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000000045

第45章 重过西园码头(3)

他和我关着几重的亲戚,据母亲说,我小时候他就喜欢我,说“这孩子聪明不露”。其实也差了一点,“不露”呢倒是真的,“聪明”呢未必,压根儿不见得有,又怎样露出来?这未免有累他知人之明。但可以晓得他是何等的喜欢我。自从那夏天的傍晚以后,十五年中陈迹重重,真如千层的波浪万叠的云山,有不堪回首之感。城闰巷陌之间,流水高山之侧,无论月下与灯前,不管天南和地北,我绝不费一点的力,自然而然会想起他来,即使不曾想,这儿也是,那儿也是,好像都有他的影子一般。

偶然想到两桩往事,就记下罢。十一月里到太湖边上去喝西北风,船儿晃当晃当,紫和Y小姐都晕得躺下了,我和他还细细啃着无锡著名的“肉骨头”。泊船以后,她们也勉强起来,同上千顷堂凭栏品茗,看湖浪沉沉,天容冥冥,船家怕“横风”,鼋头渚也没有去成。又有一回,同样这几个人在常熟城中的小客栈里。(依常熟人说是大旅馆。)我和他住一间房,时值晚秋,他买了几十盆红黄错杂的菊花,桠桠叉叉叉得一屋子。晚上山景园吃饭,青菜螃蟹特别的好,吃饱回店,时候并不晚,窄窄的石弄堂已悄无一人,尽慢慢地踱过去,笑说常熟只是咱们这几个人的,常熟人大概都睡着了。忽一阵臭气大家掩鼻,看见厕壁外挂一白纸灯笼,我就说:“奇怪!常熟的茅厕都挂灯!”想不到他和紫君姊妹就此大笑不止,笑不可抑,我乃恍然,不由得也笑了。

这都不过是沧海里一粟似的浮沤罢。从头说起,他髫年的梦多半消磨在吴苑西桥的旧居里,所以对于这快要坍的老屋他比我还要熟,他的陈迹比我的更多得多;(他和这房子同年)而我的青春潮热滋蔓的当儿,恰好在他家里,也算是“无巧不成书”哩。数十年之中这两家回环地接近,加以各人性分的投合,婚姻的关连,究竟他知道我家的事情多呢?我知道他家的多?他和我家里的人熟呢?还是我和他家里人熟?一时真说不上来。若把四五年中住在他家的零零碎碎的往事,有工夫,有笔力,有兴致,一口气写它下来,简直可以成一本小小的书。现在既心慵力弱,重以奔走党国能者多劳,那里能够呢!只好写出一件自以为比较扼要的事。

到癸亥的冬天,江南渐见戎马仓皇的神气,名说调防,已在磨拳擦掌中。我们还淡然置之,沈君却仆仆沪杭间,又想搬家,又想不搬,如坐愁城。一天下午,并没什么紧急风声,紫和我端坐在上海永兴里的小楼上,忽听得他从杭州同着一部分的眷属还有我们的小孩叫“囡子”的,大包小裹都搬往法界的亲戚许君家里去了。事前不来一快信一电报。

他自己回到城站附近的杭寓里,隔不多日,骤患小便失血的重症,我晚车回杭州去看他形容消瘦,神情索寞,只能极低极低地说话:“想不到还会见面,遗嘱我都写好一半了。”走出来看,大厅堂屋里都有捆扎好的箱笼,横七竖八的摆着,花厅里又堆着“蔑件”,听说要搬北京可是直到年底,非但北京天津也都没有去成,即在上海租着的一幢洋房也没有全家搬去作挨到癸亥的大年夜,我们住在上海的几个人方接着他的确实信息,从北站登车回杭州去。除夕的旅行,于我尚是第一次。

