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0200000027

第27章 印度智慧(2)

《五卷书》:诽谤动物,教诲人类印度是寓言的故乡。在我们的脑海里,通常把寓言与希罗多德提到的一位名叫伊索的希腊奴隶联系在一起。然而,使用《伊索寓言》典故的人却很少意识到,这些故事,还有它们特别的形式和技巧,可以在印度追溯到其极为遥远的源头。欧内斯特·里斯在《寓言、伊索及其他》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们必须承认,动物寓言并不始于他(伊索),也不在希腊开始。事实上,我们得到东方的印度,在《(故事海》的故事中的故事中去搜寻,以便看出寓言究竟有多么古老。”

印度文学中有两本最优秀的动物寓言集一《五卷书》和《故事海》。《五卷书》有87个故事,更为古老丰富;《故事海》中有43个故事,其中有25个故事可以在《五卷书》里看到。赫特尔博士认为,《五卷书》可能是在公元前2世纪用克什米尔语写成的,但从梵语著述中的证据来看,其中的故事本身要更为古老得多。

尽管伊索寓言要归功于印度寓言这一说法尚有疑问,而且也不能由结论性的证据来证明,但马克斯·马勒非常有趣地描述了印度寓言流入欧洲的路线。6世纪时,《五卷书》的一个集子的故事译成了“钵罗婆语”。公元570年,又由波斯语译为叙利亚语,8世纪时译为阿拉伯语。

带着这种阿拉伯样式,通过伊斯兰世界传到了西班牙、西西里岛、普罗旺斯和法国。通过君士坦丁堡,传到东欧,译成了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也许莎士比亚都知道从意大利语译来的英文译本。这些故事激发薄伽丘创作了类似的故事。拉封丹在1678年出版的《寓言诗》的前言中写道:“我没必要说我从何处得到了这些新寓言的主题。我只说,我很大程度上要感激印度圣人。”

因此,《五卷书》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广为人知、译本最多的书籍之一。至于《伊索寓言》的起源这一令人好奇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马克斯·马勒认为这些寓言是在希罗多德时期或此前传入希腊的,有些学者则持相反观点。还有一些人相信共同起源于雅利安,或者具有独立的源头。这个问题也许永远得不到解决。然而,罗林森指出:“寓言最初是从东方流传到西方的,而并非是相反的情形。以下事实可以表明这一点: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动物和鸟啦、狮子和豹狼啦、大象和孔雀啦,主要都是印度的动物。在欧洲版里,豹狼变成了狐狸,狮子和豹狼的关系非常自然,而狮子与狐狸的关系则并非如此。”在印度丛林里,老虎、猴子和鳄鱼多得是,而在希腊却没有。谁要是读印度文学,不会不对森林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

跟《一千零一夜》一样,《五卷书》套用了一个叙事框架:

一位国王对两个笨得要命的王子感到发愁,最后请了一位婆罗门智者,后者发誓六个月内教给王子完全的人类智慧,他要利用寓言教授这些关于人类本性的课程。这些寓言非常聪明地交织在一起,通常一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让其中一个人物开始讲述另一个故事。

海伍德·布龙曾以《伊索寓言》的形式机智地表述了绥靖主义者的愚蠢,他说,“绥靖主义者认为,如果你不断给老虎扔些牛排,老虎就会变成素食主义者。”《五卷书》的作者讲了类似的话:

爱抚一只豺狼,抚慰只能使它还是一只豺狼。愤怒的敌人气急败坏,所有的恭维话和费劲的举动,就像水滴飘落在煮得很旺的黄油上。

听到人类最终总是战胜阴谋家,我们可能从中可以汲取些许宽慰:因为坏蛋,鬼鬼祟祟的人和蛇,不会成功的计划,总是在设法去策划,这个世界会摇摇晃晃地存活下来。

《五卷书》的目的可以说是以诽谤动物界来教诲人类本性的智慧。

跟伊素一样,《五卷书》的作者的道德观犀利精明。但总体而言,让动物王国承受人类所有的虚伪、狡猾和贪婪的罪行却是个相当棒的传统做法。当狼责怪小羊弄脏了它正在喝的水时,弱国的人们知道狼为何者。

