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400000021

第21章 著名专家学者(4)

此时的傅斯年,虽未满18岁,但已经长得又高且胖;只是身体常染小恙,显得羸弱。但他学习极为勤奋,每每考试,总是全预科同年级第一名。在这里,傅斯年结识了很多新同学,有袁同礼、毛以亨、周炳林、沈雁冰、顾颉刚等。这一时期,他对课余的学术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计划成立一个学生团体,研究修辞属文,提高文学素养。1914年,傅斯年和同学沈沅等人成立了“文学会”,创办了由严复先生题名的杂志《劝学》。后来,他们又改组为“雄辩会”。傅斯年的写作能力、演讲口才及组织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当时的中国虽然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但文化教育界尊孔复古之风很盛,与之对应的批判之风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章太炎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傅斯年经常组织“雄辩会”成员去听章先生讲课。

1916年夏天,傅完成了预科学习,与顾颉刚等人参加了文类本科的考试。而同窗沈雁冰,因为家计窘迫,经亲戚介绍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译员。后来,他用“茅盾”的笔名发表了一系列小说,成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这年秋天,傅斯年升入北大本科国文门学习。跟他在一起的,还有夏天回聊城带来的胞弟。他立志要弄通全部的“国学”,做一个通人。当时北大的国学大师如刘师培、黄侃、陈汉章等,都非常器重这个功底不凡、勤奋好学的山东学生;抱着老儒传经的观念,希望他成为太炎学派的衣钵传人,使古文经学派后继有人。所以不久后,他就成了3位先生的得意门生,黄侃先生尤器重之。

当时他们的宿舍设在北大西斋四号。同宿舍住了4位同学:顾颉刚,平心静气地研究哲学和古史,对学问深钻细研,对人谦恭有加;狄君武,研究词章,性喜昆曲;周烈亚,常常双手合十,高颂阿弥陀佛,因为他研究佛经。虽然研究方向不同,脾气性格各异,但4人相处融洽,同窗之谊甚厚。

说来好笑,傅斯年师从的几位老师,多以狂癫名世。章太炎先生因落拓不羁,被黄兴骂为“害了神经病”;刘师培先生不修边幅、衣履不整、不洗脸、不理发,状如疯子。黄侃先生更怪,不管到哪里供职,都带着老母亲,因为他事母至孝——而他的母亲又离不开一具寿材,从老家湖北蕲春到北京,千里迢迢带着寿材旅行,因为寿材上有黄侃之父黄云鹄先生亲笔写的铭文。在几位先生调教之下,傅斯年并未染上怪毛病,倒是因为天资高、功课好、文笔口才俱佳,被同学们戏称为“孔子以后第一人”。

对于傅斯年的学识,和他一起读北大预科的同学毛子水有这样记述:傅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可以说从年纪很轻的时候便很可观了。记得民国三年(1914)的时候,他对笔者说道:“张皋文在清代学者中,什么学问都在第一流,而都不是第一人。”那时候的傅先生,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笔者听了这句话,虽然没有十分赞同他的意旨,但很惊奇他读书的广博、识见的高超。到了民国五年(1916)的秋天,他由大学预科毕业而进入中国文学系的时候,于中国文、史各科,至少可以说是“升堂矣”了。

这段话后来被许多研究傅斯年的文章所引用。不过,没有人真的在乎年轻的傅斯年所说的“张皋文学问一流而都不是第一人”到底是什么含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十七八岁的傅斯年已在同学之中有了不小的名气和威望,俨然一位“国学小专家”。可见傅斯年的国学功底是非常深厚的。

他的治学功底,甚至强过了北大当时的某些教授。这时的傅斯年,身穿大袍褂,手持大葵扇,一副胖胖的儒生模样,少年意气,恃才傲物,常常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难,而且能指出老师讲课中的错误。据傅斯年好友罗家伦回忆:“在当时的北大,有一位朱蓬仙教授,也是太炎弟子,可是所教的《文心雕龙》却非所长,在教室里不免出了好些错误……恰好有一位姓张的同学借到那部朱教授的讲义全稿,交给孟真。孟真一夜看完,摘出30几条错误,由全班签名上书校长蔡先生,请求补救书中附列这错误的30几条。蔡先生自己对于这问题是内行,看了自然明白……到了适当的时候,这门功课重新调整了。”

