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1400000006

第6章 时间旅行(6)

在马拉维,我们什么都有,好人,荒野,音乐,甘佳,土路,勤奋劳动的学生,还有解放的感觉。看起来,一切都在前进之中。在马拉维,我第一次看到土狗,第一次吸食过麻药,第一次看到杀人,第一次染上了淋病。我的一位邻居是一名非洲教师,他有两个妻子。我的园艺师自己也有个园艺师。另一位邻居和朋友是马丁·罗塞维亚爵士,他喜欢生活在丛林中。他是附近一所师范学院的校长,死于1985年,是在马拉维死的,享年86岁。(他是1946年被授予骑士身份的,当时因为他发明了一种防骗配给票证簿。)我跟两名随从一起到了非洲的一个城镇里,住在一所半属贫民窟,半属于棚屋的两间房内,有冷水,墙上有缝隙,金属屋顶,别的棚屋里每天都传出震耳的音乐声,有尖叫声,有狗吠声,有鸡叫。正好就是如此。那样的经历极大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当我想到那些年头时,根本就不太考虑和平队的事情,尽管马拉维永远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不相信非洲因为接纳了和平队就额外成了一个不同的地方,事实上,非洲现在的情形比它二十年以前的情形糟糕得多。但是,因为有如此之多的和平队志愿者回国,美国反倒成了一个极其不同的地方,当他们开始加入国务院,并开始在一些大使馆工作的时候,这些机构就好得多了,他们得到的信息会更好,他们说话的口气也不会再那么咄咄逼人,随时准备到处打仗的样子。

我到今天仍然不明白,当时是谁在主演那场戏,他们做了什么事情,也不明白和平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看来它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好将我们全都送往贫穷国家去。那些国家现在仍然处在贫穷当中。我们才是那些变成了富有者的人,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提醒了那些人,就好像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东西一样——让他们明白自己被人遗弃在后面了。在我一生一个时间不确定的时期,我参加了那项活动。一直到那个时候,他们扔给我一根绳子,和平队让我成为自己。我意识到,那样的经验与其大加玩弄,倒不如干脆遗弃掉。我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生活是靠自己创造的。

旅行五记

当时我在巴勒莫,用自己最后的一笔钱买船票登上“弗里德里卡皇后号”回纽约。那是1963年的9月。当时我在接受准备开赴非洲的和平队训练。在告别的那天晚上,我的意大利朋友们举行了一场告别晚会,晚会时间弄得很长,等我们到了港口以后,一个西西里乐队还在演奏“起锚开航”,“弗里德里卡皇后号”刚刚离开船坞。那一刻,我全部的活力一下子消失了。

我的朋友们为我买了一张去那不勒斯的机票,因此,我才能够赶在第二天搭上船。在我登机前,一位航班官员说,我还没有交离港税。我告诉他说自己一分钱也没有了。我身后一位穿棕色制服,戴着博尔萨利诺帽的人就说:“给,你需要一些钱吗?”说完递给我二十美元。

问题解决了。我说:“我会找机会还给你的。”

那人耸耸肩。他说:“我也许还会见到你的。世界是个小地方。”

1970年8月,我接连三天都在一条小货船上,叫MV肯宁高号,从新加坡向婆罗洲北部开去。我去那边去爬基纳巴卢山(东南亚最高峰)。在船上的那几天里,我看了一些书,打了几天牌,总是同样的一些游戏。随行的有一名马来种植园主和一位欧亚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出门旅行。船上有一层低价舱,约有一百多名船客在里面挂吊床睡觉。

那是季风季节。我在那里咒雨,咒热,咒可笑的牌类游戏。有一天,马来人说:“昨天晚上,我的一个手下的妻子生了孩子。”他解释说,他雇用的割橡胶的工人都睡在低价舱里,其中一些人还带着妻子。

我说想去看看那个孩子。他带我下去,看到那个新生的孩子以后,母亲和父亲都自豪得满脸放光,我的旅程情绪也从此改变了。因为孩子是在船上出生的,对我来说一切都改变了,而且有了不同的意义:雨、热、其他的人,甚至牌戏,甚至我读的那本书都变了。

