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400000003

第3章 现代美国的“中国诗群”(3)

第二节 新诗运动的“中国热”

1.概况

文学史上称作“美国诗歌复兴”(American Poetry Renaissance),当时这些诗人们自称“新诗”(New Poetry)。

新诗运动是整个美国现代诗歌史的起点,几乎所有的已成名的诗人在几年之内都从诗坛上消失,也从美国文学史上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整整一代新的诗人。

新诗运动所造成的“划代”是如此截然分明,世界文学史上罕见,或许中国的五四新诗运动可以比拟:美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甚至次要人物,没有一个人在1912年前成名,大部分人在那之前还没开始写诗。而突然间,在美国诗坛上出现了繁星璀璨的景象。旧传统崩溃,新诗风横扫全国。

新诗运动开创的新传统,虽然屡经变迁,但仍脉络分明地延续至今。甚至有人说:“新诗当初新,今日新,因为我们没有更新的诗。”美国诗歌从新诗运动起直至今日,构成一个延续演变的整体。

新诗运动的起讫时间,众说纷纭。大多数论者同意,1912年底哈丽特·蒙罗在芝加哥创办《诗刊》(Poetry)杂志并请当时旅居伦敦的青年诗人埃兹拉·庞德任海外编辑,应作为新诗运动的起点。因为几乎所有的新诗运动的主要诗人,都是《诗刊》“发现”,在《诗刊》上发表其成名作。

这份小杂志在筹备之初,编者哈丽特·蒙罗就确定其独具胆识的编辑方针:不跟已成名的诗人打交道,只刊新人作品。在编辑工作中,蒙罗虽然自己有偏好(她个人不喜爱“高度”现代派High Modernism),却力图在新诗运动各种派别、各个倾向之间维持平衡,不偏袒哪一派。这些方针,的确使《诗刊》成为新诗运动的代表刊物。

新诗运动既反抗美国的绅士派诗歌,又反抗英国传统,它是一个使美国诗歌现代化的运动,也是使美国诗歌民族化的运动,二者在当时的美国诗人看来是合一的。

为了破除旧传统,为了开创新诗风,美国新诗人吸收了大量国外影响,其中,中国影响居于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

新诗运动究竟受到多少中国影响,这问题上最惊人的意见可能是最杰出的“新诗人”之一玛丽安·莫尔(Marienne Moore)提出的:

“新诗似乎是作为日本诗——更正确地说,中国诗——的一个强化的形式而存在的,虽然单独的(specific),更持久的对中国诗的兴趣来得较晚。”

新诗运动存在的理由就是因为它接受了中国影响,这就是说,新诗运动本身就是一场中国热。某些文学史家可能认为这有点夸张,但这却是新诗运动中坚分子当时的自我意识。

莫尔的声明决非孤证。1915年,《诗刊》主编哈丽特·蒙罗与康拉德·艾肯争论时,为意象派辩护,指出新诗派的最大功绩就是发现了中国诗。

分析到底,意象派可能是追寻中国魔术的开始,而这种追寻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会越来越深地挖掘这个长期隐藏的遥远的宝石矿,而不管艾肯先生或其他落后于时代的外省维多利亚派说什么话。

意象派是新诗运动中最引人注目,也是对美国现代诗影响最大的一个派别。照蒙罗看,意象主义只是中国风的另一种称呼而已。这种说法,意象派的创始人庞德想必会同意,庞德自己也再三说过类似的话,例如他告诉别人只要读一下他译的中国诗,“就可以明白什么是意象主义”。“

另一意象派成员约翰·哥尔德·弗莱契则说,他之所以参加意象派就是因为意象派意味着中国诗:“正是因为中国影响,我才成为一个意象派,而且接受了这个名称的一切含义。”

排除可能被个别人的好恶所夸张的成分,大部分文学史家同意,意象派所留下的主要文学遗产之一是他们吸收中国诗风的尝试。

不仅是意象派,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诗为新诗运动阶段各种诗派,各种倾向的杂志所普遍接受。

我在美国各大学图书馆仔细翻阅当时诗人留下的私人文件,发现这些诗人之间你争我斗,互相倾轧,一如世界上任何时代的任何诗坛。但是中国古典诗歌在几年之内威望已如此高,笔者很少找到例子,哪怕在私信中这些诗人讥讽对方受到中国诗影响。相反,他们在接受中国诗影响上互相竞争,经常看到指责对方不懂中国诗,自己才是行家之类的话。