服膺胡适先生

然而,国学大师们的赏识与栽培,没能抵过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魅力。正当傅斯年锐意于章氏之学的时候,可胡适的出现,给他带来了春雷惊梦般的巨大震动。这位太炎学派的追随者,竟一变成为新文化的倡导者。这其中既有胡适对他的引导,也是和当时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的。从这次“学术转型”可以看出,傅斯年并不是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一个有自由意志、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从此,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傅斯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走上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舞台。

胡适与傅斯年一生交往甚密,正是他把傅斯年从传统国学引向了新文化运动。胡适长傅斯年5岁,1917年从美国学成回国。此年对北京大学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气下,新文化运动的一大批领军人物成为北大教授,胡适便是其中之一。这位年仅27岁的北大教授,在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时,大胆地抛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宜主讲起。胡适的这种讲法颇使哲学系的学生震动,有些学生认为这是思想造反,不配登台讲课,想把他赶走。

与傅斯年同一宿舍的顾颉刚,却极力鼓动傅斯年去听胡适的课,看是不是应该把他赶走。傅斯年认真旁听了几次课之后,对胡适作出的评价是:“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由于傅在同学中的威信,经其这么一说,这场将起而未起的风波竟平息下去,使年轻的胡适在北大站稳了脚跟。而胡适是在若干年之后,才知道在他刚到北大的时候,傅斯年暗中做了他的“保驾人”。

傅斯年因听课而对胡适非常信服,由此开始了他们30多年亦师亦友的交往。傅斯年一生都服膺胡适,既是他的门下高足,也是他的知心朋友。有人认为,作为五四时代的人物,论见解、智慧,傅斯年是超过胡适的;若说傅是胡的弟子,则是青出于蓝了。这也是一家之言。但傅斯年对胡适的服膺和友情,是人所共知的。胡适“誉满天下,滂亦随之”。有人攻击他,傅斯年便挺身而出替他辩护。傅斯年认为只有自己才理解胡适,尝言:“谁都没有资格骂胡适之,只有我可以骂,只有我才有资格骂。”

当时的北京大学,大师云集,流派纷呈,各种思潮粉墨登场,给莘莘学子提供了学习、比较、鉴别和选择的空间。在新、旧思想的交融碰撞中,傅斯年不盲从、不迷信,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毅然投身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在当时的北大师生中,文言文写得不通或不好而赞成新文学的很多,文言文写得很通很好而赞成新文学的很少,换言之就是很多人是因为国学底子不行才去搞新文学的。而傅斯年的国学功底非常好,他本可以沿着国学的路走下去,继续太炎学派的衣钵,成为一代国学大师,而他偏不。与傅斯年相交34年的好友罗家伦说:“孟真有徘徊歧路的资格,可是有革命性、有近代头脑的孟真,决不徘徊歧路,竟一跃而投身文学革命的阵营了。以后文学革命的旗帜,因得孟真而大张。”

胡适对傅斯年的才华有过这样的评价:“孟真是人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人才。他的记忆力最强,同时理解力和判断力也最强。他能够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人,同时又是最能办事又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对这位得意门生兼挚友,胡适的话虽然不可避免地带着一些感情色彩,但也足见他对傅斯年的推许和肯定。

创办《新潮》月刊

“冲出章氏樊篱”的傅斯年,国学功底深厚,因而对国学的弊病也看得更清楚,真正理解提倡白话文、进行文化革命对于改造社会、唤醒民众的意义。他接连撰写了《文言合一草议》、《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戏剧改良各面观》等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深受陈独秀以及《新青年》影响的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二年级学生傅斯年、英国文学门二年级学生罗家伦、哲学门二年级学生顾颉刚等,决定成立一个社团。于是,他们联络同学杨振声、徐彦之、康白情、俞平伯等人,取得共识。1918年岁末,在北京大学红楼图书馆的一个房间里,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等人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师长的直接指导与帮助下,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学生社团——“新潮社”。

