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900000037

第37章 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2)

1940年7月20日, 约翰·卫斯理在费达巷的一次聚会上, 很坦白地表明了他与伦敦的摩拉维亚弟兄们某些看法上的分歧之处, 谈到结尾, 他呼吁那些和他看法一致的人, 可以起来跟随他. 当场就有20人站到他那一边, 一同脱离了摩拉维亚教会, 转而参加了由马斯费所带领的聚会. 聚会地点是在伦敦的铸造厂. 马斯费从未被圣公会按立为牧师, 但约翰·卫斯理打破圣公会的规条和传统, 特别允许马斯费担任讲道和主持圣礼的职务.

自1739年, 约翰·卫斯理开始露天布道. 他为了要到各处旅行布道, 就开始骑马. 陈福中表示: “约翰·卫斯理从1739年起, 开始露天布道. 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在52年之间, 他的脚踪踏遍英国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在各城镇、矿区, 和新兴工业区. 他总共旅行了25000哩.”

在约翰·卫斯理的一生中, 他讲道超过4万次;在有些场合, 会众曾超过2万人. 他带领的复兴运动, 震撼了英伦三岛, 使他成为英国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约翰·卫斯理把他的布道旅行记录在他的日记里, 后来将之出版在一本名为《日记》的书中, 阐述了他一生事奉的细节和详情.

约翰·卫斯理经常一天讲道四五次, 间中还要处理很多事务. 他平日清晨4时起身, 起床后的1小时是他灵修的时间. 他出门骑马时, 经常携带书籍诵读. 他目光近视, 双手捧书, 几乎贴近眼睛. 他那种刻苦勤学的精神, 令人敬佩.

当循道主义盛行时, 约翰·卫斯理的助手——平信徒传道人——既未正式被按立为牧师, 又到处传道, 就引起很多英国国教(圣公会)牧师们的愤怒. 此外, 各地的恶霸豪强, 也不喜欢循道会所宣传的道理, 反对循道会所提倡的消除社会阶级的区别, 不赞同循道会所主张人民一律平等的理念. 加上又有人散布谣言, 诬说卫斯理兄弟两人支持流亡的(法国)查理王子, 企图推翻英国乔治王朝。

结果, 圣公会的保守派牧师、地方上的恶霸豪强、英国的保皇派, 皆因不同动机而到处煽风点火, 竭力攻击约翰·卫斯理, 使他遇到许多危险.

以下列举两个例子:

1741年7月12日, 当约翰·卫斯理在伦敦的查理讲道时, 有人雇佣一些流氓来捣乱, 他们赶着一头野牛进入露天会场, 使尽力气要把野牛赶入群众当中. 但神使这些暴徒的计谋归于徒然;不论他们怎样卖力,这头野牛总在外面打圈子, 一圈一圈地跑, 最后突破暴徒的包围逃跑了.

会众得以平静喜乐地赞美神. 但神有时也允许苦难临到, 考验信徒的信心. 1742年1月25日, 约翰·卫斯理在伦敦的长巷传道时, 有人把大石头抛到屋顶的瓦片上. 顿时间, 石头、碎瓦纷纷坠落到会众当中, 聚会于是受到阻挠.

虽然受到百般攻击和各种危害, 约翰·卫斯理仍骑着马, 风尘仆仆地前往许多偏远的角落传道. 有时他讲完道, 极其疲乏, 却找不到栖身之所; 他唯有睡在地板上, 连保暖的被盖都没有. 他所经历的苦难, 绝非笔墨所能罄述. 很多地方的居民并不慷慨奉献, 他往往没有食物充饥, 只能摘下路旁生长的黑莓来吃.