例如与蒙罗争辩的康拉德·艾肯,被骂成“外省维多利亚派”(芝加哥自居现代化中心),后来也成为中国诗崇拜者。1917年他曾著文高度评价中国诗的影响,称之为来自“东方的精神入侵”。他本人后期所作抒情长诗《李白来信》(A Letter from Li Po)写得真切、动人,论者认为是他毕生事业的两个高峰之一。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中国诗的影响仅限于意象派,而且至今大部分研究者还是着眼在分析意象派与中国诗的关系。这样做误解颇深。实际情况是,中国诗的影响是一个时代性的热潮,几代诗人卷入这股热潮之多令人惊讶。他们之中很多人,现在一般读者可能已不常读,大部分诗选也不再选收他们的作品,但是他们的数量本身组成了一个集体性的事业,这是任何文学史都不能忽视的。

新诗运动何时终止,众说纷纭。1922年T·S·艾略特在《日晷》(The Dial)杂志上发表其名作《荒原》(The Waste Land);沃莱斯·斯蒂文斯把他的诗合成第一本诗集《风琴》(Harmonium);埃兹拉·庞德发表了十二章《诗章》(The Cantos),从伦敦移居巴黎并准备定居意大利;在美国南方田纳西州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逃亡者”(The Fugitives),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出版了他第一本成熟的作品集《酸葡萄》(Sour Grapes)。所有这些事实意味着什么,我们下面将陆续讲到。然而,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到了1922年底,新诗运动业已充分成熟,各个派别觉得他们之间相异多于相同,也觉得新诗运动已不再“新”。也正是在这一年,《诗刊》庆祝了自己的十周年诞辰,自夸销路达到五千,它不再是一个朝不保夕的小杂志,但也不再有为一个运动斗争的使命感。

在新诗运动不再“新”时,约瑟夫·华盛顿·霍尔的这段话可能总结了当时诗人的共同想法:“如果目前这个诗派指新诗运动在历史上作为一个‘文学运动’,而不是一个‘实验’延续下去,那么许多功劳应归于(中国)这个最古老的文明大师,她正默默地教我们如何写诗。”

2.庞德(Ezra Pound,1885-1973)

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是庞德,而庞德也是20世纪对中国诗最热情的美国现代诗人。

庞德在新诗运动早期就把接受中国诗的影响提到运动宗旨的高度,此后又终身不懈地推崇中国诗学。1915年,他在《诗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找推动力”。他接着又说:“一个文艺复兴,或一个觉醒运动,其第一步是输入印刷,雕塑或写作的范本……很可能本世纪会在中国找到新的希腊。目前我们已找到一整套新的价值。”他闪烁其词暗示的“一整套新的价值”,看来就是他当时正在研读的费诺罗萨关于中国诗论文手稿。

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庞德接触中国诗的经过,以及他与费诺罗萨的关系,它牵涉到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许多问题。厄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1853-1908)是美国诗人,东方学家。他是西班牙裔美国人,自哈佛毕业后,到东京大学教经济与哲学,自此改攻东方学,主要研究领域是日本美术。著有长诗《东方与西方》,认为中国文化唯心、唯思,而西方文化过于物质主义。全诗结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美梦之中。1896年至1900年,他再次到日本游学,向有贺永雄(Ariga Nagao)、森海南(Mori Kainan)等著名学者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诗歌、诗剧,做了大量的笔记。1908年他逝世后,他的寡妻玛丽·费诺罗萨(Mary Fenollosa)出版了他的著作《中日艺术时代》(The Epoch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但是费诺罗萨翻译,只是中国诗笔记(其中每首诗有原汉文,日文读音,每个字的译义和串解),显然不能原样付梓。于是玛丽·费诺罗萨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诗人与他死去的丈夫“合作翻译”。

大约1912年底,她在伦敦遇到27岁的青年诗人庞德,谈得很投机。这个偶然事件,成为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事。回美国之后,她就给庞德分批寄来了费诺罗萨的中国诗和日本诗笔记本。庞德从中整理出三本书:1914年译出中国诗集《神州集》(Cathay),1916年译出《日本能剧》(Noh,or Accomplishment),1921年整理出版费诺罗萨的论文《作为诗歌手段的中国文字》(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

庞德的一生,他的作品和思想一直在引发争议。但是,《神州集》看来是个例外。当时,这本诗集从无论哪一派的评论者那里得到的都是无保留的赞扬,甚至最恨庞德的英国学院派,也不得不承认这本译诗集的魅力。

