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700000039

第39章 移民文化浇铸川菜大系——从成都旧方志看近代川菜的形成(1)

张学君

川菜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古代川菜与近代川菜有很大的区别。古代与近代川菜的主要差异是制作菜肴所用调味品、饮食习俗和烹调技艺。清初随着移民入川浪潮而出现五方杂处的口味差异,随之带来了烹调技艺的交流与切磋。随大移民引进的海椒,与原有麻辣味调味品结合,成为川菜变革的基因;豆类等的发酵、加工技艺,促使酿造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优质豆瓣、辣酱、豆豉、酱油和保宁醋等调味品的诞生;冬菜、芽菜、榨菜等酱菜类作料相继出现,迎来了传统川菜的变革。本文主要依据成都旧志中物产的记载,判断近代川菜诞生的历史时段。

一、古今川菜有别

巴蜀历史记载中的“尚滋味”、“好辛香”,是古代川菜的特征,与近代川菜的麻辣鲜香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并不是因为川菜古、近代所用原料有太大的差异。川菜所用基本原料,如猪、牛、羊、鸡、鸭、兔、鱼等肉类,韭、笋、芹、茄、瓜、藕、菠、蕹等蔬菜类,只有品种日益增多,没有质的差异。明代以前,人们最多用这些原料做出熟香可口、有盐有味的菜品,即段成式所谓“物无不堪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酉阳杂俎》);也即苏易简所谓“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而已。观宋代烹调美食家苏轼的菜式、食单,不离鱼羹、烂肉,调料大致有食盐、葱、姜、酒之属。其《养老篇》也说:“软蒸饭、烂煮肉。温美汤,厚毡褥”,是老年人饮食生活要点。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也属于这类烹炖类菜肴。姜、葱有辛香味,作为菜肴调料,是汉以来巴蜀饮食的一大特色。有人说,花椒、姜和茱萸,是中国最传统的三大辛味调料。

花椒是出自本土的木本植物果实,因其特殊香味,又有杀虫、驱蚊、除湿的作用,古代被用于治疗药物和药酒、水溶液的药剂,有止痒、去毒、清热等疗效;因其驱蚊、杀虫效果显著,又具子繁叶茂的特色,往往用于皇帝后妃们的卧室,以花椒和泥涂抹墙壁,谓之“椒房”,既能保持宫室洁净又有多子多福寓意。在汉代后妃墓室中,曾出土整袋花椒,显然是殉葬品,其珍贵如此。汉班固《西都赋》有“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的记载;唐诗中,也有深宫“椒房”的吟叹。

有关麻味调料在古代菜肴中使用,已有学者作了精辟考证:自东汉开始即用作调味品,到唐代在烹调过程中就已得到普遍使用。因此,花椒大量用作川菜调味品,也应当追溯到明代以前;只是到了清代,花椒与辣椒配伍,豆类、麦类发酵工艺和蔬菜酱腌工艺的普遍使用,才引发了更为深刻的川菜调味品变革。

所以古人的五味,按烹调专家的研究,应当是咸、甜、酸、苦、鲜。咸味来自食盐,化学名称氯化钠,分布广袤,山海皆有之,早期人类已食用自然盐泉、盐岩,或取自湖、海卤水;早期甜味来自绿色世界,许多蔬菜瓜果带甜味,或者山崖蜂蜜,唐宋时期才有蔗糖的制作;酸味最早来自植物瓜果,或有机物发酵形成酸味,是醋的起源;苦味也来自植物类食物,例如苦瓜;上古饮食中重视鲜味,看“鲜”字的结构就知道,这是鱼、羊等肉类食品烹煮后产生的自然香味,所以鲜味是五味之一,如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而五味中的“鲜”为“辣”所取代,成为川菜中的极品,应是辣椒类调味品传入巴蜀地区以后的事情。