“甲子岁朝春”以后,时局消息,一天好一天歹,好像黄梅雨,我们仍在杭州。蔑扎的物件一部分重新打开,箱笼更不必说,上海赁的“也是庐”也退了租,似乎可以安然过去了,但是还不成,虽一步没有走得动,却时时刻刻闹着搬家,使人听得心慌,不但说要如何如何搬到别处去,就区区的杭州城里也有种种不同的搬法。他自己心里来来回回的晃,于是他的家跟着也来来回回的晃,就是寄居的客也不得不跟着来来回回的晃;虽然那时的我是一个地道的乐观派,“寻寻开心罢,一点不要紧。”

夏日渐长,始从“杭州城内”(你们老不知道这话的出处吧,这是白水君在西溪交芦厂题名时写的。)搬到西湖边我的别墅中去,然而还在清波门内租了一所小房子。所谓搬家问题总算告一段落,北去之说自然没有打销,天津北京等等常常在嘴里颠倒念着。所以湖楼小住,真真只是小住,只算于北上的程途中打一个茶尖,不过这个“尖”欲打到西湖边上去了。

惟有长闲,这种闲法淡得可以出水,即顶好闲好懒的我也觉得有点不堪。(有一笑话,拿浓浓的墨点上去,都留下雪白的粉印,那才算黑得可以呢。)沈彦君倦于游宦退归林下,清闲的福倒是本分,小姐们自古以来是有闲阶级,闲闲也还罢了,只有本来好好地关在书房里,读读《论语》、《孟子》的“两位公子”,也变成“无事大闲人一个”,透点儿别致新鲜罢。我在杭州这儿年本不知道作些甚么生,为什么老不走,想起来尤其茫然。这一年闲得自然更出奇,只为上海书贾校了一部小说,以外吗事不于,然而也还是不走。暑中曾匆匆一到北京,不久就回来,又躲到小楼窗里看落照去了。“生之欲”的舞台上(听说湖山久归某姓,故用此耳)总是大锣敲得人耳聋,大鼓震得人心慌,赤膊直翻筋斗弄得人眼花缭乱,我们这儿咧,忽然锣不鸣,鼓不响,非但筋斗不翻,戏子们一个一个都困着了。这多们清锅冷灶,成什么模样,阿要讨厌相!聪明的读者岂不会疑心这讨厌就是“若有憾”,而我不说。

亡友萍君戏以一绝句记我的生涯:“诗思还与世味疏,日长摊饭屡抛书。骄阳曝背青山暖,翠豆朱樱欲上厨”。那时真不过吃吃蚕豆樱桃,喝喝山中的泉水,看看岭上的白云,西泠桥堍岳王坟前去走走,湖心里去划划,里六桥外六桥之间溜达溜达,以外亭午的一觉闲睡,中宵的一晌闲谈;再不然便找邻寺的体圆上人下顶蹩脚的象棋去,虽说蹩脚,一日连赢他七为,则上人之棋学亦可想矣因为下这样子的棋,倒耽误了我们,不曾看见雷峰塔的最后一影。

彦君的生涯也和我们差不多。他住最上一层楼,偏南有带窗的廊子,大家叫它“暗廊沿”,实则一点不暗。他在其间起居,窗明几净,摆上几件心爱的古玩,壁仁咏是名家的条幅,隔几天换一回一我们一进去先看见,就吮“又换了新画啦。”我和他闲谈的机会很多,讲讲时局,讲讲家计,也有时一无所为,谈那“今夕只可谈”的风月,总之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要说什么就说什么,谈得极畅快的时候果然多,谈得小别扭的时候不免也有。譬如他思前想后,老是带愁帽子,蹙眉毛,而我一味嘻嘻哈哈,随随便便,“这不要紧的”。

偷安的江浙居然构兵,占旧的雷峰塔俄而倾圮,在他心上都有过一条条的痕路:平日温蔼可接诙谐自适的,现在以忧郁的神情结合中年的憔悴,恕我说得不客气,再恕我的不恭敬,觉得迥比不厂在苏州小花园里教我放汽枪顽那个时候了。正如《红楼梦》上说的“渐渐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即以搬个家而沦,这儿放放不对,那儿放放也小对,临了会零零丁丁搬到西湖边三层楼上去住着一角危楼,四山欲雨,这难道就千妥万当了吗?

