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100000044

第44章 想起当年办报时……

人生短暂,能做成的事情不多。而创办《瓦屋山》报,是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想起《瓦屋山》报,我永远也忘不了创办时的艰难历程,许多往事涌上心头……

1992年的春天,我被当地文学爱好者们推选为洪川镇文学创作协会的负责人。夏天,我和协会的几位伙伴产生了办一张文学小报,给当地的文学爱好者们提供练笔园地的念头。

这个想法首先得到了当时从省委机关下派到洪雅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的魏明生同志的支持。从第一次编务会的召开,到争取县委书记王宗会的支持,从创刊词的撰写,到创刊号版式的设计,他都亲自参与和指导。在县委副书记魏明生的主持下,编辑部由徐永利、周忠良和我组成,由我担任主编。

那时候虽然受到商品大潮的冲击,家乡洪雅县仍然燃烧着浓浓的文学火焰。从县领导到机关公务员,从教师队伍到工人农民,有很多文学爱好者。业余时间他们都笔耕不辍,但稿件寄出去后能发表的不多,多数都石沉大海。当时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也很注重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但洪雅县没有一张报纸、一家刊物。在当时,能创办一张文学报纸肯定是一件好事情。

报纸叫什么名呢?我想起了县境内的瓦屋山,那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唐宋年间就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至今尚未向世人展现容颜的山。我想,瓦屋山是洪雅最高的山,最美的山,我们要办就办全县最好的报纸,我们的报名就叫“瓦屋山”吧。不料去文化部门申请内部刊号时,县文化部门的负责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县里的文化部门以后还想用这个名称办报纸或刊物呢,一个镇的文学创作协会怎么可以用这个名称呢?你们的报纸就叫“小草”“绿茵”“蓓蕾”吧。我们没有采纳文化部门的意见。在争取到县委书记王宗会题写的报头后,县文化部门在内部报刊申请表上签了字,乐山市文化部门办给了内部刊号。

刊号有了,但缺乏办报经费。协会几乎没有什么经费来源,财政不可能给钱。几经思虑,决定去找单位赞助。

然而,劝人出钱犹如钝刀割肉。了解我们协会的单位没钱,有钱的单位对我们协会不信任。我没有气馁,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去找,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去做说服工作。一天、两天,五天、十天……终于,县烟草公司的领导被感动了,率先赞助了我们500元;县工商食品厂的领导被感动了,支持了我们200元,洪川镇人民政府拨了500元专款给我们……《瓦屋山》报创刊号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瓦屋山》报创刊号上刊登了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王大华的祝贺文章《寄语瓦屋山》,县委副书记魏明生撰写的发刊词《弘扬瓦山文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进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吴春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德贵,洪川镇人民政府镇长郑天奇等题写的贺词。其中吴春林的题词不但概括了报纸诞生的艰难过程,还寄予了他个人的良好祝愿:“在艰难的思虑中萌芽,在苦涩的汗水里拔节,然而,又有谁敢说它没有势如破竹、气吞山河的一天呢?或许,这就是我对《瓦屋山》的一份祝愿!”文学稿件不仅有县内资深作者描写洪雅山水的散文,如李亚非的《妙哉!柳江奇树》、王健的《青山忆》、李克勤的《历代名人咏瓦屋》、贾凤清的《汉王湖,心中的湖》,也有一些业余作者的处女作,如周忠良的散文诗《村小》、郑倾的诗歌《昨天,我买了一顶草帽(外一首)》、文智广的散文诗《人的风采》等。

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瓦屋山》报创刊号在洪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县广播电视台在“洪雅新闻”里作了报道。洪雅人看着洪雅人自己办的报纸,感觉特别亲切。报上登载的《村小》等文学作品,随即被《四川文艺报》等报刊转载,《四川文艺报》主编李伍丁,专门致信《瓦屋山》报进行指导。不少洪雅籍在外工作、读书、当兵的读者寄来读后感,表示了对该报的喜爱。县领导对该报的编辑出版给予了充分肯定。时任洪雅县人民政府县长的周仲明在写给县文化局主要领导的便函中写到:“请在刚拨的一万元文化专款中拨三千元给瓦屋山报,支持这株幼苗的成长,将来正式列入财政预算开支。”县城卖《四川广播电视报》的老头要了500份去,三角钱一份很快卖完了,卖出去的报纸每份他得三分钱的辛苦费,交回报社贰角柒分。一些学校老师也帮忙进行自愿销售。就这样,3000份创刊号除赠送县四大家领导和各部门发一份外,其余销售所剩无几。县级各部门、各单位不但喜欢看这张报纸,还希望能在报上报道他们的工作信息。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从第二期起,我们把报纸一版改为新闻版,专门刊登全县新闻。很快,《瓦屋山》报又出版了几期。

围绕《瓦屋山》报是否作为县委机关报来办,据相关领导透露,县里有过热烈的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瓦屋山》报已经成型,且有了一定的影响,可以就此接管过来,办成县委机关报;另一种意见认为县委应该另办一张报纸,让两张报纸同时存在。最终,《洪雅报》作为县委机关报诞生。

这时候洪雅林场正积极开发瓦屋山,洪雅林场党委书记、场长马朝洪看到该报,为它的风格所吸引,觉得开发瓦屋山应该有块宣传阵地,该报应该由洪雅林场来办,而《瓦屋山》报确实也面临着缺乏经费来源的问题。于是几经协商,《瓦屋山》报到了洪雅林场。

