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2200000044

第44章 人生巅峰(12)

【精华点评】

练军是曾国藩上任直隶总督后的第一项任务。在向两宫皇太后请训的那一天,曾国藩上过一个“略陈直隶应办事宜”的奏折,其中第一条说的就是练军队的事情。长期以来,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直隶的军队衰弱不可用,直隶的防务十分空虚。剿捻战争时,西捻军曾冲入直隶一带,直隶根本无可与捻军一战的军队,全靠外调来的军队,清廷应该也不希望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另一方面,京师离海较近,两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军队随时可到天津海口骚扰、威胁,而1860年又占领京师,因此直隶急需较有战斗力的军队。曾国藩在比较了湘军和绿营兵的差别后说,湘军勇丁“帕首短衣,朴诚耐苦,但讲实际,不事虚文。营规只有数条,此外别无文告。管辖只论差事,不甚计较官阶。而挖壕筑慈禧垒刻日而告成,运米、搬柴崇朝而集事”。绿营兵则过分讲求仪式礼节,好像不是军队而是官衙门。出征的时候,行军要用官车,扎营要用民夫劳作,“油滑偷惰,积习使然”。先前所定的练军规条有一百五十余条之多,即使是读书人也无法完全记住,导致“文法太繁,官气太重”。这些都要参照勇营即湘军的办法加以改革,将条规简化,做到简明、易懂、易守,不要排场,不要官气。

【经典格言】

吾批二李详文云:“须冗员少而能事者多,入款多而坐支者少。”又批云:“力除官气,严裁浮费。”弟须嘱辅卿二语:“无官气,有条理。”守此行之,虽至封疆不可改也。

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

(1863年2月24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家书】

沅弟左右:

疏辞两席一节,弟所说甚有道理。然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①,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今因弟之所陈,不复专疏奏请,遇便仍附片申请,但能于两席中辞退一席,亦是一妙。

李世忠处,余拟予以一函。一则四坝卡访请归余派员经收,其银钱仍归渠用;一则渠派人在西坝封捆淮北之盐,几与抢夺无异,请其迅速停止。看渠如何回复?

本日接两次家信,交来人带寄弟阅。鼎三侄善读书,大慰大慰!其眉宇本轩昂出群,又温弟郁抑过甚,必有稍伸之一日也。

弟军士气甚旺,可喜!然军中消息甚微,见以为旺,即通骄机。老子云:“两军相对,哀者胜矣。”其义最宜体验。

同治二年正月十七日

【注释】

①能善其末路者:意思是要有一个好的结局或归宿。

【译文】

沅弟左右:

向皇上上疏请求在两个官位中辞去一个这件事,弟弟所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的,自古以来有几个人?要使有一叫百呼的结局,总要设法把“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少几成,那么晚节慢慢可以收场。现在因弟弟的陈述,不再专门写疏奏请,遇到方便仍然附上一片去申请,只要能在两个职位中辞掉一个,也是好的。

李世忠处,我准备去一信,一方面四坝卡应归我派员经收,银钱仍旧归他用。一方面他派人在西坝,封捆淮北的盐,几乎与抢夺没有两样,我要劝他迅速停止,看他如何回复?

今天你收到两封家信,交来人带去给你看看。鼎三侄善于读书,很欣慰!他的眉宇之间轩昂出众,而温弟又过于抑郁了,一定有稍微出头的一天。

弟弟的军队士气旺盛,可喜可贺!但军中消息很少,看上去很旺盛,是不是有点骄傲?老子说的“两军对抗,哀者胜”,这个意思最要体会。

同治二年正月十七日(1863年2月24日)

【精华点评】

1861年,曾国荃与多隆阿、鲍超等打败太平军援军,因功以按察使记名,加布政使衔,赐黄马褂,旋又以“追殄余贼”,赐号伟勇巴图鲁。而此年的11月,清廷任命曾国藩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务,这四个省的巡抚(相当于省长)、提督(相当于省军区司令)以下的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自清朝以来,汉族人获得的官僚权力,最多是辖制两三个省,因此曾国藩是清以来汉族官僚获得权力最大的人。1862年,曾国荃实受浙江按察使,迁江苏布政使。

曾家两兄弟一时风光无限。然而,曾国藩并没有扬扬自得,也不敢过于高兴。并写信给九弟曾国荃,嘱咐他作为身处高位、声名显赫的人,自古一来能善始善终的人少,为了能保住晚节,要适当地退让少许权位。可见,曾国藩头脑非常清醒,居安思危,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审时韬晦。