南山之下本有新构的园亭,他常常于其间独往独来,有时也和家人同去,而独游时为多:一日夜归湖楼,沿苏堤北走,迎着轿子,扑面的凄风急雨,一走进屋子,我们尽惊,他浑身精湿,冷颤不已:也有几回,时近午夜,他还没有回来,几个人高楼极目,只见一片淡白的平湖,微苍的静夜,寂无听见;隔了一会,有豆大的一点微微移动,久之渐大,依稀可辨,“是的!是的!”果然,须臾之间,双桨小艘夷犹而至。“湖唇谁复盼归船”,Y君忆及她自己的诗句否耶?

阴历九月二十一日,天色已晚下来了,也不知准说的要去散步,紫病初愈懒得去,彦君带着YKL,我和囡子也去,往岳坟仁路走。附近半山上有“栋字巍然不知何家别墅”,(K日记原文)我们都要上去,石级新整,囡子也被人拉养手努力同往上走。大家暗暗怀着新鲜的期待。可是好容易走到了一看,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座方方正正的鲍家祠堂。我们呆立片时,废然而返,四山暮色苍然,远望楼头已见星星闪闪的灯火。

同类推荐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总之,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内容丰富,笔力深厚。从形式到内容,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热门推荐
  •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她,不惜穿越时空,寻找前世纠葛;万蛇之王,等她千年,终于盼得她的魂魄归来,红尘滚滚,千年痴尽一生;他,轮回千年,只为一世得到她的爱,却不知伤她最深的人便是他自己;前世的救命之恩,回报的是给予她的真爱,不离亦是不弃;嗜血的帝王、温润如玉的帝王、万蛇敬仰的王;她,到底为谁而来?她,前世真相到底是什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有一种你无法理解的神奇生物:她有一双如雾如梦的眼睛,如屎一般的浪漫情怀。小强一样打不死的精神,杂草一样令人忧伤的命格,周围只要是雄性生物都会爱上她,没爱上她的一定是恶毒的男配女配,总能在“无意”间将她对立面的人弄的生不如死,凄惨无比。不幸的是,苏瑾就没爱上她。幸运的是,苏瑾决定主动出击。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通天神巫

    通天神巫

    巫者,天生神力,感应天理;巫者,心怀大善,教化世人。且看一个莫名其妙被逐出家门的少年,如何披荆斩刺,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如何在魔女、妖女、圣女等万般诱惑下保持真我,如何踏上通天之路。
  • 爱上弃妇

    爱上弃妇

    门开了,于青雅满脸愠色站在门口。“新明,这么大早还不起床?”她开口问,涂抹了精致眼影的眼睛锐利地在屋子里扫了一遍。何田田立刻满脸通红,昨夜太狂热了,衣服裤子扔了一地。她赶紧蹲下身去捡,脸上红得像煮熟的虾子,心里真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不像话!”于青雅冷冷地说。赵新明的脸也红了。“还有,大清早的乐什么乐?知道你们新婚燕尔,可是要高兴也要注意场合嘛,这……
  • 欠你一滴泪

    欠你一滴泪

    “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记住我。前世我一定是欠你一滴眼泪,否则这辈子不会爱的这么辛苦。”于是她跑了出去,将日本人引开,好让他离开。他在逃离时,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声枪响,热泪盈框……后来在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的日记,里面画满了他的素描……
  • 仙道长途

    仙道长途

    牧隽一直觉得,自己是低调励志修真女主世界里打酱油的路人甲,所以她努力,再努力拖着酱油瓶远远的滚出了女主的世界。若干年后,她在另一方世界遇到了一个美人儿聊起这段辛酸史,美人儿淡淡说:我知道这个人,将来会被XX杀掉。牧隽大惊,忙问可是会预言?美人儿抓抓脑袋尴尬的说:重生的!牧隽大悟:原来我们都是别人世界里打酱油的.……………………………………………………………………交流群QQ:54986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