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5800000035

第35章 终不为大

原典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大道普遍存在,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不推辞,成就了功业它也不据为己有。它养育万物而不主宰万物,永远没有私欲,可以说它很渺小;万物归附它,它却不自以为主宰,又可以说它很伟大。因此圣人始终不以伟大自命,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名家注解河上公:道汜汜,若浮若沉,若有若无,见之不见,说之难殊。汜音泛。道可左右,无所不宜。万物皆待道而生,道不辞谢而逆止也。

王弼: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名于大矣。

朱元璋:圣人善能利济万物,又不自夸其功,是谓能成其大。因本身不以为大,所以成大,乃不成而成者矣。

经典解读老子在这一章论述了“道”的作用。“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其自然。

老子讲,“道”可以名为“小”,也可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执政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换个角度看,本章又是在谈“圣”、“侯王”所应具备的素质。

关于“道”的属性,“唯心论”的观点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超时空的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而学者张松如则说:“我们不这样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怎么能是‘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呢?而且,就它覆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欲也,可名小于’;就万物归附它,而不知道谁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无欲、无名、可小、可大,这个‘道’又怎么能是‘超时空的无差别’呢?”

我们认为,“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虽然耳、目、触、嗅等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它,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精神性概念。这是我们准确理解老子“道”的概念的关键。此外,老子还发挥了“不辞”、“不有”、“不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从“衣养万物”中,使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的氛围。

老子在描写“道”的伟大时,用了相当诗化的语言——“大道汜兮,其可左右”,阐释大道无所不在,它恩泽如海,无所不至,普施天下。这是“道”的伟大,而“道”更伟大之处在于有功而不自恃,更不占为己有。

其中,老子还讲了“道”的人性化,“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从这“小”、“大”之中老子得出了“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的结论。

智慧典例

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道,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即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不推辞。这是每个人都应视为榜样的品格,是每一个成功者都应遵循的准则,是每一个人都应铭记于心的。拥有这种高贵品格的人,常常淡泊名利,甘愿为他人做嫁衣。

辛勤的园丁——教师,他们什么时候自高自大过?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世间最平凡的职业之一,他们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一群工作者,却总是能“俯首甘为孺子牛”,任劳任怨地传道、授业、解惑。

他们对学生们倾尽心血而不奢求回报,用整个身心去关爱学生,甚至不惜在危险来临时舍身成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学生的青春年华。他们“终不自为大”,却能“成其大”。他们不求回报,却桃李满天下。

2005年3月31日,一个让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全体师生难忘而痛苦的日子。

这一天,学校组织看电影,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横过马路。突然,一辆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失控的轿车,向他们疾驰而来……

就在这生死瞬间,作为老师的殷雪梅奋力张开双臂,就像她和小朋友们常玩的游戏“老鹰捉小鸡”里勇敢的鸡妈妈一样,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使出浑身的力量将学生猛推出去!孩子们安全了,而她却被撞出25米远,倒在血泊中。

殷雪梅,这位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三十年的普通教师,在生死关头,用她奋力的一推,写下了她人生中最辉煌、最壮丽的一笔,让人们永难忘怀。她“不自为大”,终成其大。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的大地发生剧烈震动的一刻,许多人民教师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挽救了无数的祖国的花朵,奏响了一次次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他们是平凡的,但在那最危难的一刻,他们用自己的无私无畏,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了师尊,铸就了师魂,也诠释了“伟大”的含义。

那一天,幼儿教师瞿万容,舍身为孩子挡住垮塌的水泥板。

地震发生时,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该园瞿万容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小孩。小孩获救了,瞿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那一天,中学教师吴忠洪,把逃生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他用力扳住摇晃不止的教室门,然后扯开嗓门,对惊呆了的学生喊道:“是地震,不要慌,大家快下楼!”当他发现还差一个孩子时,又赶紧转头,逆着人流方向拼命往楼上跑去……在将杨莹同学猛地一把推进楼道后,轰的一声巨响,吴老师被瞬间淹没在一片废墟中……

那一天,代课教师杜正香,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当解放军官兵掀开那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那一天,小学语文老师汤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挽救了学生。

汤宏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他自己在瓦砾中丧生,但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那一天,新婚老师苟晓超,为救学生用身躯挡砖块遇难。

整栋教学楼剧烈颤抖摇晃,门窗玻璃噼里啪啦。“地震!快跑,教学楼要垮塌了!”当苟晓超一边大声吼叫让学生快跑,一边抱起两名孩子冲向楼下时,顶楼轰然坍塌,砖块、混凝土、玻璃,劈头盖脸袭来。他本能地将两个孩子“藏”在自己怀中,自己的双腿、头部却被无情地砸成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那一天,小学老师张米亚老师,遇难前用双臂护住两名孩子。

当垮塌的教学楼的一角被徒手挖出后,众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29岁的老师张米亚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

那一天,教导主任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

救援人员终于扒出了谭千秋老师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四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那一天,武都小学的老师们,他们的尸体被挖出来后,手臂还紧紧地抱着学生。

那一天,北川幼儿园的三位女教师,她们的躯体像雕塑一样,伸着手臂围在一起,保全了两个孩子的生命……

那些未被报道的无名的教师英雄,不知又有多少……这些平凡又伟大的教师们用生命谱写的诗篇告诉我们: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人民教师”依然是美丽的园丁,是灵魂的工程师!

中国有一千多万名教师,他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意义都很深远,因为他们肩负的是国家的未来。他们不怕不被理解、不怕不被尊重,正是这样,他们才显得更伟大、更高尚,正所谓“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同类推荐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热门推荐
  • 史海沉钩(走进科学)

    史海沉钩(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曼布克奖得主短篇小说精选

    曼布克奖得主短篇小说精选

    编译了自1969年到2011年历届曼布克奖得主的优秀短篇小说,展示了这一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的文学成果。英国图书界提议设立一项可以与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美国普利策奖相媲美的文学大奖。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另一大世界性文学奖项。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 仙女闹凡间

    仙女闹凡间

    我们可爱的三公主下凡了,看她如何闹凡尘。温柔的他,痴情的他,专一的他,花心的他,还有他……到底谁是他的真爱?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妖孽蛇王不好惹

    妖孽蛇王不好惹

    二十岁生日上天送给她一个好礼把她送到海底蛇宫浴池,又好死不死目睹三只妖孽美男出浴图!啥?负责?妖孽蛇王一号冷面薄情一脚把她揣到床下,“滚!人类不配爬上本王的床!”妖孽蛇王二号带着桃花媚眼色迷迷将她拐上榻,“虽然本王已经立了妃,不在乎多你一个,从了我吧!”
  •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一个运动世家出身的男孩,为了追求自己奔跑的梦想,历经各种磨难与考验,最终掌握自己命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