【经典格言】

然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1862年2月16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家书】

沅弟左右:

十七日钦奉谕旨,兄拜协办大学士之命,弟拜浙江按察使之命。一门之内,迭被殊恩,无功无能,忝窃①至此,惭悚何极!惟当同心努力,仍就“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字上切实做去。前奉旨赏头品顶戴,尚未谢恩,此次一并具折叩谢。

到省后,或将新营交杏南等带来,而弟坐轻舟先行,兼程赴营,筹商一切,俾少荃得以速赴上海。至要至要。少荃现有四千五百人,望弟再拨一二营与之,便可独当一路。渠所部淮扬水师,余嘱其留两营在上游归弟调遣。弟将来若另造炮船,自增水师,此二营仍退还黄、李,弟自有水师两营。其余大处仍请杨、彭协同防剿,庶几可分可合,不伤和气。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

【注释】

①忝(tiǎn)窃:自谦表示辱居其位或愧得其名。

【译文】

沅弟左右:

我十七日接到谕旨,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弟弟被任命为浙江按察使。一家之内,接连地受到朝廷的特殊恩宠,何德何能,竟能占据如此高位,心中实在有愧,惶恐不安!我们应当同心努力,继续在“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个字上切切实实地去做。不久前奉旨赏头品顶戴,还没有谢恩,这次一并写奏折叩谢吧。

你抵达省城后,可以将新营交给杏南等人带领前来,你要只身坐轻舟提前先来,最好是日夜兼程来营,以便来营后筹商一切,这样少荃也可以迅速赶赴上海,此事至关重要!少荃手下现有四千五百人,希望弟弟再另外调配一两个营由他统领,那样他就可以独当一面。他所率的淮扬水师,我已嘱咐他留下两个营在上游由弟弟调遣。弟弟将来如果另造炮船,自己增设水师,这两个营就仍退还给黄、李,弟弟自己有两个营的水师。其他地方的防守和清剿仍命杨、彭协同作战,也许可分可合,不会伤了和气。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1862年2月16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和曾国荃同为胞兄弟,性格差异却非常大。曾国藩自谦、居安思危,曾国荃却爱耍官气、摆架子。曾国荃军功在身,深受朝廷器重,屡受朝廷封赏、加官,这也是曾国荃大摆架子的原因。曾国荃自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六(1861年11月8日)回湖南招兵后,便一去不返。曾国藩多次催促他尽早回军增援上海,不过居功摆架子的曾国荃赖在家中一直迟迟不动,并拒绝带兵增援上海。本文的这封信写于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1862年2月16日),信中曾国藩再次叮嘱曾国荃只身坐轻舟提前先来,最好是日夜兼程来营,以便来营后筹商一切,不过曾国荃直到正月廿八才动身返回。这边曾国荃一拖再拖,优哉游哉,那边曾国藩为一家之内,接连受到朝廷的恩宠,占据高位,觉得心中有愧,惶恐不安,发誓要“拼命报国,侧身修行”。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同”,曾国藩、曾国荃两兄弟真是诠释这句话的典型实例。

【经典格言】

惟当同心努力,仍就“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字上切实做去。

余已决计不再具疏辞官

(1863年6月2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家书】

沅弟左右:

接弟十一、十二日两信,具悉一切。

辞谢一事,本可浑浑言之①,不指明武职京职,但求收回成命,已请筱泉、子密代弟与余各拟一稿矣。昨接弟咨,已换署新衔,则不必再行辞谢。

吾辈所最宜畏惧敬慎者,第一则以方寸为严师,其次则左右近习之人,如巡捕、戈什、幕府文案及部下营哨官之属,又其次乃畏清议。今业已换称新衔,一切公文体制为之一变,而又具疏辞官,已知其不出于至诚矣。欺方寸乎?欺朝廷乎?余已决计不辞,即日代弟具折(用四六谢折外,余夹片,言弟愧悚思辞,请收成命)。廿一二日专人赍京。弟须用之奏折各件,即由此次折弁带归。

弟应奏之事,暂不必忙。左季帅奉专衔奏事之旨,厥后三个月始行拜疏。香琴得巡抚及侍郎后,除疏辞复奏二次外,至今未另奏事。弟非有要紧事件,不必专衔另奏,寻常报仗,仍由余办可也。

李子真尽可分送弟处。莫世兄年未二十,子偲不欲其远离。赵惠甫可至金陵先住月余,相安则订远局,否则暂订近局。

五月杪以后之米,省局尽可支应。以三万人计之,每月需米万二千石(五百人一营者加夫一百八十名,每月需二百石)。弟部来此请米价及护票者已一万数千石,计六七月必到,不尽靠皖台也。

