑容:“人家做事可不像你,啥都考虑好了的,对吧?小亮,你放心,有时间,我回来帮你。”

芙蓉和王文学也表态支持。

谷大妈虽然放心不下:做生意,哪有只赚不赔的?蚀了本咋办?……但事已至此,大家都赞同,她只得同意。

春节刚过,除了不懂事的倩倩和小勇,谷家全体总动员,为叶儿粑店忙碌起来。

大明找了一个懂点泥水活的同学,每天下班就到米市街,帮着砌灶台、打三合土地坪;王文学拼凑起旧木料,请来木匠做案桌;小亮忙着采买蒸笼、芭蕉叶、糯米等,还买了一辆三轮车,请了一个小工,准备外卖。张巧珍和刘惠,也尽量抽时间来到米市街,帮着粉刷墙壁等。忙了十来天,叶儿粑店终于开业了。

谁也没想到,叶儿粑生意好得出奇。刚蒸熟的叶儿粑,一笼六七十个,这个三个,那个五个,三两下就卖完了。门口还排着人,等着下一笼。开始几天,谷小亮忙得头昏脑涨。六点钟,天还没亮,他就赶到米市街,与小工一同包叶儿粑。七点钟一开卖,顾客络绎不绝。他又收钱又掌握起笼火候,根本忙不过来。试了几天,小亮果断地又找了一个小工。他规定小工五点起床包叶儿粑,六点生火,七点准时营业。他叫小工蹬着三轮车,装上四五笼叶儿粑,沿街叫卖。他说服谷大妈帮着收钱,还精明地在门外摆两张小桌、几个凳子,熬一锅红白茶,让顾客能舒服地坐下来,就着茶水吃叶儿粑。中午一过,虽然不卖叶儿粑,但得忙着为第二天做准备,买肉买芽菜、调制各种馅儿、磨糯米粉等。十多天后,小亮算了一笔账:店里平均每天卖二十笼左右,每笼照六十个计算,共是一千二百个;外卖两车十笼,六百个;总共,一天可卖一千八百个叶儿粑。算着算着,他得意地笑了——他没想到生意这么好,没想到钱这么好赚。

谷大明、芙蓉等人,照旧轮着天天回来,帮着做这做那。谷大妈沉浸在叶儿粑店琐事中,倩倩回来,也没时间照顾。每天晚饭,小亮叫小工多做两个菜,大家一块儿吃。有时菜不够,他就买些卤菜什么的。瞧着生意越来越好,谷大妈终于放心了。

清明节前一天,全家团聚,给谷大伯烧了纸钱,一起吃晚饭。小亮准备了一大桌菜,鸡鸭鱼兔都有,还搞来一瓶“五粮液”酒。喝着酒,小亮眉飞色舞,说他辞职多么正确,办叶儿粑店多么英明:“每天卖两千来个叶儿粑,一角五一个,就是三百元。成本除干算尽,起码有百分之五十利润。毛毛雨打湿衣服,小生意能赚大钱!……”他越说越兴奋。

大明和芙蓉欣慰地听着。

张巧珍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她瞟瞟大明,见他只顾喝酒,就把眼光扫向王文学。恰好,王文学也颇不自在地东张西望。两人的眼光,默契的一对视,又迅速地避开。

晚上回家,张巧珍给大明捧上一杯热茶,试探着说:“简直没想到,一个叶儿粑生意,赚这么多钱。”

大明感慨地赞同:“是啊,再不为小亮操心了。”

“当然。该为自己操心了!”张巧珍突然生气了,瘦削的苦瓜脸拉得长长的,罩着一层寒霜。

“咋了?”大明莫名其妙。

“我们工资加起来,就八十多元钱。扣除生活费、倩倩的幼儿园费、牛奶费这些五花八门的,再节约,一月也存不了几个。我想买台电风扇,一问,五十多元,吓得我转身就跑。”

大明无奈地打量着房间。的确,房间只有一扇小窗户,一到夏天,又闷又热,翻来覆去很难入睡。不过,他不明白,这跟叶儿粑店有啥关系。

“你这个死脑筋,除了开机器,啥都不懂!”张巧珍恨恨地用手指向他头上一戳,“我问你,米市街的房子是不是妈的?开叶儿粑店,我们是不是都在帮忙?”

“对啊!”大明老实地回答。

“既然如此,小亮该不该拿点钱出来,就当房租,妈分一点,我们与芙蓉分一点?大家帮了忙,也该意思意思。刚才小亮说,一天赚一两百元,少说,一个月有四五千,一年就是六万元。天哪,一年顶我们一百年!……”越说,张巧珍越愤愤不平。

大明终于明白她的意思。他重重地放下茶杯:

“不行!见人家赚钱,你就眼红。人家起早摸黑的多累?如果做亏了呢,你承不承担?房子是妈的,妈想给哪个就给哪个,我们无权过问。不谈这些了。”

说完,他上床拉开被子,蒙头睡起觉来。

“我还不是为这个家!……”张巧珍委屈地嘀咕。

一个星期天早上,张巧珍带着倩倩,来到谷芙蓉家。王文学父亲想买电视机,托大明帮忙。大明厂里生产电视机,已说好了,过几天提货。芙蓉住在王家阁楼上,楼下,是王文学父亲开的杂货店。芙蓉两口子刚起床,见到张巧珍,张罗着去冲广柑汁,又给倩倩找糖果。

张巧珍说了买电视机的事,话头一转,提起那晚她同大明的谈话。

“芙蓉,你来评理,就算我们分文不要,妈该不该要?妈的退休工资就那么一点,俭省了一辈子,多点钱,也该享受享受嘛!”