虽然如此, 靠着神的恩典, 他却因着得以四处传扬福音而满心喜乐. 在他日后制定的循道会12条基本条例, 他以拯救灵魂为最高目标. 他如此写着: “你们除救灵魂之外, 不必做别的事. 你们要用或被用在这工作上. 你们的本分不在乎讲几次道, 但你们要救越多灵魂越好, 尽力引导罪人到悔改的地步, 而且要尽力帮助他们达到圣洁, 因为若不圣洁, 没有人能见主.”

约翰·卫斯理常常从一些平信徒当中, 提拔他们为同工. 有的甚至没有受过教育, 单凭他们有颗事奉主的心, 并有圣灵所赐的恩赐, 这点合乎新约《圣经》的教导.

但这事引起很多当代的宗教人士对他不满. 圣诗“万古磐石”的作者托坡雷迪曾批判约翰·卫斯理贬低了牧师的神职地位, 把神圣的工作托付给一群粗俗无学的人. 许多受过高深教育的人士也发表文章攻击他. 约翰·卫斯理因而撰写许多书籍和小册子来为真道辩护.

他一有空就落笔疾书. 他著作的书籍和小册子累积起来有233本之多。我们很难想象, 这一个马不停蹄、深入穷乡僻壤传道的人, 竟有空闲和精力来撰写这么多种的书. 他的著作范围甚至超越了宗教信仰的课题, 例如他著述了《英国史》、《罗马史》, 还有1册伦理学;另有1本《疾病简易自然疗法》,此书介绍725种药方, 可治243种疾病. 此外, 他精通多种语文, 编纂了希伯来文、希腊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字典, 并于1777年,主编一份属灵刊物, 即《亚美尼亚杂志》。

约翰·卫斯理的书籍,主要是教导基督徒如何活出完美和圣洁的生活。例如他在1742年所出版的《循道会信徒的品格》;以及1765年所写的《基督徒的完美主简易说明》。他借此书提醒信徒要如何在恩典中成长, 达到完美的地步,直到永世.

还有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就是他每日都抽出时间写日记, 记录了一天的活动、以及他与一些当代人交接的情况, 或对周围人、事、物的感想. 这使后人对他的心灵世界、生平经历和当代背景有更深入的认识.

早在1758年, 西印度群岛的安提瓜岛有个名叫吉尔伯特的下议院议员到了英国, 听到约翰·卫斯理的讲道后信主得救. 回到安提瓜岛后, 他就继续传扬福音, 在那里建立了循道会, 并有教友200多人. 1769年, 约翰·卫斯理觉得英国循道会应当支援在美洲的工作, 就派宣道士到美洲, 使循道会的工作在美洲很快扩展.

不久, 美国爆发革命, 争取脱离英国的管辖. 1776年, 眼看美国的独立运动就快升级为武装斗争, 约翰·卫斯理催促所有循道会的传道士返回英国, 那时唯有在1771年前来美洲宣道的循道会宣道士阿斯伯里(或译“亚斯贝立”)一人不肯离开美洲, 不愿遗弃当时在美国的7000名循道会教友, 与他们同甘共苦, 这使他赢得美国循道会上下的敬佩.

1780年, 美国正式脱离英国的管辖, 许多教友主张由阿斯伯里来主持美国的循道会. 但阿斯伯里劝他们要尊重约翰·卫斯理的领导地位, 要他们写信请示约翰·卫斯理, 请他来美国视察情况. 但年迈的约翰·卫斯理不良于行, 力不从心.

陈福中指出: “自从英藉收师临阵退缩, 美国的循道会也就没有正式封立(按立)的牧师, 教会的圣礼也就没有人可以主持. … 1784年9月1日, 约翰·卫斯理…按立了两位传道人为执事. 他们是华库和瓦西. 次日又提升他们, 按立他们两人为长老, 以便差派他们到美国的循道会教会服事及主持圣礼. 另一方面, 约翰·卫斯理又按立他多年的密友柯克(另译“科克”)牧师为美洲循道会的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 初期约翰·卫斯理不顾圣公会的反对, 鼓励有恩赐的人在未受圣公会按立的情况下作传道人(人称为“平信徒传道人”), 此举是合乎《圣经》所教导的“所有信徒皆祭司”的真理. 可惜过后, 约翰·卫斯理又回到按立授职制度下的“圣职主义”, 认为只有按立的神职人员才能主持圣礼. 这点违反《圣经》的教导, 诚然可悲.