社团与期刊共生,是五四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各文化社团都纷纷把创办期刊立为社团的首要之事;试图通过期刊的传播,向社会发表自己的言论,宣传自己的主张,从而影响文化学术、世道人心。新潮社最初的组织形式,就是一个杂志社。1918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了《新潮杂志社启事》。启事说:“同人等集合同趣组成一月刊杂志,定名曰《新潮》。专以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为职司。不取庸言,不为无主义之文辞。成立方始,切待匡正,同学诸君如肯赐以指教,最为欢迎!”启事还公布了首批21名社员的名单。全体社员均为杂志的撰述员。杂志社下设编辑部和干事部两个部门,均为3人编制,任事者由社员选举产生。

1919年1月,《新潮》杂志正式创刊,并得到了北大校方的资助,校长蔡元培批准每月从北大的经费中拨出2000元作为办刊经费。在新潮社的首届职员中,编辑部的3位依次是傅斯年、罗家伦和杨振声;干事部的3位依次是徐彦之、康白情和俞平伯。杂志甫一出版,便受到了社会读者的广泛欢迎,创刊号一个月内就再版了3次。

在五四时期蜂起的各种文化社团中,新潮社算得上是创办较早的一家,也是很有影响的一家。它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与师长们的《新青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成犄角之势,与旧势力、旧传统、旧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学生社团和杂志也产生了。一是学生许德珩、易克嶷、高尚德等人成立的国民杂志社和《国民》杂志;另一是在守旧的教员刘师培、黄侃、陈汉章、马叙伦、屠孝寔、康宝忠、陈钟凡、吴梅、黄节、林损等人支持下,由国文系学生俞士镇、薛祥绥、杨湜生、张煊、薛祥绥、俞士镇、胡文豹等人成立的国故月刊社及《国故》杂志。

新潮社和国故社,因一新一旧思想观点对立,经常展开激烈的论战;而国民社则处于中立状态。不过,五四运动到来的时候,3个学生社团的大部分成员,都积极参加了运动,罗家伦、傅斯年、杨振声、许德珩等都成为当时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潮》是仅次于《新青年》的重要刊物,它的宗旨是“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和“革新的文词”。傅斯年是新潮社的主要发起人,也是《新潮》的主任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仅1919年这一年,他在《新潮》上发表的文章和新诗就有43篇(首)之多。《新潮》完全用白话文写作,大部分文章出自大学生之手,所以它一经问世,即深受新派人士、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新潮》第一卷第一期曾再版3次,销售到1.3万多册,其后的销售量也常在1.5万册左右,可见其影响之巨。《新潮》出版时,正当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并且以更加激进的姿态与《新青年》相呼应,为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傅斯年作为《新潮》的灵魂人物,其思想观点和学术主张也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由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五四”旗手

青年傅斯年风头最劲的时候,还是在“五四”游行的队伍里。

1919年初,北洋政府作为战胜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在会上,列强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反而宣布将德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而中国代表竟然同意在这种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5月1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舆论沸腾。5月3日晚上,北大学生1000多人在北河沿法科大礼堂集会,北京的12所高、中等学校的学生代表也应邀前来参加。会议讨论了当前的形势和救国步骤,决定第二天举行游行示威。会上公推代表20名,傅斯年是北京大学学生代表之一。

游行当天,傅斯年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为北大集会时主席、游行示威总领队。他肩扛大旗率领学生在天安门与其他院校学生会合,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迸发,准备抗议示威,但在东交民巷遭到外国军警阻拦。游行队伍派代表向各国公使馆递交了声明书,这时队伍中即有人高呼:“到外交部去!”“到卖国贼的家去!”傅斯年曾劝说同学们不要激动,但他已无法控制当时愤怒的情势,于是率众前往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这是五四运动发生的第一天。

运动第二天,在讨论下一步行动时,有一人因意见不同,而与傅斯年发生言语冲突乃至动武互殴。傅斯年一怒之下,从此不再参与学生会工作。最后推选出段锡朋主持工作,傅斯年从此退出五四运动,但他的爱国之心使他无法全然置身事外,还是全力支持段锡朋的工作,对运动加以关注。关于他退出的内幕,蒋梦麟在《忆孟真》中有一段话可以作为注脚:“我识孟真远在1919年,他是五四运动领袖之一,当时有人要毁掉他,造了一个谣言,说他受某烟草公司的津贴。某烟草公司有日本股份,当时全国反日,所以奸人造这个谣言。我在上海看见报上载这个消息,我就写信去安慰他。”