当狐狸谴责“酸葡萄”时,它的本能是人性的:狐狸这样做太诚实了,只有人才沉湎于把错误理性化的奢侈之中。把动物弄得像人一样说话,这样有一个好处:动物像人那样交谈时,我们至少觉得我们好像在听孩子像大人那样讲话,这令人感到愉悦。在一个人们仍旧像动物那样争斗的时代,有时候重新进入简单的人类真理世界,识别出来我们自己或其名字可能会出现在报纸上的那些人,可能会令人耳目一新。

二、人生智慧:意志造福,厚德得道坚强的意志不论古今,凡是大圣大贤、为民族作出重大贡献者,都具有特别坚强的意志和特别优良的意志观。在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中,许多凭着坚强意志苦行的得道者,也往往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崇拜偶像。

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莎维德丽,是印度古代最受欢迎的文学形象。《莎维德丽传》是大史诗中最早译成英语传到欧洲的一个插话。为何她如此大受欢迎?是因为她对诺言的信守,对幸福的追求,更是因为她为信守诺言、追求幸福而进行的不懈努力。这些努力包括苦行和斋戒,包括对死神阎摩的永不言弃的诉求。这一切,都体现出莎维德丽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优良的意志观。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摩德罗国国王,名叫马主。他虔诚敬神,信守正法,为求生儿子,立下了严厉的誓愿,他修炼严峻的梵行,并把女儿的名字叫做莎维德丽(一位女神名)。后来,莎维德丽自愿选择流亡在外的瞎眼国王耀军的儿子萨谛梵做丈夫。夫妻俩来到环境恶劣的森林,遵行达摩,克制欲望,坚持修炼。可是,萨谛梵只剩一年的阳寿。为了拯救丈夫,莎维德丽在丈夫死期前第四天,决定绝食三天,进行凶险的“三夜斋”。听说儿媳发下誓愿,履行严厉的斋戒,国王耀军心中很是不安,好言劝说:“公主啊!这场斋戒非常艰难,一连三天绝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发下了大愿,严守这样长的斋期,实在是太难为你了。”莎维德丽说:

“父王啊!请你不要为我担心,我会毫不动摇地恪守这个誓愿,只要我努力坚持,一定能够度过斋期。”一连三天的绝食,使莎维德丽虚弱不堪。第四天,莎维德丽的丈夫到森林里砍柴摘果。果然,应验了仙人所说,萨谛梵被阎摩要走了性命。这时,莎维德丽不顾一切,坚持不懈地苦苦央求阎摩,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圆满的苦行成就劝说阎摩,阎摩备受感动,四次满足了莎维德丽的愿望,公公双目复明并收复国土,自己的父亲和自己获得百子。可阎摩就是不肯归还萨谛梵的生命,莎维德丽只好继续苦苦哀求,直到阎摩无法拒绝,终于使其丈夫复活。莎维德丽所获得的成功,离不开她的意志力和往日艰辛的修炼。

这个插话告诉我们,印度人相信坚持不懈的修行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节欲、贞节和禅定,对于增强思想力量和意志力量,大有帮助。印度教徒相信,认真坚持这条禁欲和禅悦的道路,就能够产生与其相应的增强了的后果。”

甘地是现代印度的民族领袖,他带领人民赢得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

印度人独有的意志观,在他身上表现得极为强烈。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他的斗争经历:

甘地从青壮年的时候就开始控制自己的生理欲望,为了坚持下去,他尝试许多办法,甚至有的时候采取绝食的办法。当然,要使自己有坚韧的意志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圣人甘地也如此。

1906年,他立下了禁欲的誓言,并以惊人的意志实践它。

刚开始,他认为禁欲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可是,他还是有两次失败了,他认为不成功“唯一的障碍是我的脆弱的意志或性欲的吸引”。后来,甘地坚持修行,他认识到“‘禁欲’具有保护肉体和心灵的力量”。经过修炼,他不仅认为要禁欲就要先克制胃口,饮食必须有所限制,要简单清淡,而且认为绝食对于节制情感、净化心灵是很有帮助的。甘地一生中为了支持工人们争取权利,为了抗议英国的政策等事件进行过十几次大绝食。他说坚持才能胜利,坚持才能有所回报,“一个立志奉行‘禁欲’的人应该经常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应该把缠绵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欲追索出来,并不断加以克服。只要思想不受意志的完全控制,‘禁欲’就不能完美无缺。”“凡是希望奉行‘禁欲’从而认识上帝的人,都不必失望,只要他们对于上帝的信仰不亚于对于自己努力的信心就行了。”“上帝的名义和他的恩惠便是立志‘禁欲’者最后的源泉。”

