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500000038

第38章 第26种能力 把握机遇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英国)托·富勒

好运气在敲您的门,您应该立即拿定主意。如果您不开门,它就去别处了。

——(法国)司汤达

才智与勇气必定要与机遇共享荣誉。

——(英国)塞·约翰逊

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才能,在于他善于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

——(法国)蓬皮杜

所谓机遇,主要指良好的、有利的机会。人们常说的“千载难逢”“天赐良机”就是机遇。不可否认,人生充满了机遇,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然而有人把握住了机遇,有人却对机遇视而不见,结果,把握机遇的人成功了,而对机遇熟视无睹的人却一事无成。

西蒙顿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在1988年出版的《科学天才》一书中说,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就在于他们比一般有才华的人形成更多新奇的组合。从某种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天才和机会是同义的。

对于机遇,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机遇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主动去寻找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在等待机遇,那么,他一生都会耗费在无尽的等待中。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时刻准备着,他才能及时抓住机会。正如法国文学家司汤达所说:“好运气在敲您的门,您应该立即拿定主意。如果您不开门,它就去别处了。”

法国19世纪作家大仲马曾经这样告诫人们:“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可见,机遇是珍贵的,又是极易消逝的,只有积极地去观察,去把握,去捕捉,才能拥有成就大业的筹码和资本,才能顺势而为。面对机遇,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犹豫、退缩、放弃,就会把机遇白白浪费掉,注定在未来社会中碌碌无为。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和挑战,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实现目标的良好机遇。所以说,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梦想与机遇的时代。

每个人都知道,机遇与人生的事业和幸福密切相关。把握住了机遇,就可以乘风而起,攀登上成功的峰巅。如果错失了机遇,就可能与唾手可得的成功擦肩而过,而懊悔不已。正因为如此,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才不无感慨地说:“在某种意义上,时机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英国军事理论家托·富勒也说:“抓住机遇,就能成功。”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谈到他的创业史时,也只说了一句话:“压倒一切的是时机。”

西方谚语说:“如果你不自救,连上帝也不会救你。”是的,好运只会青睐那些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尽管机遇像诗人的灵感,稍纵即逝。

相传,鲁班被茅草划破手指,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锯;伽利略看着被微风吹拂而轻轻摇摆的吊灯,发现了摆的定时定律,并由此而制成了钟表;牛顿见苹果落地触发了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伦琴在实验时,从手骨图像中,发现了X射线;笛卡尔患病期间躺在床上休息,无意中看到天花板上的蜘蛛网,他琢磨着其中的奥妙,创立了新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在这些看似偶然或巧合的机缘背后,是科学家们坚实的知识基础,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善思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稍纵即逝的灵感的把握。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偏爱训练有素者。”的确,看似偶然的机遇,却只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

也许现在的孩子会说:“我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机遇。”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机遇只不过暗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如果他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就会发现机遇无处不在;但如果他很粗心,就只能看到生活平静如水的表面,而很难发现藏在其中的宝藏。

正如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所说:“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冲奔而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被绊倒时,还不能看见它。”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把握机遇的能力呢?

培养方法一:让孩子认识机遇的价值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追求的青少年,在努力奋斗的前提下,经常不断地提醒自己把握住机遇的重要性。而且,要让孩子对机遇有个大致设想,一旦机遇出现,就能很快对它明确识别。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人间万物都有个涨潮时刻,如果把握住潮头,你就会走向好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认清了机遇,就等于向好运迈出了第一步。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机遇虽然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有一定的神秘性,但也并不是无法捉摸和预料的。聪明的人会一边从事手头的工作,一边注意捕捉取得突破或成功的机遇,当时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他会积蓄力量或者寻找出路,一旦时机成熟就顺应形势或潮流,促成自己的事业达到高潮。

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认识机遇的巨大价值。对此,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这样:“孩子,机会对人们来说并不是个好把握的东西,人们可能会因为抓住机会而发迹、富有,也极有可能与机会擦身而过!看看那些穷人和不得志的家伙,你就会明白,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无能的蠢材,也不是没有付出努力。阻挠他们没有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抓住机会。”

培养方法二:让孩子注意留心周围的小事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那些他熟视无睹的小事情,看似偶然,可往往就蕴藏着真正的机遇。

英国19世纪的物理学家瑞利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们在端茶时,茶杯会在碟子里滑动和倾斜,但当茶水稍微洒到茶碟上一点时,茶杯反而会变得不易在茶碟上滑动了。瑞利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做了许多相类似的实验,结果得到一种计算摩擦力的方法——倾斜法,获得了机遇给他带来的巨大成功。

当然,父母自己要明白,所说的“留心周围的小事”,并不是让孩子把目光完全局限于“小事”上,而是要让孩子善于“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并真正把握住造就成功的机遇。