虽然傅斯年没有完整地参加五四运动的全过程,但是他对五四运动的贡献是不可埋没的。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和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傅斯年成为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

百余年来,人们颂扬北大,一个重要原因是蔡元培所开创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在当时北大校园里形形色色的教授、学生当中,被后人所记取、所称颂的,不是守着陈词滥调、做着复辟迷梦的封建遗老遗少,而是那些勇于开创新文化、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努力的文化斗士。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五四运动。这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载入20世纪中国历史的救亡运动,直至今日依然有深刻的意义,成为了北大精神的象征。体现着北大“校格”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与傅斯年的名字紧密相连;作为这两个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傅斯年的功劳和贡献,不可谓不大。

同类推荐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热门推荐
  • 残王宠妃

    残王宠妃

    ★★★宠文版简介★★★酒医毒妃,素手翻飞,香飘万里,闻者魂归!千杯不醉的黑马杀手蝴蝶,被一口美酒呛死而陨落,灵魂穿越附上了酒家嫡女酒千之身。为了顺利成长,她将懦弱之名再次发扬光大,成了墨翎大陆人尽皆知的废物嫡女。哪知废物也有被回收利用的时候!!为了家族荣耀,她与庶姐被送给了凤鸣皇室。庶姐贵为皇妃,而她却被赐给了凤鸣国最有名的残疾王爷——凤璃。新婚之夜,大打出手,却无意中揭开了各自的保护色——他,冷冽的双眸带着邪魅;她,微垂的墨瞳染上戏谑。他的无能是装的,她的懦弱也是假的,原来他们都是骗死人不偿命的腹黑王者,借着弱者之名韬光养晦,锋芒暗藏。且看冷血残王联合酒医毒妃如何一步一步将整个天下,整个墨翎骗入囊中。★★★正剧版简介★★★一朝穿越,杀手界黑马蝴蝶成了酒家白痴嫡女酒千,被赐婚于闻名凤鸣国的‘冷血残王’——凤璃。新婚之夜,大打出手,却被彼此眼中含着的光芒而幡然醒悟——原来,他不残暴,她亦不懦弱。于是,越接触,越了解;越了解,越相似;越相似,越深爱——且看两个同时被世人轻视忽略的弱者,是如何借着弱者之名暗中韬光养晦,暗藏锋芒?又是如何在天下大乱之际,一鸣惊人,锋芒尽显?当两个人光芒万丈耀四方之时,昔日那些鄙夷轻视他们的人,又将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他们?精彩片段一门内檀香缭绕,璃王爷细心的擦拭着一把精致的匕首,薄刃,寒光阵阵,眼眸,冷冽阴鸷。门外,管家满脸气愤的说:“王爷,王妃说她进宫赴宴去了。”“随她去吧。”唇角一勾,真早啊。“王妃说王爷您不用陪她去。”管家的脸色更加难看了。“知道了。”唇角弧度更大了。“王妃还说她要喝个不醉不归。”“我晚点去接她。”“王爷——”最后管家差点要哭了,谁不知道璃王妃胆小懦弱,笨得要死,而且还是个既没酒量也没酒品的女人,喝多了可是会发疯丢人的啊。里面的某人却兴奋了,心里想着:皇弟啊,我同情你。精彩片段二某男挑着眉头,正兴奋的敲着算盘珠子。忽然,管家如风而至。“王爷,王妃让您过去找她。”“她在哪?”“酒窖。”猛然一个寒颤,赶紧回答。“告诉她,本王忙着呢!”又要泡澡?又要试验?“王妃说王爷要是忙的话,她就去找雁公子帮忙了。”“那让她等我一会儿。”能不能不去啊?现在他唯一的理想就是一辈子可以不用喝酒啦,不用泡澡了。“王妃说您不快点,她就不等你了。”一会儿酒都凉了,咋泡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溺宠绝世小狂后