福特·马道克斯·福特在此书出版不久后所作的评论常为人引用:“《神州集》中的诗是至高无上的美。它们就是诗的严格的范例。要是意象和技法的新鲜气息能帮助我们的诗,那么就是这些诗带来了我们需要的新鲜气息。”

他又说了一句绝评:(《神州集》)是英语写成的最美的书……如果这些诗是原著而非译诗,那么庞德便是当今最伟大的诗人。

《神州集》恰恰是半翻译半创作,因此庞德或许在一半意义上已经是当时最伟大诗人。

他又说:英国当时著名的批评家克勒登勃洛克(Arthur ClottonBrock)在英国最主要的文评刊物《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上著文称赞《神州集》。他特别指出,此书的语言简练,明晰,准确。

而另一个学院派批评家爱德华·加尼特(Edward Garnet)在《大西洋》杂志上著文评庞德说:“他译的中国诗是他最出色的作品。”

《神州集》之成功甚至被人用来对比庞德其他著作之“失败”。康拉德·艾肯评庞德的一本文集时说:“那些把庞德视为肉中刺的人会说:写出《神州集》的诗人,这次竟然只有三流智力,这真令人惊奇。”庞德的敌人对《神州集》也不敢菲薄。

哈丽德·蒙罗在编辑作为新诗运动总结的诗选《新诗》时,声明一律不选翻译,即使是“影响深远使我们诗坛大为改观”的中国诗的翻译也不收,但是“庞德-费诺罗萨改写的李白诗”却不能不收。

这个评价70年来为无数庞德评论者所重复。对庞德本人很不友善的雷克斯洛思也说,《神州集》是“20世纪美国最佳的一打左右诗作之一”。

大量“庞德学”近著还是维持这种看法:“《神州集》是庞德出版的诗集中最吸引人的一本。”

即使当庞德的毕生力作《诗章》显出其庞大的身形,对庞德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到《诗章》上去时,也有不少论者认为《神州集》至少可以与《诗章》并列,作为庞德诗歌生涯的前后两个高峰。艾略特的评论一向以谨慎著称,而且他对中国诗没有特别的热情,他却说:“一个人按年代顺序研究庞德的诗作掌握了《神州集》和《鲁斯特拉》(Lustra),他就做好了读《诗章》的准备——反之则不行。要是一个读者不喜欢《诗章》,恐怕他就是漏掉了这过程中的几步,最好还是回过头去重走一次。”

当代美国“庞德学”权威休·肯纳也认为:“《人物》(Personae,庞德至1926年为止的诗合集)第183页之前的诗,可以说都包含在《诗章》中。(庞德的)早期诗在完整性上是差一些,只有《神州集》部分是个例外。”

休·肯纳在此后的研究著作中对《神州集》更为重视,因为他确认:“在《神州集》的写作方法中,我们看到《诗章》写作方法的铅笔底稿。”

庞德自己对《神州集》也颇为踌躇满志,有时得意之状溢于言表。1915年,他为在《诗刊》上发表艾略特的处女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一事上力排众议,狠狠打了一仗。次年初,他在谈到1915年的最佳创作时,认为非《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莫属,“但是,”他又添了一句,“如果你愿意,也可选《羁客信》(李白《忆旧寄谯郡元参军》一诗之翻译)。”他认为他这首“译诗”不比《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差。

论者指出,《神州集》是庞德的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 这很重要,因为《诗章》的确只有文学史研究者和英文系学生在读。“有一个人读过庞德自己的诗,就一定有十个人至少浏览过他的汉诗译文。”

庞德的毕生力作,长达120章的《诗章》(The Cantos),其首章作于1917年,毕其一生,他没有再写别的诗,只是给《诗章》添入新篇(除了偶尔做翻译,例如50年代译《诗经》)。这部长诗是庞德心目中的“现代史诗”,试图融合进关于文学、艺术、经济学、哲学,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其他一切问题。而关于文化,庞德心目中的最高理想是儒家哲学,以及体现在中国古史和古文字中的中国文化。

庞德自30年代起致力于按他特殊的方式翻译儒家经典《大学》《中庸》和《论语》。这不属“文学影响”讨论的范围,却关系到庞德对儒家的认识,因此下文会略微提及。

庞德50年代翻译《诗经》全文,主要是实践他从费诺罗萨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中发展出来的“表意文字法”(ideogramic method)。这个问题,极为复杂,在庞德本人的理解和诗歌实践中,也有几层不同的含义,需要仔细分析,对美国现代诗学的影响至深至巨。本书第三章四、五、八三节将有详细讨论。