正是甘地的持之以恒,使他在坚持中增强意志力,战胜了困难,达到自己的愿望,为印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送你一轮明月宽容不仅仅是“海量”,它更是一种智慧。

印度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台湾作家林清玄的笔下叫做《送一轮明月》:

一个老和尚独自在一座山上修行,有一天晚上,他趁着月光出去散步。等他回到小屋的时候,他看见一个小偷在屋里翻找他的简陋的东西。他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外,等到那个小偷出来的时候,他脱下身上的长袍,微笑着对他说:“你这么辛苦地从山下跑来看我,我也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送给你,这件长袍就送给你御寒吧。”小偷拿着长袍走了,但是第二天当老和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那件长袍被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他的旁边。

如果换作是不懂宽容智慧的人,面对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去做?是大喊大叫“抓贼”?还是奋力上前打斗?抑或是躲在一边不敢出声?再或者是采用其他的方法?但是不管是哪个,相信肯定不会有老和尚这样的效果。

假如老和尚也大叫“抓贼”的话,小偷一方面可能会因为害怕而跑掉,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凶性大发,做出其他更加不利的事情来。前者对于老和尚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伤害,但是对于小偷来说,却不能止住他犯罪行为的进一步发展,更不可能让他悔悟;后者既对老和尚不利,对于小偷来说更是让他犯下更大的罪恶。

不管是哪个,都是既不利人也不利己的结果。所以最好的结果是用宽容来感化他,这样做可能会使自己受到一点小小的损失,但是对于他人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何况那个人还会一生都牢记你对他的宽容及恩惠,说不定以后也会以宽容之心待人,从此行善。

每个人都有弱点与缺陷,都可能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宽容则是以博大的胸怀原谅对方,避免怨恨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消除人为的紧张,愈合身心的创伤。这样对于你来说,可以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而对于对方来说,则会使他迷途知返,改恶向善,从而为社会消除一丝不和谐,为人性带来一点新希望。

古印度人的宽容智慧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宽容要具体表现在行动上,而不只是嘴上所说的“没关系”。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不难发现,古印度人推崇的那些故事里的所有的宽容的智慧都是用行动来表现的,而非语言。老和尚如果留下这个小偷来,即使彻夜和他讲论什么善恶、因果、对错,相信都不会有脱下衣服送给他的效果这么好。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想宽容别人就去做吧,不要仅仅局限于口头语言上,马上去做,才是最有效的。

放弃的智慧虽然很多人知道放弃是一种智慧,但是在取舍面前,他们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大胆地做出合理的抉择。这些人之所以不敢放弃,是因为心底的懦弱,害怕改变。他们有后顾之忧,担心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到那么宝贵的东西了。其实这大可不必,要知道,多数情况下,你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才是美丽新世界。

在古印度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流浪汉在看不见尽头的路上长途跋涉。

他背上背着一大袋沉重的沙子,一大袋子已经臭了的水,他头上顶着一个已腐烂的大南瓜,手里抱着一个大石头。这个流浪汉一步一挪地吃力地走着,每走一步,脚上的铁链就发出哗哗的响声。他呻吟着,他抱怨他的命运如此艰难,他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他。但是他又实在没有勇气卸下负担,因为害怕一旦改变现状,他会连现在都不如——连臭水都没得喝,连坏南瓜都没得吃,连过水坑的垫脚石都没有。正当他在炎炎烈日下艰难行走时,迎面来了一位农夫。农夫问:

“喂,疲倦的流浪人,为什么你不将手里的石头扔掉呢?前面的路很平坦,根本没有任何坑坑洼洼。”

“我真蠢,”流浪汉明白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他扔掉了石头,觉得轻了许多。

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农夫。农夫问他:“疲倦的流浪汉,为什么你不将头顶的南瓜扔掉呢?前面的路边上到处都有新鲜的野草莓。”

流浪汉答道:“我很高兴你能给我指出来。我没认识到我在做什么事。”他扔掉了烂南瓜,又觉得轻了许多。但随着他继续往前走,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艰难。

又有一位农夫从田里走来,见到流浪汉十分惊异,“啊,好人,你扛了一口袋沙子,可一路上有的是沙子;你带了一大袋子水,好像要去穿越卡维尔大沙漠,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条清亮的小溪,它已伴随着你走了很长一段了。”