1784年11月3日, 这3位新的英国教牧人员抵达美国纽约. 到了圣诞节, 美国循道会在美国的巴尔的摩(Baltimore)举办了一次年会, 将美国循道会改名为“美以美会”). 大会正式选出柯克和阿斯伯里同为美以美会的会督。

在这大会上, 柯克展示约翰·卫斯理所写的有关建立美洲循道会的手谕,内中提到约翰·卫斯理把圣公会沿袭的第39条规例剔除, 因为这条规例要求教会必须宣誓效忠英国皇室. 在《宗教的条款》上, 约翰·卫斯理剔除圣公会原有的条款中的15项. 至此, 美国的美以美会得以完全脱离了英国的圣公会.

约翰·卫斯理在1783年时已达80岁的高龄, 但他在日记中如此记载: “我至今已经活了80岁了, 感谢神, 我的一生并不辛苦. 我不觉得现在比起25岁时, 有更多的病痛. 这应该归功于: (1)神的能力使我能做他呼召我做的工作;;(2)我每年(布道)旅行了4、5千英里的路程; (3)在白天或黑夜, 我都能随心所愿地安眠休息; (4)每日定时起床;;(5)我恒久地讲道, 特别是在清晨的时光;;(6)我爽朗坦诚的性情. 我天性多愁善感, 但因着神的恩典, 我再也不须忧愁了.

1784年2月28日, 约翰·卫斯理发表了《宣告书》, 把他的领袖权力移交给100个宣道士组成的大会. 此时, 英国已有359间循道会的教堂。

1790年元旦, 87岁的约翰·卫斯理在日记中写道: “我现在真是一个老翁了, 眼目昏花, 手臂颤抖, 嘴唇焦干. 我每天几乎都有缠身不去的发烧. 但是, 感谢神, 我并没有松懈我的工作. 我仍然继续讲道和著作.”

同类推荐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春天不再遥远

    春天不再遥远

    --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在飘雪的冬夜,又闷又宅的剩女。捡到一个醉酒的帅哥……于是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 重生空间有精灵

    重生空间有精灵

    知名设计师叶慧是最忠实的唯物主义者,可是无意中救了下界历劫的仙人,叶慧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她重生了!而且还得到了仙人所赠的上古仙坠,从此随身携带空间。虽然重生后的人生并不如意,但是有了随身空间,也给了她许多便利!青梅竹马的男朋友,与生俱来的技术与天赋,看她成就重生之后的辉煌人生!
  • 男神别那么傲娇

    男神别那么傲娇

    新书《萧爷的娇气包又飒又凶》火热连载中,搜笔名:吕涵芷,求亲们继续爱~~“我今年才18,我还是一朵花,要是跨进这扇门,免不了变成豆腐渣,但是,今夜要不成豆腐渣,这一生都抓瞎。”某女纠结的抓头。一夜惊情。三日后,一纸婚书,一朵花变成了悲催小后妈。白天和傲娇儿子在学校挨骂,晚上遭到邪性总裁的变相惩罚。翌日,傲娇儿子季小陌笑的天真烂漫,某女气得咬牙切齿。“要淡定!不想当正牌夫人的小三儿不是好后妈。”某女咆哮了,“我只想当个安静的后妈!"【偶尔会抽,删除收藏,重新收藏阅读即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培养敬业务实、视企业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当家做主、堪当重任的自主型员工。公司是老板的,事业是自己的。工作看似是替别人赚钱,实际是为自己打工。打造自动自发的职业精神,迈向双赢卓越的职场之道。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做一名当家做主的员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