    溺宠绝世小狂后

    没想到一场误会,错杀真爱,也让自己命丧黄泉。再次醒来,物是人非,右肩的彩蝶胎记依然存在,它是否关乎着前世今生?是否关乎着世人的命运?天下倾,星霜变,蝶主现,谁争锋!一句预言让天下为之疯狂,百年前的预言能成真吗?蝶主是拯救苍生的救世主?还是毁灭苍生的屠夫?清冷、傲慢、风华绝代,拥有绝世医术的‘他’可以救人,同样可以杀人。云淡风轻、狡猾多变、睿智的她舌战群雄,巧如簧舌,杀人于无形。片段一:宫宴上,所有人都想看她的笑话,亦是想把她拉下台。“哀家的媳妇才艺超群,不如就来个同弹同吹!”“皇后娘娘了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比厨娘还厉害!”“娘娘恩宠一世,独占夫婿,我等羡慕却不敢妄想!”……一个刁难,一个讽刺,一个扣罪。而她云淡风轻,一袭话抵了所有罪责:“本宫是一朝国母,岂能做有辱皇家颜面之事。本宫跟皇上相昔相爱,皇上喜欢,本宫自然要做。皇上强加给本宫恩宠,本宫不要便是抗旨!”所有人震惊,却闻皇上大笑出声:“哈哈哈,果然了得,果然是……我妻!”片段二:蝶主现世,各方江湖人士、朝廷皇族面前,她了然于心、清冷傲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无非争夺、无非权贵。而他却只愿为她做尽一切:“你收拾不了的烂摊,我来!你要倾覆苍生,我帮!你要杀人,我杀!”“不,烂摊一起,倾覆联手,杀人你来!”她云淡风轻,下一刻又说了句:“我的针可以救人,同样杀人于无形!”众人的争夺、杀戮,她依旧云淡风轻,狂妄的话语让人心惊。“我本是我,谁敢要,杀之、灭之!”一句话堵住了众人的嘴,却有一人同样狂妄出言。“你,我的,谁敢抢,灭满门!”两人的对话传入了所有人的耳中,背后发凉,蝶主重现,是救世主还是屠夫?
  • 不暗不成恋

    不暗不成恋

    古曰山有木兮木有枝,我说,我真的木有枝啊!心悦君兮君不知,你说,你木有枝我怎么知!这是一出暗恋引发的长年小白虐,家常平淡,偶有山珍。某女自白中。一夜缱绻,竟然认错了人!错就错吧,关键是这个人就是你暗恋的人!出轨?放浪!你还是把自己嫌弃到北太平洋去吧!某人昨晚亲着人家告白了一夜!带着球偷跑一年很时髦吧!千万别说出去丢人哟,人家默不作声又躲了你五六年!你生的孩子就是和该你亲?NO!你也不看看娃儿是照着谁的模子长得!依旧园叱咤商业圈的冷漠女王,Ahome普通到家的小粉领,艾昕和纪可昕,谁才是真实的!在纪可昕的世界里,她十分爱的人都回馈了她久久的等待。除了她的儿子,用她的话来说,那是替那个没良心的男人还债的!但是在艾昕的世界,这是不可能的。伤害就是要付出代价,债,要用血还!艾昕是历史是现在是将来,纪可昕却是她期盼的一生。以前算命的说,纪可昕这辈子和医的缘分很大。高中的时候学习理科,还以为会当个医生。后来总结和医的缘分在这里,从小体质弱,隔三一小病,差五一大病。医院还给了她生死离别的痛苦记忆。再后来,发现自己暗恋了这么久的人竟然做了医生,为了多和自己暗恋的人接近,就投资建个医院吧。再后来嫁了个医生,儿子也不死心,非得将老妈的医缘进行到底,说什么也要考医科大学,从此商人是路人。当孩子都六岁的时候,突然别扭的秀恩爱。“如果我,不小心,掉进泳池,你可会救我?”郑寒云看着水面,目光已经游离到曾经,那个刚刚学会游泳的女孩身上。“我记得你好像…不会游泳…”纪可昕看着池水,似乎冰冷已经渗入骨里,隐隐的痛——扑腾扑腾——奄奄一息的感觉怕就是这样吧,落汤的滋味真是太难受。“傻瓜!你以为十三年还不能让一个人学会游泳吗?”郑寒云咆哮着,望着怀里那个傻乎乎的女人。“可是…十三年也会让一个人忘记怎么游泳…”只是忘不掉依然要抓住你,紧紧地拥着你…当岁月更迭,时光荏苒,命运叵测,煽情的告白,可还有人回应……“你赌了一次,用了十三年。我现在告诉你,你赢了。那么请让我也赌一次。给我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好好说一说,你十六岁那年的那片杨树林,不管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白发,让我紧紧抓住你,温暖一下你的心…”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劫仙传