听到这些话,流浪汉又解下了大水袋,倒掉了里面已经变了味的水。然后把口袋里的沙子倒进一个洞里。他卸掉了所有的负担,徘徊在傍晚凉爽的空气中,他突然发觉自己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很多的理想、憧憬和追求。然而,古印度智慧和无数个现实事例告诉人们:必须学会人生的一堂重要课程一懂得放弃。

适当的时候,放弃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你目前的状态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可怕,因为这是好的开端。所以不要惧怕改变,不要害怕因放弃而失去。你应理智地看待问题,有些时候,放弃就能立刻解决问题,只是大家都逃避这个事实。宁愿受着牢笼之苦,都不愿解脱。固执己见,死不放手,它们只可能给你带来灾难;相反,尝试放弃,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课题——如何放弃。

快乐需要自己来寻找古印度时期,有一个大富翁,生平悭吝,既不修身又不修心。他娶了四位夫人,最宠爱的就是四夫人,终日恩恩爱爱,从不离开;其次是三夫人,也有很大魅力,使这富翁相会欢喜,别离忧愁;再其次是二夫人,当初在穷困的时候,很是相爱,但到了富贵时就渐渐忘记;最讨不了富翁欢心的还是原配夫人,这位富翁觉得大夫人年老色衰,乃糟糠之妻,从未加以呵护。

可是,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病,临终前,他向最心爱的四夫人说道:“四夫人,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能和你离开,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寂寞,财产妻儿虽多,一个也带不走,我请求你陪我一道死好吗?”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道:“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是当然的,我年纪这么轻,怎么能陪你死?你对三夫人也不错。何不叫三夫人陪你去?”

同类推荐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销售的妙计

    销售的妙计

    销售的世界,是神秘的也是透明的。神秘是因为有许多销售人员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销售,他们努力了,结果却总让人伤心,得到的跟付出的不成正比。透明是因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你的客户都是公开的,你的业绩也是透明的。在销售工作中,许多人认为销售只要能吃苦、能说、能跑就可以了,遵循着这个传统的销售法则,很多销售人员迷失了自己,在一条错误的路线下。仍旧辛苦地奔跑。然而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付出的辛苦还不知道有没有回报。
  •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分别收入作者刘国芳的小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数十篇。刘国芳是我国有影响的小小说作家之一,二十年来,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小小说2400多篇,收入《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的小说和散文富有诗情画意,从精短的篇幅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容量,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著名小小说评论家刘海涛教授说:“刘国芳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小小说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创作昭示了一种小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小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
  • 农家恶女

    农家恶女

    疼!头好晕,好疼!失手从高低杠上摔下来磕到了头,夏小翜疼得忍不住呲牙咧嘴,连睡觉都无法睡熟。“娘,二姐好像醒了。”小女娃稚嫩的声音响起,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夏小翜听着,皱了皱眉,不知道是谁在说话。“是吗?我看看。”又是一道温和的女人声音,“二妞儿,二妞儿?你醒了吗?”夏小翜很不耐烦,张嘴就吼,却吼得毫无气势:“靠!谁特么开着电视呢?吵我睡觉……
  • 折枝花样

    折枝花样

    知名网络写手阿荧创作的故事笔法的中短篇故事集,包含《鬼胎》《阴阳道》等深受读者好评的文章。
  • 豪门契约之冷婚

    豪门契约之冷婚

    那晚,他喝醉了,将她掳上床,疯狂的占有。结婚三年,他们的协议在那一晚彻底的化为乌有。本以为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却偏偏,在她还没有来得及准备接受这段感情的时候,看到他跟一个陌生的女人,在一张床上,抵死缠绵…她不带一丝留恋的转身,他却再也没有办法当她不存在。可放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张她留下的离婚协议书。他愤怒的将离婚协议书撕成碎片,眸中带着嗜血的冷光。澜笑,你这辈子,都休想再离开我!一个关于结婚后恋爱的故事,没有撕心裂肺的绝望,有的只是温馨的积累。看男女主怎么历经旧爱的坎坷之后,一点点经营属于他们的幸福。简介无能,兴许故事能让大家满意!第一次写现代文,还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读者群【黎窝儿167376161】想进一步了解某黎的亲,欢迎关注某黎的微博:http/m.pgsk.com/2109086074
  • 前妻请乖乖就范

