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2800000009

第9章 品 德(8)

坚持“拙诚”而甘于守拙,不是消极防守,而是因为“拙诚”的优势具有后发性,守拙的实质是后发制人。“拙诚”难免会受到各种“巧伪”浮华的诱惑和冲击,有时还会陷入一定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失利也是暂时的,最后的成功肯定离不开诚信地坚持和坚韧。当浮华散尽,“巧伪”被人们识破,“拙诚”的价值就会显现出来。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仲

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枢言》第十二

先王注重诚信,诚信,是集结人心、天下团结一致的保证。

编者手记

在中国古代,管仲是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他提出 “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管子·形势解》)、“贤者诚信以仁之”(《管子·势》),并明确指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他认为历代先王都是贵诚信的,“临事不信于民者,不可使任大官”(《权修》)。在《乘马》中还指出:“非信士,不得立于朝”。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官员,必须讲诚信,才能够使国家稳定巩固、政治昌明。由此可见,诚信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春秋时代的齐国,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救邢迁卫,无不是示天下以诚信,因而才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大业。

晋文公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他看到了诚信对国家稳定和庇护民众的宝贵作用。只有真懂“诚信”,且有此修为的人,方能“治国平天下”。“诚信”讲究的是实践,是要来“用世”的。“诚信”之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孔子对这句话的注解是 “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身为领导的人,如果修为到了这地步,就“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了。

美国第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两百多年以前,老主人在转让这块土地时要求新主人永远不要毁坏孩子的陵墓。一百年来,这片土地辗转多次,换过多个主人,孩子的陵墓仍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1897年,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又一个一百年以后,纽约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谱写了世界史上一段动人的诚信篇章。

诚信,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周敦颐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干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通书·诚上第一》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通书·诚下第二》

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通书·诚几德第三》

编者手记

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这就是说,诚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及一切德行的基础,不诚则一切德行皆属虚而无其实。

在自然界中,有事物的生长变化及其规律,它们都是真实的。周敦颐认为这就是“天地之德”,就是“诚”。推而至于社会中的一切道德规则和一切道德行为,如果没有“诚”为其根本,不是出于诚而是出于虚伪,那都是不道德的。人也是宇宙的一物,本来也是应该有诚这种品质的,这就是所谓性善。可是事实上,人又往往不能保持这种品质,这是因为“邪暗塞也”,“邪暗”的中心就是私心。人往往为自己的利益而有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私心杂念。如果能够克服私心杂念,那就是“诚”,那就没有事了。这样说是很容易的,然而实行起来就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有决心,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论语·颜渊》)

司马光的学生刘安世说:他跟司马光五年,得了一个“诚”字。司马光又教他,求诚要从不说谎(不妄语)入手。刘安世说:他初以为这很容易,但自己一反省,才知道自己的言行不符之处很多。用了七年工夫,才作到“不妄语”。他说:“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他又说:司马光对他说,“只是一个诚字,更扑不破。诚是天道,思诚是人道。天人无两个道理。”他还说:“温公(司马光)……因举左右手顾之笑曰:‘只为有这躯壳,故假思以通(疑当作克)之,及其成功一也。”(《元城道护录》,转引自《宋元学案》卷二十)人也是宇宙间之物,诚为人的本性。但只因有个躯壳,有些事是从躯壳发生的,这就要自私,就有个“己”,就要有“欲”。若能“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达到诚的境界,就可以得到像刘安世所说的那种精神境界了。

由此可见,“诚”既是道德的根基,又是至善的德行;“诚”是个人通往“君子”的唯一坦途,是立身的根本和升华;“诚”是五常及一切德行的基础,亘古的天道和准则。

☆☆信者,成万物之道 谭峭

信者,成万物之道也。

——《化书卷四·仁化·得一》

诚信是办成各种事情的重要条件。

编者手记

古圣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然而,信的真理是远远高于生命的,因为这个信德造就了万物之生命,赋予了存在一个真正的生命意义。人,不能失此信。

信者,成万物之道也。道的内在有“信”,信是什么?信就是真实,信是没有虚假,所以道是一切宇宙万物的真象、实象。太虚茫,茫茫而有涯,太上浩,浩浩而有象。一人所以能敌万人者,非弓刀之技,盖威之至,成就大象也。一人所以能悦万人者,非言笑之惠,盖和之至,悦和大音也。连接在我们之间亲密的,温暖的,熟悉的,沉默的,热烈的,无隔阂的友谊,无猜忌的欢笑的唯有它!——“诚信。”