近代川菜所具有的麻辣、香辣、酸辣、煳辣等基本特性,是调味品变革的产物。笔者认为:催生近代川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麻、辣类作料、油料作物与酿造类调料的奇妙组合,包括海椒、花椒、胡椒、大蒜、圆葱、胡葱、芫荽(香菜)等调料,以及加工作料芸薹菜(油菜籽、菜油的来源)、胡麻(芝麻)的引进,揭开了川菜创新的序幕;豆麦类、蔬菜类盐渍发酵工艺的成熟,促使酿造业研制出豆瓣、豆豉、酱油、醋等优质调味品,以及腌菜、芽菜、冬菜、榨菜等酱菜类辅料的创制,才引起川菜的大变革,这一变革延续了二百余年才完成。

二、成都旧志中所见引进调料和酿造类调味品

上述调料和酿造类调味品的引进和创新,实际上与近代川菜变革和创新同步,清理新兴调料和调味品的出现过程,也就理顺了近代川菜的创造过程。

与一般历史文献相比,地方志文献则是记载地方风物的实录。明清两朝都重视地方志书的编修,从中发现与川菜革新相关的调料,应是可行的。从明代正德朝(1506~1521)开始,到万历朝(1573~1619),四川共计编修了四部《四川总志》,繁简各不相同,但均无土特产栏目,更不见调料、调味品的踪影。现存成都地区最早旧志,是天启《成都府志》。天启(1621~1627)是明熹宗的年号,时当明王朝末期,成都府在天启元年(1621)就刊印了这部有相当史料价值的府志;更值得庆幸的是,这部府志完成20年之后,巴蜀地区经历了长时期毁灭性战乱而没有让它化为灰烬,出奇地经由刻印本和传抄本两个载体幸存下来了。

晚明统治虽然已经腐败不堪,但商业贸易,特别是以走私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海外贸易,却处在方兴未艾的状态,其间经由南洋传入了许多农副产品,特别是新兴调味品。在天启《成都府志》卷五“物产”一目中,笔者见到了可用于调味品的原料和蔬菜:用于酿造豆瓣的蚕豆(胡豆)、酿造豆豉的大豆(黄豆)、酿造麸醋的小麦。见于记载的调料还有葱、韭、姜、蒜,但没有出现辣椒。没有出现辣椒的物产记载,至少说明成都府所辖地区还没有种植辣椒。

此后,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四川总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四川通志》、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四川通志》,都没有种植和食用辣椒的记载。清康熙《成都府志》完成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是明天启《成都府志》的续志,在卷二十一下“土产”一目中,见于记载的调料和蔬菜仅有盐、用于酿酒的酴醾花,以及巢菜,仍然没有辣椒的记载。在经历了明末清初30年毁灭性战乱之后,人烟稀少,部分土产绝迹,大量客籍移民尚待迁川,没有更多外来物种传入,特别缺乏制作调料的原料,也是自然之理。

迄今为止,辣椒见于成都地方志记载最早的,是完成于嘉庆二十年(1815)的《成都县志》和同时完成的《华阳县志》。这两部县志,反映了清代盛期成都地区经济社会状况。在嘉庆《成都县志》卷六“物产”栏目中,笔者发现了海椒、花椒的记载,与近代川菜调味品相关的原料还有大小麦、芝麻、黄豆、胡豆、豌豆。嘉庆《华阳县志》卷四十二“物产”也有类似的记载,其中记载辣椒甚详,首句标明引自《蔬谱》:“番椒丛生,白花,子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蔬谱》显然早于当时,故下句说:“今名海椒,一名辣子,有大小二种。”《蔬谱》尚称海椒为番椒,可见是清代康、雍、乾大移民时期从海外传入的;说它形状像“秃笔头,味辣色红”,可见最初只是试种、观赏,还特意介绍其性状颜色,连青辣椒阶段都忽略不计,证实人们尚未食用。到嘉庆二十年左右,“番椒”已正名为“海椒”,还有一个俗名“辣子”,可见已普遍栽种和食用;海椒品种也增加了,有大小二种。四川客家文化研究者提示:海椒的传入,是由岭南客家将原产于墨西哥的辣椒引入四川,四川客家人称其为“芥椒”,并广泛栽种于巴蜀大地。