培养方法三:教孩子冷静选择对成功最有效用的机遇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机遇当前,人们总是爱把结果往好的方面想,然而,机遇带来的并非都是福音,盲目地冒进可能会使人蒙受重大损失。尤其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往往很容易就把诱惑当作机遇,而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计后果地意气用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告诉孩子,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面对每一次机遇,要让孩子懂得心境平和,冷静思考,它到底是不是机遇,抓还是不抓,怎么去抓;面对机遇,必须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选择对自身成才最有效用的方法,主动放弃那些对成才带动不大的机会,更要避免跌入“诱惑”的陷阱。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善于分辨那些对自身成才最有效用的机遇,并敢于当机立断、果断行事。尽可能让机遇在成功之路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他人对机遇的到来还犹豫不决的时候,捷足先登、抢占先机。

培养方法四:教孩子时刻准备迎接机遇

要让孩子时刻准备着迎接机遇,因为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成功的机遇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平等的,它有可能降临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但前提是,在它到来之前,一定要让孩子要做好准备。

在美国军队的一次冬季演习中,经过几个小时急行军,团长感觉非常口渴,就问身边的士兵,有谁带了水。可士兵们忙了半天,只拿出一个个早已冰冻的水壶,里面一滴水也倒不出来。这时,一名新排长从自己的破棉帽里拿出了一个带有体温的水壶,团长“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便仔细地打量着这个新排长,脸上露了笑容。几天后演习结束了,这位新排长受到了重用,而他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可见,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人生发展,机遇的出现既出人预料,又在情理之中。只有付出了努力,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在机遇到来时发现它,抓住它;相反,离开了主观努力,没有做好迎接准备,那么,即使机遇来临,也只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父母要让孩子主要准备以下几点:一、知识的积累,没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想要发现和捕捉机遇将会非常困难;二、思维方法的准备,只具备知识,而不具备必要的思维方法,也会因为看不到机遇,而让它默默地从身边溜走;三、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审时度势,就不会错失那些假象掩盖着的机遇。

培养方法五:机遇来时,让孩子抓住它

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曾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在这种坚定信念的支持下,容国团抓住冠亚军决赛的机遇,奋力拼搏,为中国体育史书写了一个辉煌的序曲,他本人也成为全国上下家喻户晓的人物。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习容国团,在与机遇亲密接触的时候,牢牢抓住它,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很多机遇往往因相差一点点,就会与人失之交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得好:“不管你知道多少金玉良言,不管你具备多好的条件,在机会降临时,你若不具体地运用,就不会有进步。”

让孩子不必感叹他人多么幸运,只需让他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就是最佳的方位,有很多机遇正在向他迎面而来。他要做的就是迅速抓住它,而不是悔恨。所以,让孩子懂得从现在起,考好每一场试,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才能不浪费每一次机会,才能利用好每一次机会。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观察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是的,机遇会像不速之客一样突然降临在孩子身边,如果孩子稍不注意,机遇就将翩然而去。即使孩子扼腕叹息,但最终于事无补。

培养方法六:让孩子充满无畏的勇气

让孩子面对机遇,以无畏的勇气代替心中的恐惧,否则,胆怯退缩,再好的机会也只能白白丧失。

美国著名的运输业巨头科尼里斯·范德比尔特最先在汽船行业发展,拥有一个船队,后来,他预见到在美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铁路运输将大有可为,于是他积极投身到铁路事业中,他的这一决定让家人和朋友们都十分吃惊。但他并没有因家人和朋友的反对而放弃这一机会,最终建立了庞大的四通八达的范德比尔特铁路网。

其实,机会有时也是一种冒险。为了抓住机会而做必要的冒险,这需要勇气。有时候,孩子不是没有看到机会,而是缺乏勇气。所以,让孩子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发挥勇气的力量,当机立断,把握时机。

培养方法七:让孩子珍惜每一次机会

西方有一则寓言:沙漠中有父子俩,牵着骆驼,在经历了长途的跋涉之后,都已经疲惫不堪,干渴使他们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而沙漠依旧一望无际,这时,父亲看到黄沙中有一块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那是沙漠里的先行者的遗留品。父亲对儿子说,捡起它来吧,会有用的。儿子心想,在这漫无边际的黄沙堆中,一块马蹄铁会有什么用呢?儿子摇了摇头,没有弯腰。于是,父亲俯身拾起那块马蹄铁放入行李袋,什么也没说,仍继续前行。终于,他们走到了一座城堡,在城堡中父亲用马蹄铁换来了1000颗酸葡萄。当他们再次走入沙漠时,父子俩的喉咙再次干渴无比。此刻,父亲掏出了酸葡萄,边走边吃并不时抛下一颗,每抛下一颗,儿子便俯身捡起吃掉,为了这几百颗酸葡萄,儿子竟弯腰几百次。

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 有很多机会也像故事中的马蹄铁一样,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如果拾起它后,它就会有利用价值。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珍惜每一次机会。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但仅仅有好时代,孩子未必过得幸福。孩子还是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这样,他就等于把握住了时代的命脉,就能很好地生存于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培养方法八:教孩子学会善于利用本身的优势