圣大卫头附近的威尔士海岸水流湍急,浓雾频至。我们一行四人在拉姆谢岛附近划船游海。回海岸的途中,我们发现自己陷在浓雾里,根本就看不见海岸。我们在潮水与漩涡里四处飘荡。

“哪边是北?”我问拿着指南针的那位男子。

“那边,”他说。然后,他拍拍指南针说,“那边,”然后再用力拍打一下说,“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坏了。”

黑暗正在降临,4月的天气仍然很是寒冷,我们都累极了,除开圣乔治海峡寒冷黑暗的河口以外,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听我说,”有人说,“我想我听到了马石的声音。”冲刷马石的急流往往发出特别的声音。但是,他错了——那是风声。

我们保持在一起。因为担心,我的划船速度慢了下来,我感觉相当肯定,我们今晚无法赶回去了——也许永远也回不去了。寒冷和疲劳跟死亡的预警一样。我们继续往前划。时间在流逝。我们四处寻找。没有人说话。我想,人要死多半就是这样的。

我睁大眼睛,看到了某种东西,那是天上很高的地方透出的云彩,跟探照灯一样。我们再用力看的时候,希望那是陆地,结果它又变黑了。那是很大的一块黑岩。我大叫起来,我们一起朝海岸划去,跟获得再生一样。

在非洲高远的天空下,我们在肯尼亚西部驱车前进,我妻子坐在我旁边,我们的两个孩子也坐在车后。多年以前,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我见到这位漂亮的英国妇女,并跟她结了婚。我们的长子是在坎帕拉出生的,小儿子是在新加坡出生的。我们开车前往爱尔多雷。十六年以前,作为马上准备结婚的一对伴侣,我们在那里过了一夜。

两个孩子在无聊地争吵和彼此愚弄,他们发出很大笑声,因此让我分了心。我妻子说:“你能肯定这条路是对的吗?”她一个人在南非旅行了三个月。我们开的是一辆租来的旧车。山坡上有人口在放牧,刺树下有遮阳的地方。我们只是出门度假的一家子人,在很远的地方。

但是,我们是在朝爱尔多雷前进,朝过去前进。我们进入了非洲更深的地方,进入了更深的未来。我们在一起,太阳照在你的眼睛里,地球上的一切都是绿色的。我就想:我想让这次旅行永远也没有一个完。

1964年,就在独立日的前一天,尼亚萨兰德变成了马拉维,教育部长马扫柯·齐佩姆贝尔在那个国家南部我教书的那所学校种了一棵树。此后不久,他想赶走总理赫斯廷斯·班达。但结果是齐佩姆本人被赶下了台。

时间在流逝,当我听说齐佩姆已经在洛杉矶去世(一位退休的中情局人员说他是在“流亡”中去世的),我就想到了他种在那里的一棵小树。在我离开那所学校的二十五年后,重新回到了马拉维。关于这个国家,有两件事情让我难以忘怀:大部分树已经被砍倒了,用作燃料,再就是没有一个人骑车了。大多数建筑也都衰老了。班达先生仍然在位。

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到达了原来的那所学校。现在学校大了些,但还是破败不堪,窗户是破的,书桌是裂开的。学生看来都不太高兴。校长对我很是粗鲁。资料室里没有书。树很大,很绿,差不多有四十英尺高。

游记要义

对于在书店里翻查书的一些颇感困惑的人,我向来都有很大的同情心,他们看着一堆堆的游记问: “写这些书干什么用?”直到最近,我才感觉到,那是相当好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游记总是处在某种不太完美的形式当中。为什么写这个那个国家?时机如何?关键何在?我总在想,那些旅行看来只是作者寻找材料的一些借口,都是一些可疑的旅行。

游记根本就不是一种形式。它们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厚薄不一,从全无血肉的事实指南(《发现土耳其》),到惊人和严峻考验的书(《珠峰滑雪》、《生存!橡皮艇上的116天》),从我觉得是人类的牺牲品的一些书,到跟布鲁斯·切特温这样一些人的高度想象性的作品,而切特温从来都不是很清楚自己写的是游记还是小说。并不是说他太在乎这一点——品种的问题几乎总是让他爆出狂笑,或者笑得喘不过气来,就好像有个完全陌生的人在他的肋部搔了一把。