值得注意的是,大麦、黄豆均成为酿造原料,说大麦“煮粥甚滑,磨面作酱,甚甘美”;豆类中的黑豆名“乌豆”,“可入药及充食作豉”;黄豆“可作腐,榨油、造酱”;白豆也可“作酱、作腐”。介绍“刀豆”时,吃法除“煮食”外,还有“酱腌”;芝麻取油以后,渣滓就成为“芝麻酱”;萝卜“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见酱萝卜、豉油凉拌萝卜、糖、醋腌制的萝卜均已出现;菜瓜也可“作豉、腌菹”;香椿,“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甘,生、熟盐腌皆可茹”。这些酱、豉、腐、腌制品的出现,表明川菜中调味品的制作种类、数量都在快速增加。

川菜中使用最广的菜油,出自油菜,《本草》中称“芸薹菜”,来自外域,又称“胡菜”,秋季下种,初夏收获,“开小黄花,四瓣,子灰赤色,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近人因有油利,种者亦广矣”。这是川菜创新中极为重要的因素,近代川菜中煎、熬、炒、炸、酥等做法均需清油(以菜油为主,也用花生油)。

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三食货志第三下“物产”记载的调料和调味品种类甚多,调料主要有:姜、花椒、海椒、茴香、葱、韭、大蒜、薤(火葱)、辣菜(芥菜)、芹菜、芫荽(香菜)。从四川嘉庆年间种植和食用辣椒的地区来看,主要在成都平原,并快速扩散到川南、川西南和川、鄂、陕交界的大巴山区。道光、咸丰、同治以后,四川普遍食用辣椒,以至辣椒在巴蜀地区“山野遍种之”。20世纪初期,四川菜肴中辣椒成为重要调味品,在民间广泛食用,经典菜谱中也有了大量辣味菜肴的记载。清朝末年傅樵村《成都通览》记载,当时成都各种菜肴达1328种之多,辣椒已经成为川菜中主要的作料之一。

三、新兴酿造行业研制出调味精品

清代四川经过百年左右的大规模移民,形成了东西南北各省客籍移民和谐共处的移民社会,也促成了各省移民饮食习俗的交流。近代川菜离不开优质调味品,而优质调味品的诞生,正是清代四川人共同努力创造、各展其长的结果。

不少学者知道清代历仕嘉、道、咸三朝的内阁大学士卓秉恬祖上是开酱园铺的商人,却很少有人提到卓氏是清初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迁川的客家移民,作酱的工艺也来自广东客家。据《华阳县志》卷十四“人物”载,卓氏“曾祖讳上隽,迁安岳县,又迁成都之华阳,遂占籍焉”。三朝元老结束仕途生涯之后,卓家又在成都重操旧业,在棉花街“相府”门前开设了清代四川最有名的“广益号”酱园,所生产的酱油、酱菜、豆瓣久负盛名,至今还是川西地区著名特产的唐场豆腐乳、海会寺豆腐乳等,过去通称红糟豆腐乳,就是由“广益号”酱园做出名并流传四方的。“广益号”甜酱贡入皇宫,大受赞赏,故而以后的甜酱就有了“京酱”之称,至今川菜名菜“京酱肉丝”也就由此得名。长期以来,成都人对于“广益号”酱园的产品有着极好的口碑,正如一首清代的《竹枝词》所云:“开门七件事当家,柴米油盐酱醋茶。五事都寻广益号,米柴另自有生涯。”

同类推荐
  • 家常肉小炒

    家常肉小炒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名厨不传的地道好吃肉秘诀,招招好学易做,道道色昧俱佳,让您轻轻松松在家做美味!从“家常”“基础”人手,从原料和原料加工说起,最家常的菜式、最基础的做法一一详解。
  • 清爽素菜666例

    清爽素菜666例

    本书将烹饪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操作简单,力求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叙述了每一道菜肴的特点。
  • 百变面条 米粉 米线

    百变面条 米粉 米线

    面条、米粉、米线百变做法任你选。面条、米粉、米线是广受欢迎的家常食材,只要发挥创意,传统食材也可以改头换面,做出新花样,一碗热腾腾的好吃面条、米粉、米线上桌了!
  • 巧做五谷杂粮

    巧做五谷杂粮

    给您和家人最贴心的营养与健康。如何制作五谷杂粮更好吃?如何食用五谷杂粮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品味纯天然的美食,获取最健康的营养。《美食天下(第2辑):巧做五谷杂粮》教您粗粮细作五谷杂粮美食,让您吃得健康、营养、美味!
  •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浴火重生:狠毒嫡女复仇

