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300000002

第2章 方便法门——直指人心,顿悟成佛(2)

智隍回答说:“当我入定时,不见有无之心。”

这和尚便说:“如果你不见有无之心,即是常定,既为常定;何有出入。”

智隍无辞以对。便问:“你说你从能大师处来。能大师教了你什么?”

这和尚回答说:“据我师所说,不定,不乱,不坐,不禅——此乃如来禅。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静不明,非有非空,不住中道,不作,无所得,然而自在无碍,佛性无所不包。”

智隍听了这一段话以后,立刻大悟,叹息说:“这三十年我是白坐了!”

■感悟——

慧能禅宗始终认为,坐禅不能入定。因为太执著于追求佛性,反而一无所得。佛性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只要你放下那颗执著心,它就自然呈现。

放下执著心

马祖天生有异相,“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这样一位傲视群雄的人物出家之后,自以为得了正法,于唐开元年间住在传法院中终日静坐。南岳怀让知道他是个人才,就前去度他。这件事《坛经》中说慧能早就对怀让预言过的,说日后你门下要出一个马驹。

怀让问道一:“要是马车不走了,你是打马呢,还是打车?”

道一茫然不知所措。怀让继续点拨道:“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是坐禅,禅本非坐卧;如果学坐佛,佛也没有因定的相状。对于本无所住的事物不应生起执著之心,你执著于佛就是杀佛,你执著于坐禅就不能通达大道!”

道一听了心地一片清明,从此悟入了佛道。

■感悟——

道一(709—788),俗姓马,世称马祖。从慧能以后禅宗中人无人再敢称祖,但由于道一禅风如行云流水,接引门徒法门宽阔,一时间成为众人钦服的禅门宗师。故后人就封他做祖。马祖证悟的故事是禅门著名的公案。

关于禅法机要,马祖曾言:“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慧能强调心地不染不著,马祖进一步发展这种思想,指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道中,只是你自己心不平常,偏要思圣思凡,自己不肯安心罢了。

顿悟得解脱

马祖起先特别注重坐禅,一个人独处一室,专门坐禅,什么人也不见,什么事也不管。

禅宗僧人怀让见了之后,便在马祖坐禅的房门外,拿一块砖在石头上磨。

马祖问:“你磨砖做什么?”

怀让答:“做镜子。”

马祖奇怪地说:“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说:“磨砖既然不能做镜子,那你坐禅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当下明白坐禅对解脱无用,从此真正步入禅宗大门,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禅师。■感悟——

坐禅不能解脱,那么如何解脱呢?当有人问马祖门下的慧海:“欲修何法,即得解脱?”他答道:“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当再问:“何为顿悟?”他答道:“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慧海还对何时能成佛作了明确的回答:“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也就是说,凡人只要在刹那间顿悟,便可由凡入圣,立地成佛。

无心自成佛,成佛亦无心

慧忠是慧能的弟子之一,下面这段对话是慧忠和新来的追随者灵觉之间进行的:

灵觉问:“我出家,是想成佛。不知道应当怎样用心才可成佛?”

慧忠说:“无心可用,即得成佛。”

灵觉问:“无心可用,那么谁能成佛呢?”

慧忠回答说:“无心自成佛,成佛亦无心。”

灵觉问:“佛有大不可思议法门,能度众生。如果他也无心,谁度众生呢?”

慧忠回答说:“无心是真度众生。若见有生可度者,即是有心,便不能脱离生死范围。”

灵觉问:“今既无心,释迦牟尼出世,说许多教迹,可岂虚言?”

慧忠回答说:“佛说教亦是无心”

灵觉问:“说法无心,应是无说。”

慧忠回答说:“说即无,无即说。(佛的一切活动,都来自无心,即来自空)。”

灵觉问:“说法无心,造业是不是有心呢?”

慧忠回答说:“无心即无业。今既有业,心即生灭。何得无心呢?”

灵觉问:“无心即成佛,和尚现在成佛没有?”

慧忠回答说:“连心也没有,谁说成佛呢?若说有佛可成,还是有心,有心即有漏,何处得无心?”

灵觉问:“既无佛可成,和尚还得佛用吗?”

慧忠回答说:“心都没有,用从那里来呢?”

灵觉问:“茫然都无,莫不是落入断见(无观)吗?”

慧忠回答说:“本来无见,谁说是断呢?”

灵觉问:“说本来无见,这不是落入空吗?”

慧忠回答说:“甚至空亦没有,何处可落呢?”

灵觉问:“能听(即主体和客体)俱无。设忽有人持刀来取命。这是有还是无呢?”