《瓦屋山》报到了洪雅林场后,林场党委高度重视这块宣传阵地。成立了专门的编辑部.马朝洪同志亲自担任总编,先后调人充实编辑部的力量。为办好《瓦屋山》报,洪雅林场专门召开了由各界人士及作者、读者参加的研讨会,就《瓦屋山》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以及洪雅林场应该如何办好《瓦屋山》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后,《瓦屋山》报的同仁们在林场党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策划,认真组稿,细心编排,把一张基层林场小报办得有声有色,影响面达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专院校及林业、旅游、文化文艺部门。著名作家、诗人刘绍棠、汪曾祺、浩然、高洪波、陈建功、吉狄马加、杨牧为该报题词、撰文。林业部领导祝光耀,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兴国、林业部宣传司、中国林业报社等领导对该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刘绍棠在1993年11月的题词中对报纸给予了高度评价:“洪雅文化/森林美景/乡土特色/地方风味/扎根本县/进村入户/誉满巴蜀/名传京都”。报纸由不定期到定期,由双月刊到月刊,由月刊到半月刊,发行份数由3000份、5000份到10000份,最高达20000份。不少文学作品被国家省、市报刊转载,不少业余作者从这里起步走向了文坛,而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秀丽的景色和洪雅林场开发管理建设成效也通过这个载体向世人作了宣传。10年后,魏明生同志在他的《瓦屋山开发纪实》一文中写到:“《瓦屋山》报是洪雅县有史以来第一张有刊号的报纸,10年来,为瓦屋山旅游开发鸣锣开道、摇旗呐喊,立下头功,成为全国国家森林公园创办最早、影响最大且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旅游文化类报纸。”可以说,《瓦屋山》报为瓦屋山的开发、为洪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为洪雅文学新人的培养、为繁荣洪雅业余文艺创作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2003年8月我调离洪雅林场时,《瓦屋山》报已走过了11年的历程,出版了200多期,先后在《瓦屋山》报编辑部工作过的同志达10多位。不少同志因着对这份报纸的不舍情结,在天然林停发、林场经济困难、工资待遇较低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在那块阵地。

想起《瓦屋山》报,我就想起当年办报的日子,想起那些艰难的岁月,想起当年一起筹办报纸的伙伴,想起曾经一起共事的同事。如今您们可好?……

2011年11月15日于雅安

原载《雅语》2012年2期

同类推荐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热门推荐
  •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从《守身如玉》到《喜欢做情人》再到《非常妩媚》:《守身如玉》是原先定的书名,拟写在浮躁、混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意识操守的坚持。尚未动笔就感觉有些复杂,意识这种东西不明朗,难把握;转念又改成了《喜欢做情人》,和女友、妹妹多次讨论,写些什么内容?向哪个方向进行?那段时间,母亲回北方过七十岁生日并做“金婚纪念”,我们几个小辈都有些“鬼鬼祟祟”的,生怕被母亲听到,她们那个年龄,特别是她们那种传统意识的女人,是不能接受“情人”这个提法的。
  • 不朽剑圣

    不朽剑圣

    一个生而不凡的少年,一只本应握着菜刀的手,最终在人情冷暖下,悍然进入江湖,搅动风云。手中的剑,江湖之密,剑圣可得不朽。
  • 精神光芒

    精神光芒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江湖丹心

    江湖丹心

    五十年前,发生了一场离奇莫名的江湖人物失踪案五十年后,青城悄然崛起,有了每年的西域之行,这中间的秘密何在?青城六弟子杨茗深恋嫁给师兄的五师姐,他对师姐的爱又是如何转变的呢?一场事故使杨茗的人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为何离开了青城呢?塞外出现了一家酒店,里面每个人看上去都那么奇怪,这和杨茗又有什么关系呢?江湖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这个组织里个个武功高强,这和杨茗又有什么关系呢?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妃谋:美人有毒

    妃谋:美人有毒

    她是人人敬畏杀神,本该叱咤风云,众人瞩目,却危机潜伏……一声枪响,从此痛了心,冷了情。她是晟曦王朝最尊贵的嫡女,本该荣华富贵,万人倾慕,却纨绔花痴……三尺红绸,从此失了梦,断了魂。一朝穿越,当她成了她,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异世重生,她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然而,天不遂人愿:有人雇佣杀人、谋财害命有人散播谣言、污蔑陷害有人阴谋诡诈、算计利用有人……她说:“你千不该万不该伤了了我的人。”她说:“我的命由不得别人肆意安排。”……她说:“这江山如梦,我便入梦;这人世如戏,那我便入戏。”她说:“既然天不遂人愿,那么即使刀山血海,横尸千里,我也只好与之斗上一斗。”【男儿心语】北冥寒:从你开始懂我的那一刻起,我便告诫自己即使再痛也要对你放手。我给过你机会走出我的世界,而你却……如今你在我面前,那么今日之后,即使是登刀山剑树,堕火坑镬汤,入阿鼻地狱,我也要将你融入血肉之中,刻于骨血之上,永远伴随我身侧,生生世世,不离不弃。淳于妄:我把自己沉寂在夜色之中,任由黑夜的触角将我紧紧缠住。而你仿如一抹微光,穿过重重黑暗,照入我早已冷透了的心……纵使是江山如画,于我不过刹那繁华。水木宸: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从此失了一颗心。【骨感总结】当冷艳光华她遇见隐忍腹黑他和邪魅肆意他与温润如玉他,当亲情浮于冰川之上,当爱情置于烈火之中,当人心飘荡摇曳,当天下风云突变,所有的故事都将跌宕起伏。本文一对一。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