有一位哲人说过:“生活很容易消磨人的志向,一旦进入社会,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棱角彻底被磨平了,以前所拥有的那些期望和志向,竟在不知不觉中藏在了心灵的深处。”的确是这样。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在年少时就学会善于开发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免进入社会后,自身优势消失。

李扬是中国著名的配音演员,被戏称为“天生爱叫的唐老鸭”。李扬初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兵,他的工作内容是挖土、打坑道、运灰浆、建房屋。可是李扬明白,自己身上潜在的宝藏还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自己一直珍爱的影视艺术。

他抓紧时间工作,认真读书看报,博览众多的名著剧本,并尝试着自己搞点创作。经几个朋友的介绍,李扬在短短的5年中参加了很多部外语影片的译制录音工作。这个业余爱好者凭借着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声音风格,参加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配音工作。

1986年初,李扬迎来了自己事业中的辉煌时刻,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 招聘汉语配音演员,风格独特的李扬一下子被迪斯尼公司看中,为可爱而滑稽的唐老鸭配音,从此一举成名。

正如李扬一样,有效利用自己本身的优势,是一个人生存中应采用的基本方法,也是自信的表现。所以说,抓住机遇,单凭时机还不行,还得让孩子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

同类推荐
  • 育儿圣经

    育儿圣经

    作者吉娜·福特认为,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应该让他们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范,这样不但可以让宝宝获得充足的睡眠和奶水,也能使新手父母不至于手忙脚乱,特别是妈妈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本《育儿圣经》,基于作者照看超过300名宝宝的经验,为新手父母提供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作息规范建议,告诉你:·怎样迎接宝宝的到来。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什么时候宝宝应该吃奶,什么时候应该睡觉,什么时候应该洗澡和玩耍。宝宝出现睡不好、哭泣、饥饿、疲惫等状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妈妈要想重新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宝宝在断奶阶段,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妈妈喂养宝宝时,怎样才能让自己获得休息。
  • 爸妈助考不添乱

    爸妈助考不添乱

    每年的高考不仅仅承载着莘莘学子们的梦想,也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终日为营养食谱犯愁,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而失眠,奔走呼号于各大高考招生咨询会之间……真的,身为家长,总是希望能够在孩子面临人生第一次大挑战时,尽自己全部所能助其一臂之力。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患上“高考综合征”,盲目地着急,过分地担忧,导致手足无措,这只能也必将给孩子带来许多额外的困扰。这也正是作者把《爸妈助考不添乱》这本书奉献给大家的原因。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资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谨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父母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本书正是对传统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总结。
  •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这本革命性指南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通过合理的限制、换位思考和清晰的交流,书中提供实用高效实用的应答措辞和教子方案,这既是本书的三大特色和基本理念,也是让父母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梯,即父母首先需要解决自身的问题 ,其次建立起理想的亲子关系,培养具有自律品质的孩子。,针对学步期到中学阶段的儿童,本书分为“自我调整”、“培养亲情”、“引导而非控制”三大部分,然后才可能采用高效的育儿技巧
热门推荐
  • 我用一生为你守候

    我用一生为你守候

    过去对顾苏橙来说,像是一张遥远而混乱的网,那些心动那些心酸,那些逝去的友情和那些离开的人……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再碰上裴周明的一天。当年少已逐渐远去,回忆亦成为过往,已经背道而驰的她和他,可否有再续前缘的那天?
  • 人生健康枕边书全集

    人生健康枕边书全集

    本书针对现代人保健养生的迫切需求,集中提供了营养、运动、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健康知识、从营养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健康几个角度全面介绍了生活中应当注意的健康细节。通过本书,你可以轻松把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素质,消除自身存在的健康隐患。举手之劳,让健康常伴左右。
  • 给老公健康一生的枕边书

    给老公健康一生的枕边书

    这是一本专为已婚男人带来健康、幸福的书;一本指引男人永葆健康的书,书中的健康知识和生活细节是男人经常忽略的。对于妻子而言,无疑送给老公这样一本书比千万句关心的话更有价值。它旨在帮助你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了解合理的营养、健康的运动和正确的习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你如何做一个健康的男人。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 80后婚姻全景日记

    80后婚姻全景日记

    结婚之前,婚姻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结婚之后,婚姻是你忧我愁辛苦生活;兴奋甜蜜中夹杂着惶恐胆怯,当一个人变为两个人,什么力量能让我们走到最后?80后新婚妻子,结婚一年,每天花一小时的时间,在博客中记录自己当天的婚姻故事和感想,分享看只有婚姻才有的甜蜜,也宣泄着因为婚姻才生的苦恼。
  • 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荒纪元

    荒纪元

    为了你我甘愿踏入无生无我之境!,大千世界,谁主沉浮!荒域深渊,是生是死?无尽的虚空有着神秘的呼唤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