慧忠回答说:“是无。”

灵觉问:“痛不痛呢?”

慧忠回答说:“痛亦是无。”

灵觉问:“痛既是无,那么,死后生何道呢?”

慧忠回答说:“无死,无生,亦无道。”

灵觉问:“既得无物,便得完全自在;但为饥寒袭逼时,你如何用心呢?”

慧忠回答说:“饥便吃饭,寒便着衣。”

灵觉问:“既然知饥知寒,应该是有心。”

慧忠回答说:“我问你,若有心,心作何相?”

灵觉说:“心无形相。”

慧忠说:“你既然知道心无形相,即是本来无心,怎么能说有心呢?”

灵觉问:“如果你在山中遇见虎狼,如何用心呢?”

慧忠回答说:“见如不见,—来如不来,彼即无心,即使恶兽也不能加害你。”

灵觉问:“寂然无事,独脱无心,名为何物?”

慧忠回答说:“名为金刚大士。”

灵觉问:“金刚大士有何形相?”

慧忠回答说:“本无形相。”

灵觉问:“既无形相,说何物是金刚大士呢?”

慧忠回答说:“唤作无形相金刚大士。”

灵觉问:“金刚大士有何功德?”

慧忠回答说:“一念与金刚相应,能灭无数劫生死重罪,得见无数诸佛。金刚大士功德无量,非言语所能形容,非心意所能陈述,即使无量劫住于世间而说其功德,亦不可尽。”

灵觉问:“什么是一念相应呢?”

慧忠回答说:“记忆与智慧俱忘,即是相应。”

灵觉问:“记忆与智慧俱忘,谁见诸佛呢?”

慧忠回答说:“忘即无,无即佛。”

灵觉问:“无即言无,怎能唤作佛呢?”

慧忠回答说:“无即空,佛亦是空。故曰无即佛,佛即无。”

灵觉问:“既无纤毫可得,又名为何物呢?”

慧忠回答说:“本无名字。”

灵觉问:“有没有和它相似的东西?”

慧忠回答说:“没有东西和它相似,世间没有可以和它相比的东西。”

■感悟——

人人都有佛性。从佛性产生般若,观照我们一切身心活动。佛性产生般若,正如太阳放出光和热或镜子反射物体一样,是无心为之。所以说佛无心或说佛即无心。因此,如果特别用心,执著于成佛,反而是成佛的障碍。

空在何处

一个和尚问福豁禅师:“缘散归空,但空归何处呢?”

福豁喊:“兄弟呀!”

和尚回答:“在,老师。”

这和尚又紧接着说:“请告诉我空在何处。”

福豁禅师揶揄地说了一句:“像波斯人吃的红胡椒。”

■感悟——

我们往往在本身经验之外或之后去寻觅某种东西,忘记了这个寻觅原是无止境的。和尚问“空在何处”,只是从概念上去理解,所以完全不了解空的所在。在那个时代——唐代——福豁禅师所谓“波斯人”只是外国人的代名词,所谓的“波斯胡椒”乃是表示他不能用适当的中国言语来表达对“空”的认识,正如他对波斯一无所知一样。因此,“像波斯人吃的红胡椒”也就是“不可认识”、“不可言说”之义。

庭前柏树子

某和尚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庭前柏树子。”

“你只指出了一个物体。”

“不然,我并没有指给你一个物体。”

于是对方再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赵州仍然说:“庭前柏树子。”

■感悟——

剥去禅的隐语,赵州所说的也只是指出道在庭前的柏树子中。为什么要单单提到柏树呢?这是因为他当前第一眼看到的是柏树,如果他看到天空有一只鸟,一定会说:“鸟在天”。他所说的是物体,不过是用这个物体去表达道的无所不在。所以他指给那个和尚的并不只是一个物体,而是因为那个和尚自己的着眼点粘着于物体,不能超脱。

如何是佛?张三李四

学僧问法眼文益禅师:“什么是各位佛祖的佛法?”

法眼文益禅师:“你自己也有。”

学僧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你还问谁呢?”

学僧问:“什么是佛祖成佛的秘密诀窍?”

法眼文益禅师:“全在自己领会。”

学僧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张三李四。”

■感悟——

佛性本来现成,只需顿悟而不可思量计较。“一切现成”侧重真如本体的遍在性,法眼文益禅师的“本来现成”,侧重禅悟主体佛性的原本自足。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佛要众生做,众生本是佛。既然本来现成,每个人都是天真佛,对这天真之性,就不可刻意“装点”。

不在明白里

在某次法会上,赵州说:“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求明白,我不在明白里,你们要好好地珍惜它,记在心中。”

有个和尚反问说:“既然你也不在明白里,要我们珍惜个什么?”