有一个不太容易想到的来源,就是纳博科夫的小说《黑暗中的笑声》里面就包含这样一个段落,它丰富地描述了切特温所说的游记写作。其中一个人物说:

一位作家谈到比如印度,那是我见过的一个国家,还大谈特谈舞女、猎虎之行、槟榔子、蛇:那是神秘东方最耀眼的一些部分。但是,这样的谈论起什么作用?什么作用也没有。我看了这些书没有得到关于印度的丰富形象,反倒是牙疼起来。现在,还有另外一条路,比如有个人就写道:“进屋之前,我把湿靴放在外面风干,到了早晨,我发现上面已经长出茂密的绿色森林(“真菌,夫人,”他解释说)……”这样一来,印度在我眼里就活了。其他的内容随处可见。

在七本很长的游记书和一本较短的游记集当中,形象地说,我也把自己的靴子放到门外风干,并描述早晨起来后发现了什么。我带走了一些人,就如同我找到了那些人一样。事件应该能够证明游记的价值。V。S。普里切特的《西班牙脾气》一书是1955年写的,那本书既是写地形的,也是讲心理学的。看那本书的时候,你准备好看到一切;弗朗哥的死亡、国王的恢复、社会民主党的兴起,什么都有。V。S。莱保尔在《黑暗之域》一书当中分析过印度的种姓制度;亨利·福康里亚针对种植园主写过一本社会佚闻性的社会学著作,叫《马来亚的灵魂》,还有墨西哥的反教士主义运动的记载,作者是格雷汉姆·格林,作品名为《无法无天的道路》,所有这些人都在叙述使某个国家最近的未来彼此连贯起来的故事。上述那些著作碰巧还都是个人的冒险记。甚至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作家亨利·米齐奥的《亚洲一个野蛮人》一书也有地形学上的价值,哪怕他在写作想象中的一些国家时(《至大加拉班的旅行》),表现出更勇敢的一位旅行家,也是更准确的观察者。艾娜·麦拉特的《被禁止的旅行》跟彼德·弗莱明的《鞑靼消息》是一样的游记,因为他们是旅行同伴。但是,那两本书读起来却如同两次不同的旅行,任何读过那两本书的人都会产生同样的想法。(她的书读起来非常清晰,脚踏实地;他的书时常表现出幽默滑稽的一面。)同样的事情对于格林的《没有地图的旅行》和他表妹芭芭拉·格林的《愚昧大地》两本书也说得通,两者都是在利比亚漫游后写出的不同版本的游记。

我总是觉得,真理是可以预言的,如果你准确地描述自己看到的事情,并以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所见的一切得到生命,那么,你写下的东西就应该具有持久的价值,不管你的文章是什么样的一种文体。

游记作者的工作是要尽量走得远一些,走得宽广一些,记载大量的笔记,讲真话。这项工作做起来有很多繁琐无趣的时候。但是,游记作品必须有生命,如果它是真实的,那就应该能够在不直接做预言的情况下预见到很多事件的发生。

我发现游记能实现一项特别的功能。一本书只要远离度假、节日、观景和正式印刷品中半真半假的内容,就能够表达出一个国家的心声。只要这本书集中思考风景中的人民,只要能弹奏出和谐与不和谐音,只要能够表达出矛盾和各色各样细微的事情,那就是皮靴上长出的真菌。

同类推荐
  • 有个半岛叫欧州

    有个半岛叫欧州

    《有个半岛叫欧洲》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集。美国比欧洲“后现代”,中国很多方面不如欧洲“现代”,另一些方面却比美国更“后现代”。《有个半岛叫欧洲》收录了“欧洲:破碎之美”、“橄榄肚人士DIY”、“书店书城书册水”、“婚礼是问号?葬礼是惊叹号!”等,供读者阅读学习。
  •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读梭罗克斯的书即是开始一次内容丰富的旅行,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有喜剧的,有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有壮观惊人的。所有愉快的旅行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热门推荐
  • 毒妃狠倾城