    劫仙传

    楚羽因困仙结被神秘道人所救,对方观其仙骨奇佳,遂引荐观云阁仙尊,成为观云阁的一名小仙童,因得仙尊的独宠而被众师兄弟打击陷害,甚至差点丢命,机缘巧合,结识了千年莽神,得到自尊秘籍,至此,凡界,仙界,修真界,神马的全部沦为下饭菜……
  • 皇上去哪儿:回来种田

    皇上去哪儿:回来种田

    还是穿越好;可,成为小村姑,家徒四壁便也罢;渣男贱女,极品亲戚,一箩筐,我想去看看,日子过得苦哈哈;她,人穷志不穷,没钱就赚钱,经商发财,种田养家,虽然一波三折,钱包那么小,但是成功起航;路上意外捡个帅少年,冰块心,毒舌嘴,好在模样俊朗,请他做个牛郎,贴补家用,世界那么大,可最后,牛郎变虎狼,怎么既入了他的虎口,又进了他的狼窝,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推荐微微另外一本《本宫36计:邪皇宠妻很缠绵》喜欢微微文的读者请加群:363290192】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打造不可替代的自己》为美国执业心理医师玛德莲·赫克所作。全书分为11章,每一章均以“盲点”和“策略”两部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的十大思考及生活盲点,深入剖析了盲点产生的原因并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消除盲点的策略。
  • 拒做宠妻

    拒做宠妻

    一场家族阴谋,成就了一次阴差阳错的邂逅。当那段往事已被尘埃淹没——她卑微的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着,而他已然成为称霸一方的人物。当她一点点将父亲的赌债还清,以为终于可以获得自由的时候,他却反悔了。他不折手段的强留她在身边,她三番四次的拒绝。。。他终于怒不可抑,这一次她上天无门,入地无路,逃无可逃。。。有些人本不该相遇,可是一旦遇到,便一发不可收拾。。。是缘分,是命运,还是情定于此?如果命运真的早已注定,为何遇到你那么早,却又那么晚。。。~*拒婚逃跑*屋外一片漆黑,男人站在门外犹如一头暴怒的狮子:“你要是再不出来,爷就让他们都见阎王!”破旧的平房内女人吓得浑身哆嗦,她没有料到他那么轻而易举就找来了!她更没有料到的是,他会拿那些无辜人的性命威胁她!抖着双腿起身,摸索着开门。屋外狂风怒吼,一如对面那个男人正肆虐的怒火。她原本纯白的连衣裙因为连夜的逃跑,肮脏不堪。漆黑的夜色下,像极了一只流浪的小猫咪。“我不敢了。。。求求你放了他们吧。”虚弱的声音透着无限的恐惧。他的滔天怒火在看见她的那一刻,瞬间消失无踪,心头涌上一阵锥心的疼。“只要你乖乖的,他们都不会有事。”男人一把将她拥进怀抱保证道。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竟然是如此放不开她。。。。。。。*蓦然回首*男人抓住她的右手,那双眼睛里有着太多她不懂的东西,是懊悔?还是激动?“你的痣呢?痣呢?!告诉我它去哪里了!”他一项的沉重冷静,顷刻荡然无存。那张旧照片安静的躺在床上和她一样,似乎还没搞懂他如此急切的原因。“六岁那年跌了一跤,手划破了。。。后来就,就没有了。”她颤巍巍的回答。“没有了?没有了!韩佳佳,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他的声音仿佛要刺穿她的耳膜,但是她还是不懂他如此失态的原因。“韩佳佳是谁?”她不认识那个人啊。~*假证真怒她晃着手里那两个新鲜出炉的红本本,喜道:“我嫁人了,你以后别再来找我了!”他看也不看一把夺过撕成碎片,窝成一团,随手抛向不远处的垃圾桶。女人看着他手上的动作一阵心疼,那可是她花了万把块才弄到手的,就那么轻易的在他手里化为灰烬了。。。。。。他阴沉着脸,一步步欺近她。“跟我走!”他说得咬牙切齿。“我不去!”开玩笑她可是好不容易才摆脱了他。“少废话!先离婚再结婚!”男人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