顺问近好。国藩手草

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

【注释】

①浑浑言之:含含糊糊地说说。

【译文】

沅弟左右:

收到弟弟十一、十二日的两封信,一切已知。

辞谢这件事,本来可以含糊说说,不明确要求出任武职还是京职,只求收回成命。已请筱泉、子密代替你和我各写了一文。昨天接到弟弟的公文,已换了新衔头,那就不必再去辞谢了。

我们这些人最适宜畏惧谨慎的,首先是以方寸为严师。其次是左右熟悉的人,如巡捕、戈什、幕府文案,以及部下营哨这些人。再次是畏惧文人的议论。现在已经换了新衔,一切公文体制便都为之一变,而又写奏疏辞官,便知道这不是出于至诚了。欺骗人心,还是欺骗朝廷呢?我已决定不辞职了,今天我代弟写奏折(除用四六折以外,又附加了几句,就说弟羞愧害怕想辞去巡抚一职,请收回成命)。廿一二日派专人带到京城。弟要用奏折文书等,也由这次的折差一同带回来吧。

弟弟应奏的事,暂时不必慌忙。左季帅奉专衔奏事的旨意,以后三个月才开始拜疏。雪琴当巡抚及待郎以后,除了疏辞、复奏两次,至今没有另外奏事。弟弟若没有紧要事件,不必专衔另行奏告,平常报仗,仍然由我来办理也行。

李子真的全部士兵都可以分给弟。莫世兄年龄不满二十,子偲不想让他远离。赵惠甫可以先到金陵住一个多月,平安就作长期的计划,否则就作短期的计划了。

五月底以后的米,省局还可以支付。按三万人计算,每月需要一万二千石米,五百人一个营加民夫一共一百八十名,每月需要二百石米。弟的部队来这里请示米价和护票的已经有一万几千石了。预计六七月份一定到,就不用靠安徽了。

顺便问好。国藩手草

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1863年6月2日)

【精华点评】

1863年(同治二年)春,曾国藩亲至雨花台视师,看到“围屯坚定”,决定放弃退军之议。曾国荃被提拔为浙江巡抚,仍统制前敌各军规围南京。曾国荃与杨岳斌、彭玉麟等统筹形势,合水陆各军激战多日,控制九洑洲江面,继而先后攻陷上方桥、江东桥以及南京外围中和桥、双桥门、七瓮桥、方山、土山、上方门、高桥门、秣陵关、博望镇等要地。在同治二年正月初七日(1863年2月24日)的信中,曾国藩曾劝九弟曾国荃“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但能于两席中辞退一席,亦是一妙”。此时,曾国荃改任浙江巡抚,所以曾国藩又对曾国荃嘱咐:“已换署新衔,则不必再行辞谢。”

【经典格言】

吾辈所最宜畏人敬慎者,第一则以方寸为严师,其次则左右近习之人,又其次乃畏清议。

因位高望重,时时战兢省察

(1863年2月7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家书】

沅弟左右:

季弟身后俯身附棺之事,弟在金陵已筹虑周到。其礼仪虚文之事,余在安庆亦颇周到。回籍后,尽可如弟之策,径进马公塘山内,不必再入荷叶室中。余当切告澄弟及子侄等也。

地图甚为精细,与余所绘九洑洲图大致相类。明兴之马八十匹,不能给弟,此外亦无购马之法。拟再解银五万两,日内竟无到者,忧灼之至。只好先解钱三万串,与弟略资点缀。

弟因时贤开府论及“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一节,极是极是。余三年以来,因位高望重,时时战兢省察,默思所行之事,惟保举太滥,是余乱政,不办团,不开捐,是余善政,此外尚不了了。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日夜曾国荃(历史版本)

【译文】

沅弟左右:

季弟去世后附身附棺的事,弟在金陵已经考虑周全。祭奠的礼仪和祭文的事,我在安庆也安排得很周到。回到家乡后,大可以用弟的策划,直接进入马公塘山里,不必再到荷叶室。我会切实告诉澄弟和子侄们。

地图很详细,和我画的九洑洲图大致相同。明兴的八十匹马,不能给你,除此之外也没有购买马的办法。我打算再押送五万两银子,这几天竟然没有人到,非常着急。只好先送三万串钱,给你略为资助一下。

弟因时贤开府,论到“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一节,说得很对。我三年来,因为位高望重,总是战战兢兢反省检查自己,默想所做的事,只是保举得太多太滥,这是我在乱政,不办团练,不开捐税,是我的善政,其他的事就不怎么样了。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日(1863年2月7日)夜