赵州回答:“我也不知道”。

对方再问:“你既然不知道,为什么又知道自己不在明白里?”

赵州说:“请你直接去体会吧!”

于是大家便向他礼拜而退。

■感悟——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位和尚也许不是个初学者,他想逼老师去说清楚他的哲学观点,但赵州却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他像所有的伟大禅师一样令学生站在很滑的地面上,使他们不致躲在那些明确的公式的温床上。当马祖说“石头路滑”时,那也是赞美石头为当代伟大的禅师,然而没有人比赵州更滑的了。

佛是谁

有一次,有个和尚问百丈:

“佛是谁?”

百丈回答:

“你是谁?”

■感悟——

只有你自己才能使你自由无碍地出入这个世界。当你一旦发现真我时,你便能挣脱小我的许多偏执,因为真我与遣合一,无所不包。

瓶中的鹅

有一次,陆旦大夫问南泉说:“古代有一个人在瓶中养了一只小鹅,鹅渐渐长大,出不了瓶。现在既不能把瓶打破,也不能损伤鹅,请问你用什么办法使它出来?”

南泉叫道:“大夫。”

陆亘回答:“是。”

甫泉便说:“出来了。”

这时陆亘才悟到了自己的真性。

■感悟——

“瓶中的鹅”即指我们内在的真我,而这只瓶子则是指我们外在的种种欲念和束缚。真我被人的种种欲念所束缚,就无法获得解脱。真我要获得解脱,传统佛教常常强调的是破除欲念,即“打破瓶子”,而禅宗认为,只须顿悟即可。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无德禅师教育徒弟非常严格,在他的门下,有一位和尚在走夜路时,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无德禅师知道了以后,就非常严厉地教训:“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这是犯了杀生根本大戒。为免业报轮回,跳下后山的悬崖舍身谢罪去吧!”

和尚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闯下大祸,只好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到悬崖,准备殉身谢罪。

这时,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刚巧经过此山,看到和尚跪在路旁哀哀痛哭,便上前问:“小师父!你为什么在此哭得如此伤心?”

和尚回答:“我踏死一只青蛙,师父要我跳崖自杀,忏悔谢罪!”

屠夫一听,顿时悔恨万分地说:“你不过无心踏死一只青蛙,罪孽就这么重,要跳崖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满手血腥,这罪过岂不无量无边,不知有多深多重。你不要跳崖自杀,让我跳吧!让我来代你谢罪赴死!”

屠夫一念忏悔心起,就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眼见他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不可思议地托住了屠夫的身子,救回了他的生命。

■感悟——

禅宗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成语大概就来源于这里。小和尚的举动感动了屠夫,使屠夫顿悟。一念迷,即凡夫;一念悟,即为佛。顿悟后的屠夫纵身跳崖,这是向凡夫生命的告别,而被祥云托住,又意味着新生命的降临,即屠夫已然成了佛。成佛原来如此简单,如此方便。

把“天生”拿来

盘硅禅师讲禅理时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常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提出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有很多信徒不远千里慕道而来。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硅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怎么样改正?”

盘硅禅师说:“是怎么一个‘天生’法呢?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忙说:“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盘硅禅师说:“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的,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过这次开示,终于明白过来,从此再也不轻易发脾气了。

■感悟——

佛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没有什么东西是“天生”的,一切皆由我们的心生。我们习惯于将一切原因推给客观环境,比如当我们处于顺境时,归结为运气好;当我们处于逆境时,更是怨天尤人。殊不知“境由心造”,顺境逆境都是由我们自己制造的。因此,保持一种愉快洒脱的心情才是最要紧的。

缺少的东西

有位信徒前来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说:“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啊?”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赵州禅师迅速回答。

信徒更是疑惑了,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啊?”

赵州禅师说:“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疑惑,不禁自言自语:“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

赵州禅师这才开示信徒:“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信徒仍然疑惑不解。

赵州禅师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禅性,但你并不缺禅性。”

■感悟——

信徒空手而来,赵州却要他“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信徒心中的“礼品”,而这“礼品”代表着信徒的世俗心,因此,赵州要他“放下”的其实是一颗凡心;信徒两手空空,赵州却要他“带走”,“带走”什么?“带走”的是赵州给他发掘出来的禅性。可惜,信徒迷而不悟。因此,赵州说,“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不缺少的东西”是指人人心中都有禅性(即佛性),“没有的东西”是指还没有发现禅性这东西。可见,赵州是在帮助信徒放下凡心,找回禅性。

无心是道

有个和尚问沩山:“什么是道?”