作为人道的根本要求,诚信渗透在一切方面。做人要诚实,不讲假话,不欺骗,不作弊,不掩盖错误缺点;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言必有信,说到做到,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承诺;对国家、对事业、对工作,要忠诚,尽心竭力,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对友情、爱情,也要忠诚,要全心全意,不三心二意,虚情假意。集中到一点,最高的要求是《大学》所说的“诚意”。所谓诚意,是说要能慎独,在个人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实实在在、不折不扣按照道义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论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内外一致,没有丝毫的虚假不实。

☆☆诚,信也 许慎

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

——《说文解字》

诚,信也,就是不自欺,不欺人,既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从言,说明讲诚信首先要从说真话,说实话开始;成声,说明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所成就,有所建树,就必须从树立诚信观念开始。

信,诚也,就是为人要真诚,信用源于诚实,是在诚实的基础上日积月累而形成。信,从人从言,说明既要信任他人,又要以诚实的品德取得他人的信任,诚信要从一言一行开始,从点滴做起。

编者手记

从词意来看,“诚”与“信”是相通的。这里用“信”解释“诚”,用“诚”解释“信”,也表明“诚”与“信”是不可分离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所表征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差别。

诚是根基,信是枝叶,诚与信互为涵养,诚中有信,信中有诚。“诚”是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信”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即所谓“外信于人”。因此,“诚”与“信”可以说一内一外,互为表里,密不可分。

一个人要想做到不欺人,首先必须不自欺。只有忠于自己的本质,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使自己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才能最终取得他人的信任。相反,一个不忠于自己的本性、表里不一的人,就不可能忠实于他人,也就不可能取得他人的信任。所以,与人交往,不自欺,以诚为本,才能最终做到人不欺,信于人。另为,由于信的基本要求是诚实不欺,忠于他人。所以,有信的人,必然言行一致;而言行一致的人,也就是一个诚实的人。

“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管子》说:“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家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说的就是如果不诚信,从经商到务农什么事也做不成。只有以“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才可能事业有成。明代诗人朱舜水说:“修身处世,一诚之处更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做到内心诚而无欺的人,才是能自信、信人并取信于人的人。诚者得道,得道多助;不诚者失道,失道寡助。正如曾国藩所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所以说,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讲信誉、守信用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

☆☆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朱熹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章句·诚意章》

所谓使自己心意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闻到不好闻的气味就厌恶一样,就像看到美丽的色彩就喜欢一样。这叫做自我的快乐与满足。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守住本心本性。小人在平时无事的时候做不善的事情,没有什么不敢做的,看到君子之后就不敢再去做,掩饰自己不善的方面却表现出自己善的方面。一个人看自己的时候,就像能够见到自己的肺肝一样清楚,那么,(掩饰)又有什么用处呢?这就是说要在内心之中保持真诚,(内心的修养也就)自然地显示于外表上。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守住本心本性。曾子说:“有许多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有众多的手在指点着我们,这是多么严厉的监督啊!”财富丰足可以用来修饰房屋,道德修养可以用来完善自我,心胸宽广可以使身体舒适安闲。

编者手记

我们常犯的错误就在于“自欺”,所谓“自欺”也就是自己欺骗自己的本心。我们的本心是无私无欲的,在没有受到任何名利的诱惑和生命威胁的时候,我们的本心所发出来的情感都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真诚无欺的。这就像我们只要一闻到不好闻的气味马上就感到厌恶、见到美丽的色彩就马上会喜欢一样。这种厌恶与喜欢是与闻到气味、看到色彩同时进行的,假如我们为了迎合别人而把香的说成是臭的,把美的说成是丑的,这已经欺骗了自己的本心;假如我们听信了别人的说法而把香的说成是臭的,把美的说成是丑的,这也已经不符合自己的本心了。

所谓本心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受到外在影响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这也就是真诚的。但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很容易被遮蔽,我们的情感很容易被外物所左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修养来使自己保持这种本心本性,所以,必须是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能守住本心本性的人,才能成为君子,才能真正得到自我的快乐与满足。