“这个……你说得有道理。不过,二哥的确也辛苦。”芙蓉胖胖的圆脸上,现出为难的神情,“你是大嫂,他是二哥……别问我,我啥都不管,你们商量。”说完,逗起倩倩来。

“咋这样呢?”王文学不满地瞪着她,“好像你有金山银山,吃不完用不完?你在茶社掺茶倒水,能挣几个?依我说,房租不仅该要,妈还该要工资。每天累上累下,妈等于成了小工。何况,执照也是妈的。”

张巧珍与王文学商量,准备选个时间,一起做谷大妈的工作。

“大嫂,你一定要说通大哥。他是老大,妈听他的。”王文学提醒道。

“放心,我们家的事,我说了算。”张巧珍蛮有把握。

同类推荐
  •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堪称宋代艺术特色的代表者,本书对其进行研究,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较高出版价值。
  • 遥远的温泉

    遥远的温泉

    《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遥远的温泉》收录了《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两部中篇小说。
  •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 年1 月1 日创刊以来, 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 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 余个社区拥有600 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道天魔

    六道天魔

    ,逆天行者沦为魔。而既然逆天之人是为魔,自古顺天修者是为仙,那从今天开始,天要我亡,我却要逆天而行,我萧震就是逆天而行的魔
  • 七月惊魂之笔仙归来

    七月惊魂之笔仙归来

    一群刚刚毕业的学生,为了预知自己的未来,玩起了传说中的灵异游戏——笔仙。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手中的笔竟惹来凶灵诅咒。紧接着,参与游戏的几个人相继死去。他们的尸体个个惊悚怪异,死亡现场却像是一场场毫无预兆的意外……
  • 冷帝血后

    冷帝血后

    寸骨之钉,碎红取命;斗转乾坤,酴醾花开。她,有一双血瞳,带着仇恨重生,以淡漠阻断与人的接触,用狠辣包裹冰冻的心,她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他,拥有麒麟的霸气,独狼的凶残,老虎的威猛,蛇的阴毒,他以霸道为棱,柔情为链,将她层层困住【女强文,一对一】【片段一】“你到底是谁!”惊恐的声音从貌美女子的嘴里叫了出来,是若癫狂,使得她绝美的脸蛋都变得扭曲了起来!来人一身黑色衣袍,懒懒地靠在身披雪白貂皮披风的男子身上,红宝石一般的瞳孔发着耀眼的光芒,邪厉的开口:“秋寒叶?好久不见!”【片段二】远处,男子紧紧拥着那抹水蓝色身影,看着怀中女子满脸苦痛和纠结,心刹那碎裂,怒瞪着远处血瞳之女,恨不得将之千刀万剐!“你这丑陋的面容看着就让我恶心,没想到这心也是如此让人作呕!”女子悠然站立,如喋血妖魔,“是吗?”语气玩味。忽然,对面埋首于男子怀中的倩影微微抬头,双眼微眯,暗中带着挑衅的意味,虽然……挑衅的眸子中,带着跗骨的惧怕。▶▶推荐新文【邪王妻】推荐自己完结文:【邪帝冷妻】【霸上大律师】推荐好友文:【休书】六月穆水【淑女】倾城殇【邪枭】潇湘情情【兽宠】黄昏雪【庶女】不游泳的小鱼【十七妾】舒歌【盛世无双】曦珞妤【魅世倾狂】羽安陌【悍女训夫】丝雨飞花【极品妖妃】飞花舞天【一品盲妃】无知小佳【第一庶女】爱心果冻【不良嫡女】第五蓝邪【酒家庶女】乔茉児【不良嫡女】第五蓝邪【部长别太坏】浅水的鱼【帅哥们别追了】万里月【蛇王-她是我妈眯】乔茉児【黑道教父的寡情妻】潇湘尚帝【美人谋——江山作聘】紫箫泠君
  • 头顶凶兆:错惹狐狸老板(已完结)

    头顶凶兆:错惹狐狸老板(已完结)

    现实篇:只不过撞翻了一份龙虾炒饭,却得罪了天下间最不能得罪的家伙。潜规则进了这个人人仰慕的大公司,天知道她的日子多么凄惨。挑菜工、搬运工、服务工、暖床工……她的付出绝对是收获的十倍以上!!这个腹黑总裁,存心要榨干她司晴晴身上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偏偏这个时候,总裁大人把蓝光闪闪的“飞腾之星”戴到了她的无名指上:“来,晴晴,这个送你。”司晴晴感到自己的左手手指上戴了一块爆碳!她惊叫:“我不要!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网游篇:从前有个连自己都治不好的小废柴医生,有一天,她在马路边捡到一个浑身黑漆漆的“人”结果发现那是几秒前秒掉自己的绝世高手……最终该废柴在强人遍地的高手世界里,由高手师父鞭打着抽打着踢打着,异常苦逼的向绝顶神医道路上攀爬。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脱离了废柴行列的废柴终于在高手压迫下忍无可忍,艰难地做出了卖号的决定!就在交易当天,废柴所尽心服务的总裁大人从天而降,抚摸着小废柴的脑袋微笑低语:“我的小徒弟,你就那么急着摆脱为师么?”******************************************大家好,我是锦依,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文,上架之后,本文将全面冲击新秀鲜花榜、新型作品月票榜、荷包榜三个大BOSS级副本,支持锦依的各位们,请不要大意的组团输出吧!!鲜花、荷包、票票、狠狠的砸来~~当输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本锦依就会进入红血暴走状态,爆发加更技能哦!谢谢O(∩_∩)O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