    前妻请乖乖就范

    她是人民警察,他是协助破案的“好市民”,一见钟情,两厢情愿,火速热恋,闪电结婚,然而两年后,却发现这个懒散闲适的老公,竟然是他们局子里案底足足有墙高的xx!一纸离婚书,她甩手而去,却不知,要甩掉他,谈何容易。前夫就前夫,谁准他像门神一样天天站在她家门口。黑社会就黑社会,谁让这黑社会往局子里冲嚷着要“自首”。她躲他避他烦他,花样百出。他缠她粘她念他,无所不用其极。那张帅气到到妖孽的脸总会带着被她称之为yin荡的笑在她面前出现:“亲爱的,你斗不过我还是乖乖就范吧。”********习风:第一次见面把她把他当“良民”。第二次见她以为他是“色狼”。第三次见就直接滚床单。一夜情迷之后,习风看着床上的女人就想,这女人不就该是他老婆么?抓过来,恋爱结婚只差没弄出个小娃娃。没想到这个在温顺的时候比小白兔还乖的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刚刚还是你侬我侬鹣鲽情深,下一刻却冷着一张脸。说什么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说什么警察和黑社会不能在一起?去TM的白道黑道,他习风看上的人就一定要抓过来,人,吃掉!心,收掉!魂,勾掉!容卓:真正认识她的那次,她其实一点都不好看,一个人蹲在电梯里哭的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他想自己肯定是鬼迷心窍了,要不然怎么会看上这个丑不拉几的女人!他容卓是谁?是东区的大佬,是江湖上传说那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花花公子,他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栽在这么个丑女人手里呢?“小锦,要不你就嫁给我算了,要钱有钱要名分有名分。习风杜仲亨给不起的东西我通通给的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幅心不在焉的样子,任谁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天晓得,容卓这一辈子大概就认真了这么一次!一段隐忍的爱情,两个曾经亲密却又背离的人。当爱情发生在黑道老大和小警花之间,它的名字便不叫拥有,而叫不想失去。☆★☆★☆★☆★☆★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滴泪,为了不失去你我将永不哭泣。如果金色的阳光停止了它耀眼的光芒,你的一个微笑将照亮我整个世界。……………………良锦:这个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世界上的男人除了你我都可以爱,可是我偏偏只爱你。【本文题目看似很可爱,内容其实有点虐,亲爱滴们看文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哦,哈哈(∩_∩)】·················O(∩_∩)O·····【习风】由602488926领养【躲躲】由daniel厷紸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黑白色年华

    黑白色年华

    晴天。善杰。尾萤。他们就像很多我们普通高中生一样,做着我们曾经做过的事。逃课,打架,一件又一件温馨的浪漫。那些用生命点燃的烟花,那些被烟花映红的笑脸,我都记得。耗去了大半时光的青春,虽然有过伤心地泪水,但更多的是最自由,最开心的笑容。我们都会坚强勇敢的走过人生的每一站。但是很多时候,看不清去路,也找不到来路。能选择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却左右不了是怎样的一个结局。我们感叹这是命运。最后的最后我才懂得那是一种成长,只是那段黑白色的年华,永远的不敢再被记起。
  • 蛇蝎毒妃:本宫不下嫁

    蛇蝎毒妃:本宫不下嫁

    穿越到古代最想干什么?看美景,吃美食,顺便勾搭帅哥?从我穿越到古代的第一天起,我的想法只有一个:怎么才能穿回去!其实说起来古代也没有那么悲催,也不过就是没电没网,没有自来水。好吧,即然来了,就要放弃自己宅女的身份,告别以前舒适便捷的日子,我接受,可你要我找不到工作,沦为人家小妾,开什么玩笑。这里有帅哥,是没错啦!这里有权贵,是没错啦!那个平常的我,在古代一众大咖面前,狂刷存在感,是不是还有些小激动呢!可如果让我选,我还是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白领,一个月领点小薪水,平平淡淡过一生。回去,无论如何都要回去。
  •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正是一部湘西南农村的现代异闻录,其中令人咋舌的异人、通灵的师公、让很多女子甘愿委身的“洞神”等异端,还有鲁班术、梅山法等这些湘西南人历代崇奉的巫术,无不让人惊异、惑乱。世代相传的与自然神灵紧密连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模式在现代文明的激荡下渐趋化甚至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