【精华点评】

注重提拔,保举人才。曾国藩曾把保举人才比喻为对禾稼的灌溉。针对当时社会官官相卫、人才不能脱颖而出的弊病,他很注意保举人才。在日常公务中,如果发现了可造之才,他总会将其破格提拔,并向朝廷推荐。不过,曾国藩对官场贿赂公行、滥用保举的风气是十分反感的,认为这是导致吏治腐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也认为保举不能太滥,要经常反省自己,“位高望重,时时战兢省察,默思所行之事,惟保举太滥,是余乱政”。

“位高望重,时时战兢省察”。曾国藩便是这样一个谨慎的人,他的一生都不忘以此修身养德。尤其是在位高权重之时,还能谨慎行事,让曾国藩得以避过很多权臣盛极而衰的悲惨结局,善始善终。

【经典格言】

因位高望重,时时战兢省察,默思所行之事,惟保举太滥,是余乱政,不办团,不开捐,是余善政。

大凡才大之人,每不甘于岑寂

(1866年1月31日与曾国潢、曾国荃书)

【家书】

澄弟、沅弟左右:

近日贼情,张总愚一股尚在南阳,赖文光、任柱等股尚在光州、固始一带。

闻京师之东北、山海关外、奉天等处,马贼猖獗,派文尚书、福将军剿办,尚未得手。新授徐海道、张树声为直隶臬司,圣意盖欲多调淮勇北卫畿辅,局势又当少变矣。

沅弟出处大计,余前屡次言及,谓十二月乃有准信。近来熟思审处,劝弟出山不过十分之三四,劝弟潜藏竟居十分之六七。

部中新例甚多。余处如金陵续保之案、皖南肃清保案,全行议驳,其余小事,动遭驳诘;而言路于任事有功之臣,责备甚苛,措辞甚厉,令人寒心。军事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头绪繁多。西北各省,饷项固绌,转运尤艰。处山西完善之区,则银钱分文皆须入奏,难以放手办事。若改调凋残之省,则行剥民敛怨之政,犹恐无济于事。去年三四月间,吾兄弟正方万分难窘,户部犹将江西厘金拨去,金陵围师几将决裂。共事诸公易致龃龉①,稍露声色,群讥以为恃功骄蹇。为出山之计,实恐呕气时多,适意时少。

同类推荐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热门推荐
  • 聪明孩子都在玩的数学游戏

    聪明孩子都在玩的数学游戏

    奇特故事,全新视角,带孩子去数学王国里领略数学的魅力与魔力。这里不再是抽象的图形和数字,每一个数学问题和游戏背后都蕴藏着身边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在读故事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懂道理,日积跬步,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处理难题能力都会有质的突破。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2012:那些被证实了的预言

    2012:那些被证实了的预言

    如果你不知道诺查丹玛斯,那你最起码要知道《诸世纪》他是一位神奇的预言家,它是一本神奇的预言书,近两个世纪以来,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几乎都被他和它的书所言中(包括法国大革命的成功、希特勒的出生、911事件等)。如果这仅仅是巧合,那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巧合?
  • 宇宙环游(走进科学)

    宇宙环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战神情缘

    战神情缘

    他是战神转世,他的转世仅仅是因为避不开天劫吗?还是有其他别的原因?开天神斧是远古盘古大神所用,和他究竟有什么关系?开天神斧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天界和魔界的争斗,究竟有什么渊源?这些都和他有什么关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上弃妇

    爱上弃妇

    门开了,于青雅满脸愠色站在门口。“新明,这么大早还不起床?”她开口问,涂抹了精致眼影的眼睛锐利地在屋子里扫了一遍。何田田立刻满脸通红,昨夜太狂热了,衣服裤子扔了一地。她赶紧蹲下身去捡,脸上红得像煮熟的虾子,心里真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不像话!”于青雅冷冷地说。赵新明的脸也红了。“还有,大清早的乐什么乐?知道你们新婚燕尔,可是要高兴也要注意场合嘛,这……
  •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一、从公文的性质分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办公文书的种类和写作方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夫君你被休了

    夫君你被休了

    有谁比她更倒霉的?新婚夜竟惨遭独守空房。听说她的夫君可是个绝色美男哦,为了一窥真假,她偷上房梁,却不想竟遇到一个奇怪的男人。“你放心吧,我不会歧视你的。”咦,奇怪,为什么她明明是好意安慰,美男子的脸色却越来越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