能守住本心本性,当然也就能够保持住真诚。保住真诚之心,不是为了别人,而只是为了完善自己,使自己真正地快乐与满足。明镜不被灰尘遮蔽,自然能照见外物;本心不被遮蔽,自然能真诚正直。这些不需要有意地去显示而自然能显示出来。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修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要求我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也要守住本心本性,由此才能使习惯成自然,内外如一、始终如一。

所以,君子不能不心意真诚。真诚是修身之所必须,是人生境界提高的关键,是做人做事的前提。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曾国藩

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治兵语录》(下同)

天地万物之所以永不停息地运行,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圣贤的德行事业之所以能够光大和持久,都是拜一个“诚”字所赐。所以说:诚是天下万物一以贯之的大德至道,没有诚,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人必虚中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心,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着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欺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欺其好德之知矣。是故诚者,不欺者也。无私著者,至虚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诚,天下之至虚者也。

人必须虚心专一,没有杂念,然后才能诚实无妄。因为所谓实,就是不欺骗之意。人之所以要欺骗别人,一定是心地不够坦荡,存有私心杂念,不敢据实以告,只得编造谎言骗人。如果心中光明磊落,没有一丝杂念私心,又何必欺骗别人呢?其所以自欺欺人,也正式因为心中有私心杂念的缘故啊。良知在于好德,私心却在于好色。假如不能去掉好色的私心,就不能不欺骗自己好德的良知了。所以说,诚实,就是不说假话不欺骗。不欺骗的人,心里没有私心杂念。没有私心杂念的人,就是虚怀若谷的人。所以说,天下最诚实的人,也就是天下胸怀宽广的人。

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豪杰之所以为豪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便是此等处磊落过人。能透过此一关,寸心便异常安乐,省得多少纠葛,省得多少遮掩装饰丑态。

知道自己的过失,便自觉诚恳地承认,并且马上改正,毫无吝惜矫饰之心,这是最难做到的事情。豪杰之所以成为豪杰,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正是因为他们心地坦白、光明磊落,在知错就改、绝不闻过饰非方面超过众人。如果突破这一关,心里便会异常安静快乐,省却许多纠葛,避免许多遮羞掩丑的装模作样,惺惺作态。

编者手记

诚心,不仅是对别人的忠诚,也包括对自己的忠诚,自己忠于自己,心中就像忠于别人一样踏实。其实如果能做到忠于自己,忠于别人也不会是很难的,问题是如何做到“诚”?

曾国藩讲“人必虚中,不着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这是真知灼见的话,仔细修炼,要达到“虚中”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人的性格中有很多的方面,如自私、骄傲、自尊等,它们中有些对于“虚中”有用,而有许多对于“虚中”是很大的阻力,修炼的目的就是克服弱项,升华自己,最终会实现自己人中显圣的目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陶冶性情的熔炉,是带走寂寞的使者。音乐有着很多的形式,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带来的音乐感受会有所不同,让我们一同走入音乐的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去了解和感受它吧!
  • 地烟

    地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首席监护人

    首席监护人

    他是商界的神话,拥有着无限的尊贵与权力,一次意外,她走进他冰冷的世界,命运把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牵扯在一起,爱的四周布满机关,是谁在导演这场用爱与生命来交替的游戏,是爱终结游戏,还是生命终结游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妖妃不承欢

    乱世妖妃不承欢

    他是冷漠邪魅的大秦少主,后宫佳丽三千,却视女人为工具。她是文武双全的将门千金,却叛国私奔,身负血海深仇。一场利益的交换,她成了他的夫人。她心甘情愿被他利用,只愿能够亲手报仇。他对她眷宠偏爱,温柔的脸庞之下却是另有隐情。这一场,身与心的斗智斗勇,究竟是谁输谁赢?那日,他为她踏平千军万马,只求接她回家。她却抱着另一个男人的尸体,一脸决绝。暮景曦,我不会恨你。但是,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 这样做女人最幸福

    这样做女人最幸福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世上的女人无不梦想拥仃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错嫁:弃妃翻身记

    错嫁:弃妃翻身记

    一个误会,一场错嫁,她刚穿越,就被名义上的夫君上下其手。她的反抗,换来他更为粗暴的对待。被栽赃,被陷害,入天牢,中剧毒,几度徘徊生死线。靠!当她还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弃妃!虐她,她反虐回去。挑衅她,她恶整回去!当他的残暴渐渐变成恩宠,她的心也日渐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