沩山回答说:“无心是道。”

对方说:“我不会。”

沩山回答说;“你最好是去认识那个不会的人。”

对方又问:“什么是不会的人。”

沩山回答说:“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啊!”

■感悟——

能当下体认这个不会的,就是自己的心,就是向往的佛。如果向外追求,得到一知半解,便以为是禅道,那才是牛头不对马嘴。正如把粪便带进来,弄污了心田。就像老子所谓的“为道日损”。

心有多大

山里有一座小庙,庙里只有禅师与小沙弥师徒二人。有一天:“小沙弥问禅师,师父,你整天说‘境由心生,一切唯心造,心为人之灵。’那么,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座大山吧。”

沙弥真的闭上了眼睛,等了一小会儿,他睁开眼睛说:“师父,我的大山造好了。”

禅师又说:“你再造一根小草吧。’

小沙弥同样闭目想了一会儿,告诉师父小草造好了。

禅师说:“你心里想着到寺院门口去一下。”

小沙弥立刻就说:“师父,我已经到了。”

“那你就再到天边去一次吧。”

小沙弥同样立刻就回答:“师父,我已经到了。

禅师问他:“你在制造大山与小草时,是用自己的心,还是与别人的心一起造的呢?”

小沙弥想都没想,马上说:“都是用我自己的心。”

“你到寺院门口用得时间长,还是到天边用的时间长?”

小沙弥毫不犹豫地说:“一样长。”

禅师第三次发问:“大山很大,小草很小,大山上还长着无数小草,那么,你造大山时,是不是用全部的心?而造小草时,是不是用一部分心?”

小沙弥摇摇头,说道:“不管是造长满小草的大山,还是单单造一根小草,都得用全部的心。”

于是,禅师开示说:“在心中到天边与到门口用的时间一样长,可见我们的心无快无慢。制造一座大山,是用一个心;制造一株小草,也得用一个心,可见心亦大亦小,能大能小。”

■感悟——

同类推荐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指末的幸福

    重生之指末的幸福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在他的手上,六年的婚姻,全部的努力换回的既然是这样一个结果。再回首,她意外地回到了六岁那年,她平复心中的心情,努力想要重来,可看到他的那一刻,她发现真的要忘掉的一个人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即使这个人杀了她。前世她活了二十八年,在遇见他的那一天开始,她似乎就没有为自己真正的活一天,现在,时间重来,她不再打扰他的人生,守着父母朋友的人身份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此,他们不再有任何的交际,她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做真正的自己。辗转挣扎,只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 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不生病的习惯

    不生病的习惯

    健康开始于良好的习惯,结束于不良的习惯,健康的保持也有赖于良好的习惯。看看脸色、看看眼睛、闻闻气味都能看出你的健康来。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碳酸饮料,看上去很美,但都没有白水美。5大养老穴、4种随手可得的食物让你益寿延年。很多疾病由心而生,由心而灭。传统医学把体质分为寒、热、虚、实四种,具体又分为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九种。不同的体质通过人的外部特征就可以轻松地辨别出来,让你的养生不再盲目。
  • 错爱冷情总裁:前妻不乖

    错爱冷情总裁:前妻不乖

    如果说前妻凶如猛兽,那,前夫呢?别人的前夫,苏悠不清楚,她的…哼…典型的禽兽,还是衣冠楚楚,清俊轩昂,神清气爽让无数美女为之折腰,去佛前苦苦求缘的那种。别过五年,再见前夫,是他给她设下圈套,一如多年前那样,让她步步沉沦,他步步为嬴,还是…前夫来袭,他不仅依旧俊逸出尘,而且身居高位,手携美人朝她微微一笑,她淡然应对,心中却泛起涟漪苦涩。有一件事,他至今仍不知道,五年前,那个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他和她签下的不止是离婚协议书,还彻底断了他和她腹中孩子的关系。五年已过,她本以为早将他忘却,可是,思念却在不经意间泛滥,溃流成河,汨汨脆脆敲骨吸髓般吞噬她的心扉。亲爱的,如果你知道当年我的离开,有说不出的苦衷,你还会如现在这般恨我吗?亲爱的,如果你知道当年我并不是不够爱你,而是没勇气去爱你,还为如现在这般厌恶我吗?亲爱的,如果…亲爱的,如果时间能倒流,我能勇敢的陪你走下去,是不是误会就不复存在…男人霸道的把喋喋不休的女人拦腰抱起,“老婆,你当写言情小说呢,早点洗洗睡吧。”
  • 女帝养成系统