    浴火重生:狠毒嫡女复仇

    被庶妹放火烧死在冷宫,再醒来却发现回到了小时候!父亲无视,继母毒辣,姨娘阴险,庶妹算计!小小言家二房后院步步惊心,处处算计!看重生嫡女如何走出自己的锦绣前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一本小书,改变了西方成千上万少女的命运,让她们在阳光下令人大吃一惊:“上帝!这是原来的爱伦吗?真不敢相信,她是我见到的最可爱的女孩子!”这是吹牛吧?要不,就是迷信?哼哼,你可不要以为,攀比、虚荣才是女孩子获得自信的好办法;你更不要以为,心灵暗示和巧妙的呼吸就是巫术。这种最早在美国校园中流行的灵修方法,由著名心理大师梅姬·阿贝蒂专为女生定制,如今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风靡全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玩又这样神奇的修炼方法!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动力!我们好像征服了全世界!我们幸福极了!”这是全世界的快乐回音。
  • 倾世狂妃:逆天四小姐
  •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她好不容易接到一部戏,却在拍主角成亲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异世,而且穿着嫁衣华丽丽地穿越了的她,刚好还落到了新娘逃婚而去的新房里?这狗血的穿越事件怎么会让她给碰到?她可是还想着演好她的第一部戏好一炮走红呢,才不想待在这落后的古代当良家少妇!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人家新郎官似乎是赖上她了,还说什么既然都拜了堂了,那她就是自己的妻子,就连那妹妹逃婚跑了的皇帝都在这时候来凑了个热闹封了她个郡主……什么什么,难道以为人称“千面惜”的她是这么好欺负的吗?那么,腹黑王爷请接招,若是不能拿下她的心,那就别怪她包袱款款去出逃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诗经》,更直观、真切地感受《诗经》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弃女之邪妃惑夫

    弃女之邪妃惑夫

    慕长音,江湖冷血杀手,可笑她两世为人,却被爱情迷了心智,忘了云泥之别,忘了区区一个杀手难以匹配临国的实际帝王,倾尽了所有换来的只是天下人的耻笑谩骂以及他狠心绝情的追杀!绝望之下她以性命为代价,誓要他一生一世也摆脱不了她!岂料闭眼睁眼间竟再次重生,成了楚国忠王府平安郡主,同样的时空,却是五年之后!两国和亲,她避无可避地与他再度相遇,而此时她有着足以与他匹敌的身份,可是前世伤痛刻骨,恨意随行,她不愿再重蹈覆辙执迷不悟!此生她不再求轰轰烈烈刻骨铭心,只愿与知她懂她爱她之人相携白首!然而当她愿意放下之时,他却执意纠缠不清。楚国金銮殿上,他以五十城池为聘,两国盟约威胁,要她下嫁和亲,立誓此生不负。她却当众宣布,早已心有所属,纵使他以江山为聘也绝负心绝情!不日,她果真十里红妆嫁与他人。……风载秦他是临国齐王世子,权倾临国,不是帝王却掌帝王之权,江山社稷,万民福祉,祖宗遗训,他从未辜负,却偏偏辜负了她,幡然醒悟之时已是阴阳两隔,五年锥心苦等,却换来相见不识。待终于认出之时,她却爱意不在,可他早已爱入骨髓,如何能放手?百般谋算,步步为营,纵使毁天灭地,也定要重得她的心!……宗不寂他是她捡来的孤儿,多年来相依为命生死与共,此生最大的憾是没有及时将对她的爱宣诸于口,最大的恨是没有将她拉离那人身边让她含恨而终,好在上苍怜悯,让她还魂归来!往后时光,他定然将她圈在怀中,神阻杀神,佛抢杀佛!……秦落他是魔宫宫主,多年来传授武功,无师徒之名有师徒之实,他护她,帮她,却只是将她当做棋子,可是当他惊觉她并非他以为那人,一切便彻底改变……
  • 校草制霸录

    校草制霸录

    少年的制霸班级、布武校园之路!读者群:21109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