1925年庞德定居意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意大利***作反美宣传,战后被美军逮捕,以叛国罪受审,因被认定为精神病而停止审判。1949年第一届波林根诗歌奖授给尚在押的庞德,引起舆论大哗。1958年获释,回意大利。

近30年来,庞德在美国青年诗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他有一种艺术形式上的“激进主义”。他的口号是《大学》中的“日日新”(Make it new)。与成为三四十年代美国诗主流的艾略特——新批评那种“新古典主义”严谨诗风相比,庞德的诗学是开放的。

3.罗厄尔(Amy Lowell,1874-1925)

1915年庞德退出意象派,与另外一些艺术家组成有强烈未来主义色彩的“旋涡派”(Vorticism)。接替庞德成为意象派领袖的埃米·罗厄尔,在当时美国读者心目中,是新诗运动最权威的代言人。她精力充沛,好胜好斗,体形庞大,被称为“女罗斯福”,作为宣传鼓动家很出色。她为新诗运动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使自由诗在美国变得尽人皆知。作为诗人,是否一流有争议,但有些论者认为,“如果罗厄尔今日还有些诗可读,那就是她译的中国诗和仿中国诗。”

同类推荐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妾勾魂:傻子少爷好粘人

    妾勾魂:傻子少爷好粘人

    身为一古代新媳妇,许筝觉得自己很前卫。一场婚礼,新郎一只,证婚人一个。一夜洞房,她率先扑向新郎!身中奇毒又怎样,被人背叛又如何,身为雪花默惹祸小魔王,她要肆意挥洒她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嘿嘿,现在最重要的是扑倒董家的呆呆小绵羊傻七,然后抱个胖胖的乖娃娃!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但就是不起作用,本书是一部彻底解决孩子厌学、贪玩、偏科、不爱写作业、惧怕考试的教子宝典!很多孩子都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每天去上学,孩子不仅没有改变,一翻开课本就头疼:作业不是忘记写,就是拖拉到很晚才动笔;上课眼睛在盯着黑板,但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还有的孩子非常害怕考试,反而更加厌学了。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头疼。,就仿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样:一玩起来就没够,一到快考试的时候就不想上学……遇到这样的孩子。甚至给他请来家教。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京沐阳情

    东京沐阳情

    温情,一个纯净的女孩,19岁那年只身来到东京留学,在这里她一个让她悲让她喜的男人;藤井沐阳,藤井家族的公子,半年内建立自己王国的商界奇才,冷漠怪异的神秘男子,他步步为营,把她纳入他的势力范围之内,他疼她,惜他,霸占她。昨夜,他说会宠她,守护她;今天,他却把她推进暗无天日的地狱。“让我走吧。”“。。。”“让我走。”“你休想!”【温馨提示:有点小清新,有点虐。。。PS:后面较多章节属于重口味,不喜欢的可跳过哦!慎入!】*****************小舒,一个活泼可爱的调皮女生,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断受伤不断地爬起,即使哭也面带微笑;深山景,垄断海产资源大家族的长孙,一个明朗如朋友,如兄长的男人,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所爱,她该拿他怎么办?
  • 追回落跑顽皮妻

    追回落跑顽皮妻

    【全文完结】她是北家掌上明珠,单恋他十年,他却只当她妹妹般疼爱。即使最后两人意外成为最亲密的人,他的态度一如从前。在亲耳听见他对别的女人说“我爱的从来只有你,景珊我只当她是妹妹,我和她一辈子都不可能”时,一颗痴心顿时被凌迟割片。为疗情伤,她毅然去了万里之外的国家,谁知?仅两个月,不管她走到哪,总会出现一群黑衣人对她恭敬的俯身道:“大嫂,大哥请你回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三个月的地牢折磨,她从嫡姐口中得知真相,原来,五年来的出生入死,助他登上大位,她只是一颗棋子,为他人作嫁衣裳,温柔大方的嫡姐?善良知体的继母?乖巧讨喜的庶弟庶妹?全都是假的,原来,只有她一个笨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她不甘心,不甘心..........一朝重生,一改往日懦弱性格,既然善始不得善终,那她能夺便夺,夺不了的,毁了又何妨?可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