    女帝养成系统

    系统:您好,欢迎使用女帝养成系统!静娴:“妖……妖物!”系统:你还在男权社会里苦苦挣扎或是死心麻木吗?你还在梦想靠着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吗?清醒吧女人!女帝养成系统,助你摆脱男性的桎梏,掌控男权的社会!静娴:“简直大逆不道!”系统:系统出品各色丹药,质量保证,药到病除!你想用它救弟弟吗?静娴:“……我,我该怎么做?”其实,这就是一只真正的大家闺秀在系统的诱拐下,从侯府奋斗到皇宫,最终终于成功的故事!
  • 王妃真丑

    王妃真丑

    好消息!好消息!《王妃真丑》现在开始半价促销了!大家抓紧时间哦!迎娶了她,没有仪式,没有婚礼,她被几个下人扔到了王府最后面的一个破院子,她欣然接受。管家小妾来到她面前,对她讽刺嘲笑,严重警告,她低头沉默。只因她的心里,有着另外一片天空,穿越女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她总是会比别人强。每天听着侍卫的禀告,禀告她并没有像以前的那些女人一样寻死吵闹,居然还把那个破院子修理得有模有样,他的眼里充满了精光。突然有一天,命人把她接到了前院,对她百般宠爱,看着其他侍妾们嫉妒的目光,他笑得格外得意.正在她想着这一切是不是他转性了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让她更加意外的惊天秘密......热烈推荐无边玄幻新文:风行天下风傲清,现代特工杀手,一朝被害穿越,居然到了古代幻界,成为了风家被下人都嫌弃的痴傻三小姐!再次醒来,以前痴傻的眼神,突然间变得冷漠,莫名的让人有一丝丝寒意,让人不敢直视!为保护妹妹,上山学艺,却无意惹来众人追随:温和如风的大师兄云舒展:“傲清,我知道你是男子,可是为什么,我会对你生出期盼?”俊逸潇洒的二师兄云舒畅:“傲清小师弟,今晚我要去山顶的云湖洗澡,听说那边景色特别好?一起去啊?!”俊眉一挑,脑中却在寻思,不知道傲清的身材如何?!奇怪!自己干嘛对一个男人的身材那么感兴趣?!沉稳精明的三师兄李云龙:“傲清,为什么你冷峻的脸庞,总会在我的梦中出现?为何看到你和你的师兄们在一起,我就会特别难受?难道我是得了传闻中的断袖之癖?!”活泼可爱的小师妹龙飞燕:“四师兄,这是我绣的长生荷包,送给你!”小小的脸上,已经满是红色的晕!落紫,一双冷魅的紫色眼睛,看着渐渐飞远了的风傲清,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闯进我的眼中?众人迷惑了双眼,却不知道他原来就是她!云开雾散以后,这一切,又会惹来怎样的风云变幻呢?男猪不断增加中~傲风男女通吃,不是她自己想吃,是别人送上门来让她吃,不是她不好意思吃,只是她........嗯,突然之间看到各位嫌弃偶烦的脸孔,只得逃走!新文:田家有媳很是精彩,希望大家收藏支持哦!“小姐,你不能答应啊!那田家虽然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可是这次来提亲的可是他们家的大公子啊!据说这个大公子自从小时候生病以后就成了活死人了,不再醒过来,小姐嫁过去,是要守活寡的啊!”
  • 女校之噬梦诡歌

    女校之噬梦诡歌

    四年前,一场招灵游戏风靡校园,却为一所大学招来了一场场的诡异事件;四年后,几个新生卷入其中,一次鬼楼的历险,一封神秘的来信,究竟把他们引到何方?而他们最终又能否解开这一团团的迷雾,找到最后的真相?
  • 超级产品的本质

    超级产品的本质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本书中,详细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超级产品之一——“福特T型车”从构想到狂销全球的全过程。关于一个超级产品的一切:理念、构思、设计、检验、改良、简化、人性化、改进生产方法、降低造价、改进使用体验、广告、定价……福特都进行过偏执狂式的反复推敲和实验。一个世纪以后,福特的信徒史蒂夫·乔布斯,将超级产品的思想全面升级、运用到新的领域,又一次用最少的产品拿走了行业最高的利润,征服了全世界的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产品,通过对其反复研究,去掉任何多余的部分,这才是正确的。要反复问:产品还有没有更简便、更轻便的余地?大多数的生产者,更新产品比改进生产方法快,我们则恰恰相反。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