    毒妃狠倾城

    一朝穿越,她忍了!三月之后,肚子大了,她认了!六月之后,生下一个蛋,她彻底凌乱了!可自从生下这个蛋之后,她就各种被掳劫,被毒害,被追杀,最后踏上了东躲西藏的不归路,她都躲到了自己的储存空间了,这些人这下不仅要蛋,要她的命,还要她的空间!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就来一个毒一个,来两个毒一双!终于在某蛋破壳之日,那个撒种的生物出现了,竟然一脸嫌弃的盯着她:“你就是为本皇延续血脉的女人?”于是她终于怒了!就算是高傲不可一世的神龙,她也要将之毒成乖巧听话的小虫!锦的读者群凰倾天下【144431187】敲门砖任一角色。欢迎亲们加入,群内长期有活动送包月。
  • 兰因·璧月

    兰因·璧月

    兰因璧月是世间至美之花。兰因璧月是武林至尊圣物。那是每一个向往权利与荣华的人梦寐以求的。有这么两个人,视那淡泊名利仁善侠义为至愚至昧之事,他们的理想,莫过于拥兰因璧月入怀,立于武林之巅,俯视天下英豪。
  • 不死灵神

    不死灵神

    这个世界,有着强大的战技,顶级的战兽,还有着强大的五行修炼者。传说中的洪荒战兽,逆天的战荒境强者,当强大的魔灵师到来时,身怀至宝的主角该如何自处?当黑暗之主的锋芒遮蔽了苍穹时,水火本源力临身的主角,如何一步步打破禁忌,率领着众多强者杀伐天下?弹指间,翻天覆海,转瞬间,灰飞烟灭!光怪陆离的异世界,灵识不灭,灵神不死,且观一个凡人如何走上恒古的巅峰,抱得美人入怀,成就那不死之灵神,君临天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风萧萧兮

    网游之风萧萧兮

    温润男主+黑客女主腹黑男配+直率女配PS:另有无数搞笑酱油党和N个炮灰=V=这是一篇黑客们在游戏世界满天飞、斗智斗勇的网游文。女主风萧萧是高级黑客,潜入游戏中欲盗取机密文件,不想原来这竟是早已设好的局。游戏内与游戏外,或许并非是两个世界。
  • 无法承受的爱情凄绝:金粉记

    无法承受的爱情凄绝:金粉记

    民国六年,位于南京附近的苏和镇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镇,蓝映阙和母亲在镇上靠着骗人的巫术糊弄乡邻。某天,一场大雨,附近的山泥塌陷,竟惊现一座清乾隆年间的墓穴。而同时,南京城里来了一封求救信。映阙就读于女校的妹妹蓝立瑶,因牵涉到一桩杀人案件,成为疑凶。映阙为了替妹妹洗脱嫌疑,只身来到南京,因而结识了死者的老板青年才俊萧景陵。彼此互相吸引,情愫暗生。经过一连串的调查,死者的女秘书似乎最具嫌疑,可就最关键的时候,女秘书意外死亡。萧景陵顺势将所有的罪名都归咎在女秘书身上,令蓝立瑶得到释放。事情看似圆满。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校草太坏太冷酷

    校草太坏太冷酷

    慕存熙,秦淼淼青梅竹马,相亲相爱,因为种种误会种种原因产生了分歧,最后又因相恋相思解除误会,走在了一起。
  • 变性人手记

    变性人手记

    年轻漂亮的女孩夏妆,几个月后,却摇身变成了一个叫做童汉的男人。他(她)穿梭于两性之间,由流浪汉变成百亿富豪,艳丽风流的挚友变成他的性爱情人,纯洁可人的姚黛成为他的寂寞妻子,他信仰功德,也依傍罪恶,他像农民一样耐劳,像囚徒一样煎熬,又像天才一般灵活,像明星一般耀眼……
  • 天价前妻

    天价前妻

    十年前,她是豪门千金,天价难娶,他是穷小子,身无分文。十年后,她家破人亡,为生计四处奔波,他却成为一等一的精英,傲视群雄,拥有一切。再见时,他邪魅妄笑:“亲爱的前妻,我们的账该好好算一算了!”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初恋不难忘,有多少痛刻骨铭心,有多少爱可以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